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上週,小農女向一位廣西南寧的橘農朋友購買皇帝柑時,發生了一件讓我意料之外的事兒,想和大家說說。

這位朋友姓劉,是我年初在植保科學的交流群裡認識的,當時我正在做晚熟柑橘的品質測評,購買了他家的沃柑作為一個樣品。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當時參與測評的晚熟柑橘

劉老闆的沃柑品質非常好,在各項測評中均獲得了的很好的名次,尤其是盲測品嚐環節,幾乎俘獲了所有測評者的芳心——

沃柑個頭大,皮薄且光亮,一口咬下去,味道清甜鮮美、橘味濃郁,且果肉質地十分細嫩,果汁飽滿豐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籽,一個沃柑中有十幾粒籽。

但即使這樣,不少參與測試的朋友私下裡也問我在哪裡買的。可見,劉老闆種的沃柑品質確實不錯。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今年3月做測評時的沃柑糖度:14%

可惜當時已是3月中旬,他的沃柑已經賣得差不多了,我趕緊追買了兩箱尾貨後就被告知售罄了,美味的沃柑要等下一年才能繼續擁有。

終於等到12月,他在朋友圈裡發沃柑的照片,已是全黃。不過我心知這時候的沃柑口感還不夠好,於是轉而買了皇帝柑,心想“沃柑能種好的,皇帝柑肯定也不差”。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12月劉老闆家的沃柑 圖源小農女朋友圈

當時我還順嘴說了一句“過幾天我再來買沃柑”,結果卻遭到了劉老闆“無情的勸退”,他表示:“現在沃柑口感還不行,等等春節前後。”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除了感動,小農女頓時也說不出其他話來。

寧願留著不賣,也不願意給客戶吃品質不佳的果子

,如此愛護自己羽翼的老闆真不多見了。小農女要為他點十萬個贊,等春節多買幾箱,讓親戚朋友們都嘗一嘗。

同時我也在想,要是每位果農、果商都能如此坦誠相待,我國產業還怕找不到出路嗎?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學會做一個負責任的大人吧!

為自己的信譽負責,為產地的口碑負責,為他人的買賣順暢負責,為產業的良性發展負責,更要為在這片土地上結出的甜美果實負責,它們不該在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被送上餐桌或爛在路邊。

想想日本的水果為何長盛不衰、譽滿全球,而國產水果十年,七、八年,現在四、五年就要爛掉一個品種,砸掉一個口碑?當真是消費者崇洋媚外嗎?沃柑是多麼好的一個品種呀,真不希望它赴溫州蜜柑、沙糖橘的後塵。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以前做生意“貨真價實”本是應當的

現在“貨真價實”也足夠令顧客感動


能不能拒絕早採,從自己做起呢?

儘管各產區的相關部門或果協都發出了適時採收的聲明,但市場上早採上市的水果仍屢禁不止,似乎大家已習以為常。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背地裡偷摸採就是了,只有錢進口袋了才是自己的”。

●早採就是一個“作死”循環,最終產業崩潰,誰都撈不到好處。

●開市價5塊多/斤的沙糖橘,如今跌了一大半,靚統才2塊多,且消費端反饋慘不忍睹,“酸、難吃、貴、藥水味……”,消費者都不願購買的產品還有希望嗎?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早採行為愈發嚴重的獼猴桃,今年市場亂作一團,沒幾個果農賺到了錢。據小農女瞭解的信息,目前有些地方連紅陽都還沒有賣完,明年怎麼辦?更早採嗎?

同時也要積極開拓銷售渠道,莫坐等老闆上門呀!

如今柑橘市場面臨“產能過剩”,坐等果商老闆上門成了最被動的選擇,如何另謀出路也很重要。

比如文章開頭裡,小農女正是被劉老闆在交流群裡發的沃柑圖片所吸引,吃了後不僅十分想要回購,而且還“一站式”買了皇帝柑等;還有早採文章裡評論“讓消費者吃到貨真價實的水果”的朋友,如果他留下聯繫方式,也可能會有顧客或果商出於信任聯繫他。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自己開發渠道銷售並沒有想象中難,不管是在交流群裡加好友,還是在文章下方留言,都是在傳播自己,再通過朋友圈不斷地曝光自己,獲取潛在顧客的信任,便有希望達成第一步買賣,漸漸累積起屬於自己的忠實客戶。

當然相對應的,就是品質必須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這樣才能將顧客變成回頭客,一傳十、十傳百,那還愁啥銷路呀。在此,小農女還想和大家分享一條賣果的視頻,我覺得十分有趣,一條好視頻可以帶來大量的客戶。

小農女最後想說:“早採是自斷後路,而提升品質、開拓渠道卻是為未來鋪路。

謝謝你看完小農女的嘮叨,有任何見解或意見,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哦~

勸你別現在買賣沃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