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最快1小時出庫——九州通的介入迅速化解了捐贈物資積壓的危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武漢籠罩在陰霾中,不斷增長的確診人數給一線醫護人員帶來巨大的壓力。口罩告急!防護服告急!護目鏡告急!為援助武漢,全國各地積極捐獻醫療物資,本以為可解武漢前線的燃眉之急,但由於武漢紅十字會缺乏“大戰”經驗,導致物資分發不及時,一度出現了嚴重積壓,並引發了輿論的集中攻擊。

大疫當前,糧草先行,捐贈應急物資的淤堵,直接導致大量一線醫護人員缺乏醫療防護物資,這也意味著杜絕傳染隱患、保護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成為一句空談。為確保醫護人員安全,確保打贏這場防疫戰,武漢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指派九州通醫藥物流公司(以下簡稱“九州通”)協助武漢紅十字會,負責捐贈物資的物流運營管理。

九州通的入駐,幾乎讓所有人吁了一口氣,並奔走相告“捐贈物資倉庫終於有專業人士接管了”。一時之間,九州通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對象。為進一步瞭解九州通在捐贈醫療物資調配方面的進展,《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微信號:clpmaweixin)記者日前專訪了九州通醫藥物流公司的總經理張青松。

「專訪」最快1小時出庫——九州通的介入迅速化解了捐贈物資積壓的危機

一天搭建現代化倉庫

連日來,張青松一直忙碌在武漢紅十字會的捐贈物資倉庫一線。2月8日,在接受《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記者的電話採訪時,他的聲音顯得異常疲憊,與此前記者印象中的神采奕奕迥然不同。“昨天晚上(2月7日)我們剛在政府開完會,由我們和另外幾家企業承擔火神山、雷神山的醫療物資配送任務,現在這項任務也在快速推進中。”張青松解釋說。

提到協助武漢紅十字會進行物流運營管理一事,張青松介紹:“我們是1月29日晚上10點接到政府通知的,當天即刻就召開了會議。”響應是及時的,速度是驚人的。1月30日一大早,他帶領著團隊開始準備工作,包括進行勘察現場、庫容規劃、系統搭建、運送托盤、叉車、標籤紙、打印機、電腦等硬件設施,調配人員,制定組織架構和流程方案等等。1月31日中午12點,九州通團隊正式進駐了武漢市國博倉庫A2、A3館,開始正常運轉。僅僅用了一天時間,九州通就在現場搭建了一個現代化的應急倉庫。

在這次的緊急且特殊的任務中,九州通應用了自主研發的九州雲倉管理軟件進行商品貨位庫存管理。“這套軟件是九州通經過在醫藥物流領域摸索十幾年後打造出的系統,在時效等方面有著突出優勢,這也是我們能在一天內搭建出現代化倉庫的主因。”張青松透露。

「專訪」最快1小時出庫——九州通的介入迅速化解了捐贈物資積壓的危機

最快一小時出庫

在具體分工上,捐贈物資的卸貨由武漢城投負責,入庫商品的分類堆碼由九州通負責,商品質量和是否醫用由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人員負責,產品數量是市統計局派駐人員在統計,待核驗無誤後,三方在入庫單進行簽字確認。由九州通進行商品貨位庫存管理。其中,藥品、器械、重點器械產品類庫存交武漢市衛健委,非藥品類交武漢市發改委進行貨物的分配。

與此同時,九州通接受上述單位的出庫下發調撥指令,在九州雲倉系統中進行出庫單開據並打印出庫揀貨單。現場揀選完成後,核減庫存確認,將揀選商品按照配送單位進行投放出庫暫存區,等待配送。

