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不搶的人生沒有意義麼,柿子就該撿軟的捏麼?

你不是黃蓉兒


人,都有各自的性格,性格不一樣,其行為方式也不一樣。粗約的可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性格,細分起來就可分為開朗、內斂、直爽、瑣碎、剛強、懦弱、粗獷、謹慎、溫和、潑辣、熱情、冷酷等等。好爭好搶的人往往是外向型性格,他們一般直爽粗獷,對於什麼事都愛爭個高低,論個輸贏。不爭不搶的人往往是內向型性格,他們一般謹慎溫和,對於什麼事都不大計較,不愛偏激。當然,好爭好搶的人也許冷酷,不爭不搶的人也許懦弱,人的性格是很複雜的,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的。

在現實生活中,好爭好搶或不爭不搶,都不只是一種個性行為,也是一種心理行為。一個人的外在行為一般都反映出人的內在心理活動,內在心理活動又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好惡、是非觀念,反映出人對外界的評判,以及對人對事抱有怎樣的看法和心態。因而一個人的行為可以表現出他的德行好壞。

行為上的好爭好搶,不能證明一個人是否努力向上。行為上的不爭不搶,也不能證明一個人是否意志消沉。好爭好搶的人,不一定就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如果他只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那麼,其行為就往往會在人與人之間製造出許多矛盾。不爭不搶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慵碌無為的人,如果他只執著於幹好自己的事,那麼,其行為就往往是負責任的,也是能夠被大家所理解的。如果說到人生的意義,完全可以這樣說,所謂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把該做的事做好,讓所做的事發揮出有益的價值。如果是父母,就把養育教化做好;如果是子女,就親情孝道做好;如果是職員,就把工作職責做好;如果是領導,就把自己的團隊帶好。人的一生,能夠把自己應做的事分內的事做好做完善,人生就自然會顯出其本來的意義。

所以,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爭不爭搶不搶,而在於人對生命持怎樣的認識和看法,對生活、對人對事持怎樣的用心和態度。或者說,人生的意義更多的來自於個人的價值取向以及對外界的是非判斷,這是影響人最終能做一個怎樣的人的重要因素。

至於說到柿子是否就該撿軟的捏,這其實是一個關係到人的品性的問題。有一種人遇強就顫,遇弱就悍,拈輕怕重,欺軟服惡,誰老實柔順就壓制誰,遇事兒則責任小擔子輕的就搶著幹,這種人是人格有問題而品德不好的人,是鄙俗滑頭的人,也是令人厭惡的人。作為一個人,做人做事應該實在一點,對人對事要有一點擔當的氣魄,如此,才是一個立得起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柿子可以光撿軟的捏,做人就不要光拿軟的用勁了。


笑月6


我其實就是個軟柿子。剛上班時,不管別人對我做什麼,我都沒說過一個“不”字,我從來不知道“爭”“搶”是什麼意思。後來,有人告訴我,那是別人欺負你!我只是笑笑。因為我有自己辨別是非的原則,我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只是我的心態決定了我不會去爭去搶。他們說你這是吃虧!我從來也沒有吃過誰的虧啊!反而現在交心的朋友越來越多,做事越來越順。這可能就是“吃虧是福”吧!我不爭不搶的人生已經走過了四十多年了。


淡泊寧靜7726


不掙不搶真的高尚嗎?與其說爭搶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不爭不搶事實證明你將失去很多次機會,也就是人生的轉折點,就拿我個人來說,9o年代我是搞紡織批發的,當時的印花生意還是可以的,本來是跟風操作誰家的花型好看就學誰,這樣子每天也有幾千塊的收入,但是掙錢了就和一切生意好的人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的,然後本來是竟掙對手確變成了朋友,心一軟結果失去了最好的機會,如今來到廣東給物流行業打工了,這就是不爭不搶的後果,打工也不容易,上擠下壓,投的精力多,回報少,一個月掙的不如以前一天花的多,所以一生必須爭才能有發展。


利信蒼鑫乙


不爭不搶,真的是從容淡定淡泊名利嗎?

