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怎麼種植產量更高?

農夫老嶽


一 造林基地選擇

選擇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小於15度,背風向陽,光照蟲蛀,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坡耕地、丘陵崗地,土壤為沙質壤土或紅、黃壤土,pH值5-7.5,土層深50釐米以下,疏鬆透氣,排灌水良好。

二、造林技術

1、林地整理:全面整理林地,全面整地,墾挖深度30釐米以上,清除石塊、樹兜、竹兜、按定植點挖長80釐米、寬40釐米、深40釐米的定植穴,每畝挖穴60-100個。

2、母竹選擇:選擇分枝較低、節間較短、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胸徑2-4釐米的1-2年生優良種竹。覆蓋後的竹園不易採挖母竹。

3、母竹的挖掘和運輸:挖取母竹時留來鞭20釐米、去鞭30釐米,不傷鞭芽和螺絲釘,保留健壯筍芽4個以上,每株母竹帶土10公斤以上。竹鞭發黑的不能做母竹。挖取的母竹應削去竹梢,留枝4-7檔,削口平滑不開裂,枝葉濃密可適當修剪枝葉。精良就近挖取母竹,隨挖隨栽。需長距離運輸的選擇夜間,做好保溼措施,運到目的地後儘快栽植。

4、造林時間和方法:雨水條件好,一年四季都可以栽植。以1-3月冬春季節和5-6月梅雨季節在職成活率較高。栽植時保護竹鞭平置,來去鞭方向一致並與等高線平行,深20-25釐米,鞭土密接,下緊上松。澆水保溼,搭架防風搖動。每畝60-100株。

三、幼林管護

1、補植:造林後對成活率達不到要求的地塊要及時進行補植,促進儘早均勻成林。

2、水分管理:栽植後連續乾旱,需澆水灌溉,5天一次,以澆透為度,保持土壤溼潤。可用雜草鋪在竹兜周圍保溼。

3、除草鬆土:一年三次,第一次二月對竹株四周淺削10釐米,無鞭處深翻;第二次5-6月深翻30釐米;第三次9-10月施人糞尿5公斤;第二年,每畝2月溝施標準氮肥20公斤,5-6月撒施複合肥30公斤翻入土中,9-10月施人糞尿1噸;第三年,每畝2月溝施標準氮肥40公斤,5-6月撒施複合肥50公斤翻入土中,9-10月施人糞尿2噸。

5、母竹留養:挖取留遠,挖小留大,挖密留稀,選留均勻健壯的竹筍培養母竹,促使提早成林。造林後第一年,每株母竹留母竹筍1-2株,每畝留養竹100-150株。造林後第二、第三年,每株母竹留母竹筍2-3株,每畝留養竹200-300株。

6、竹林間種:新造林地前前兩年可套種豆科等矮稈農作物、藥材及經濟作物,以耕代撫。不宜間種芝麻、玉米等對竹林生長有影響和對地力消耗大的作物。

7、竹林保護:禁止農蓄進入竹林,防治病蟲;冬季搖雪,防止雪壓。

四、成林豐產技術

1、立竹結構調控:每畝立竹株數控制在600-800株/畝,分佈均勻,立竹胸徑2-4釐米,竹株年齡結構分別為1-3年生竹各佔30%,4年生竹佔10%。每年每畝留養竹150-200株,留養季節以出筍盛期為主,選留均勻分佈的健壯竹筍培養母竹。除在空堂地、邊緣地適當留養4年竹外,其他4年以上的老竹在6月份全部連兜挖除,對過密的竹株、細弱竹、病蟲竹也應挖除。不宜採取砍伐的方法。

2、鉤梢:四月底五月初,採取搖梢的方法,要下的筍梢可食用或加工筍乾;6月到9月,採用鉤梢或刀削竹梢的方法,削口平滑不開裂,鉤梢時留枝10-12檔。以6月鉤梢效果較好。

3、土壤管理;鋤草鬆土一年兩次,6月深翻鬆土,深度20-30釐米,8-9月淺削鬆土,深度10-20釐米。土層淺薄地塊,11-12月份,每畝加土20噸左右。加土時可與施有機肥結合進行,也可結合挖排水溝,就地取土。

4水分管理:乾旱季節澆水灌溉,主要是8-9月筍芽分化期和冬季地面覆蓋前保證土壤水分充足。採取竹林澆灌或噴灌,有條件的竹園提倡應用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灌水量根據土壤乾旱程度及灌水間隔時間長短一般每次一畝10噸左右。同事必須重視開挖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和防止多雨季節積水。

5、肥料管理:

(1)、施肥原則:

①、合理施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環境,改進施肥技術、因土、因竹平衡協調施肥,以地養地。

