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習慣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家長宅在家裡,孩子宅在家裡,在沒有教師的管理下,學生學習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成為廣大家長的心頭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疫情期間,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大有可為。

一、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的好壞,關鍵看家長,疫情期間,大多數家長天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對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是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這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明確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什麼時間學習,什麼時間做作業,什麼時間休息,什麼時間娛樂就可以了。二是要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對於制定的作息時間表,家長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要讓孩子起床,自己還懶在床上,這樣就失去了培養良好習慣的意義。三是加強監督,及時獎懲。剛開始可能很多孩子都很難做到,這就需要進行檢查督促,獎懲並舉,對於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就對其進行獎勵,做的不到的地方,實施懲罰,注意懲罰不是打罵孩子,千萬不要這麼做。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目前國家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門都開始了很多網上教學,都是全國著名老師的講課,各個學校也都有相應的授課計劃,我們要做的,一是要做好上課準備。很多家長就說了,什麼是上課準備,準備什麼,直接上不就行了嗎?如果是這麼認為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上課前要預習課程,根據自身的理解標出課程的內容、重點、難點,以便在上課的時候有針對性的聽講,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要根據上課計劃認真聽課。有了課前的預習,孩子對將要上的課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上課的過程中,就有了側重點,哪些是自己沒有看明白的,哪些是自己要重點把握的,哪些是課程的核心,這樣聽下來,就能很好的全面把握課程的內容。三是做好作業。作業是複習和鞏固所學課程的相關知識,也是對上課質量好壞的良好體現,通過作業的完成,就能彌補孩子感覺自己會了,而又沒有掌握的內容。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於中小學生來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因為孩子還沒有儲備多少知識,這個階段就是儲備知識的過程,因此在做好正常的學習後,每天一定要利用一定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大量的進行積累。一是要給孩子列出閱讀的書目。這個不難,網上都有很多中小學生閱讀的書目,家長只需要下載下來,進行整理就可以了。二是要制定閱讀計劃。每天抽出一到兩個小時,每天規定閱讀的內容,對於一篇文章,閱讀三到五遍最好,一次一次深入,一次一次理解,每次都會有驚喜出現。三是要堅持寫讀書筆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通過一次次的讀書筆記,日積月累,孩子的基礎就打紮實了,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就會有質的飛躍。

通過努力,相信每名孩子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閱讀習慣,為成就夢想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