有時候真不是。

當兵那些年,我就常常這樣被教育,工作要搶著幹,榮譽要爭著讓。有時候,把領導給的立功受獎機會讓給戰友,看著戰友感恩戴德的言謝,一股崇高的感覺油然而起,感覺自己真是偉大。可是過了幾年後,發現晉級晉銜都會和立功受獎掛鉤時,自己才傻了眼。戰友因為立功符合提前晉職提拔了,而自己還是原地不動。

那時不知道,人生如果錯了一步,後面會跟著錯一大步。

於是就想到了轉業,轉業的安置政策還是和立功受獎掛鉤,立功少了,加分少了,好單位只能由著別人挑了。自己只能到一個許多人不願意去的單位了。

而這時,職業生涯的大半輩子快過去了。

於是常常安慰自己,都這把年紀了還爭什麼呀爭。雖然還是保持著革命軍人的本色,踏踏實實幹工作,尊尊敬敬見領導,平平和和交同事,每次有提拔的機會也從不向領導表示自己的想法,還美其名曰該是你的終究會是你的,不該是你的求也求不來。

結果結果,當你抬起頭時,卻發現錯過了職場的任職年齡,把自己人生最後的機會也讓出去了。

不爭不搶是戰略上的。戰術上我們還是應該要有見第一敢拿,見紅旗敢扛豪邁。

人生如果不爭一回不搶一回,何來精彩人生呢?

重要的是掙不上了搶不到了,該怎麼辦?我們是繼續堅持努力工作,奮進人生,還是繼續淡泊名利,無為人生?

這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愛在路上何時到站


我感覺提問中的不爭不搶,就是人生追求吧。通俗點講,除了白痴,是人都有理想,都有追求,都有夢,不過是有多有少而已。人生之所以精彩,有意義,正是緣於人類的慾望和追求,也就是如今所說的競爭。沒有追求的人,可以肯定地講:活著毫無意義。至於專揀軟柿子捏,感覺有點惘然。是指人生的捷徑,還是生活中的弱者?綜合一句話吧,生活就是拼搏,敢於挑戰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大漢子民14



知足者常樂。

與世無爭沒有什麼不好,甘願接受平淡的生活,不等於是逃避,也不等於接受自己是平庸無能。

陶淵明的著名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說的就是這種境界。

很多著名人物,比如我最喜歡的日本演員山口百惠,她就是在人生的巔峰,選擇急流勇退,迴歸家庭,相夫教子。


人在經歷了大波大浪後,更願意選擇平淡的生活,不爭不搶,不代表他的人生就沒有境界,沒有意義,人活著,始終不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

任何喧囂的背後,都會孵生出空虛與無聊。

我們棲息在這個充滿詩意的地球,每一棵小草,每一片綠葉,都有它的意義,它默默的點綴著這個世界,你能夠說,它們的生命,就沒有意義嗎?



我們生而為人已不易,很多時候,無可奈何,要面對各種災難,困惑,痛苦,挫折……要面對各種各樣已知或未知的困境,人性的複雜多變,生存的競爭與壓力,常常讓人不堪重負與焦慮。

在生活中,面對別人的傷害與各種挑釁,帶給我們心靈上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善良與不爭不搶,並不等於軟弱可欺。

所以,任何時候,你的善良一定要帶有鋒芒。

我們要做善良的人,但是,不要做綿羊,否則,會被吞噬得連皮毛也不剩。保護好自己不被傷害,也是一門學問。

在平靜的生活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看書,練字,畫畫,唱歌……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即使沒有人鼓掌,也一樣可以過好自己快樂幸福的一生……

只有內心強大和看穿生命的本質,才能會心甘情願的享受平淡和與世無爭的生活……


候鳥飛過的村莊


我覺得是

生物生存的根本就在於掠奪:

