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對樓市的影響,你覺得房價能大漲嗎?

A淺夏安然


1、疫情是短期現象,房產投資是長期行為,不會有根本的影響。

2、可以預見的短期內,政策及金融業對房地產會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

3、在市場及經濟還沒有找到更好的發動機之前,市場持續穩定上揚。


文風24409708


我有兩套房,今天打算賣掉一套的,可疫情一來,我對樓市不怎麼看好。頭條新聞裡也說到過,今年樓市要穩步慢漲,但我覺得這是政府怕樓市崩盤從而鼓勵樓市慢慢上漲價格。可現在事實是手上有多餘的錢買房的人不多了,我也是做生意的,明顯感覺這兩年消費疲軟。沒買房的人生活質量還過的去,很多買房的房奴生活質量還不如以前,這是大部分現象。



飛魚肚肚


疫情完全結束後,一二線城市房價會有所反彈穩漲,可以從市場剛需的集中爆發,購買力集中釋放考慮,再一個也和前期現房,可售房源的存量有關,有疫情,存量不變,供量一時跟不上,剛需市場不變,供需不平衡就會有價格變動,再一個,這次疫情,有的人在工作地沒房子,回老家後,由於特殊情況,出不來,回不去,回不來對工作地購房的需求會大大地刺激和激發,有房就有家,家的感覺從有房開始,,會激發這部分人購房的慾望或者將計劃提前。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可能性短期內不大,個人見解,謝謝!


小孟碎事產業


這次疫情對樓市的影響。相信不僅你一個人有這個疑問,大多數對樓市關心的人都會存在同樣的問題。

這次的疫情對餐飲等實體行業影響無疑是最大的,沒有人出去逛街,自然就沒有相關的消費,沒有盈利,還要承受鉅額的房租、物料成本。那麼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又怎麼樣呢?房子也沒有保質期,那麼受到的影響是否就小了呢?

當然不是,準確來說房子也是有保質期的,但是相比食材來說這個保質期長達幾十年,顯得不那麼明顯。但是疫情導致購房者無法出門,售樓部無法開放,那麼房子的銷售情況自然會受到影響。雖然不少房企和中介及時推出雲看房,但是這種手段僅適合對某項目有一定了解的老客戶,並且還要對銷售員很大的信任。

雖然說,筆者瞭解到已經有相關雲看房成交的先例,但是這畢竟是少數。買房作為大宗交易,還是需要實地查看之後比較穩妥,這樣也是對自己負責。所以,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影響有多大,會持續多久,這個才是我們要探討的。

我們不妨先看看17年前的SARS對樓市的影響,當時廣東和北京的疫情比較嚴重,在2003年的3-4月份,樓市確實持續低迷,銷售面積也呈現負增長,5月以後出現回升。當時北京還有不少人離京返鄉沒有回去,需求跟不上,更加劇了樓市的降溫。

與此同時,受疫情擴散和市場銷售遇冷影響,企業投資信心不足,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也有所放緩,2003年4-5月房地產投資累計增速明顯下降,其中4月單月投資同比增速由正轉負。此外,部分項目因工地發生疫情或施工材料及人力運輸不暢等原因處於停工狀態,對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進程都帶來了一定影響。

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5月份在非典得到控制之後,整個樓市行情開始出現好轉。二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加50.1%。此外,疫情控制之後,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如:加快商品房預售辦理速度和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購房者置業信心,房地產市場穩步發展,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加11%。

綜合來看,2003年的非典疫情對樓市確實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影響有限,持續時間較短。那麼這次的疫情是否也會帶來同樣的結果呢?筆者認為我們還是要從一些細節考慮。

首先2003年我國的經濟整體處在快速發展通道,短暫的非典疫情並沒有對整體經濟形勢上升造成太大影響。但是這次卻處於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時期,2019年國內消費動力不足、國際環境緊張等壓力下,經濟增速下滑。

其次,2003年我國的房地產正處於市場化發展的起步階段,市場規模較小,需求旺盛,銷量持續快速擴張。當時的政策環境也較為放鬆;當時的企業銷售規模也比較小。這些都是當時所沒有的情況。

綜合來看,有專家表示,這次的疫情對樓市會造成交易規模短期回落,但是房地產作為經濟的壓艙石,仍然具備較強的韌性。不同地區中,疫情較為嚴重的省市,房地產市場需求受到的抑制也將更加明顯。隨著疫情的控制,房地產市場需求必然會迎來一個報復式的上升期,市場會有所回溫。但是在“房住不炒”以及穩預期、穩地價、穩房價的三穩目標下,房價依然會呈現一個平穩的態勢。



A壯鄉啊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暴發給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各行業均遭受一定程度衝擊和損失。全聯房地產商會近日也做了有關疫情發展對房地產企業影響的調研,對房地產業而言,拿地、開發建設、銷售等各方面影響都很大。

