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喜歡看動畫片?放其他電視劇應該也一樣吧。才一歲,應該都不懂的?

皮皮蝦走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媽媽家裡可能出現的情況:寶寶一歲大,給他播放一部動畫片,在旁邊觀察會發現:他可能目不轉睛“非常專注”;或者會跟著動畫片,開懷大笑,拍手鼓掌,搖擺身體。

看上去寶寶特別開心。


媽媽好奇,他到底懂不懂動畫片裡的內容,如果給他放其他電視劇,他還會這樣開心嗎?


其實媽媽有這樣的好奇,是非常正常的。現在的動畫片產業非常發達,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寶寶的、不同類型的動畫片層出不窮。


寶寶特別喜歡看這些動畫片,為什麼?


  • 第一點:動畫片註定吸引寶寶


首先是因為現在的動畫片的製作流程,在選題上就會注意選取寶寶與家長喜歡的主題,像《小豬佩奇第一季——我的恐龍消失了》有大家最愛的小豬和恐龍;《超級飛俠之去瑞士看小豬賽跑》每一集都會去往一個國家,欣賞風土人情。


如果家長跟著寶寶一起看動畫片,偶爾也會被動畫片裡的角色和人物、聲效與歌曲吸引,更何況是寶寶了。


  • 第二點:寶寶的生理條件決定會被吸引


寶寶從出生開始,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的感知覺能力發展非常迅速。四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區分紅色、綠色、黃色、藍色,一歲的寶寶已經能夠對動畫片裡刺激的聲音、色彩產生興趣,所以看到動畫片豐富的內容,他會非常開心的拍手鼓掌。但是,換到新聞或者是電視劇頻道他們的反應就沒那麼強烈。



  • 第三點:寶寶看電視最根本原因,習慣使然


因為早教工作原因,我接觸過很多6-10月的小寶寶,在課程中,老師會指導家長說“爸爸媽媽,來吸引一下寶寶的注意”,我們會發現,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會用手機、車鑰匙來吸引寶寶參加活動。


正是家長與寶寶在一起時候使用的這種觸手可及的工具,導致寶寶很快發現了手機和動畫片有多“好”,爸爸媽媽或者尤其是老人在發現寶寶看手機之後,會變得“如此專注”和“如此安靜”,會將“給他手機”作為陪伴寶寶的重要一招。



其實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家裡的老人,都沒有意識到3歲以前過度給寶寶看手機,會對他們造成什麼危害?


看電視的影響:


先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在早教單位工作3年時間,看過大大小小不下3000個寶寶。深知過度看電視會對寶寶帶來的危害。


3歲寶寶小A,從1歲半開始,每天至少看兩個小時電視,家長不以為然,直到3歲的他上課的時候把顏料和膠水塗在頭髮上,才帶孩子去兒童醫院,最終診斷為兒童孤獨症,又稱自閉症。


身患“自閉症”的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
語言發展遲緩;與人沒有眼神交流,即使刻意去看他們的眼睛,也會躲避來者的眼神;社交障礙;智力或多或少受影響;


後來我聽說小A的家長帶著小A去了各個三甲醫院,拜訪了很多著名的兒科醫生,現在的小A的症狀有所緩解,但較同齡孩子發展仍很滯後。


除了這一點,過度看電視對3歲以內的寶寶還有哪些不良影響呢?根據此前全美針對1000位學齡前兒童展開的隨機電話調查結果顯示,多媒體的過度使用會導致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 小寶寶在觀看動畫片或電視時久坐的狀態,是否會影響身體協調性的大小肌肉群的發展;

  2. 看電視作為一種被動接受手段,是否無法進行語言輸出,而小寶寶語言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輸入和輸出,因此導致看電視會影響語言發展;
  3. 過長的看電視時間是否會佔據寶寶戶外、閱讀及親子互動時間,影響社交與認知能力發展;
  4. 長時間觀看視頻是否會帶來視覺疲勞以及視力損傷;
  5. 部分異常激烈的動畫片場景,是否會導致小寶寶行為反應過激,多攻擊性行為,從而影響社交發展。


