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等復工?我已經辭職了:別搞錯你和上司的關係

關注 ,做勇敢的自己!


今天,我想來聊聊——情感綁架。

然而,不是針對兩性關係,而是職場。所涉人物,不是異性朋友,而是上司、領導、老闆。

還在等復工?我已經辭職了:別搞錯你和上司的關係

情感綁架

01 職場新人二三事

我是一名職場小白,畢業後只有一份工作經歷,恰好踩雷。

  • 2020年1月3日,週五,我準備跟老闆談漲薪,未來可期。
  • 2020年1月6日,週一,我向老闆提出了辭職,態度決絕。
  • 2020年1月17日,週五,工作交接完畢,我正式進入失業狀態,一切歸零。

畢業初時,我與絕大部分的畢業生一樣,幹勁十足,相信指夢為馬、隨處可棲。

此時失業,我與絕大部分的畢業生一樣,陷入迷茫,在職場人海中,被迫再學會一課。

我本科學的是管理,但職場崗位、經驗與管理專業無關。跨行入職,因為不懂,沒有經驗,我心甘情願拿著2200元的月薪(不包吃住),在一線城市廣州,成為了“724”無休工作機器。

但我仍舊覺得,未來可期。

彼時,我有關心我的老闆,有充滿挑戰性的工作,有接受挑戰的信心和能力。

這位老闆,人喚Celina,本文“情感綁架”施技者原型,自稱重點大學畢業,具有18年從業經驗,精通財會、法律、心理學等領域。

Celina是個很重情義的上司,會覺察你的情緒異常,適時談話疏導,適當介入你工作之外的生活。

客觀而言,在工作和生活上,Celina幫助了我很多,給了我很多啟迪。

我對她有不同於普通上下級的感情,無比信任她。

也正是這一份信任,成了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她共事許久之後,我才看清這場職場PUA戲劇。所幸,我被拉出來了。

還在等復工?我已經辭職了:別搞錯你和上司的關係

02 職場情感綁架要素

任何心理戰術,都少不了要素鋪墊。我所遭遇的這場職場“情感綁架”,也免不了這些尋常套路。

1、人設虛假

對於Celina人設的隱隱迷惑,由來已久,源於她多次對外宣稱畢業的重點院校答案不一,而後逐步擴散到其簡介中的其他信息。

  • 離職前夕,我才知曉她並非重點院校畢業,而是畢業於一所不知名的中等職業院校;
  • 所謂18年從業經驗裡的真真假假,不過是三年五載的初涉,其餘時間僅是煮婦一枚;
  • 多領域精通更是無稽之談。

我本不是一個在乎學歷的人,無論來自哪個學校,都是每個人十二載寒窗苦讀才換來的,努力值得被尊重。但學歷造假、從業經歷造假,我無法接受。

由此可見,職場“情感綁架”施技者,最初始的技能,就是先設計一副好皮囊。在校時的我們,多處於一個偏單純的氛圍中,容易陷入對成功人士的崇拜與追求,有時卻會疏於檢驗,忘記了確認真偽。

2、工作困境

幫帶式的行業培養環境中,Celina並未熱衷於教授我工作技能,一切僅憑自身摸索。

偶遇無法解析的難題,她會撇下一句“自己百度”或者“你自己去問一下別的團隊裡的前輩吧”,便銷聲匿跡了。

直到任務期限截止,方又現身催稿。

這種工作氛圍,可以極大地鍛鍊你自主提高的學習力和技能。但是,結合行業環境,職場小白們真的需要日常反思這種行為背後的意味。

職場PUA施技者,也許在工作層面並無擅長之處,不是不教,可能是不會教。

若真是如此,就更需要重新評估在這樣的工作困境中,自身學習與成長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了。

3、談話雷區

職場PUA施技者,少不了會找你談心,談話內容多涉及心理建設,甚至超脫工作內容之外。

在我工作期間,Celina找我談心不下百餘次。內容涉及之廣,包括瞭解我的家庭成員組成、日常交際圈、下班後活動情況以及戀愛狀況等等。

Celina時常讓團隊同事加班後在晚上8-9點期間與她談心,此時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心理防線最弱。

