茶卡鹽湖真的那麼美嗎?

emptymalei


我2016年10月份去過一次茶卡鹽湖,景色還是很美的,在遊覽的過程中我與景區的工作人員交流得知,茶卡鹽湖最美的季節在7-8月份。

茶卡鹽湖受天氣影響非常大,如果趕上陰天基本就廢了,去的時候一定要查好天氣。

去茶卡鹽湖肯定是少不了拍照,尤其是女生,我建議女生到到這裡一定要準備一條大紅色的長裙子,非常的上鏡,其他顏色感覺都差那麼一點點哦。

如果天氣允許茶卡鹽湖晚上還可以拍一拍星空,我去的時候屬於多雲,這種天氣就沒有必要等晚上了。

後來,我的朋友在2018年的時候去過茶卡鹽湖,說下面的那個白色的小船已經沒有了,我真的感覺有點遺憾,這個小船還是非常增色的。

但現在的茶卡鹽湖實在是太火了,在各種短視頻的APP上大行其道,傳聞現在茶卡鹽湖的旺季下了高速就開始堵車,景區內更是人滿為患,已經超過了景區的接待能力。要想領略茶卡的美,我建議大家一定要錯峰出行,不然很可能看到的是人海。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喜歡的朋友請動動手指點個贊,有問題請大家留言討論。

歡迎關注:愛玩的老朱同學,我會定期與大家分享我旅行中的見聞和美景。


愛玩的老朱同學


關於茶卡鹽湖我一共去過了兩次,第一次是2012年,那一年我從西藏趕回來,走青藏線,先是到了格爾木住一夜後,第二天一早趕往青海湖,我們特意選擇了途徑茶卡鹽湖的北線,一路拍照遊玩,等到了茶卡鹽湖已經是下午了。

當時感覺茶卡鹽湖挺美的,高原湖泊在白雲的映照下水天一色,而由於湖泊的靜和光影效果效果,真的非常特別和不同以往的湖泊。

那時遊客還不多,可以任意下水走動,在鹽灘上做各種姿勢的拍照,興奮異常啊!給我的感覺是茶卡是一個出照片的地方,找好角度,利用光線與光影是可以出漂亮照片的,這也非常適合國人愛拍照的習慣和癖好。

然而2015年我再次來茶卡鹽湖就大跌眼鏡了。由於遊客太多了,都去下湖踩,已經踩出了大片的黑泥,整個鹽湖已經沒有了往日的乾淨唯美,相反湖邊多了不少出租水靴的人,再下湖不穿水靴就會兩腳黑泥了…


後來聽說茶卡鹽湖做了整改,但要想恢復以前的格局和環境應該很難了,一是遊人太多了,景區不堪負重;二是管理上的滯後和慢作為,思維上的門票經濟,都是鹽湖堪憂的主要結症,這幾年雖然沒有再去,但網絡上還是看到很多負面新聞。


書影



那要看是你自己拍的,還是別人拍的。會拍的人拍的照片,你看著覺得非常美。要是你自己拍,那就未必了。

2015年去過一趟,從德令哈過去,好像二三十公里還是多少,應該是不遠,但是路不好走,車速很慢。早上起來大概八九點出發,到那就就已經中午吃飯的時候了。


當地吃飯特別貴,我們一行六個人,考慮了一下,最後只能每個人吃一碗牛肉拉麵,一碗好像三十多吧,也沒怎麼吃飽。

到了茶卡鹽湖,進去以後人特別多,實際上給人感覺不怎麼樣,很多人都是事先租了雨鞋,踩在爛泥裡往裡面走,走的比較遠了,才能拍到你看到的這種照片。所以有幾個同行的朋友在入口看了看就走了。


自己在裡面轉了一圈,到處看了看,那邊其實就是一個廢棄的鹽場開發出來的,因為是高原,天很藍,雲很白,後面又有山,倒映在湖裡,確實看著還不錯。

但是實在是人太多了,很影響效果。我們是從敦煌自駕到德令哈的,路過小柴旦,我覺得最漂亮,宛如仙境,也沒有人。


蕭武彈史


關於茶卡鹽湖,真的是要看天氣,8月去的,從德令哈過去,因為就在沿路,直接開車到門口,但是趕上天氣不好,烏雲密佈,想等天晴,但高原的天氣不好說,頃刻間便暴風驟雨了,最後沒有進景區,開車遠遠看了一眼,就走了。不知道那些網傳的照片是攝影師調色的,還是真的,但很多去過的朋友說沒那麼好,好吧,感覺好多景點都是被照片忽悠火🔥的。新疆和內蒙古是個例外,誰去了都是攝影師,天然美,不用調色的。配的圖是新疆的哦,天空很美,第二張是賽里木湖,不是茶卡,我今天晚上分享一篇賽里木湖的介紹,親自去的,那景色才叫真的美。




