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我們“原形畢露”,一代人的警鐘敲響了

點擊“關注”給我一個機會,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等你每天早晨都能微笑醒來看到心愛之人。

疫情下的我們“原形畢露”,一代人的警鐘敲響了


今天的廣州,路上熙熙攘攘的車輛和人流明顯多了起來。和往常一樣,這個城市裡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是快進著生活的。

我也一樣,帶上菜籃子,直奔小區旁的商店。和往常不一樣的是我們需要給老闆購物清單,不能進入商店挑選商品。買東西的人也是匆匆來匆匆去,不做停留!

回到我的小窩,慢慢想到,這段時間疫情給我的生活狠狠地敲了幾個警鐘。希望這幾個警鐘都沒有發生在你的身上,或者沒有讓你那麼火辣辣的。

以前的我們真不耐煩,嫌花開得太亂,嫌雲走得太慢。每天,我們心之所念的,不是迴夢一樣的家,就是去詩一樣的遠方…

疫情下的我們“原形畢露”,一代人的警鐘敲響了


健康地活著有多重要

每天宅在家,最關心的無非就是疫情的動態。

雖然大部分城市確診病例已經明顯放緩。但是看著每天更新的數字總是讓人揪心。一會兒感動著,一會兒憤怒著,一會兒心酸著,終究無奈著。

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更能顯出生命的價值——海倫·凱勒

前段時間買了幾本書,這幾天拿出來看的時候發現書上鋪滿了灰塵;拿起那些書的時候總感覺自己已經被“書”給看透了。思維邏輯已經跟不上赤裸裸的一行行字……

看到蒼山醫院有個青年躺在病床上拿著一本書在細細品讀。

忽然明白臧克家的那首詩: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就是有那樣一些人讓我們感到自卑,給我們方向,教我們活著。

以前單純一個小感冒都會讓我感到無力,崩潰。但是我從來沒想過有人還在ICU病房。

這段時間我感覺像是消磨了我前半生所有無聊的時光。

就是這樣,今天我跟一個武漢的朋友小慧聊了會天。

原本我以為是我在安慰她,後來發現是她在安慰我。在水深火熱當中的武漢人真的比我們理性,剋制!他們擁抱希望!

她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健康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而想起我們的生活作息,熬夜,外賣,泡麵。光是想想都愧對我的父母。

是啊!還有什麼東西能比健康的活著更重要呢?

疫情下的我們“原形畢露”,一代人的警鐘敲響了


有個家有多重要

我不知道像我這樣漂泊異鄉,過年都沒能回家的人有多少。但是我知道有多苦!以前年少的時候總喜歡聽許巍的《故鄉》,像是炫耀自己體會了那種孤獨!長大後卻慢慢不敢聽了,不是聽懂了歌詞,而是經歷了生存。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我可能還沒意識到我在哪裡。

有人說,心在的地方就是家。

但是誰又可曾想過一個偌大的城市,也會容不下一顆像星星一樣的小小心靈?

在廣州,只有生活停下來,人們才有機會去反思。才會一遍遍的給家人打電話,開視頻!才會發現,沒有家的日子,真的到哪裡都只是流浪。

你只能安慰自己,這個地方有你的夢!不準自己投降。然後心安理得的說有夢就有家。

小慧的同事年初一就去了廣西。

本來想遊個年假,但是到現在都沒能回來。

武漢雖然被疫情籠罩,但是現在的武漢對於武漢人來說依然是溫暖的家,因為在武漢每一個人都發著光,溫暖著武漢!

而小慧的朋友,跟我一樣,有個溫暖的家,卻隔著穿越時空的距離……

疫情下的我們“原形畢露”,一代人的警鐘敲響了


有生活能力的重要性

這幾天,全網都炸鍋了。

話題的終結者是工作,從自我分析了一下大家的想法。是真的想工作嗎?別天真了,大家都還在地球上蹦噠著呢。要是沒有生活上的後顧之憂,都可以玩到明年春節。

所以這個話題在排行榜久居不下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疫情不能一下子完全控制,而我們自個兒是可能隨時會待業甚至無業的。

再擱家裡待著,擔心的就不是疫情了。遲早讓老闆發現,你不上班,對公司沒有絲毫影響。

然後你慢慢會發現,之前做月光族的報應也就隨之而來了,從年初一到十四還可以點個肯德基華萊士。到了十五也就淡定的改泡麵了,(我怎麼也不會告訴你,我今天是去買菜的。不會告訴你我做的菜有多好吃了。)

這些天待在家。讓我們懂得了自己多需要一份工作,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了。因為比起工作需要你,你更需要工作。

讓我們懂得了不能再做月光族了,要好好存點錢了,以備不時之需。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誰先來臨。

讓我們懂得了網商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關鍵時期可以把我們的危險係數降到最低。

也我們懂得了會做飯有多麼的重要了,可以最低限度的保障自己的生活。

讓我們懂得了比起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我們能夠健康地活著是多麼的幸運了。

讓我們懂得了有個溫暖的家是多麼的重要了,為我們抵擋這世上多少的風風雨雨。

——END——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請您“關注”,點贊,評論和分享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