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孩子家長應該如何交流?

亓槭


青春期是很神奇的時期,孩子們會第一次具有自我意識。這個時期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叛逆的行為,從而體現出與眾不同的自己來。

幾乎每個年代的青少年,都是通過做一些原本不允許被做的事情,來滿足自己的那種突破禁忌的快感。

所以,抽菸、酗酒、早戀、鬥毆等等行為,最高概率會出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

我們可以針對性預防和進行解決。

1.青春期的孩子們,往往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很多時候即使他們認同你的行為和看法,也會下意識地拒絕和反對。

所以,作為家長,耐心和底線是必須具有的。首先,保持家長的底線,能允許孩子自己做的決定請尊重他們。但某些底線必須要有,一但讓步一次,你就會失去所有的家長的權威和尊嚴。

比如:孩子的每天行為順序,或者家庭旅遊的目的地,穿衣習慣,甚至是某些家庭決議,這些行為可以慢慢尊重並聽取孩子的建議。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可以對家庭負責的。

但,比如惡意花銷,拒絕學習,玩遊戲時間過長,有害惡習等,這些行為必須堅決拒絕。先拒絕,但不要有暴力行為,然後等孩子已經冷靜後再溝通。溝通時候請務必不要使用暴力和濫用家長權威。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找到合適例證要比囉嗦百便管用。

2.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具有自我意識,他們會突然產生極度的迷茫心理。家長需要理解他們隱藏在表現之下的焦慮。

每個成年人,都是經歷過這種焦慮之後,在持續地學習、工作和挫折之後才逐漸克服掉的。不要看不起孩子的這種焦慮。每個孩子在產生這種焦慮後,都會在初期通過各種主動或被動的方式向家長求助過。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滿13歲後,就請及時關注他們的行為和語言。他們開始特別注重自己的形象時,往往就是第一個特徵。而出現一定的沮喪感時,說明已經正式開始了青春期。

家長如果有能力,應當適當引導其的情愫、攀比、迷茫和焦慮。

如果家長的確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第一,關注他的朋友圈,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引誘他說出自己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女生更喜歡和喜歡八卦的媽媽傾訴,男生更喜歡和與自己興趣相同的父親發洩)、社交軟件動態(切記不要評論、不要公開討論、不要嘲笑、不要批評)或者與老師溝通,可以有效發現朋友圈存在的問題,然後針對性引導。此時切記,越強硬,越適得其反。第二,興趣引導。通過鼓勵其與習慣良好的朋友共同鼓勵和監督,共同上進可以比較有效。還有就是培養其興趣,比如讀書、優秀的電影、慈善和義工、遠足和合適的運動,都可以減輕孩子的焦慮和迷茫。

在這裡,我很想跟所有父母說,任何行為,一定要孩子堅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廢。同時,父母的急躁是最可怕的,一會兒要求孩子做這個,他還沒做好,馬上又要求做別的。這樣不光會失去家長的權威性,同時會加重孩子的焦慮。

在此之後,父母在孩子專心做事時,一定要閉上嘴巴。但必須要有一定的監控(非監視型的),保證孩子不會因為過度的好奇心誤入歧途。如果發現,一定要以科學教育為主,不可肆意批評和嘲笑。

勤溝通,少比較,多鼓勵,多支持。相信你們的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好的。




化學興趣者


普遍把孩子叛逆歸結在孩子不聽家長的話。大人聽孩子話嗎?也沒幾個吧?!所以互相不聽話,互相就不說話,還談什麼交流?

家長想和孩子交流的目的什麼?想教育。

孩子成長中會出現四個分水嶺:3歲左右、6歲左右、9歲左右、青春期至成年。家長往往會忽略前三個叛逆期,因為有打、罵、訓斥這樣的簡單粗暴的方法,不需要所謂的交流就可以解決。當家長束手無策時才是孩子成長到青春期時,他不聽你說話,嫌棄你的言論,還會逃離你的身邊。這個時期家長想交流就要啟動智慧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推薦一本書《正面管教》,更要把方法用在生活裡。

家長在交流前要先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喜歡什麼人,感興趣什麼事,和哪個同學好,私交哪些朋友,老師如何評價,怎樣的愛情觀,什麼樣的社會價值觀,最想去世界的哪個地方去看看,能否願意請孩子的朋友吃飯和到家裡接待……同時要讓孩子看到努力工作的家長,努力學習的家長,孝敬父母的家長,熱愛生活的家長,相信家長為孩子做好這些,就找到和孩子交流的入口了,孩子也會是你最好的孩子,非常願意交流。


上觀英超


孩子叛逆期的情緒就像六月的天氣,陰晴不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打雷下雨了。如何和叛逆寶寶溝通呢?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就像跳雙人舞,總有一個人佔主導,媽媽們只要掌握節奏,抓住主導地位,和孩子巧妙地進行溝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下面幾個原則,和叛逆孩子無障礙溝通吧!

