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只能過濾學渣,不能過濾人渣,對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

武當東峰


一、

學歷是一個人在哪些學校就讀、學習的經歷。它和一個人是不是人渣沒有任何關係。

二、

學歷高的人可能很聰明、很勤奮、很努力,但如果從小沒有得到正確的三觀培養,沒有一定的人格修養,是很難把這個人定性為“好人”的。

三、

我們現在常常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就是一種人渣。他們通常的表現就是“一切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對父母沒有感恩之心,認為父母為他們做什麼都是天經地義的,同時又不願為父母付出。對別人沒有同理之心,不能以平等的心態與他人相處。對社會地位高、收入高、名氣大的人會不自覺的將自己處於卑微的姿態。而對社會地位低、收入低、沒有發言權的弱勢群體又會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有一種俯視眾生的優越感。

四、

有一個成語叫做:寵辱不驚。什麼叫寵?位其下而寵。意思就是隻有自身的地位在他人之下的人才會希望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寵自己。什麼叫辱?辱人者自辱。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不辱人就沒人辱,一個人沒有侮辱別人卻被別人侮辱,實際上就是辱人者自辱。

五、

我的總結是,一個人天賦有別,擅長的領域有別,社會地位有高低,財富收入有高低,名譽地位有高下。但每個人都人格尊嚴是平等的,它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響。這就是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對於“平等”的理解。也只有擁有這樣的心態,才能真正做到“寵辱不驚”。不媚上,不欺下,人人平等。



吾常醉


我們先來看看人渣和學渣的定義。

人渣:原意為道德敗壞、品行低劣的、自身行為與社會相悖或違反人倫缺乏操守準則的人。

學渣:指低分,不學習,或者努力學習但是分數就是低的人。

你說的學歷只能過濾學渣,這句話從定義上來看,沒毛病。學習不行的人得不到高學歷,得到高學歷的人不一定是個好人。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敗壞,往往都會做出一下我們想象不到的可怕事情。但是,總體來講大學生這個群體還是素質比較高的群體,就是有人渣也是極少數的,我們不能說大學生裡出了幾個人渣就說明這屆大學生整體素質不行。

而且,我們要知道,一個高學歷的人渣在當今社會也比學渣找工作來的快,至於以後的發展就不好說了,可能上了高位,也可能被刷掉。可能說到這裡有人不服,覺得德不配位必有災禍,但是你想一想,體制內也好公司也好是不是都有幾個高學歷的人渣?但是你看學渣都去了哪裡?工廠,自己做點兒小買賣,回家種地等等,連白領都不算。

其實有時候,學歷真的很重要,不要求多高,但是得夠用,要不然在這個社會確實難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至於是不是人渣再說,你要知道品德不好的人,終究會遭到報應,這種人自有天收。


黑椒牛柳


學渣,在學期間不服從學習規則造成的學習分數低下。

人渣,在社會不服從道德規則造成的人品低下。

學歷是通過努力學習來得到的證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略有不同),在學習的道路上達到錄取分數線不看道德分數線!!

爭做四有新人,我們在路上。


民大教育.YiYi音樂



聽濤觀雪973


我最近看到一句話 社會會淘汰有學歷的人 但是不會淘汰有學習力的人

學歷是敲門磚 但是能力與學習力才是硬核

社會不斷在進步 光靠吃老本的知識體系早晚會淘汰 而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硬核的人 才能立足於社會

社會上的人可以分為這幾種:

有學歷沒有能力的人 這樣的人也許能在一個單位做輕鬆又不需要能力的工作 但是一旦危機來臨 就無法應對了

有學歷有能力的人 這樣的人是個帥才 但是不能驕傲 止步不前 長江後浪推前浪 一旦後來者居上 自己也只能處在被動哀嘆之中

沒有學歷有能力的人 這種人也許看似普通 但是他有志向 知道武裝自己 一旦機會來臨 就能鹹魚翻身 鯉魚躍龍門 厚積薄發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沒有學歷沒有能力的人 這樣的人不知道改變就只能這樣了

沒有任何事是永遠的危機隨時都存在 我們該如何生存?