美國兒科學會公共教育委員會建議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鼓勵2歲以下的寶寶遠離電視,家長多與寶寶進行有利大腦發展的活動,如唱歌、遊戲、講繪本故事、假裝遊戲等等,這些不但能促進親子關係更加和諧,也能夠讓寶寶更加健康的發展。



許多科技大佬們都嚴格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14歲的時候才允許女兒用手機;發明了ipad的“蘋果之父”喬布斯曾在去世前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他的孩子們幾乎從未用過ipad,讀到這裡的家長,是不是也應該有所思呢?


我是洛基,早教中心教學主任,目前正在為500個家庭提供在線親子游戲,希望通過遊戲讓家長和寶寶建立更多親子聯結,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或私信!

洛基與泰迪的萌寶課堂


樓主這麼問,肯定是想著1歲的孩子,看什麼都也一樣,那就和大人一起看電視劇就是。事實是,當然不一樣。我家是大家庭住,孩子外公外婆可以控制不看電視,但是太奶奶不可能,白天都看各種抗日劇。說說我家2歲雙胞胎看電視劇後的不好影響,大家就懂了。

別說寶寶喜歡動畫片,我都喜歡看

第一,動畫片是10-20分鐘一集,更適合小朋友休息眼睛。

動畫片時長更適合孩子,可以讓孩子看1-2集就休息會,控制單次看屏幕時間在30分鐘以內。

圖為熊貓和小鼴鼠

第二,動畫片內容更適合孩子。

故事情節是孩子喜歡和熟悉的,比如《汪汪隊立大功》是狗狗們的故事,《超級飛俠》是各種飛機,《熊貓和鼴鼠》是森林裡各種小動物。

圖為《超級飛俠》

第三,動畫片對孩子有教育意義。

孩子可以學到不少生活常識,慢慢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識。

比如《貝瓦兒歌》,我孩子看了,就知道出門要牽著大人的手。

比如《汪汪隊立大功》,孩子就認識了不同職業特性,也懂得要去幫助他人,要團結。

比如《超級飛俠》,孩子就看到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可以瞭解到房子還要圓頂的,吊鉤還可以這麼用。

比如《海底小縱隊》,就用很淺顯語言向幾歲的孩子介紹了洋流是什麼,洋流有哪些走向,這種知識是我當時在高中才深入學習的,但是動畫片裡給我們很生動有趣形象介紹了,孩子也可以很快潛移默化學習到。

圖為《海底小縱隊》

電視劇會有哪些情節,不適合孩子看

第一,血腥暴力會讓孩子害怕。

我家太奶奶愛看抗日劇,確實這麼大年齡,腿腳不方便下樓,在家看看電視劇更好打發時間。可我開始想著孩子不看久了每一次沒關係。結果有一天,我家細毛問,那是什麼。太奶奶給孩子解釋:“那個人被砍斷了手。”我就覺得很有問題了,再不讓孩子看電視劇了。

孩子不會意識到那種暴力是有問題的。對和平年代長大的孩子,這麼血腥不適合。

所以後來,我是哪怕帶著2個1歲多孩子(我家是雙胞)一起在廚房洗碗,也不讓他們看電視劇。或者帶著一起在房間玩積木,都挺好的。

第二,電視劇太成人化鏡頭,孩子容易模仿。

電視劇裡各種親親抱抱,孩子也會模仿。元旦聚餐,我家細毛就突然抱著第一次見面的小妹妹,親了好幾口,多虧她父母沒說什麼,回家我也是反覆和孩子說,不能隨便親任何人,要別人同意才可以。尤其不要亂親女孩子。

第三,電視劇立體炫目特效,傷害孩子眼睛。

現在有些武裝片,特效是很多的,但對於1歲的孩子,其實感官只有平面概念,不斷變化的炫目特效,對大人是感官刺激,對孩子,是嚴重傷害視力的。

結語

1歲孩子要看電視,建議控制每天單次時長,單次時長30分鐘以內。每天最好是控制在1次,不超過2次。要看就看動畫片,不要看電視劇。家長可以陪著一塊看,也可以等孩子慢慢長大,和孩子有共同話題。不是想著用電視來打發孩子。

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右右細毛和爸媽


孩子之所以喜歡看動畫片,是因為動畫片色彩明亮,故事輕鬆易懂,一個故事能讓他們變得很開心,他有什麼理由拒絕動畫片呢?