木木的旅行


我是前幾天剛到茶卡鹽湖的

自駕遊大西北必經之地

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中國的“天空之鏡”,鹽產量可供全國人民使用約75年。·景區裡有眾多的鹽雕可以觀賞,還可以乘坐小火車,到鹽湖的深處觀光。

浙商經營管理的,好像浙江戶籍有優惠,坐小火車進去是很不錯的體驗,這個軌道以前也是採鹽用的,可以直接坐到最後一站下車拍照然後再坐小火車到天空之境廣場看鹽雕,至於拍照美不美完全看天氣,下水冷的話要租鞋套。茶卡鹽湖與其它鹽湖不同的是,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鹽湖水域寬廣 ,銀波粼粼。天空白雲悠悠,遠處蒼山崢嶸,藍天白雲、雪山映入湖中,如詩如畫

裡面有天空之境、夜空之鏡

天空之鏡\t:茶卡鹽湖面積空曠、地勢平坦,湖面極具有強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為天空梳洗打扮而準備的鏡子,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鏡”。“天空之鏡”最佳拍攝時間為早晨9點之前和下午5點之後

夜空之鏡:茶卡鹽湖位於北緯36度、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高原無汙染,在湖區可以清晰地欣賞銀河的浩瀚雄壯、流星的眩目詭異,而湖面的反射使得星空與湖面融為一色,出現星空彷彿灑落湖面的景象,故夜晚的茶卡鹽湖被稱之為中國“夜空之鏡”。

我去遊玩了幾個小時,得出以下幾點經驗:

1. 遊玩茶卡鹽湖前最好準備一些溼紙巾,當裸露的皮膚沾上鹽粒或者鹽水後要用淡水清洗或用紙巾擦掉,時間稍長,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傷。

2由於鹽層比較粗糙,赤腳走路時會有些痛,而且湖內深處淤泥較深,所以不建議走的太深。這裡晴天時光線很強,而且還有湖面的反射,都需要防曬準備,而且最好準備一副墨鏡保護眼睛。

3.茶卡鹽湖地區海拔約3000米,要注意不能距離運動,以免產生高原反應。

4.景區裡不能吃飯,購物也不太方便,所以最好自備飲用水和乾糧進入。

5.前往茶卡鹽湖,如果天氣好的話,建議準備一雙涼鞋,以便下水拍照,愛美的女生可以選擇色彩絢麗的長裙

滿地的鹽,猶如下過一層鵝毛大雪。現在鹽湖很多區域明令禁止遊客下湖但沿著鐵軌直走百來米,能見到鹽湖中有人拍照,要想拍的美美噠,就走下去吧。

這次遊玩,很開心,拍攝了很多美美的照片

我們現在自駕遊大西北,沿途的風景真的很漂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喜歡旅行的朋友記得關注我的頭條號:我們去旅行叻

每天都會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分享記錄自駕遊沿途的美景和美食


靜梅在旅行


才去了茶卡鹽湖回來。個人覺得,現場真不咋地,都是吹的厲害。1、景區人太多。2、太陽太毒,沒有遮陽的地方,曬死人。3、進入景區選擇走路的話,單邊3.8公里,來回你們自己算,打破很多人的每天步行記錄。4、小火車單邊收費50元,3.8公里收50元,比高鐵都貴,物價局在哪兒?咋算的?2年要把本錢找回來嗎?5、景區景區1公里左右就有鹽田,但就是不開放,要大家走3公里左右才有開放的鹽田,用意不知。走累了看你坐不坐小火車。6、景區為了環境提供租水鞋服務,但部分鞋檢查不嚴,下水就漏水,打溼一腳。租退鞋點少,人多時,你要提著鞋走3.8公里的景區門口才能退掉,暈。7,出景區就是一個眾多商業店鋪圍成的迷宮,繞去繞來才能走出迷宮。呵呵。8,去茶卡都是為了拍照,被網友們發的圖片吸人,被抖音的視頻吸引,但是90%的人拍不出好片,環境明暗對比強烈,背景光合適了,人臉就是黑的,人臉光合適了,背景就過暴,每天不同時刻的光線照射也不同,非有一點攝影技能的人事不容易拍出好片,拍出的片子也要後期處理。