首先,關閉售樓處、暫停客戶接待及線下銷售渠道關閉直接導致企業銷售回款大幅下降。儘管很多企業開通了網上售樓,但我們調研結果顯示,網售銷售的效果並不理想。其次,調研結果顯示,2020年上半年企業須交付的項目佔全年交付項目總數的30%-50%,這會給房企全年銷售任務的完成帶來很大壓力。疊加現有的房地產融資政策,房地產企業面臨巨大現金流壓力,即使大型企業也難倖免,而一些本身生存比較艱難、資金鍊已經十分緊張的中小房企,則有可能在這一輪被動調整中被併購整合。

再次,多地嚴格控制建築工地開復工時間,很多地方明確規定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應不早於2月9日,但現在看來,仍舊沒有復工跡象。受季節因素和春節假期影響,開年兩個月的開工本身佔比較小,如果本次疫情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後續的新開工面積所受影響基本是可控的。


生活需要品


這次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所有的事物都按下了暫停鍵,心裡也會有很大的衝擊,具有關方面瞭解病毒疫情等因素的影響,1月份鏈家18城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下降38%,降幅較2019年明顯擴大。其中,部分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的成交大幅減少,尤其是武漢、杭州、濟南等十個城市,在春節假期期間更是出現了二手房“零成交”狀況。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嚴峻疫情的持續影響之下,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將出現顯著性回落,樓市三四月份的“小陽春”難以出現。房地產影響著上下游數十個行業,對開發商的資金壓力也會有很大的壓力,這樣地產商只能拋售庫存緩解資金壓力,人們也會對生活產生新的看法,明白人活著什麼最重要的道理,我認為能跟最親最愛的人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2020GO


這次疫情讓人們認清了健康的重要性,房子夠住就好。

前幾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一片大好。房價像座了火箭🚀。不管是國字頭還是私營房企,頻頻加大投入,就連異領域的都轉投房地產。全國樓房如雨後竹筍,同時也刺激了很多消費者,不管是投資還是剛需紛紛入手,形式一片大好。然而,房價的飆升讓很多老百姓都無力承擔,特別是農村的百姓,只能望而興嘆!

房子不是消耗品,只能越建越多,大部分人買不起房。2019年房價就已現疲式。最好的例子:濟南一售樓處1.8萬/平賣了幾十戶,一個禮拜變成1.4萬/平,結果售樓處被砸!

2020年開局不利,不管各行各業都不能如期開工,導致老百姓囊中羞澀,更不敢去買房。另外,疫情主要是人傳人。大型樓房社區反而不如農村安全,所以我覺得很多人會選擇農村建房!

總上所述,所以我感覺樓市不會大漲,維持現狀就已不錯!






胖子的Vlog


2020年是中國實現全面消除貧困之年,也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GDP比2010年翻一翻的一年。

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今年全年經濟增速要在6%。

但是很顯然目前一季度泡湯了,目前只有4%左右。

疫情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最樂觀是二月底,最悲觀是六月份。

這種情況下,一旦疫情過去,中國需要極速刺激經濟,來實現一季度落下的經濟增速,那下一個促進經濟騰飛,助力gdp短時間內拉昇的法寶是什麼呢?

有可能還是百試不爽的,房地產。



柳梢頭


價格是依據市場需求來的。就拿豬肉漲價來說,肉少了,買的人多了就漲價 但是豬肉可以不吃,但是人要住啊!有房子的人無所謂,有條件的最多是改善住房。但是沒有房子的人就要買房或者租房了。現在大家都在觀望,只要是有跌價的趨勢就沒有人買,但是一旦上漲,那就都急著出手了!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塊回答。

1.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這就是需求!哪怕這些人中只有10%的人有能力買房,需要買房在這些大城市中立腳,這就是剛需!這個需求量會小嗎?價格會跌嗎?

2.二線城市和小城市。這些城市配套的醫療、教育、社保養老等這些基礎保障能跟大城市比嗎?結果很明確!年輕人和有能力的人都往大城市跑了,為了自己或者後代能在大城市立足,拼了命也要買房。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殘了和那些沒有能力的人了,那麼對房子還有需求嗎,供大於求!

現在的發達國家就是這種狀態,一線城市和大城市房價逆天,小城市房價很低。

這就是社會等級的劃分,有能力的(包含會投胎的)就在大城市發展,沒有能力的(也包含運氣不好的)就留在小城市裡。最終就是社會等級的固化!

所以提醒那些指望房子降價的人,不是你選擇房子而是房子選擇你!降價只是相對於社會各層級人士的問題。也是對能力的體現(包含投胎)。


濤濤25145


我認為疫情對房子影響不大,

第一 現在房價已經過了暴漲的時間段,加上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現在已經趨於平穩狀態,人們對房產的投資也冷靜了不少,

第二 房價的漲跌跟房源供應市場的需求過旺或過剩存在正負比關係。疫情並沒有影響到供應市場,只能說對購房者資金方面有影響,相反我認為會有部分投資者為了降低壓力會拋售手裡存房,二手房想對價格會有所下探。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