植物掠奪陽光資源,水,土壤空間,無機物等

動物掠奪植物的身軀或是其他動物的血肉

所以人想要生存當然也要掠奪,要爭搶

不過人和其他生物不一樣,人有智慧。所以有時候,人類放棄爭奪一些東西,反而可能得到更多。

那是什麼時候呢

①面對 不懂感恩,自私自利,得寸進尺 的人的時候

只要確定他 不會/不敢/不能 事後報復你;或是他的報復相對於你爭取到的東西來說 微不足道,那就主動爭取,不要給他留任何東西

②面對 報復心很強且有能力報復 的人

還是視情況而定,若你可以爭取到上千萬資金,而他只是一小流氓。拿到這麼多錢了,有了防備又何須怕他

大多時候可以躲一躲。但一味躲避,可能讓其得寸進尺。所以有時候,哪怕不為了利益,為了對錯,為了一口氣,為了證明自己,也要爭一爭

③面對 懂感恩且對目標很渴求 的人

這種,大多時候可以在 證明自己有能力爭取的情況下!優雅地謙讓

記住條件 1對方知感恩,或在乎名聲

2目標物在自己心中的價值是500的話,對方很渴求,在對方心中價值大於500

3證明自己有能力爭取,不然你那就是“有自知之明的退讓”



於哈哈每日分享


我看好不爭不搶的人生,什麼叫從容鎮定?什麼叫寧靜談泊?活到這個境界,謂之不爭不搶,是人生的大智慧。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俗的眼光,人活世間,都為一個"利"字。利益面前不為所動,需要大心胸,不是一般人所能為。計劃經濟年代,單位分房,職工按比例加工資,許多人爭得頭破血流,不擇手段,能置身事外,不爭不搶,還真少見那樣的高人。現如今物質財富豐盈,有的人洋房別墅,有的人寶馬香車,給世人無盡的誘惑。能不為所動,不嫉妒不眼紅,心平氣和的過自己日子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我一直想追求這種境界,一直仰慕這種生活方式,餘生有限,財富綿綿,爭不完,搶不盡,平平淡淡才是真。安貧樂道,搶樸守真,富貴與我如浮雲,最好!





水上慈航


人生的成就能有幾何,取決於最重要的幾步臺階。跨上去就是新天地,沒上去又是另一種光景。一生中做到完全不爭不搶,若非極度自卑無能認慫,便是條件太好無需爭搶。也可能天生佛系。個人的經驗是:關鍵的幾步如升學 求職 晉升 評職稱等,需要盡力爭取,但要守住做人的道德底線,別做虧心事。這些真的是人生大事,爭取到,人生能夠上一層臺階,不爭取會後悔一輩子。其他可有可無之事,隨緣吧


用戶1739253252557


不爭不搶的人生沒有意義麼,柿子就該撿軟的捏麼?

俗人和文人,文雅話、粗野話、無情話、難聽話;聰明人和糊塗人,少心人相處無從糾結,何由產生爭與搶。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可近可遠,情與情之間可淡可濃,事情與事之間可簡可繁;不苛求別人對自好,不苛求別人都對自己善待。

高僧曾說,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交淡再多如同廢話連篇;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豔他所有的感覺。

一段橋路,一段感悟或是一段友情,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綿綿細語的情話,而是隨心所致;不是遊文幀字而在於惜緣感受;濃淡總在於相宜間,是靈魂的默契;遠近肅於心懷而泰山壓鼎而安之若素;是自由由在的清新盎然,更是距離的美麗整合著那首老歌延伸的可持續的暢然!

可以肆意暢談,可以靜默不語,可以心懂之輸,可以淡泊大事小情;可以朝夂相處,可以逐字還句的分析;可以見字如緬懷,可以見字思緒逐潮浪,可以揮字如以禮教,可以平風心靜。總之,以久而不見,走過的路,只有自己能體會;愛過的人,只能用心記得而深藏!

就像貓喜歡吃魚,可貓卻不會游泳;魚喜歡吃蚯蚓,可魚卻不能上岸。

其實,上帝給了你褚多誘惑,卻不讓你輕易得到。但是,你又不能見流血就喊疼,怕黑就點燈;想念了,就馬上下筆搭訕;疲憊了的你,可以休息一下,歇一歇,用愛心善待自己,再對自己更好一點,卻不敢懶散揮霍時日;脆弱時,就……

路,不通時,可以選擇繞行;心不通時,選擇淡泊;情漸行漸遠時,選擇殘忍的離開。人生的意義,就是一次一次的逐心隨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