尊重孩子,不作道德評價。做家長的不要過於嚴厲,一旦孩子叛逆就給孩子扣上“不聽話”的 帽子,甚至對孩子“上綱上線”。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少用這樣的話語,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叛逆期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過程,換位思考一下,當爹當媽的自己以前也有過青春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處於叛逆期也是可以理解的。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寬容,這樣有利於孩子情緒沉澱,減少不必要的言語衝撞。

停下來傾聽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往往內心有許多感情無法訴說,家長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會忽視孩子的情感訴求。實際上,通過訴說溝通才能使孩子和家長建立起更加信任的關係。家長通過平等地和孩子溝通,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給孩子建議,能幫助孩子排解情緒。

找孩子信服的人來開導。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有樂於傾訴的對象。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如果無法很好地和父母溝通,那麼可以換個方式,找孩子信任的人與他溝通。這樣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比強迫孩子與家長溝通更好。

最後,現代社會工作和學習都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壓力,家長要記得,不要將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愉快或是負能量的情緒傳遞給孩子,要更多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隨意對孩子發脾氣。想要和孩子愉快的進行溝通,就首先要處理好自身的情緒控制問題。

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也是他們的成長期,努力和孩子成為朋友,相互尊重和信任,只要好好引導,孩子終能成材。


隨風洛痕


與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在溝通中多觀察、用商量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做自我評價、多商量少命令、多引導少訓斥、發現孩子的長處。

與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

以硬制硬是對叛逆孩子最失敗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和孩子溝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需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不要脾氣一急就開始對孩子打罵,把原本要好好溝通的計劃拋諸腦後。

在溝通中多觀察

溝通有很多方式,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為孩子爸媽而焦急擔憂的角色裡溝通多少會偏離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觀察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什麼問題,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問題,從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溝通。

用商量解決問題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即使商量失敗,但感情氛圍會增強,有利於以後問題的溝通。家長經常的錯誤是,當前題沒解決,還破壞了感情氣氛,阻斷了感情溝通,失去今後問題解決的機會。

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願意聽你的話。

多引導少訓斥

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

發現孩子的長處

我們與孩子最大的矛盾就是他們的學習。當孩子學習不好時,我們不要抱怨也不要指責。如今孩子們學習是非常辛苦的,他們面對著家長、學校、同學等各方面的壓力,一般是不會不好好學習的。此時家長們可以看看孩子們其它長處,儘量讓他們各方面全面發展。



郝人好孟


查清叛逆原因!現在有一大部分孩子是假叛逆!也就是因為全家人都在寵慣逆的那類,完全是故意刁難家長!就是沒有吃苦負責任負重的概念,只是想著繼續被全家人寵慣逆著,做毫無憂慮的小皇帝!這類禍根很難根治,因為全家人思想統一不了,就不可能有一致的有效方法改變。因為孩子也越來越成熟,什麼都懂了,抓住了家長們的心理,所以要想改善孩子的叛逆,就必須果斷改變全家人的思想!其他正常類叛逆是屬於生理反應,形成自身釋放得不到及時準確的理解,而形成的暴怒發脾氣等不良反應行為,多觀察,多耐心,多暖愛,讓孩子從自覺感知轉變到感恩!這需要很細膩!……


李文彬531


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

孩子叛逆,父母一般會不滿,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孩子叛逆時,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切勿過分保護孩子

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培養自立能力和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告訴他思考問題要多從正面去想不要總有怨言。父母也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

信任孩子

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麼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隱藏教育目的千萬別翻舊賬

面對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家長切忌直接說“不”。比如孩子說要買高檔衣服,如果你說“不行,沒門”,只能引發孩子的反抗心理,覺得父母無法溝通,不理解自己。而應開啟溝通的大門,好好與孩子交流。要允許孩子犯錯誤,教育孩子不情緒化、不翻舊賬、不侮辱人格尊嚴,以提問的方式疏導孩子,而非威嚴地提出要求。


Hi繁花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可是有時候卻得到相反的效果。因為家長們總用錯溝通方式,比如孩子明明只做錯了一點事,就誇大其錯誤,導致孩子們心靈受到傷害,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這樣就容易讓孩子叛逆,因而為我們教育孩子增添麻煩。

對叛逆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和管理:

1.父母想要在教育孩子上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得讓自己得到孩子的信任。當孩子信任我們時,就會相信我們說的每一句話,自然而然就不會叛逆了。不過我們需要彼此信任。家長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很優秀,當他們犯錯誤時不要一味的指責,而要耐心的教他們做事的方式方法。這樣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與信心,他們才會變得更好。

2. 平常,我們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美好的形象展示給他們。即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多不如意,情緒再糟糕,我們都不可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來。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環境對孩子成長才是最有利的。

3.當孩子有反常的跡象時,我們要儘快與其溝通,這樣也會拉近我們與孩子心與心的距離。當然不同的溝通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也就不會片面的看待孩子的行為了。

4.我們還要記住一點:不可以對孩子過於溺愛,即使家裡就這一個獨生子女。因為溺愛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為自己最重要,從而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包容。

5.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或障礙時,我們要及時的為其提供解決的方法,同時鼓勵、引導他們走出困境。這時千萬不可以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

6.我們與孩子最大的矛盾就是他們的學習。當孩子學習不好時,我們不要抱怨也不要指責。如今孩子們學習是非常辛苦的,他們面對著家長、學校、同學等各方面的壓力,一般是不會不好好學習的。此時家長們可以看看孩子們其它長處,儘量讓他們各方面全面發展.