孩子看動畫片,會把自己當作動畫片的主角,他會想象自己是正義的使者,斬妖除魔去保衛人類和地球,會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而電視劇故事冗長,設計情節比較成人化,孩子不太容易看懂,而且電視劇一集有40-50分鐘,要孩子坐著不動看那麼久,估計孩子會很不耐煩,也很難看下去。而且,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看電視不能超過10分鐘以上,不然,對孩子的視力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給孩子看動畫片,畢竟孩子只有1歲,從小不要讓孩子養成看電視的習慣,多陪孩子閱讀是個不錯的注意。比如和孩子一起看一本好看的繪本,給他講講繪本的故事大意,多問孩子幾個問題,引導孩子去回答,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腸造粒,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這種方式,不用擔心會損壞孩子的視力,而且當孩子形成了閱讀習慣,那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以後孩子會很自覺地找書去看,所以,我們只需要多備各種類型的圖書,讓孩子多看看,他會看得不亦樂乎,而且會饒有興趣。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多為寶寶著想,注意寶寶各種行為和能力的培養,不要讓孩子看太多的電視,要為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


教育新時論


您好,我是開心爸爸的日記,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說起孩子看動畫片這件事情來,很多爸爸媽媽們都苦惱不已。

絕大多數的孩子,看書的時候坐不住,吃飯的時候扭來扭去,但看起動畫片來就與之前的表現判若兩人。如果爸爸媽媽不加以制止的話,能夠在那裡看一整天眼睛都不多眨一下,身體也是一動不動的。

而且在爸爸媽媽們看來,孩子喜歡的那些動畫片說實話實在是有些乏善可陳,簡陋的動畫,弱智的情節,不斷的重複,真的找不到什麼讓人感興趣的地方。但就是這個毫無是處的動畫片,卻能夠成功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比爸爸媽媽的教育強了不知道多少倍。那麼,為什麼動畫片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心理學家,育兒學家都進行過相應的研究,一般來說,吸引孩子的動畫片,主要有這幾個因素:

情節簡單,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

首先就是情節簡單了,絕大多數的動畫片都是很簡單的情節,呈現出來的都是很直接的東西,不會像成年人的電視節目一樣,會引發大家的思考以及共鳴等。

所以,動畫片看起來是非常輕鬆的,對於孩子來說感受尤其深刻,他們可以毫不費力的看懂,這種滿足感會反作用在看動畫片這件事情上,從而讓孩子欲罷不能。

刺激豐富,能很好的吸引孩子

其次就是動畫片有著豐富的刺激元素,比如人物形象的刺激,本來在我們心目中一個老鼠就是賊頭賊腦的,但是突然間給這個老鼠帶上安全帽,開上小飛機,變成一個飛機駕駛員舒克的時候,對於孩子的內心就是一種顛覆,帶來的刺激就很強烈,能夠驅使著孩子不斷的追尋後續的情節。

動畫片本身也是有很多刺激的,比如不斷變化的場景,不斷閃現的圖畫,以及突然出現的聲音等。這些元素可以很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不斷的看下去。

言之有物,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最後就是動畫片可以很好的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了。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於身處的這個世界是有著很深的好奇心的,很容易被新鮮事物以及生活中很難接觸的東西所吸引。而動畫片呢,則是提供了一個載體,讓孩子能夠通過屏幕瞭解更多的東西。

