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個遊戲還需要“考試”?普通與核心玩家的隔閡

看到標題,相信很多人在將“遊戲”和“考試”組合後,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遊戲會是《夢幻西遊》,在遊戲裡安排人物參與科舉,完成各種文化考核,可以說是國產遊戲的特色之一了。

玩個遊戲還需要“考試”?普通與核心玩家的隔閡

當然,想要讓曾經被學習摧殘,或者正在被學習摧殘的玩家去參與科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財帛動人心,科舉豐厚的獎勵還是讓玩家們趨之若鶩,好在發達的互聯網給了大家“作弊”的條件,在微小的付出和豐厚的回報雙重誘惑下,科舉反而成為了遊戲的一個賣點。

玩個遊戲還需要“考試”?普通與核心玩家的隔閡

不過我在標題中所說的“考試”並不是科舉這樣由廠商設計,內置到遊戲核心玩法中的內容,而是現實中由玩家們自己出的一道道題。

在之前的《怪物獵人》系列遊戲中,Capcom為了給玩家呈現出清爽簡潔的狩獵體驗,隱藏了大量非必須的要素,比如說傷害值,玩家根本不知道這一刀砍到怪物身上是多少傷害,只能專注於和怪物的搏鬥,普通玩家的狩獵生活可能也就止步於和怪物的一來一回了。

玩個遊戲還需要“考試”?普通與核心玩家的隔閡


但作為一款動作遊戲,《怪物獵人》雖然並沒有內置的PVP系統,玩家之間卻會存在著互相競爭的心思,這部分玩家逐漸摸索遊戲的機制並將其運用到遊戲實戰中,在技術層面上超出了大部分玩家,而為了能夠更好地交流心得,這部分玩家會有著更加密切的交流,組成一個個小團體,發展成一定規模之後,在國內就被稱之為“獵團”了。


在國外也有類似性質的團體,刷刷競速,發掘一些讓人不明覺厲的黑科技,然後再不斷挑戰Capcom的“底線”,是這群核心玩家的日常。


玩個遊戲還需要“考試”?普通與核心玩家的隔閡

國外知名團隊Team Darkside製作的視頻


隨著《怪物獵人:世界》的出現,這個Capcom經營多年的IP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大量吸收新玩家,要知道歷代前作中銷量最高的《怪物獵人Freedom 3》也才賣出了490萬份,而《怪物獵人:世界》的銷量已經逼近1500萬份,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玩個遊戲還需要“考試”?普通與核心玩家的隔閡

大量新人湧入,除了讓Capcom賺得盆滿缽滿之外,也給了獵團一個吸收新鮮血液的機會,畢竟對於很多有了些年頭的獵團來說,其中肯定沉澱著大量陷入不活躍狀態的成員,如果沒有新成員的加入,這個團體就會陷入慢性死亡。但另一方面,獵團這樣核心向的組織,勢必需要對新成員進行篩選,保持成分的純粹。

任何進行篩選?自然是設立考核,由經驗豐富的前輩出設考題,只有通過的人才能加入獵團。這樣的篩選方式本來無可厚非,但仍然有人覺得不妥。


玩個遊戲還需要“考試”?普通與核心玩家的隔閡

或許這就是普通玩家和核心玩家群體之間天然存在的隔閡,這個隔閡就擺在那兒,有些人在意,有些人不在意。就好像Moba遊戲中,玩家們因為分數而被分到了不同的段位,最強王者職業選手和青銅玩家之間存在著一條名為技術的鴻溝,難以逾越。

但不論普通玩家亦或是核心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都在享受著遊戲帶來的快樂,雙方並非對立而是可以和諧共存的,只要沒有人試圖跨越這條鴻溝來對對方指指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