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孩越來越不受管束,經常就各種問題頂撞父母,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

灝寶的家


你們家人應該尊重孩子,他是一個人,有自己的想法,你們應該像對大人一樣對他,你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可以了,在不損害別人的利益,不突破道德底線的基礎上應該放手讓孩子做一切自己喜歡的事。人的一生是需要換錯誤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那有成功


小文子7634


說說我的觀點,在我的印象中,我一直是在我父母的壓制下長大的,不許頂嘴!可是呢!我一直頂嘴!有想法為什麼不讓我說!現在我有孩子了,允許他頂嘴,不要發脾氣,好好溝通,要說出頂嘴的理由,這樣有利於孩子把想法說出來!也利與父母子女之間的情感的溝通!而不是以父母高高在上的壓制!只會惡性循環!


小蟲咬我了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十二歲定終身,青春期以前的孩子都要經歷三個叛逆期,第一個是2到4歲,第二個是7到9歲,第三個是12到18歲,你的孩子8歲,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年齡節點,也是各種學習習慣、禮儀、品性的定型養成期,所以這個階段要高度注意:

一、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這是孩子其他各項習慣養成的基礎!

日常生活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的孩子在生活習慣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進入小學以後仍然不能自己洗襪子,早上洗臉、刷牙,晚上睡前洗腳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如果不是家長催促,自己不知道主動去做;比如早上起來吃過飯要去上學了,才發現書包還沒有裝好,不是文具找不到,就是教材不知道扔哪了,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實際上反映出的是一個孩子的秩序感,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對於孩子後續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種正向遷移,比如同樣是考試,有的孩子知道考試之前要去上廁所,考試前要準備好筆、尺子、橡皮,還要看看鋼筆是不是有墨水,鉛筆是不是削好了,這樣的孩子多半學習成績不會太差,因為好的行為習慣已經形成定勢,讓他們在各方面都能表現從容!

二、孩子的文明禮儀和道德品質要當成大事來抓,勿以惡小而為之!

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多半不是他自己生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受到我們家庭環境的影響造成的,比如很多的傳統禮儀,現在的家長都不當回事,往往就是孩子餓了就可以吃,吃完了啥都不管就可以忙自己的去,家長付出了不知道感恩,不懂得說感謝,跟家長說話大聲叫嚷,在有的家長眼裡,這都是小孩子的所謂幼稚行為,其實我們的這種曖昧和模稜兩可的態度,才是讓孩子肆無忌憚、毫無顧忌的根源,8歲的孩子頂撞父母,我們一定要學會說N0,要明確的告訴他,這樣的方式不對,除非他改變態度,否則我們就可以完全無視他的存在,不管他怎樣的無理取鬧,我們務必要堅持,只要有一次,孩子的行為就能得到很大的改觀!

三、跟孩子交往要站在平等的角度,相互之間要做到互相尊重!

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是孩子行為禮儀養成的重要土壤,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孩子出現了錯誤,我們切忌大喊大叫,很多的家長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隻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從來不去關注孩子的感受和反應,自己發洩完了,就過去了,好像你的發洩能帶來什麼實際效果一樣!實際上,如果我們每次都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歇斯底里的衝著孩子一頓喊,這樣的情緒就會投射到孩子身上,當有一天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唯一能夠想起來的就是像你一樣大喊大叫,這都是我們無形之中灌輸給孩子的解決問題的錯誤之道!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絕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只要讓他吃好喝好身體好就ok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成人的示範榜樣作用舉足輕重,我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您的這面鏡子確實起到正向的引導作用了嗎?反思,改過,重新給到孩子正確的引領,相信孩子能改變!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8歲的孩子還沒有進入青春期,也就是他還沒有進入到真正的從生理上的那種反叛的時間段。

所以這首先應該是父母親的問題。對父母親來說不是首先要去思考怎麼去管教,而是怎麼樣去跟孩子實現共情。

當然一般來說男孩子比女孩子更調皮,這是肯定的。調皮的孩子肯定需要父母親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溝通去理解。

很多母親因為時間精力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實際上沒有耐心去跟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