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就能夠讓孩子快樂不已了。

不過動畫片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影響更多是負面的。

比如不斷閃現不斷重複的畫面,會讓孩子的眼球跟著不斷轉動,時間一長眼球酸困,流淚,近視等情況就會不斷出現。比如動畫片更多的是展示,沒有一個互動的過程,對於孩子的語言社交起不到幫助的作用。比如同一個動作太長時間,對於孩子的生長髮育也不利。

所以對於爸爸媽媽們還是應該控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多和他們一起互動,這樣才能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開心爸爸的日記


大人都覺得孩子1歲左右啥都不懂,讓他看電視,看動畫他也看不懂,其實並不是這樣,一歲的孩子可能也有自己的思維。


動畫與電視的區別


兒童動畫是特意針對孩子的興趣和喜好來製作的,動畫編劇更熟悉孩子的興奮點,也更容易製作出孩子感興趣的動畫。


一些在成年人看來都很簡單的事情,經過動畫可愛的人物和更鮮亮的色彩包裝呈現在孩子的眼前,會更加吸引他的注意力。


另外,動畫片多會融入生活實例,活靈活現的展現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比如前幾年大火的《小豬佩奇》圍繞著佩奇家庭和學校來展開,熟悉的環境與劇情讓孩子更容易記住。


別奇怪,孩子也是有注意力的,他也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電視劇更多傾向於成年人的思維,故事情節也會更加深一點,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夠,對於內容也沒有那麼深的認知,所以比起來興趣會大大降低。


色彩的區別


動畫人物一般都是靠不同的色彩來構造,小孩子對於鮮豔的色彩捕捉能力蠻強,會追隨著色彩來移動。


同時,動畫配音使用童音也讓孩子更有親切感,讓他更感覺這些畫面讓自己喜歡。


糰子育兒


“皮皮媽育學園”給你解答:首先,1歲的孩子確實還看不懂電視;其次動畫片和其他電視劇對孩子來講,並不一樣。接下來,我就“孩子能看什麼樣的電視節目及多大可以看電視節目”給你詳細解析。

一、家長讓孩子看電視節目的動機

通常來講,家長讓孩子看電視,通常有3個原因:

1、電視節目的教育的意義

現在很多人都挺注意孩子的教育的,但是有的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到底怎麼教孩子是對的;有的是精力不夠,抱著讓孩子亂玩不如讓孩子學點東西的想法。這時候看到一些打著“教育性的、提高孩子智力”之類的宣傳口號很響,且製作精良、內容不錯的少兒精品節時,難免受到影響,很容易讓家長覺得讓孩子看電視也是讓孩子接受教育的一種方式。

2、孩子精力被佔用,自己省心

有的家長自己很忙,沒空管孩子的時候。為了省心,把孩子往電視機跟前一放,等發現只要看電視,孩子就很乖很專心,也不用擔心有啥安全隱患時,慢慢的,就會給自己和孩子養成習慣。

3、沒想那麼多,大人想看,孩子就跟著一起看了

部分家長沒想那麼多,覺得自己小時候就這麼長大的,愛吃飯時看個電視,孩子一小就也跟著看了。慢慢觀察還會發現,孩子特別小的時候貌似也不怎麼盯著電視,偶爾瞟一眼。久而久之,家長就更放心了。

二、孩子無論看什麼電視節目,都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

動畫片、少兒節目等通常來說都是製作組針對幼兒的特點精心製作的,畫面更飽滿、色彩更鮮豔、情節更誇張。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進他把電視節目和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更不用提部分少兒節目從內容到情節設計無一不精,確實很具教育意義。孩子碰見了自己很喜歡的角色,還會把這個角色當做自己真正的好朋友,表達和行為習慣都會受到角色良好的引導;同時一個榜樣朋友的存在,會讓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會更容易達成好的結果。我家孩子自從看了《愛探險的朵拉》,所有不愛乾的事情,只要一提dora(朵拉的英文名字,也是動畫片裡的發音),孩子馬上就變的很樂意。

而成人電視劇的內容對孩子的智力發育來講,並不合時宜。孩子看不懂全部,但長久耳聽目染,孩子依然會模仿電視劇裡的對話和行為,最關鍵的是即使孩子模仿了,他也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現在不能夠做長大之後才能做的,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三、孩子不合適的時間看了不合適的電視節目有什麼危害?

