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2017年12月3日週末福州近郊自駕遊)

十八重溪,在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南通鎮境內。

在漢語中,“重”,有層層疊疊、彎彎曲曲的意思。

那麼,“十八重溪”,在我的理解裡,就是一條溪水重重疊疊彎彎曲曲,一直有十八個“彎”,類似“山路十八彎,水路十八環”的意味,想想都覺得美!

但百度一下我才知道,十八重溪的準確解釋是:此水……水平長度500米以上水流24條,言其18,是言其多也!

知道了吧,這裡的“重”,就是“條”的意思,看到這樣的解釋,立馬淚奔,登時詩意全無!

好“在十八重溪”的美,是不論叫什麼都不能減其一分的,正如西施、范冰冰之美,是無論叫“西施施、範水水”都不能減其一分的。

十八重溪之美,在水。這種水的美,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出現過,在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中出現過,在朱自清的《綠》中出現過,在童年的夢裡出現過。


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水皆縹碧”,雖深不及千丈,但“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石潭眾多,潭中也有魚,但“百許頭”這種集體出遊的場面不多見,“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也會“怡然不動”,也會“倏爾遠逝”,但斷不是與我們“相樂”,而是覺察到我們的存在與欣喜,趕緊掉頭逃去!

十八重溪的水,清澈到你覺得太不真實!


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平靜的水面如大塊的翡翠,大塊的碧玉,但“翡翠”與“碧玉”這種比喻似乎太硬了,這裡的水要軟的多,溫潤,光滑,柔軟。對了,這種“綠”曾經出現在朱自清先生的梅雨潭的水中,先生將這“汪汪一碧”比作“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平鋪著”,這種潤與軟,也曾在先生的筆下出現過,先生稱之為“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讓人想起曾經觸過的最嫩的肌膚。


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水面往往有粼粼波光,如碎了一地的金子,“浮光躍金”是最恰切的。

水如此之清,清到水底的水草、游魚、鵝卵石,隨著水流招搖,雖變了形狀,但都纖毫畢現;水如此之潤,如此之柔,柔潤到讓人有縱身一躍、潛入其中的衝動;但不知,這能纖毫畢現的水,人在其中,會不會尷尬!?


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水邊有蘆葦高過人頭,葦花搖搖,蒹葭蒼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第一次遊十八重溪,到第六重,下午妻還要趕回上班,只得恨恨作罷。

時隔一週,“挈婦將雛”舊地重遊,直接打摩的趕到六重溪,從六重溪開始遊覽。

溯溪而上,石板鋪就的山路蜿蜒,路邊竹樹四合、遮天蔽日,路左有嘩嘩的水聲,就知道這溪水始終與我不離不棄。

途中偶遇小白狗一隻,妻用一塊牛肉乾就收買了它。它搖了尾巴,在我們身前身後、身左身右跑來跑去,到景色迷人處,會停下來善解人意地與我們合影留念,給這怡人的旅途增添良多趣味!

峰迴路轉,“漸忘路之遠近”,忽聞水聲隆隆,猛一抬頭,就見一掛瀑布懸於眼前!

瀑布高10米左右,一連兩三日的陰雨連綿,這水勢便極大,水如游龍,跳躍而下,飛花碎玉一般!這瀑布雖不如黃果樹水勢滔天,寬展平坦,但遠比雁蕩山的大龍湫壯觀得多,惜乎徐霞客當年沒有見過這般光景!


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瀑布懸掛峭壁之上,山勢極陡,怪石嶙峋,無路可攀,就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可惜,我們的遊覽又只能到此為止,從十一重溪到十八重溪,因山體滑坡,橋樑中斷,故而封路了。

據知情人講,十八重溪尚未完全開發,多有驢友冒險深入,常多事故,因現是淡季,保安不多,無法保障遊人安全,故而景區便用山體滑坡來阻止遊人繼續前行,殊是可惜。

看來,十八重溪,我要第三次造訪了!

待到明年吧,在青山碧波里游泳,雖然“纖毫畢現”,但只要不“赤條條來去”,估計無可觀之處,自不必擔心。

(修改後記;十八重溪,我兩次遊覽,只到十重溪,返回山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窮”十八重溪!?)


老徐遊記“清新福建”系列:山一重,水一重,十八重溪夢一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