此活動是學會包餃子,回家後我要親手包餃子給我最愛的爸爸媽媽品嚐!在慧諾特國際教育學校不僅從思想上改變也孩子的想法,也要在實際行動中去改變和實現每個孩子的知恩感恩的改變!加油,迷途的孩子。

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總是手足無措,這麼多選擇該選擇哪一個,這可是關乎到孩子一生的問題啊,如果您還在猶豫的話,不妨來試試慧諾特教育,我們來上演一場生活中的變形記,幫助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讓他們從點滴開始,學會為人處事,學會感恩他人,學會自理自立,學會自尊自強,學會交流溝通,學會團結協作,學會好學上進,學會強身健體,學會崇美向善,學會自愛愛人,努力朝著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標邁進;並塑造了孩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格,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真正的人生目標。





精英數學物理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私、有個性叛逆者不少,遇到明白的家長還好交流。要是遇到護犢子的糊塗家長就要費心了。首先,先告訴他學校是教育孩子成長的一個課堂,可孩子的成長也要學校和家庭一起配合;原生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和學校配合好。一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每家都有一個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美好心願。但是不能光靠學校的努力也要家庭的共同參與。孩子就像一顆幼苗,必須時時用心的汗水澆灌同時修剪他長出的枝枝叉叉,這樣才能成材!孩子教育成才了你們的下半生也幸福安穩了,為了這個共同的目標咱們一起努力吧!


讀後受益


1⃣其實,我一直不大讚同用“叛逆”兩個字來稱呼成長中孩子的行為。我們說孩子“叛逆”,最主要的表現是他不像小時候一樣聽家長的話了,這其實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接觸到的人、事、信息、知識等越來越多,而他肯定會受到這些方面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是在逐漸被社會、家庭、學校、網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慢慢成長的。

2⃣而在此過程中,如果家長沒有把心思真正地放在孩子身上,沒有細心地關注孩子的言語行為,甚至忽視了孩子在成長中的困難和煩惱,孩子受到家長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少。這樣,他會從小時候的對家長無話不說變成隱藏很多真實想法,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找家長變成找其他他覺得信任的人,甚至會厭煩家長,和家長進行所謂的“對著幹”,而家長完全不知道孩子怎麼了,怎麼會這樣,然後就認為孩子開始“叛逆”了,從而深感煩惱但手無舉措。

3⃣可以看一個故事:

小時候沒有零花錢,每天早餐找零的幾毛錢存下來,存好久,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漂亮本子。

然後跟我媽分享:你看我的新本子好看嗎?

我媽第一句話:你哪來的錢???

我媽第二句話:你錢多沒地方花是不是???

多幾次這樣的情景,我就不再跟我媽分享任何這方面的喜悅了。

4⃣有可能就這樣一次的情況,孩子與家長變造成了隔閡,而家長還不知道。

5⃣所以,如何與孩子進行交流,不管是不是出現了所謂的“叛逆行為”,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最好能做到:

1、不要一直顯示家長的權威性。放下身份,與孩子平等對話。把命令式和批評式的話收起來,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多用商量的話,比如:好嗎?你看呢?慢慢,你就會發現,與孩子溝通起來不難的。

2、多欣賞孩子的優點,是不是記得在孩子出生到小學的時候家長說的最多的話是:寶寶真棒。後來呢?很多家長已經很久沒表揚你們的孩子了。過分批評你們的孩子,其實是在批評家長自己。

3、信任你的孩子。絕大部分的孩子不是傻瓜,他知道好壞對錯,知道要認真讀書,但年輕人的天性是愛玩,讓他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但這不是放任不管,家長要做的就是合適地和孩子一起把握個度,而且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去詢問,要經常問問,注意,是問問。

4、嘗試著瞭解你孩子喜歡的東西,家長可以不去參與,但應該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

6⃣至於,如果發現孩子已經很“叛逆”了,那麼趕緊冷靜下來,思考一下與孩子相處的過往,看看是不是在不知道或者不細心的情況下讓孩子造成了誤會,曾經傷害到了孩子,如果有,趕快去和孩子平等交流,給孩子一個道歉,讓孩子重新認識一下你。然後慢慢地在以後的交流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7⃣只要家長能夠主動地、正確地去和孩子交流,溝通不是難事的,因為,你的孩子,終究是愛你的。



皓月當空說


孩子的叛逆期是心理的重生,這有可能是一件好事。

孩子因為對家長的信任,才會把心裡的情緒發洩出來。在孩子沒有傷害自己和他人、沒有犯原則性錯誤的情況下,只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和愛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