1、美國兒科學會指出,2歲以下的孩子是不適合看電視的。

大多數2歲以下的孩子呢,都是“直覺行動思維”。電視節目對他們來講只是一個接一個快速閃過的畫面,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過早的看電視,會對孩子形成注意力障礙;把電視劇當背景,會影響孩子的社會認知和行為。很多家長可能也會觀察到,這麼大的孩子對電視之間的廣告更感興趣,那是因為通常來講,廣告更短、音樂節奏更強、對孩子來說是不停的出現的“新的東西”,更符合這個階段嬰幼兒的發展特點。也有的家長會看到,孩子看了電視節目雖然會模仿情節,但也會伸手去抓電視裡的玩具,這就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還分不清電視和現實生活中的關係,長久薰陶,必然影響其社會認知。

2、主打教育類的電視節目並不能開發智力,讓孩子更聰明

有研究表明:17-24個月的幼兒,不管看沒看過這類節目,語言發育、行為習慣都差不多,看了並不會有促進效果,不看也不會讓孩子的發展滯後;相反看了節目對孩子的損害更明顯。3-6歲的孩子,適當看一些教育類節目,有助於孩子小學學業的進步,但若是孩子因觀看娛樂性電視節目,導致學習時間、或和小夥伴交往時間變少,則對學業不利。

3、並不是所有嬰幼兒電視節目,都有榜樣作用

市場上有很多從製作到內容、到表現形式無一不精、無一不符合嬰幼兒發展發育特點的良心作品;也不乏注重表面,內容迎合,不考慮是否對小觀眾造成不良影響的“粗劇”,不僅不會樹立榜樣作用,還會讓孩子學會暴力、沒有同理心、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等等。

三、家長應該怎麼做

完全不讓孩子接觸電視、電子產品不現實,沒有不必要。但是家長們還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2歲以下,儘量不看,不得不看時,儘可能控制在15分鐘以內;2-3歲,儘量控制在每天30分鐘以內;3歲以上,和孩子根據情況商量,權衡自己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時間。

2、選擇合適的節目,和孩子一起看

孩子通常喜歡一遍一遍的重複看同一個節目,當孩子對內容熟悉以後,我們可以把節目暫停,引導孩子加入自己的思考;當孩子看完結束後,我們可以引導複述剛剛看到的故事,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也可以引導孩子把電視節目把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實地觀看;也可以樹立榜樣力量,規範孩子的行為。

3、創造機會,多和孩子進行電視之外的親子活動

對孩子來講,最好最有效的成長方式還是真人高質量的遊戲、互動;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還有助於孩子社會情感和人際交往的發展。


結尾: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你有感悟了可以關注我。“皮皮媽育學園”將持續給你解答育兒相關問題,創作不易,請尊重原創;多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得到!

—END—


皮皮媽育學園


動畫片對孩子來說太有吸引力了。現在的動畫片製作得非常好,別說孩子們喜歡看,有時我站在孩子們的身邊,我也會被一些動畫片所吸引。動畫片有很多其他節目沒有的優勢。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動畫片色彩鮮豔。

色彩鮮豔是動畫片最大的特點,而且圖像變化較快,很吸引孩子的眼球。配音也是孩子喜歡聽的童音,聲音富於變化。

二、生活化。

動畫片裡很多故事情節都是貼近人們的生活的。比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裡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著生活中的事情來開展的。爸爸寬容幽默的形象很受孩子們喜歡。



三、富於想象。

有一些動畫片是充滿想象力的,能滿足孩子們好奇的心理。比如:《變形金鋼》等等。他們通過觀看動畫片能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天馬行空,沒有限制。

