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發脾氣背後隱藏的信號,做善解人意的優秀父母

有一句老話說: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很多家長也常常感嘆,平時看著是可愛的小天使,一發起脾氣來就變成了小惡魔,大喊大叫、哭鬧、撒潑打滾,管都管不住。

其實,孩子發脾氣並非全是壞事,孩子哭鬧是在表達自身不滿的、委屈的情緒,而表現情緒是人們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

讀懂孩子發脾氣背後隱藏的信號,做善解人意的優秀父母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側重點不同,每一個寶寶的情緒點也不一樣,我們要嘗試做一個細心的家長,學習分辨自己孩子獨特的一些情緒特徵。

給大家提供4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一些顯著的情緒信號便於爸爸媽媽更瞭解自己的寶寶。

1-2歲寶寶發脾氣:自我意識在慢慢萌芽;2-3歲的寶寶發脾氣:打破了他的秩序感;3-4歲的孩子發脾氣:想要獲得更多的自主權;4-6歲的孩子發脾氣:遭遇了一些挫折。

很多情況下,孩子哭鬧不只是純粹的情緒發洩,還是在向父母發出信號。那麼父母如何讀懂孩子的信號,正確解決問題呢?

讀懂孩子發脾氣背後隱藏的信號,做善解人意的優秀父母

1、首先要明白孩子發脾氣並不是他一定脾氣差、或很任性。

孩子發脾氣是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把握好這個原則你就不至於很低落,否則你總要懷疑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這麼大的脾氣?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脾氣這麼好、這麼講道理?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把好自己孩子的脈,不用跟別人比較,因為比較也沒有用。

況且,連脾氣都不敢發的孩子才是最可憐的,當孩子知道發脾氣根本沒用,沒有人來解救自己時他就不會發脾氣了,沒人希望自己孩子在那麼小的時候就承受不應該他承受的重擔。

在愛中長大的孩子,發脾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家長要保持平常心。

2、遇到孩子發脾氣時要冷靜。

雖然心裡有了基本的準備,但不少家長在真正遇到孩子發脾氣時還是容易著急上火、河東獅吼。

《道德經》上說:靜為躁君。靜是動的主宰,靜能克服人的躁氣,讓人恢復理智。

讀懂孩子發脾氣背後隱藏的信號,做善解人意的優秀父母

越是孩子情緒激動時大人越要保持冷靜,只有你自己冷靜下來,你才能理智的處理孩子的問題,否則氣急攻心不僅傷了自己還容易傷到孩子。

3、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

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你跟他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所以這個時候你不僅要快速的讓自己冷靜下來,還應該想辦法讓孩子也冷靜冷靜,只有雙方情緒平靜時,你才能幫助孩子真正解決問題。

讀懂孩子發脾氣背後隱藏的信號,做善解人意的優秀父母

4、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瞭解清楚問題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首先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先理一遍思路,你只有先理解了孩子,你接下來解決問題才不會有失偏頗。

這個時候非常忌諱的是張口就說教,如果每次你都以說教來開場,那麼很可能下一次你就問不出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情緒激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