看著我自己拍的茶卡風景,也只能笑笑,呵呵了。。。。


沒修圖的單方拍的茶卡就這樣:

修下圖,調下色,銳化下,平衡中間調,就這樣了。。這就是茶卡。。。


天空谿閃




茶卡鹽湖,天空之鏡,站在湖邊,天上是什麼樣子的,湖裡面就是什麼樣子的,海天一體,形成了湖面上的海市唇樓,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奇妙的事情,當然,這也是我們去茶卡鹽湖的一個目的,見證天空之鏡的一個時刻,因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嘛。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州的,烏蘭茶卡鎮的南側,目前有浙江人承包,所以浙江的身份證,去茶卡鹽湖是免費的,看來浙江商人還是蠻有良心的,去西藏回來的路上,走青藏線,茶卡鹽湖也是必須要去的一個打卡景點,感受一下高原鹹水湖,有人就奇怪,高原上怎麼會有帶鹹鹽的湖,有啥說法?

都知道青藏高原,在3000萬年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也就是說是叫做古地中海,經過了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脈隆起了,這就會形成很多特殊地貌,很多海水,就聚集在了地貌較低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了這樣的一個低窪的鹽湖地帶,當然形成了很多,這樣的鹽湖,茶卡鹽湖只是其中的一個而已。

現在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驢友必去的旅遊景點。

茶卡鹽湖的景點門票是70塊錢,但是裡面還有其他的一些,收費項目,例如小火車,50塊,觀光塔,20塊,電瓶車,十塊,遊船,90塊,停車費好像也是十塊錢,茶卡鹽湖距離黑馬河,70公里左右,距離西寧應該有300公里左右,去西藏自駕遊,返回來的時候,走青藏線,應該會路過這裡,好吧!

當然,去茶卡鹽湖,湖裡面有很多的小黑洞,記住,千萬別踩就是了,而且越黑的越危險,好吧!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藏區旅遊,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一位驢友能夠去西藏玩的開心。


超級自駕遊


今年九月份去了一趟青海,當然也去了茶卡鹽湖。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茶卡鹽湖不能說不美,因為如果遇到好天氣,拍出來的照片的確是非常漂亮。但如果和我們一樣,去的時候正好是陰天,而且風很大的話,那感覺上肯定就沒有那麼美了。所以一切全看天氣,全看人品,這樣就需要抱著一份平和的心態前往,萬一遇到好天氣就會驚豔,萬一運氣不好,那就會深刻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如下兩張圖,就是我們在茶卡時的真實寫照,陰天、風大,水面不會平靜,而且很冷,停留沒多久就凍的不行。

茶卡鹽湖吸引遊客前往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它湖水含鹽量大,而是因為其湖水淺,遊人可以走到湖水中,遇到無風的大晴天,便能欣賞到和拍攝到自己的倒影,平靜的湖水就像一面天空之鏡,映出藍天白雲,拍出的照片會特別漂亮、動人。但因為湖水含鹽多,湖底有鹽份結晶,要注意儘量不要赤腳下水,否則腳會很容易被劃破受傷。

早些年的茶卡鹽湖,是原生態的美景,會更容易打動人,如今已被開發成旅遊景區,高昂的門票,加上觀光小火車的費用,一個人至少一百多,花費到也還行,如果遇到好天氣就會覺得值回門票,但天氣不好就真心沒啥好看。然後景區的工作人員態度也不好,一直很兇的在阻止各個下水拍照的遊客,你說大老遠的來這個景區,不就是為了拍水中倒影嘛,不下水還怎麼拍,而且你收門票的時候怎麼不說明不能下水。

總之不管怎麼樣,如果你要去青海遊玩,還沒去過茶卡鹽湖,那還是有必要去上一次,心態放好就行了。如果已經去過一次,個人覺得就沒有必要再特地去了。


鏽劍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一度成為網絡熱詞,旅行的意義在於從中看到另一個自己,讓自己在忙亂的工作中找到一段時間,好好欣賞一下外界風景,淨化心靈。只不過如今很多旅遊景區都是太過於商業化,進入其中不得寧靜,反而越發躁亂,如今尋找一處“天空之城”真的很難嗎?