四、能滿足孩子未被滿足的心理。

孩子們都很崇拜英雄角色,他們能在動畫片中找到英雄,並進行模仿,讓自己也變成為一名英雄戰士。如《奧特曼》中的英雄人物。我們幼兒園裡的孩子經常會扮演奧特曼的角色做遊戲,特別喜歡。

五、角色的性格特點有吸引力。

有些角色具有很強烈的性格特點。比如:勇敢、寬容、自信、愛。而當一個孩子很喜歡這些性格特點的時候,他就會在動畫片裡去尋找。比如:《小豬佩奇》裡的媽媽,就是一個很寬容的媽媽。無論小豬犯什麼錯誤,媽媽也只是說一聲:“小豬,你不該。”媽媽對孩子非常寬容,孩子很喜歡看。



六、故事情節有吸引力。

有的孩子雖然還小不能完全看懂情節,但他們能看懂人物的表情變化,故事大概的發展。大點的孩子是能看懂的。富於變化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讓孩子停不下來。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

七、具有教育意義。

動畫片裡的故事情節還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比如《獅子王》就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動畫片。小獅子的爸爸被叔叔殺害後,小獅子被迫遠走他鄉,最後堅強的活下來,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成為了獅子王,非常勵志。我看完後都非常感動。劇情從小獅子膽小開始一步步成為了一隻勇敢獅子王。

但經常看動畫片對孩子也有一些不良影響:

一、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動畫片主要是以畫面的色彩和聲音的變化去吸引孩子的。雖然孩子在看動畫片時注意力會很集中,但是以後進入學習的話,注意力就容易分散了。因為書本沒有動畫片這樣色彩鮮豔,富於變幻。

二、會使孩子模仿暴力行為。

孩子是非常善於模仿的。如果動畫片中充滿暴力,那麼孩子也會模仿暴力行為。在我們幼兒園裡,孩子只要坐在一起玩,就會打架。我對孩子說不能打架。有孩子說:“我在做遊戲。”還有的孩子說:“這是動畫片裡的。”所以,給孩子看動畫片要有所選擇。



三、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電視或其他電子產品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以前,我有一位朋友在帶孩子時,他們讓1歲不到的孩子半躺在床上看動畫片,後來去醫院檢查出孩子的眼睛出現了斜視,後悔不已。孩子最少要在滿2歲以後才能看動畫片,而且看的時間不能太長。

四、會影響孩子語言和社交的發展。

孩子是需要進行社會化發展的。當他在看動畫片時,他就減少了與人溝通的機會。一歲的孩子正是語言發展關鍵期,父母應該多陪孩子說話。儘管孩子還不會說,但聽是學會說話的基礎。孩子需要有人與他交流,豐富他的詞彙。而且父母在陪伴孩子同時,孩子也在學習如何進行社會交往。



不知道為什麼家長要讓孩子這麼早就看動畫片?如果感到自己有時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玩時,可以給孩子放一些故事或歌曲讓孩子聽。這樣也比看動畫片好。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有聲電子產品給孩子聽。別說孩子不懂,所有的信息都會儲存在孩子的大腦裡,只是他現在不會說而已。但是有一天當他學會了發聲說話,他就會說得很快了。

我建議父母還是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吧!孩子如果是一個人在玩的時候,父母可以給他一些玩具讓他自己玩一下也是可以的。我是雨後山林靜, 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雨後山林靜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平時坐不住的孩子,一旦看起動畫片來,真的是一動不動,連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動畫片裡到底有什麼?怎麼會這麼吸引孩子呢?

動畫片是模仿我們的現實生活製作的,裡面有很多的現實元素,也包含很多誇張元素,比如將物品擬人化,或者是賦予人類某種魔力等,簡單易懂。

而孩子呢,從一出生開始,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總是希望通過不斷的探索來了解這個世界,動畫片將多種多樣的信息直接呈現在孩子面前,正好可以滿足孩子。

而且,動畫片還包括了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孩子怎麼會不興奮呢?

