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南大學生黨員:抗“疫”一線貢獻青春力量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佟雪寧 記者李玉傑)在唐山豐南區上下一盤棋、戮力同心共抗疫情的火熱戰場,各村的街頭巷尾、檢查站口湧現出了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發揮著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他們是放假回家的大學生志願者,他們中有黨員,也有預備黨員,他們懷抱報效祖國、回饋家鄉的拳拳之心,在疫情防控一線揮灑青春熱血,彰顯戰“疫”擔當!

抗疫情,在行動

南孫莊鄉何倉莊村“億心抗疫小分隊”,成員平均年齡22歲,均為在校就讀大學生。1月30日,在唐山師範學院學生邢穎的倡議下,王雅倩、田偉棟、張婷、李響、張雪等6人自發成立了“大學生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協助村“兩委”和黨員們完成各項防疫任務,發放防疫物資、宣傳防疫知識、值守檢測點......組員王雅倩就讀於河北醫科大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她利用自身掌握的防疫知識為這支年輕的隊伍進行專業培訓,並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讓鄉親們做到科學防控,贏得了一致好評。

丰南大学生党员: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億心抗疫小分隊”在防疫一線。豐南區委組織部供圖

丰南大学生党员: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億心抗疫小分隊”成員入戶宣講疫情防控知識。豐南區委組織部供圖

包餃子,送溫暖

23歲的郝予唯,是天津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她的家人在小集鎮宋家營二村做餐飲生意。當郝予唯看到外面的路口被封起來,小集鎮各村卡點24小時值守,天氣那麼寒冷,但值守人員沒有絲毫退縮,晝夜執著堅守,她看在眼裡,疼在心頭。當郝予和家人商量利用年前儲備的食材包點餃子,免費送給派出所、衛生院和各村執勤人員。對於這一提議,家人很支持,從正月十一開始,他們上午包完中午送,下午包完晚上送,一直堅持到現在。郝予唯說:“別的忙幫不上,給大家送點愛心,讓他們知道所有人都在默默支持著他們。疫情可怕,團結無敵,希望我們的小舉動能為那些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可敬‘逆行者’帶來溫暖。”

丰南大学生党员: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郝予唯家人為疫情防控一線值守人員包餃子。豐南區委組織部供圖祖孫仨,齊上陣

20歲的侯茗皓是西安西京學院大一學生,他返校歸來後積極配合鎮村工作,自覺接受隔離排查。隔離排查期間,每天刷新聞看熱點,疫情爆發的嚴峻性和村裡正在積極開展的抗擊疫情工作讓他在家中寢食難安又躍躍欲試。隔離期一過,他就按捺不住,請纓加入為村保駕護航的志願者隊伍。在家人的支持下,義無反顧的當起志願者,投身到戰“疫”之中。工作中,侯茗皓入戶摸排、發放明白紙、宣傳疫情防護常識,併到村口執崗,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消毒、登記,無畏無懼,一絲不苟。侯茗皓的祖父、父親都是黨員,他們祖孫三代並肩站在村口作戰,在疫情防控戰中構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丰南大学生党员: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侯小生、侯凱、侯茗皓祖孫三代。豐南區委組織部供圖

丰南大学生党员: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侯茗皓為村民測量體溫。豐南區委組織部供圖

我年輕,我先上

19歲的朱雪晴是河北中醫學院大一學生,也是東田莊鄉南元莊村抗“疫”志願者,這個假期對於她來說是忙碌而難忘的。她的父親是南元莊村的村醫,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承擔著極為繁重的防疫任務,朱雪晴主動幫父親分擔壓力,替父親報送日常表格,參與村中的排查摸底工作,到村口卡點義務值勤。每當卡點的大叔大嬸勸她回去休息一下的時候,她總是笑著說,“沒事,我年輕,身體棒,我先上。”話不多,但是真正體現了一位年青入黨積極分子的初心情懷。

丰南大学生党员: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朱雪晴在村口卡點義務值勤。豐南區委組織部供圖

疫情肆虐無情,青春書寫無悔。豐南區大學生黨員是眾多奮戰在防控一線年輕人的縮影,以前他們是被護在身後的孩子,今天,他們已成長為衝在第一線守護鄉親們的先鋒。一個個青年先鋒,展現了新時代青春的精神風采、使命擔當,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了青春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