當然也有些家長是有心無力。所謂的無力,是指家長還不能夠真正去理解在這個階段孩子所有的一些心理特徵,行為特徵,以及對應的處理方法。

家長總是以大人的角度來理解孩子的行為,所以就根本沒有辦法產生共情,或者說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孩子,也就是所謂的換位思考。

所以作為母親來說,首先是要去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有一些行為是合理的,有一些行為是不合理的,那針對合理的行為應該去理解,針對不合理的行為是需要去溝通需要去制定規則。

另外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佑談青少年


8歲,已經跨過了7歲的門檻,從現在開始,他已經開始具備了一定的反抗能力,從身心兩個方面,都開始做好了抗爭的準備。

是的,如果頻頻出現“就各種問題頂撞父母”,那麼做為父母而言,有必要看看8歲以前,我們的教育如何進行。以及,8歲以後,我們該如何教育。

8歲以前,我們是否做為父母,有這樣的一些行為:

1、對孩子有很強的控制與管束?

2、對孩子用了太多的否定與打擊?

3、樹立父母的形象與地位是絕對的權威與不可挑戰的,父母永遠都是對的。

4、陪伴不夠,孩子沒在身邊成長。

5、對孩子期望值很高,給予的壓力很大。

6、教育方面比較簡單直接,不聽孩子解釋,而只相信自己認為的。

就像彈簧一樣,壓得越緊,最後往往回彈得越強,從小至今的成長,如果以上諸多方面是成立的,那就是我們對孩子施加的壓力在不斷的累積,而且沒有及時得到疏緩與排解。就會在某個時間點爆發,就如題主所說的,8歲的表現變得劇烈起來。

那麼,8歲以後,總是碰到各種問題來頂撞父母,那麼我們需要針對以上的情況做調整。

1、對孩子有很強的控制與管束?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情況,可以逐步的減少一些控制。

就像今天午休時,庭媽跟女兒說,現在開始睡覺,不準說話。我進到房間裡,跟庭媽小聲說話時,女兒不樂意了,她嚷起來,為什麼你們大人就可以說話,我怎麼就不可以說話。哼!愕然之餘,不得不說,女兒這麼說是有道理的,規則面前,父母一樣要遵守。於是我們跟女兒道歉,並且也一起執行這個做法。如果是類似這樣的控制與管束,真的建議題主適當的減少。

2、對孩子用了太多的否定與打擊?這種否定與打擊,相信更多是希望孩子不要驕傲,要上進。

只是我們不懂得,不斷的打擊之下,孩子並不會因此變得堅強,反而容易走向對抗。從現在開始,肯定孩子的優點,誇讚他做得好的地方,反而有助於減少對抗。

3、樹立父母的形象與地位是絕對的權威與不可挑戰的,父母永遠都是對的。父母是不可能永遠是對的,凡是父母做錯了,卻強要面子不肯認錯,那就是在孩子面前做了最不好的示範與榜樣。父母也是凡人,有錯沒關係,可以改過來。這樣孩子也知道,父母勇於改正,又起到一個好的示範作用。

4、陪伴不夠,孩子沒在身邊成長。

那麼當務之急,父母是要改善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沒有關係,你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先把關係處好,再來教育也不遲。

5、對孩子期望值很高,給予的壓力很大。如果你給的要求,孩子總是無法達到,他會不斷的受挫,進而產生情緒與牴觸,因為不斷的失敗打擊,對孩子的心智是一種折磨。做為父母,需要接納與包容,並且學會讓孩子去面對挫折,調整目標,胖子也不是一口吃出來的。

6、教育方面比較簡單直接,不聽孩子解釋,而只相信自己認為的。

簡單的教育短期看是省事了,因為孩子敢怒不敢言。但長期而言,卻是把怒火都積壓在心底,總有一天會爆發,這樣的孩子,青春期的表現將會充滿情緒與對抗。我們不能今天省事,結果明天毀事。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多多溝通,一味的自以為是,會更加激化親子間的對抗。

以上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私信給我,做具體的探討。


我是庭爸,家庭教育指導總監,這麼多年指導上千家長和孩子成長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用技巧與經驗。我很樂意分享我的所思所想,希望能夠幫到你,讓育兒變輕鬆。敬請關注,每天有收穫。

