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南沙蔘如何種植才高產?

一樹繁華


南沙參是指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及沙參或同屬植物的乾燥根,是一味中藥材。前幾年,南沙參的市場價格較高,而這幾年,其價格已趨向平穩。不過,種植南沙參與種植莊稼相比,經濟效益還是不錯的。那麼,南沙參怎樣種植才高產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南沙參以及南沙參的高產栽培技術。

一、南沙參的生物學特性

野生南沙參多生長於海拔為600-700米的山坡石縫中或草叢中,因此,“造就”了南沙參忍耐惡劣環境的本領。它既耐寒,又耐旱,還較耐廕庇。不過,南沙參不耐水漬,如果長期水澇就容易因“漚根”而死亡。

雖然說南沙參能夠忍耐嚴苛的生態環境。但要想獲得高產,必須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而且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進行栽培。同時,還需要給南沙參提供一個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

二、南沙參的形態特徵

南沙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最高株高可達1.5米。其莖直立且不分枝,葉片呈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兩面疏被柔毛。其花冠為鐘形,呈藍紫色,一般在7-9月份開放,然後在8-10月份結果。

三、南沙參的高產種植方法

(一)選地、整地

應選擇陽光充足、肥沃、富含腐殖質及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進行種植。在耕作前,應先施足底肥。依據經驗:應畝施土雜費3000公斤,或人糞尿2000公斤。同時,還應加施鈣鎂磷肥50公斤。

施過底肥後進行深耕。為了給南沙參生長提供一個疏鬆的土壤環境,應將耕地的深度保持在30-35釐米之間。如果耕地深度過淺,就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從而影響產量。

耕作後,進行耙平並作畦,一般畦寬在1-1.3米之間,以便於乾旱時澆水使用。

(二)繁殖播種

南沙參的種子比較容易發芽。因此,可以省掉浸種催芽的環節而直接播種於大田。

南沙參有兩種播種方式,即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於4月上中旬進行;而秋播一般於11月底且封凍前進行。依據經驗:春播的南沙參產量較高,因此,應以春播為好。

播種的行距一般為30-40釐米。在播種時,可用鎬頭在土壤表層劃開一個4-6釐米深的淺溝,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最後用細土覆平並輕輕壓實。

原則上應“趁墒播種”,這樣能夠保證苗壯苗全。如果在適播期時乾旱無雨,就需要在播種後進行澆水,而且,還需要在澆水後蓋一層草,以免因陽光暴曬而導致表土龜裂,從而影響出苗。

一般情況下,春播的種子可在20天后出苗;而秋播的種子則會在翌年的3-4月份出苗。無論在哪個季節播種,畝用種量均不宜超過1公斤,以免使幼苗過於密集。

(三)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間苗的株距為2-3釐米;當苗高10-13釐米時進行定苗,定苗的株距為15釐米。

2.追肥

在定苗後要進行第一次追肥。本次追肥應以追施人糞尿水為主,也可追施尿素水。如果採用人糞尿水進行追肥,應將人糞尿水進行稀釋,原則上應在人糞尿水中兌入2/3的清水,以免因人糞尿水過濃而灼傷幼苗。如果採用尿素水進行追肥,應將其濃度控制在2%以內。

在7-8月份,要進行第二次追肥。此次追肥可以採用三元素複合肥。可先在距南沙參植株2釐米處開一個深3釐米的淺溝,然後將複合肥均勻地撒入,最後覆土即可。

依據經驗:此次應畝追三元素複合肥30公斤。

在入冬前,要進行第三次追肥。此次追肥一定要追施廄肥,其目的既是為了提高土壤肥力,也是為了提高冬季的地溫。一般情況下,可將廄肥撒施在南沙參植株的行間,也可將廄肥“煨”在南沙參的根部。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在冬季時都可以將地溫提高1-2℃。

3.澆水與排灌

如果遇到乾旱天氣,一定要及時澆水。而且,在澆水時一定要一次澆透,一定要避免“水過地皮幹”的現象出現。因為澆一次“透水”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很久,從而保證南沙參不因缺水而影響生長。另外,如果遭遇連陰雨天氣,一定要及時進行排水,以免造成土壤漬害,從而導致南沙參死亡。