必須說,看電視是有很多的好處的。比如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知識,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等。但是,

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看動畫片有點太早了。

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最小年齡為18個月,即一歲半的孩子才可以接觸各種電子設備。

如果現在就讓一歲的孩子看動畫片,甚至是電視劇,真的是危害巨大,最主要的危害有兩方面:

首先,會損害孩子的視力

1歲孩子的視力發育不完全,在4~5歲時,才能達到0.6左右,而要等到8~10歲視力水平才幾近發展好。所以,如果孩子一直看電視,會給視力造成很大的負擔。

其次,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

1歲孩子一看到動畫片就安靜下來,確實如家長所說的那樣,並不是在思考,而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沒有辦法一下子接受這麼多的信息量,屬於蒙圈狀態。

即使以後能夠稍微明白一點點動畫片裡面的內容,也是在被動地吸收信息,而主動和互動的信息交流才能發展孩子的大腦。

除此以外,等孩子稍大些,對於孩子的專注力、社交能力,甚至妻子關係等,也會有危害。

所以,1歲的孩子,最後不要讓他看電視,不管是動畫片,還是電視劇。如果擔心孩子一個人無聊,想要找到代替看電視的方法,陪孩子玩遊戲,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這樣的遊戲有很多,哪怕是拿一堆物品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自由抓取,都是非常好的遊戲。而孩子,也能通過遊戲,學到特別多的東西。


小燦親子教育


孩子為什麼喜歡看動畫片?

我家有個4歲多的寶寶,也是很痴迷於各種動畫片,而且各種動畫片都看,比如《小豬佩奇》,《熊熊樂園》,《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等等,她看動畫片真是不厭其煩,看完一遍又看一遍,可以重複看幾十遍同一部動畫片,看完之後還喜歡模仿。

這是因為,寶寶的年齡還太小,對很多事物的辨識度還沒有成形,所以他們對色彩鮮豔,活蹦亂跳的事物很感興趣,特別喜歡動畫這種抽象又簡單的東西。而且很多動畫片中都有打敗壞人的超級英雄,更是符合孩子們天真爛漫的性格。

孩子該不該看動畫片?

在適度的情況下,每天看一些動畫片是可以的,比如現在很多動畫片大多都是英雄團隊,傳達的是友情,團結,合作等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小朋友團結友愛的性格。而且很多動畫片宣揚的都是積極向上的東西,對小朋友也有一定的好處。所以小朋友每天看一些動畫片是可以的。

但是在選材上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小朋友看暴力,負面的動畫片,一定要積極向上,團結友愛主題的。


每天看多長時間的動畫片?

最關鍵的一點是,看動畫片的時間一定要適量,時間不能太長,一次看20-30分鐘就要停了。否則不僅會讓小朋友痴迷上動畫片,對小朋友的眼睛也是個不小的傷害。


知心姐姐曉靜


寶寶喜歡看動畫片,原因很簡單呀,因為它本來就是為了兒童製作的。兒童才是它的“客戶”,它自然要考慮客戶的意願。這是最簡單的反推理。

其實,寶寶喜歡看這一類的節目,倒也不是奔著劇情內容去的。就一歲的孩子,還真達不到那樣的複雜度。他們看電視,在乎的是聲音,以及畫面,特別是那些輕快的旋律,是寶寶們最喜歡的。

這些當然跟其它電視劇不一樣。因為,對於孩子來看,電視劇太“寫實”了。這麼寫實的內容,那肯定吸引不了孩子興趣,不管是畫面,還是劇情,都無法引起寶寶的關注。

不過,這麼小的孩子還是儘量少看電視吧。專家說一個兒童看電視的時候一天不能超過一個小時,但這很難做到。比如我家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都不止。

這個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我自己的懶。有時候,為了防止孩子打擾到自己,便會任由她們去看一會兒電視。事實上,如果我能夠騰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講講話,玩玩遊戲,孩子未必就對電視有興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