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日本捐贈品上的詩句,還是華人寫的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詩最早出現於漢語教學考試機構HSK日本事務局向湖北捐贈的物資包裝。HSK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的漢語水平資格考試。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詩,則出現在日本非營利組織仁心會捐贈物資上,這批物資是由日本湖北總商會等團體協助籌集的。建議寫上這首詩的,是一位中國留學生。經《參考消息》記者瞭解,這位留學生畢業於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的中文系。她表示不願意於此時接受採訪,希望大家更多關注抗擊疫情。


這兩天,關於日本民間對華捐贈物資上的詩句,成了網絡討論的小熱點。


“豈曰無衣”等詩句究竟是如何出現在捐贈物資上的,日本仁心會負責人當時是如何考慮的?《參考消息》記者早在一週前採訪到了當事人,在這裡,再次為你還原真實的故事:


原來,這些日本捐贈品上的詩句,還是華人寫的


2月4日,立春。《參考消息》記者驅車趕到距離日本東京1小時車程的埼玉縣草加市樂購公司物流倉庫,這裡是日本直通武漢救援物資綠色通道的一個集散地。


偌大的倉庫,各色大紙箱堆放成山,裡面裝滿當前國內醫院急需的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及手套、鞋套等防疫物資。當天,在日華僑華人志願者從各處趕來,為由日本湖北總商會牽頭、多家僑團、企業和在日華人參與捐助的價值約2300萬日元的救援物資轉運送行。他們拉起橫幅、高舉國旗,齊聲呼喊“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據日本湖北總商會執行會長吳小玲介紹,他們募集的首批物資已於1月30日運抵武漢,這次轉運的是第二批救援物資,將於7日由大阪直飛武漢,定向提供給武漢和周邊其他縣市的20多家地方醫院。後續他們還將繼續尋找貨源為疫區人民送去第三批、第四批醫療物資。


原來,這些日本捐贈品上的詩句,還是華人寫的

▲大分市政府職員將口罩搬上車(西日本新聞)


向醫護人員贈“戰袍”


前幾日,日本漢語教學考試機構HSK事務局向湖北捐贈的口罩等物資照片一度在中國社交媒體刷屏,原因是紙箱的貼紙上不僅有中日國旗和鼓勵話語,最下面還印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據查,當年日本長屋親王在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曾繡“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偈文,鑑真大師被此偈文打動,決心東渡弘法,成就中日友好佳話。


原來,這些日本捐贈品上的詩句,還是華人寫的

▲圖片源自網絡


3日,由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NPO)仁心會尋找貨源、日本湖北總商會協助、新加坡企業火幣國際和中國民營企業歐科集團認捐的一批防疫物資外包裝貼紙上的一行紅色大字——“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再度引爆社交媒體。記者4日輾轉採訪到圖片發佈者仁心會理事長劉超。他坦然表示,當時自己只是發了個朋友圈,沒想到被轉到社交媒體上後引起轟動。


仁心會等募集的整整一大卡車防疫物資於1月31日運達物流倉庫,一排排白色紙箱裡裝滿了目前國內最急需的杜邦software III型防護服,共計3800件。劉超介紹說,1日他帶人到物流倉庫清點貨物並負責貼上印有捐贈方信息的標籤,臨時想打上一句鼓勵的話語傳遞給疫區群眾。


他說,由於中日兩國皆為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度,當時就想用一句詩句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剛好這批物資是目前疫區最稀缺的、可供重症病房醫務人員用的防護服,可謂醫護人員的“戰袍”,於是在一位中國留學生的建議下,特意使用了《詩經·秦風·無衣》中的這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以表達華人華僑和出資企業與祖國疫區人民同在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