一 要有技術 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萬一天有不測風雲 興趣愛好與技術都可以當成自己的飯碗

二 廣泛社交 廣泛看聽所學 多做總結覆盤 機會從不會主動敲門 發現機會需要你的敏銳與反應速度 如果自己坐井觀天 永遠不會有機會

三 不斷改變 調整 人要化三種妝 武裝 偽裝 化妝

武裝自己的內核 是為了以後適應變局

偽裝自己 是為了讓自己能與環境共生存

化妝 自己要有乾淨整潔時尚的儀表 不說多麼豔麗 但是也不要落伍


雲鶴天涯


學歷只能過濾學渣,不能過濾人渣,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麼說是對的。

近來,高學歷低教養的事屢見不鮮,從高校老師誤機掌摑女地勤到大學教授性侵女學員再到海歸教師毆打清潔工....有才沒德的人實在太多了。

首先,高學歷並不代表高素質,人才和人渣只差一個字。2018年7月8日,一篇《她曾以為自己能逃開教授的手》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中,中山大學5名女生講述了先後遭遇該校社人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鵬利用指導論文、田野實踐的機會實施性騷擾的經歷。而這位博士對學生的性騷擾時間竟然長達8年,涉及的學生橫跨各個年級,甚至包括了女性教師。

事情被公佈網絡之後,這位博士生導師非但沒自覺羞愧,還公然發文為自己洗脫。“我只是沒控制自己的手和嘴,抱了幾個學生,說了幾句無傷大雅的胡話,怎麼就是性騷擾了呢?”你們什麼損失都沒有,可我失掉的可是“清白和工作”啊。

這種人到底有多可恥?老師本應該利用知識為學生授業解惑,但到這位教授這裡,學識卻成了他詭辯的好工具。利用職務之便行齷齪之事,帶著博士頭銜肆意妄為。品行這種事,從來跟學歷無關,衣冠楚楚的學霸也有可能是人渣。

畢淑敏說:教養是一種骨子裡善良,與財富和學歷無關。教養是一個人骨子裡的人性體現,飛歐洲的頭等艙上也有沒教養的行為,而偏遠鄉村田埂上的人們也知道分得禮義廉恥。

有人說,要想提高教養,應該多讀書。

可是,教養一定與讀書有關嗎?讀一千本言情小說的人,不一定會對餐廳裡上菜的服務員說一句“謝謝”;大學裡文質彬彬的教授,也未必都是教養很高的人。




愛推文的小懶貓


大家好,我是十七。

題目說的挺對的,學習好的並不代表品質也好。

十七之前有個同學,他很聰明,學起什麼來都比較快,所以在學習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考很好的成績,但是就是人品極差,專愛賺小便宜,而且有的時候還要賺女孩子的便宜,真的很令人噁心。

所以說有的時候學歷只能看出來你在學習方面的高度,但並不代表你的品質有多好。


十七不南


人都是平等的,人的人格尊嚴要得到維護。讀書好與不好,那是個人的能力問題,但被劃分為學霸和學渣,這是對人的人格的侮辱,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實踐早已證明,每個人都有自己長處和短處,會讀書的不見得今後有創造發明,不會讀書的不見得沒有出息。所以要糾正這種侮辱人格的言論!


用戶1754128219303


我的觀點是,學歷很重要,學歷過濾學渣這麼說也有道理,但和本質做人教養沒關係。我認為做人和教養的第一人生導師是父母。現在好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學這樣學那樣,自己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該好好學習,增廣知識見聞。有個誤區,有些家長覺得只要帶著孩子到處玩玩,就可以增加見識了,死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流程,可忘了行萬里路,必要自己的知識也博大,每到一處就可以講出知識典故,才不會把走過的行程變成“到此一遊”!很多人遊玩的收穫,除了沒什麼知識點,其實就是家長玩的很開心,孩子玩的也很開心!文化的博大和學歷沒什麼關係,“讀萬卷書增知識,行萬里路才能長見識”嘛!我以前是父親教大的,我給我爹起來個混號~老白澤,笑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的,他最喜歡帶我出門胡轉悠,我也最喜歡和他玩,他每到一處都可以講出這地方的人文典故,詩詞歌賦,風趣幽默好玩的很。家長才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老師是孩子學業和加入社會的引導人!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觀點,望有用吧!



lon13ji


凡事不可極端。學歷大多能表明能力。那個北大畢業卻賣大肉的能力怎樣?他和那些一般的賣肉的能力就是不一般。至於那些≡百來分上了擴招大學的,畢業即失業者另當別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