②、增施有機肥,提倡使用經腐熟達到無公害要求的有機肥,控制使用未經腐熟的人畜糞肥、餅肥。農家肥必須高溫發酵,以殺死各種寄生卵和病原菌、雜草種子,去除有害有機酸和有害氣體,使之達到無公害化衛生要求。禁止使用含有有害物質的垃圾、汙泥等。

③、使用無機(礦質)肥料、葉面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應不對環境和筍、竹產生不良後果。因施肥造成土壤、水源汙染或影響筍、竹生長,產品達不到標準要求的要停止使用肥料,所生產的竹筍不能作為無公害竹筍。

④、商品肥的新型肥種必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登記認證及生產許可才能使用。

(2)、施肥量的控制:無公害竹筍林的施肥量應根據生產鮮筍產量所需的氮、磷、鉀含量;

地下鞭須系統的生長量計算所需氮、磷、鉀含量;土壤肥力;肥料的利用率等綜合確定。以畝產鮮筍1500公斤計,每畝每年可施氮肥45公斤、磷肥15公斤、鉀肥30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3:1:2

(3)、施肥時間和方法:

①5-6月,施”形鞭肥”,以素效肥和有機肥為主。每畝施尿素50公斤,腐熟廝肥100擔左右,深翻入土中20-25釐米,促進竹鞭生長

②8-9月施孕筍肥或催芽肥,宜施低濃度液體肥料,可將人畜尿1000公斤沖水2-4倍潑施,也可每畝施複合肥50公斤撒施後淺翻入土促進筍芽生長。

③11-12月,施發芽肥,以有機肥和速效肥為主,每畝施廝肥150擔左右尿素,50公斤促進筍芽生長。

④第二年2月前,施筍前肥,以尿素或人糞尿等速效氮肥為主,每畝施尿素30公斤或人尿糞沖水澆施,促進竹筍生長,增加單株筍重,延長筍期,提高新竹成竹率。

⑤施肥方法化肥採用溝施或穴施有機肥撒施結合翻土深埋避免浮鞭現象發生

6覆蓋技術

(1)、覆蓋竹園的選擇:選擇交通便利,排灌水方便,立竹數量合理均勻,產筍量高的竹園進行覆蓋。一般4-5年後成林後的竹園都可以進行覆蓋。

(2)覆蓋前準備:提早出筍,關鍵是肥、水、溫三大技術,覆蓋前應按施肥要求施足肥料和澆透水。

(3)、覆蓋材料:竹葉、礱糖、稻草、麥殼、雜草等都可以作為覆蓋材料,使用稻草和雜草覆蓋要氣短成15釐米長左右。

(4)、覆蓋時間:十一月上旬至12月上旬。以農戶要求出筍時間而定,一般覆蓋後20-30天開始出筍。

(5)、覆蓋方法和厚度: 採用雙層覆蓋法。下層為增溫層,15-20釐米厚,用增溫效果好材料,如竹葉、稻草、雜草等,覆蓋後澆透水,起發酵增溫作用;上層為保溫層,10-15釐米厚,用礱糖等,起保溫作用。紅殼竹、高節竹覆蓋厚度較雷竹厚5-10釐米,控制地表溫度15℃左右。

(6)、移去覆蓋物:2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氣溫上升到高於覆蓋溫度時,應逐步移去覆蓋物,多餘的覆蓋物移除林外堆漚發酵後,再作為肥料,返還竹林或作第二年覆蓋用

(7)、母竹留養:覆蓋的竹園在逐步移出覆蓋物的同時,注意培養壯筍培養母竹,留筍量高於培養母竹量,一般每畝留筍200-250株,培養母竹150-200株。

(8)、竹園輪休:一塊竹園度該二到三年後要休生養竹,防止竹園退化

7、竹筍採挖:

合理挖筍、養好母竹是竹林豐產的基礎,除選留足夠的母竹筍留養母竹外,其他筍全部挖除。

(1)、正常出筍的採摘:一般清明5天前的竹筍全部採挖,母竹留養時間以出筍高峰期稍後為主,出筍後期,除空堂、邊緣地留養母竹外,其他竹筍全部採挖。當出筍出土15-20釐米時,用筍鏟向下從筍基部切斷,整株挖起,注意不損傷筍體和竹鞭。竹筍採挖後可每穴施100克尿素覆土。

(2)、覆蓋筍的採挖:竹園覆蓋後20天,在筍即將露出覆蓋物時及時採挖。扒開覆蓋物,用筍鏟順筍向下從筍基部切斷,整株挖起,注意補損傷筍體和筍鞭。竹筍採挖後回填覆蓋物,平整。

(3)、竹筍採挖後,清除筍體上附著的泥土等雜質,保護筍體完整、新鮮、及時供應市場

五、病蟲害的防治

1、綜合治理原則:以營林技術為基礎,通過加強培育、合理經營,改善竹林的生態環境,優化竹林的生態環境,充分發揮竹林的自然控制作用,增強竹林對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優先採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學進行化學防治,將竹筍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閥值以下,同事竹筍的農藥殘留不得超標,達到安全、優質的無公害的生產目的。