此外,Celina還曾多次要求我帶男朋友去見她,由她來考核是否有必要繼續交往下去。

凡此種種,究其原因,是“情感綁架”施技者會在意你的心理狀況,評估你對TA的依賴度,並適時採取“獎勵”或“批評”的措施對你進行“二重洗腦”。

職場“情感綁架”施技者,意在提高黏性,讓下屬認為自己離不開ta、離不開這份工作。

4、工作態度反覆

這一點銜接談心這一要素。

基於利益層面考量,作為職場小白,你需要知道你的出發點與老闆永遠是無法完美契合的。

關於團隊未來發展,“情感綁架”領導無法給予你定數。

比如,2019年的上半年,Celina多次召開會議變更團隊運營模式及薪酬績效標準。

每次象徵性聽取意見都秉承著“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原則,當下自行拍定,又在一兩月後因熱情散去,團隊改革草草了事。

歷經多遍,團隊至今仍是最初時的模樣。

此外,Celina在2019年7月曾違規操作,堅決接納一筆灰色業務,對接的同事過於較真、不想突破底線從而與Celina起了衝突。

事後,Celina訓斥了同事,並要求同事當著團隊全員的面,懺悔認錯。

當然,該筆業務最終果真出了事,Celina一反前態,吹噓認為團隊中僅有她一人眼界通透,能看清對方……

5、控制慾強烈

職場“情感綁架”,與健康氛圍下的職場相比,最大的差別即是你與老闆之間的關係。

健康職場內,老闆/上司尊重你的職場選擇,支持你的崗位工作,不干涉你工作外的私人生活。

但“情感綁架”施技者相反,你的人生,TA都想參與,都想建立黏性鏈接,以便控制。

就比如,在職期間,Celina對各位同事租住的房子類型及區域會有較多要求、多次干涉每位同事的感情生活及業餘興趣,甚至會要求長胖的同學減肥。

時常,也會在夜半時分臨時通知讓你去幫忙接送其女兒放學回家或帶回出租屋借宿。

凡此通知,謝絕婉拒。

還在等復工?我已經辭職了:別搞錯你和上司的關係

03 職場小白避雷指南

1、藉助信息工具進行初步瞭解

凡事皆有紕漏。這是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對於人設等基本身份信息,多是能在網絡上搜尋一二以求驗證的。

且初畢業的職場小白,在關於企業、領導等相關軼事方面,可以向已畢業的學長學姐們詢問請教。

2、堅持底線,叩問內心

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行業規範、工作準則,無論中你是否有所建樹,都要避免觸碰行業雷區。

  • 老闆是種以利益為導向的生物,TA需要統籌團隊、公司的長久生存;
  • 而你作為職場一員,拿一份薪水,盡一份人事,無需為鬥米之糧失了智。

如果一份工作超乎了你的心理承受範圍,那就問一下自己:

是強度、內容超綱了,還是價值觀被轟炸?

3、多讀書

讀書使人靜心、明智、修身,促進人的思考。

在長期埋於工作後,下班之餘,你自覺不自覺都會疲於思考。心思疲勞導致心理脆弱,心門就容易打開。

但讀書,在無形中會促進你思維的躍動,引發你各層面的思考,便不會輕易被洗腦。

4、再忙也要注重與人溝通

平常工作後,交際圈還是要有的,在不涉及工作機密的範圍內,與朋友分享你的近況。

別困在自己的圍城裡自我掙扎,也許你的朋友能給予你提醒和忠告。

另外,別輕易跟你的老闆談感情。

這場以Celina為原型的職場“情感綁架”戲劇大致如此。

工作上的事三言兩語無法說清,我只是擇其一二進行表述。

也許語言有所偏頗,但我無意於批判她什麼。於好於壞,她都教會了我重要的一課。

以上我也無意抨擊職場,只是曾經處於一種不健康的工作氛圍中,體味過一番洗腦,總想說些什麼。

在職場上,在工作上,我依然相信天道酬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