庭爸談育兒


孩子不受管束,經常就各種問題頂撞父母,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這時正處於人生中的第二個叛逆期,家長要做到就是調整好心態和情緒,積極地面對這一現象。孩子頂撞父母,不受管束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一、不和孩子發生正面衝突

如果孩子發脾氣了,或者說了不應該說的話,父母再生氣也不可以直接批評指責孩子。因為這個時候父母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產生你來我去的爭吵畫面,對父母對孩子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父母最好是能閉口不接話,不發怒,如果忍得辛苦就立刻離開現場離開孩子,找一個地方自己去平復情緒。夫妻雙方最好能相互監督提醒一下,避免一方不受控做出過激舉動。

事後,一定要就此問題和孩子說明白,指出他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一般來說,孩子很明白自己的哪些態度和言語對父母造成了傷害,情急之下口無遮攔的說出來,孩子也會後悔,也需要一個臺階下,你營造出合適的氣氛對孩子進行情深意切的說教,孩子是能接受並向父母道歉的。

二、溫柔而堅定地提要求

當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情時,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不是請求,不是命令,而是必須完成的要求。孩子發脾氣你可以置之不理,孩子不完成你可以做相應的懲罰,你要讓他明白,無論如何你的要求是他必須要完成的,否則,他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孩子的不受管束,可能只是討價還價的籌碼,你讓孩子明白你的底線就好。

所以說,管教不服管教頂撞父母的孩子就兩招:溫柔、堅定。


小寧大遠養成記


孩子不服從管教,不聽父母的話,甚至頂撞父母,確實困擾著很多家庭,對於這個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強化的

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自我意識的萌芽,最初只是表現出對玩具、食物的佔有慾和排他意識,到了3歲以後,孩子的心智逐漸發展,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模式,並且逐漸表現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動的意願,這種自我意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加強,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獨立和有主見,只是,當這種主見和父母的意願發生衝突的時候,就會出現所謂“不服從管教”的情況。

不過,不管孩子是否接受了你的管教,最終,孩子總會長大成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這是所有父母必須接受的一個事實。

孩子太聽話,對孩子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家長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尤其是看到那些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總覺得愛不釋手,這樣的孩子,雖然讓父母省心,卻也存在很多問題。太聽話的孩子,往往是壓制了自己內心的想法,認為父母說的都是對的,只要按父母要求的去做就好了,久而久之,會養成不愛思考、不自己做決定的習慣,總是依賴父母的幫助和指引,一旦遇到需要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往往會表現出手足無措、六神無主的問題,這樣的孩子,通常沒有太多源自內心的興趣愛好和熱情,人生的發展很難有出色的表現。

為什麼孩子會開始不服從管教?

人就像一個皮球和彈簧一樣,如果你壓的太厲害,反彈的就會厲害。

有些家長,習慣於粗暴的跟孩子提出各種要求,不講道理,不做任何妥協,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缺乏足夠的溝通、理解和共識,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容易造成長期的心理壓力,積壓的時間長了,容易形成反抗的心態。一旦爆發,孩子會表現出很強的逆反心理,你說什麼,他都要跟你對著來,孩子在這種狀態,不是跟你講道理,而是為了反抗而反抗,為了尊嚴而鬥爭。

這種狀態下的孩子,為了努力擺脫你的控制,會表現的極為敏感和牴觸,你再想講道理或者採取高壓政策,已經很難取得效果了。

怎麼做,孩子才會更配合?

7、8歲的孩子,心智並不夠成熟,雖然表現出了逆反的情緒,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希望獲得關愛和尊重,因此,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

一、改變自己的態度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是非常難,卻又必須做的。父母需要放下自己的架子,蹲下來,平等的面對孩子,用友善堅定的語氣進行溝通,而不是強硬的命令孩子服從你的要求,只有改變自己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誠意,才有改善的可能。

二、建立商量的氛圍

孩子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有參與家庭事務的內心訴求和必要,因此,當孩子逐漸成長後,父母應該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經常一起聊天、討論家庭的各種事務和活動安排,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充分的參與進來,有機會進行表達。