在玻利維亞的西部高原內,有一處世界上最大的鹽層覆蓋的荒原——烏尤尼鹽沼,面積達9065平方公里,在這裡天空與水面相映成趣,被世人譽為“天空之鏡”,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勝地,在國內也有一處同樣的美景——茶卡鹽湖,被譽為中國的“天空之鏡”。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烏蘭縣茶卡鎮,“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是一處天然結晶鹽湖,在板塊運動過程中,部分海水積留在低窪地帶形成了茶卡鹽湖,是“青海四大景”之一。此處盛產的“大青鹽”是理想的食用鹽,可供應全國人民食用80餘年,目前當地已在進行開採,乘坐直通湖心的鐵軌,可以看到採鹽船採鹽時噴水吞珠的壯麗場景。

茶卡鹽湖也是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天空之鏡”即是天空的鏡子,在茶卡鹽湖,你能看到天空被完美的映照在湖中,人站在湖中央,倒影能清晰展現,彷彿照鏡子一般。此外,鹽湖夾在祁連山和崑崙山的支脈中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的倒影映在湖面,形成“湖水與長天一色,鹽湖與雪峰同輝”的高原獨特風光。

茶卡鹽湖是一個固液態共存的滷水湖,在湖底部有一層數米厚的“鹽板”,鹽板上又鋪著一層淺淺的水,這就造成了另一個奇觀——“水上漂”,人站在鹽板上,遠遠望去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一樣,加上週圍雪山、藍天白雲,以及人自身的倒影,勾勒出一副美輪美奐的圖畫。

夜晚的茶卡鹽湖也同樣美的驚心動魄,由於海拔較高,這裡受到的汙染極少,夜晚萬籟俱靜,流星劃過長空,浩瀚的銀河一望無際,湖面的反射讓這天上的美景來到了人間,走在湖面,猶如漫步在銀河之中,明亮的星星、月亮也觸手可及。

如此美景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的,茶卡鹽湖是一個封閉的鹽湖,如果你在枯水期(6月份以前和10月份以後)去這裡,可能會令你失望而歸,茶卡鹽湖最佳旅遊時間是7、8、9三個月,雨過天晴時水面反射率最高,也是天空之鏡展現得最完美的時候,怎麼拍都漂亮。旅遊旺季,也意味著客流量的增多,有新聞報道巔峰時期一天清理出12噸垃圾,這麼美的景色,怎麼能忍心破壞呢?

是時候給自己來一場旅行了,在旅途中遇見最美的自己,旅途中遇到美好的人和事,同樣也是自己最美的記憶。關於茶卡鹽湖,你有什麼要分享的嗎?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夢與視界


這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因為大家眼中的茶卡鹽湖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它有別於其它景點獨俱魅力的地方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你有幸能夠趕上連續的晴天,那茶卡鹽湖完全可以擔當的起“天空之境”這樣的美譽,站在湖中,眼前亮晶晶閃動的不是冰而是鹽,你可以感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純淨與美麗。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天地一色、白雲悠悠、銀波粼粼、紅裙飄飄,這是何等的美麗與震撼。所以這裡也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如果你不幸趕上連續的陰雨天,天地蒼蒼霧茫茫的一片,偏巧再碰上悲觀的人,那這裡真的就是一大片鹽泥灘子。 “茶卡”是藏語,本意就是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很不幸的是我們去時就趕上了這種情況。幸好我們人多大家又很興奮,趟著一尺多深的湖水,我們瘋鬧拍照玩了半天,雖然沒看到茶卡鹽湖最聖潔最美麗的一面,但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樂趣。對我來說,出門最喜歡的感覺就是震撼和與以往的不同的視覺刺激。否則景緻就是再美,天天住在裡面也會視覺疲勞也會覺得平淡無奇。因為我的旅遊信條就是寧可後悔、也不要遺憾,所以我還是推薦值得一去的,美醜好壞還是由您自己去判斷吧。


友情提示:茶卡鹽湖的氣溫很低尤其是早晚,一定要注意保暖。我們是八月末去的,因為沒帶足夠的衣服,被迫租的軍大衣。另外可在外面買上鞋套,如果不去湖裡真的等於白來了查卡鹽湖。

我是隨意去走走,希望能用餘生的時間看天下美景,品世間美食,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也希望能和大家互相探討旅遊的相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