4.中耕除草

每年應中耕兩次。第一次可在間苗10天后進行;第二次可在7-8月份進行。無論哪一次中耕,都一定要“淺中耕”,以免傷及南沙參的根系。

除草應隨時進行。只要發現田間有雜草“滋生”,就一定要及時拔除,以免影響南沙參植株的生長。

5.打頂

當株高達到40-50釐米時,一定要及時打頂。以免造成植株養分的大量消耗,從而影響根莖的生長。

6.採收

可在播種後2-3年時進行採收。採收應在秋季進行。方法是:挖出根莖,並趁鮮用竹刀颳去外皮,然後洗淨曬乾或烘乾即可。

四、南沙參的病蟲害防治

南沙參常見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常見的蟲害主要有蚜蟲、地老虎。

(一)根腐病

根腐病為害南沙參的根部,常常造成爛根。一般在多雨季節時發生。

防治方法:如果出現根腐病,可採用3%廣枯靈水劑1000倍液加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3%廣枯靈水劑1000倍液加70%純品甲託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3%廣枯靈水劑800倍液進行灌根。一般需要灌根兩次,間隔期為5天。

(二)褐斑病

為害南沙參的葉片,影響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採用70%可殺得300-500倍液、阿米西達1000-1500倍液或 50%多菌靈500-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7天。

(三)蚜蟲

為害南沙參的葉片。

防治方法:可噴灑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或8%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進行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多次,應視情況而定。

(四)地老虎

以幼蟲苗期咬斷南沙參植株根莖為害,造成缺苗,嚴重時可造成大面積死苗缺苗。

防治方法:可採用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進行灌根。一般需要灌根兩次,間隔期為5天。

綜上所述,南沙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廣,比較容易進行種植。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進行種植,就能夠獲得比較高的產量。你不妨試一試。


老胡說三農


南沙參,別名輪葉沙參、長白沙參、明葉菜柳條根、草參等。以地下根莖入藥,有滋陰清肺熱,祛痰止咳等功效。主治肺炎、支氣管炎、咳嗽痰多等症。主產於安徽、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省。

形態特徵 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 根圓錐形,黃褐色,有橫紋。莖高60-90釐米,無毛或近無毛。莖生葉2-6個輪生,無柄或有不明顯的柄,葉片卵形、橢圓狀卵形,邊緣有鋸齒,兩面有疏短柔毛。花序圓錐狀,長35釐米,無毛;分枝輪生;花下垂;花萼無毛,裂片5;花冠藍色,口部微縮成壇狀,無毛,5淺裂;雄蕊5,常稍伸出,花絲下部變寬,邊緣有密柔毛;花盤圓筒狀。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蒴果倒卵球形,長約5毫米。

一、 生長習性 南沙參喜溫暖溼潤的環境,耐旱,忌連作。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低窪地,鹽鹼地不易栽培。

二、整地與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精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然後作畦,等待播種。

三、 播種 南沙參用種子繁殖。播種期有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凍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後。以秋播為好。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用耬開成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澆水保墒,以利出苗。每畝播種量1公斤。

四、田間管理 南沙參出苗後,應注意中耕除草。若規模種植應於苗前採用藥田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除各種雜草。乾旱天氣注意澆水,陰雨天氣及時排水。苗高5釐米時間苗一次,除去過密弱苗。立秋前後,應追肥一次: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

五、病蟲害防治 南沙參主要病蟲害有根腐病,防治時除陰雨天氣注意排水外,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石灰粉撒穴消毒。也可於發病前用1:1:100波爾多液噴霧防治。或於發病初期用65%代森錳鋅防治。蚜蟲用滅蚜淨防治。地下害蟲用辛硫磷配毒餌誘殺。

六、收穫與加工 南沙參一般於生長2—3年的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挖。採挖前先割去地上莖葉,在刨出地下根莖,去淨泥土,剝去外皮,曬乾或烘乾即可入藥出售。畝產量為250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