三、尊重孩子的尊嚴和權利

孩子年齡雖小,但同樣在意自己的尊嚴,作為父母,一定要顧慮到孩子的這種心理,在跟孩子的溝通交流中,做到平等,即便是提出要求,也要避免對孩子的人格、尊嚴造成侮辱和打擊。

四、一起商定確立規則

管教孩子,就是一個建立規則、遵守規則的過程,作為父母,要特別重視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往往是因為規則不清、執行標準不一致、獎懲不明的原因導致的,因此,父母要跟孩子就日常行為規範一起商定共同認可的規則,不管是看電視、玩遊戲、學習還是其他活動,一旦建立了規則,就要一起監督執行,讓規則意識深入孩子的內心。

五、以身作則

很多父母容易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對孩子從嚴要求,對自己不做要求,一邊讓孩子不要玩手機、專心學習,一邊自己刷著手機玩著遊戲,這樣的做法,無法讓孩子信服,所以,想要孩子更優秀、更遵守規則,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

六、多陪伴孩子運動,增進感情

不少父母平時因為工作、應酬等各種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跟孩子之間的互動交流太少,缺少共同語言和默契,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往往不會願意跟你聊更多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攻心,多陪伴孩子參加各種活動、戶外運動,騎行、打球、看電影等等,用這樣的方式來增進跟孩子之間的感情,增加孩子的信任感。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孩子頂撞家長,我認為這是孩子一種反抗,這是孩子在不認同父母的管束方式。

回想一下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是不是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直接要求孩子去做什麼,不能有一點的不認同,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去和父母頂嘴。

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打罵要不得

當孩子頂撞父母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用打罵來管教孩子,因為這時本來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牴觸情緒,再加上打罵,孩子可能會暫時的屈服於你,更不利於和孩子直接的溝通。所以,當發生頂撞時候,家長要心理默唸“親生的、親生的”來平復自己的心情。

弄清孩子的想法

孩子頂撞父母一般都是不贊同不認同父母的某些做法,當心平氣和的時候多問孩子是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想辦法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彼此約定

適當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商量出一套關於出現意見不同一時的處理方案,例如:孩子不認同父母的決定時可以說“不”,父母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以及發表不同意見的權利,當孩子無故頂撞父母的時候需要承擔一定的懲罰,這些約定對孩子和父母同樣適用。

孩子頂撞父母確實讓人生氣,所以處理這樣的問題,需要我們找出孩子背後的想法。


然規教育說


首先,我推薦給您一本書《孩子,挑戰》,相信您讀了這本書,一定會大有收穫。

這個問題很普遍,孩子不服管。那麼問題來了,父母為什麼要管孩子呢?一方面是基於安全感的考慮,是保護孩子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是父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孩子內心深處有自主的渴望,ta希望能夠掌控自己的行為。

但是遺憾地是,絕大多數時候,孩子都是在命令下被動的做事。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日常的點滴小事,抑或是學習,比如寫作業,讀書、寫字、背書等,孩子都是在家長的要求下完成。這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如果長期處於這樣狀態下,要不就變得馴服,沒有主見,變得依賴指令行事。表現為:如果你不給孩子任務,孩子就不知道該做什麼。有些家長很疑惑,我的孩子很聽話,可是也讓我苦惱。我想讓ta自己去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可是好像ta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另外一類孩子,是積壓情緒後反抗的類型。ta們不願意被控制,所以會反抗你的要求。甚至最後變得很任性的反抗,不管你說什麼都當耳邊風,如果說得多了,孩子就跟你頂嘴。

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

就我看來,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比學知識要重要百倍。你如果想要孩子能夠自主,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那麼價值觀的培養非常關鍵。

你除了要孩子做事,還得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不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

更進一步,我們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好的,如何可以得到,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這個培養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需要給孩子一定濃度的材料來體會。你不能期望跟孩子講一兩個大道理就能讓孩子改頭換面,所以需要父母必須從心裡先改變自己,才能影響到孩子。

1、創造環境和規則

要想讓孩子不看電視,最好的做法就是家裡沒有人看電視,甚至是電視都沒有。請放心,一旦你把電視搬走,一般幾天之後孩子就會習慣。

讓孩子不玩手機,最好的做法是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帶孩子玩一些其他的,你的孩子大概率不會對手機感興趣。比如和孩子下棋,就算是簡單的跳棋、五子棋也行。

