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基層故事|王陛可:寶貝,爸爸“疫”忙完就回家抱你

抗擊疫情·基層故事|王陛可:寶貝,爸爸“疫”忙完就回家抱你

王陛可(後排左三)在三亞市人民醫院留觀病區內抗擊疫情。通訊員 王妹琴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三亞2月14日消息(記者 劉麗萍 通訊員 王妹琴 蔡元廣)抗疫期間,無數醫務人員逆行而上,舍小家為大家。三亞市人民醫院紀檢監察科副科長、金雞嶺社區衛生服務站副主任王陛可,便是這龐大隊伍中的一員。連日來,他奮戰在抗“疫”一線,未能照顧家中臨盆的妻子,也未能見證二寶的出生。

2月13日,對王陛可一家來說是個好日子,二寶在海口降生,身邊陪同的有爺爺、外公、外婆。但王陛可未能見證這神聖的一刻,因為他在三亞上班,在三亞市人民醫院留觀病區內抗擊疫情。他在視頻通話中對著剛出生的二寶說:“寶貝,爸爸忙完就回去抱你!”

除夕前一日,王陛可將臨盆在即的妻子、大寶和父親送回了海口老家。“想爸爸了,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孩子的軟言儂語最是讓人心酸。王陛可說,大寶從小是他和老婆一手帶大的,所以非常粘他,將近一個月,每天視頻第一句就是說想爸爸,還會哭。

今年30歲的王陛可畢業於武漢科技大學“預防醫學”專業,2007年5月成為預備黨員,2012年7月參加工作,現身兼三亞市人民醫院紀檢監察科和金雞嶺社區服務站雙職在身,在進入留觀病區前,他疫情期間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社區服務站,每戶上門登記,測量體溫。

抗击疫情·基层故事|王陛可:宝贝,爸爸“疫”忙完就回家抱你

王陛可整理疫情相關資料。通訊員 王妹琴 攝

“剛開始入戶健康監測工作並不順利,有些住戶會故意關緊門拒絕配合,擔心別人知道他們是外地來的,或者是怕醫務人員‘帶菌’給他們。” 王陛可講述,遇到這類情形,醫務人員會耐心安撫,解釋健康監測對他們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個別不能理解工作的住戶,便留下水銀體溫計,加微信好友,每天2次進行溝通了解,多的時候每天要監測140多戶。

除此之外,感染風險也是社區醫務人員要面臨的核心問題。社區內居住大多非本地人,流動性很強,出租戶也非常多,許多從湖北到三亞來旅遊的遊客租住社區的房屋,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潛在感染人群。醫務人員在做好社區居家防護宣教的同時,更需要做好自身防護,即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住戶。

2月7日是王陛可抗疫工作的轉折點,由於工作需要,作為黨員的他自願調入留觀病區,和蔡奕秋共同擔任疫情信息上報的工作,與抗疫第一戰線的醫務人員同吃同住。他還是三亞市人民醫院第四黨支部第一批在請戰書上簽字的人員之一,這機會正是他期盼已久的。

疫情信息採集、彙總直接影響著三亞市人民醫院的診療防控措施,甚至是全市統籌疫情防控的各項舉措,24小時待命,不論是吃飯還是凌晨,電話一響,就立即投入工作狀態。2月9日晚上吃飯時,上級電話要求加緊完成新冠肺炎疑似病人信息登記表,10日早上7點前要報送,王陛可和蔡奕秋當即收拾碗筷,加班加點忙到凌晨4點多完成任務。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王陛可說,作為一名黨員,在困難面前,就得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履行誓言,完成使命。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