“按照(武漢)市防控指揮部的要求,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膠鞋等6類醫用物資屬於應急物資,這些物資一旦進來,就會放到緊急物資專區入庫,以最高響應的方式保障出入庫速度。緊急物資可以在1小時內實現入庫、出庫,次緊急物資在2小時內實現出庫,目前出庫的主要是醫院急需的醫療物資。”張青松告訴記者,由於各醫院庫存容量有限,所以很多生活物資還在倉庫中尚未配送,目前庫存量在2萬件左右,多以生活物資為主,如果前方需要可以實現迅速出庫。他補充介紹,九州通可以實現每天入出庫各1萬餘件貨物。

面對海量的捐贈訂單,張青松告訴記者,“現代物流能夠高速便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從上游供應商、物流方到下游客戶,整體上形成了協同體系,貨物的信息是高度透明的,包括貨物品種、批號、數量,在貨到之前,貨物信息就已傳到物流系統裡。”不過,由於此次大部分捐贈物資並未附有貨物清單,因此在入庫時清點貨物、質量驗收、分類入庫面臨很大壓力。“希望各方在捐贈貨物時能附有詳細的訂單資料,縮減入庫所需時間,進一步加快物資分配速度。”張青松呼籲,他希望通過《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將此信息傳遞給更多的愛心人士。

「專訪」最快1小時出庫——九州通的介入迅速化解了捐贈物資積壓的危機

重任之下考驗重重

事實上,九州通在此次疫情一開始就投身到了戰“疫”中。早在1月20日,九州通就緊急召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話會議,要求參與到本次肺炎疫情中來,全力保障春節期間藥品及防控物資的及時供應。針對需求量較大的口罩、奧司他韋(可威)、靜丙(凍幹靜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蓮花清瘟、板藍根等藥品,九州通加大備貨和庫存,並指派專人駐廠備貨,同時提出“四保障”,即保障供應、不漲價、質量和服務。

目前,九州通向武漢紅十字會捐贈倉庫派駐的工作人員有70餘人。“剛開始約有20名員工在現場,還有一些志願者,後來由於志願者們不是很專業,就全都換上了九州通的員工。” 談到這些奮鬥在前線的“戰士”,張青松心情有些沉重,因為他們所在的倉儲現場目前只有口罩、消毒液和酒精防護,卻沒有防護服,“一是防護服資源確實緊張,主要都供給醫院;二是穿上防護服,也無法進行現場操作,很可能一搬東西防護服就撕壞了。”但是,現在每天進貨量很大,來倉庫提貨的醫院人員也很多,九州通在倉庫現場的員工接觸人員情況無疑比較複雜。

更讓張青松擔心的是,捐獻物資的倉庫位於武漢國博中心A館,而距此不到200米的國博中心B館前兩天剛被徵用為“方艙醫院”。“方艙醫院主要收治輕症病人,但如此近的距離,不免讓人擔憂。”張青松為此憂心忡忡,最近他一直在考慮如何給員工提供更好的防護環境。

不僅是在應急倉儲的保障方面,在公司正常經營方面,疫情也為九州通帶來了考驗。

一是九州通很多分支機構的負責人為湖北籍,春節前回到湖北後,短期內無法再回到全國各地去工作,導致公司各分支機構的業務進展遇到困難。“我們現在只能依靠當地的工作人員來開展業務,但在人力上還是短缺的。” 張青松表示。

二是全國交通管制較嚴,很多外省的物資運到湖北後,貨車司機返回原省面臨被隔離14天的要求。張青松無奈的提出,“雖然原則上運輸應急物資的司乘人員不需要隔離14天,但很多其他省份大量存在實際隔離返程貨車司機的現象。”九州通正是由於部分貨車司機返回原省就被隔離,導致春節期間本就不足的司機數量雪上加霜。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度出現,九州通只能將運進湖北的物資先轉運到湖北周邊省市,再由湖北的運輸車輛到約定地點進行接運,“這種路由的改變確實浪費時間,但也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為了戰勝新冠病毒,我們會不斷克服困難。”張青松堅定的說,“作為物流企業的一分子,九州通願意排除萬難,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本文刊載於《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2020年第4期封面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