讓孩子去學習,那麼首先家長就愛學習,你如果對閱讀痴迷,那麼孩子大概率會愛上閱讀。

靠說教和強行壓制是無法讓孩子內心信服你,只有讓孩子有了成就感,有了參與感,感覺到和你在一起,ta才會對你信任,聽從你的指導。

家長做到言行一致,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2、尊重是相互的

家長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你沒有尊重孩子,一直對孩子發號施令,自然也不會贏得孩子的尊重。平時的生活中,要儘量減少孩子的慾望,包括吃喝玩樂,儘量不要用這些來獎勵孩子。給孩子的獎勵,多一些精神方面的鼓勵,多一些父母的陪伴。比如帶著孩子一起去爬山,一起去露營等等,這些體驗對孩子更有益處。

3、通過生活或者影片教育孩子

生活中會遇到各種不一樣的人,這些人的命運和性格之間有什麼聯繫,家長可以和孩子分析討論。

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影視作品來教育孩子,經典的影視作品是非常好的教育資料。如果您想教育孩子,這裡面有個選擇的標準:不要追新片,儘量往獲獎影片裡面找。美國奧斯卡獲獎影片或者是日本和歐洲的一些獲獎片子,都是可以考慮的材料。

比如您說的孩子頂撞大人的事情,我推薦您和孩子一起看一下《紅鱂魚》,一個日本的片子。這是一個師傅如何帶徒弟的故事,從中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作為徒弟應該有的恭敬心、誠心、上進心、忍耐力等等優秀的品格。

4、不能一味命令孩子,你需要關注孩子的感受

強迫孩子只能獲得一時的成效,最後還是要落實到孩子的主動性上來。您如果希望孩子能夠自己愛上學習,那麼調整孩子的內心是必須的。這個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形成,必須通過大人的引導。你必須能察覺孩子的感受,又不能過分遷就孩子。你要接納孩子的缺點,又要給ta努力的方向。這個問題非常難,但是卻非常值得家長去做。簡單的評價標準:你的孩子信服你嗎?如果ta不信服你的管教,說明你的做法是錯誤的,需要調整。

總結起來,家長得在家裡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並且自己以身作則。你需要對孩子的養育有個規劃,你可以對孩子有要求,但是也要關注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和試錯權,這樣孩子才能更快的成長。生活和經典影片都是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需要挑選適合自己孩子的部分來引導孩子。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為什麼要“管”孩子呢?是因為家長想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

一、尊重孩子,培養他的自主意識

8歲,已經過了兒童敏感期,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越來越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自主意識,這是值得鼓勵的。獨立的思考能力,是人這輩子很寶貴的財富。家長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去教育孩子、讓孩子按照家長的安排走,而是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比如孩子想要淘氣、跑來跑去,家長要做的是陪在他身邊,告訴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尤其是不能損壞公物、不能隨地吐痰、不能亂丟垃圾。他想要釋放天性,家長也應該尊重孩子。

家長想要教育孩子,很多時候是想要以過來人的身份直接告訴孩子生活經驗,但是孩子有自己想要去經歷去體驗的,別人說再多,都沒有自己親身經歷得來的深刻。就比如大家都說某一處風景多好,無論怎麼描述,都沒有自己親自去看來的更真實。

二、家長自身要品德合格,尊重孩子,不代表讓他肆意妄為

尊重孩子,不是讓他肆意妄為。家長要做的不是“管”,而是教育。

育兒是一個比較深的概念,涉及內容廣泛複雜。但是,首要一點,家長要做好表率。己不正不要正人。如果家長自己都不是品德合格之人,又以何去教育孩子呢?

有些家長對自家孩子溺愛,認為尊重孩子就是滿足他一切要求,在孩子做了不對的事情時,一味袒護,以為是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但其實只是助長了孩子惡劣習慣的形成。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爸爸媽媽因為孩子跟別人有了摩擦,自己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絲毫不顧及自身修養,一個潑婦罵街的形象出現在孩子面前。慢慢地,只會讓孩子也變得蠻不講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