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行社建设难点解析之十三:管理问题及总部与支行的定位

前言

这是我们这个系列微课中的最后一集,今天,陈清民老师将给大家总结目前中小银行在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同时讲解总行与支行的定位。

中小银行、行社建设难点解析之十三:管理问题及总部与支行的定位

1 常见的管理问题

一、绩效与薪酬的区别

薪酬:如:某客户经理,应该值20万,这是薪酬,定价是你值20万。

考核:考核下来,存、贷款,目标任务没完成,只能拿到15万。

薪酬:是定你值多少钱,考核:是你最终能拿多少钱。薪酬应该建立在岗位、能力、业绩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上,体现规模与效益并重。

某行:存款规模78个亿,人员才330个。薪酬考核,你要不考,人员永远不够。

目前,利差不断收窄,我们必须创造效益,考虑利润的可持续性。

二、行员等级与岗位价值:体现岗位差异

部室里面最大问题在于无论前台、中台、后台,除了档案工资以外,其他基本没什么区别,这对于业务部门来说,是不合理的,属于吃大锅饭。

岗位不同,有些事务性的岗位,培训一周,就可以接手,但作为投资人员,培训一周,无论是放贷款还是买债券,肯定不行,这就是岗位的价值差异。

要体现员工能力差异,绩效薪酬必须跟业绩挂钩。

银行贷款这部分,近70%的利润是由客户经理贡献的。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考核最大问题:年度经营计划、重点工作,在年初制定后都分解到了基层。

但年度经营计划若不跟绩效全面挂钩的话,根本不起作用。

三、管理中的众多问题

考核指标:名目繁多,下到支行,根本无法完成。

职业通道:得不到解决,某银行,一个部门五个人,一个老总、三个副总、一个员工,就是因为年龄大了,只有提升为副总才能把工资涨上去。

人才梯队:很多西北地区的农商行,30到40岁的中层干部出现断层,原来的总部管理建设,根本没做人才的后续储备工作。

员工培训:有些人今天是柜员,明天就当客户经理,连培训都没经过,后天就放贷款。风险由此而生。

培训要有针对性,新老客户经理、新老柜员,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经验,分别进行专业培训。

干部竞聘:老总是我们总行的纽带,是中层的砥柱和决策的支持者。团队的建设能力、人际的影响力、计划的安排……都是要考核的内容。

服务缺失:支行的主办会计或柜员向财会部反馈问题,要么电话不接,要么互相推诿,一拖再拖,最终没有下文。

定位问题:作为管理部门,只管制定政策,下达考核指标,不做实际工作。

选人问题:总部员工,最起码在支行待三年,业务口的营销部、金融部甚至信贷部的人员必须从客户经理中选拔,否则风险太大。某些行,一笔贷款都没放过的柜员就能调到风险部门工作。如何审核风险呢?

流程落实:我们的银行,现在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主战略规划,做得都很不错,都有具体流程,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人力资源上。

中小银行、行社建设难点解析之十三:管理问题及总部与支行的定位

2 总行的定位

要打造一个精简高效的总部。总部定位是监督管理中心、服务中心。

目前大多数总部在服务方面非常欠缺。

我曾经走访过一家农商行的18家支行,他们反馈的问题,总部大多数都不知道。

如:村里拆迁,竞争对手邮储给村民送油送米,总行根本不知道。后来大张旗鼓地搞了一个活动,既没监督也没跟进,就没下文了。村民说,农商行做事有头无尾。

最后70%的存款,被邮储拿走。

这就是总行监督服务不到位的典型。

所以,总行70~80%是管理,其次就是服务。

总部与支行占比应小于30%,否则效率就低。

某行,从2013年的四十几亿发展到今天九十几亿。员工人数不到350,总部九个部门,人员100个。他们的成本收入比低于35。

总部人多,人浮于事,不可能高效。

总部应实行大部制,多一个部门就多一个高工资的老总、副总。

而且部门越多越难协调。

如:纪检、监察可与人力资源合并,后勤可与安保合并。精简后的人员可下基层做业务。

中小银行、行社建设难点解析之十三:管理问题及总部与支行的定位

3 部门设置要以客户为中心

现在我们的总部,无论是对公、零售,还是业务部门,营销都是缺失的。

如:每年要做几场营销活动?针对哪些人群?在什么时候举办?有没有制定好计划?

这就叫以客户为中心,我们总部就是为支行造子弹的。

如:策划营销活动,做好广告宣传。

业务的联动,如:将电子银行业务和信贷业务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创造一些科技信息的便利卡,取代市民卡,与很多接口合作,提高我们自己的借记卡的使用率和普及率。

把借记卡的功能实现到金融和非金融,加上民生这块,进行服务的延伸。

前期的技术全部铺好,下面营销就很容易。这些都是总部应该做的事情。

在监管允许的条件下,部门尽量合并,要让每个部门精神更饱满,强化岗位任职,这是我们的主架构里面很重要的一点。

中小银行、行社建设难点解析之十三:管理问题及总部与支行的定位

4 战略决定组织,组织传承战略

总部的部门设置要与自身的发展相配套。例如:你要做金融市场,就要有金融市场这个职能,再大一点,就是中心,更大一点,就是部门。如果不做,肯定不会被关注。

京东投资,去年三亿都不到,投资收益率达到四点多,这就是重视的结果。

中小银行、行社建设难点解析之十三:管理问题及总部与支行的定位

5 支行的定位

支行定位应是:营销中心,利润中心。

强总部或是强支行,具体取决于总行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

定位是什么,就赋予什么权限:

第一种:总行的组织架构庞大,他不需要支行创新,支行的权利特别小,跟着总部走就可以了。

第二种:总部精简,只是制定大原则和框架,支行的权利大。

某些银行,只要内部党委达成共识,立刻执行。快速开展工作。

某些银行,强调和美文化,员工的幸福感,以和谐为导向。

两种管理模式各有所长,无所谓对错。取决于现任以及前几任领导班子的管理方法。他们利弊并存,没有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