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汉源县各乡镇硬核接地气宣传层出不穷,很多人童年记忆中的 "大喇叭" 近来也重出江湖,党员干部、志愿者、普通群众齐上阵,浓浓乡音,亲切又硬核,让疫情防控宣传"飞"到全县各个角落!一起来看一看咱汉源基层防疫宣传的"十八般武艺"!

最近咱汉源人的微信朋友圈,被这样一段"土味又硬核"的方言宣传声音给刷屏了。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记者在宜东镇长荣村见到了这位"硬核"村支书姜永国,他对我们谈起了这段音频的创作初衷。

他说,虽然镇、村、组利用村村响、宣传标语、村民微信群等渠道,宣传防疫知识和各类政策、通告、公告等,但在长荣村老百姓中的影响似乎还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效果。姜永国心里着急,连忙和村党支部副书记姜建新、党员先锋队队员郑万全商量起了"对策"。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宜东镇长荣村党支部书记 姜永国

我们党支部的三个同志一商量,干脆就用我们汉源的土话录音给大家宣传,看看效果如何。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在三人的合作下,2月4日顺利完成了稿件,并用手机录音录了下来,其中还加了不少姜永国临场发挥的真心话,于是这段通过喊话村民、提醒做好疫情防控的方言硬核音频,被许多人、甚至媒体转载、点赞。在各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中一下就抓住了村民的耳朵,也让村民真正意识到了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必要性。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宜东镇长荣村 李慧

听了几十遍、上百遍,反响很大,大家出门都戴口罩,不然自己都觉得不意思。

宜东镇长荣村 陈德淑

群众也听得懂,大家也散发出去了,各家各户都在关门闭户,群众也都自觉,弄得好。

宜东镇长荣村党支部书记 姜永国 只要大家不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宜东镇有长荣村党支部书记姜永国话糙理不糙的喊话、掏心掏肺的劝告;在富乡乡,双江村党员"督管爷"蒋兴海创作的通俗易懂、接地气的防疫知识顺口溜。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提起这个顺口溜,在双江村可谓是人尽皆知,随便问到一名村民都能说上两句。

为了让村民们真正做到少出门、少聚集、戴口罩,主动参与到群防群控中来,富乡乡在防疫期间积极组织发动党员、村组干部加入到防控宣传中来。

双江村党员"督管爷"蒋兴海觉得,对于村里的很多人来说,很多防疫知识都不是很理解,自己应该发挥自身作为"督管爷"能写能说的优势,让村民真正能听得懂、听明白。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富乡乡双江村 蒋兴海

当天我感冒很早就睡了,晚上12点醒了,看见他们给我发的信息,喊我弄个顺口溜。于是,我就起来酝酿这个事情,天亮时候就基本成稿。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熬了大半夜,蒋兴海这首简单明了的顺口溜写好了,他用自己平常当督管用的小喇叭录了下来,没事就在村里放。现在,富乡乡各个街道、村道上,随时都能听见这首顺口溜。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富乡乡双江村 蒋淑洪 之前我们都不是很懂,但从他的顺口溜说出来之后,很便于我们理解,为他点赞。

富乡乡双江村 蒋兴海 从大的方面说是为国家、为民族,从小的来说是为了我和我们周围的邻居,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写这个顺口溜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硬核接地气,汉源基层防疫宣传使出“十八般武艺”

不论是村支书的硬核喊话,还是接地气的顺口溜,都是我县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宣传上的生动实践。截至2月6日下午,全县各单位、乡镇通过LED电子屏全天24小时滚动播放标语,印发疫情宣传单17105份,横幅517条,编排疫情宣传顺口溜1条,网络舆情引导8692条(次),转载和跟评省、市下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和信息3批次,转载和跟评427条(次),在防疫宣传上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在全县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夯实了群众基础。

记者:华威羽 李夏梦

审核:王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