2、營林技術防治

(1)、維護生態環境:保護好竹林周邊森林環境,豐富孫林生物群落的物種資源,構成合理的食物網鏈,穩定和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

(2)、嘉慶竹林管理:採取冬季墾複、夏季除草,破壞有害生物的越冬、越夏場所,降低有害生物種群數。優化竹林結構,科學施肥、灌水、促進竹林(筍)生長,提高竹林對有害生物的抵抗和忍受能力。

(3)、竹林清理:及時清理清除病、蟲危害竹筍(枝葉杆)和老弱殘次竹,清除林內病蟲源和傳播源,改善竹林環境。

3、物理防治

(1)、利用害蟲趨光性進行誘殺。如竹林內用頻振式誘殺燈等誘殺舟蛾。毒蛾。螟蛾等食葉型害蟲等。

(2)利用害蟲的趨化性進行誘殺。竹林內用糖醋液、性信息素、腥味或在麥麩皮、餅肥等食物總摻入適當胃毒型農藥毒劑誘殺竹筍泉蠅等筍期害蟲。

(3)、利用害蟲的潛伏習性,人為設置害蟲潛伏條件引誘害蟲來潛伏或越冬,然後殺滅害蟲

4、生物防治:

(1)、以蟲治蟲:保護盒利用螳螂、瓢蟲、草蛉、螞蟻、食蚜蠅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

(2)、微生物治蟲和防病:利用細菌(如素雲金桿菌(BT)等)、真菌(如白僵菌、緑僵菌等)、病毒(如多覺體病毒(npv))、生物製劑(如苦參鹼、菸鹼、威寧黴素等)控制病蟲害。

(3)保護和招引食蟲鳥:捕食竹林中螟蟲、舟娥等害蟲的成蟲、幼蟲。在竹林中應嚴格禁止殺益鳥,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人工招引。

5化學防治:

(1)、優先使用植物源、微生物源農藥和昆蟲生長調節劑,儘量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和用藥量以減少對竹林和環境的汙染。

(2)、推薦使用無公害竹筍允許使用的農藥、防治地下害蟲、釋放農藥應該在採筍期結束後進行,防治葉枝杆病蟲,應在採筍前1個月或筍期結束後進行。

(3)、在無公害竹筍生產過程中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氧化樂果、甲基對硫磷、對硫磷、甲拌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見附表6。

六、防止竹林開花

竹林開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至於竹子開花的機理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論。以雷竹為例:雷竹開花為零星開花,大部分發生在當年的新竹,有整株開花、半株開花和部分枝條開花。當年新竹不開花的,一般第2-3年不會再開花。竹開花除了自身生理成熟以外,氣候、土壤營養病蟲害等環境條件以及人為活動對開花有影響,可以加速或延緩雷竹的開花。因此可以通過人工措施對開花的竹林進行改造

1、 及時處理開花竹。整株開花的竹株及時連兜挖除,帶出林外燒燬。半株開花的竹株暫時保留,剪除開花的枝條。

2、 進行墾複深翻,挖除老鞭,疏鬆土壤,促進地下鞭生長。

3、 深施重肥,多施氮肥,少施磷肥。對將開花的竹株可單株施肥,每株施人糞10-15公斤,或尿素0.15-0.25公斤。

加強竹林撫育管理,改善竹林的肥水、通氣透光條件,及時防治病蟲害,使林竹旺盛生長,抑制、延緩竹林開花。






泉熙似水


春筍種植方法:春筍筍前施肥,是補充筍用林地養分,保證春筍高產、穩產、優質的有效措施,其增產幅度在25%以上。施肥時間筍前肥一般掌握在出筍前1個月,即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各地可根據氣溫回升情況而定),此時施肥,能促使已萌動的筍芽健壯生長。施肥種類主要施用尿素、碳銨和氨水等化肥,也可施經過充分腐熟的菜籽餅。如能配合施用硅肥,則效果更好。竹葉、稻草、豬牛欄肥中含硅量較多,鈣鎂磷肥及過磷酸鈣能補充林地的含磷量,可根據情況適當施用。施肥數量應根據林地土壤肥瘦情況及竹筍產量目標而定。如果1畝林地以年產竹筍1500公斤為目標,則每年需施氮肥47公斤、磷肥21公斤、春筍破土鉀肥20公斤。其中筍前肥施用量佔2/5。施肥時,如只用一種肥料,則尿素每畝用50—70公斤,氨水每畝用75—100公斤,菜籽餅每畝用50—75公斤,碳銨每株母竹用400—500克。施肥方法筍前肥以在竹蔸施為好,也可採用溝施。前後在離母竹筍基1—2米處,開25—40釐米深的圓狀或輻射狀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後者是每隔2米開一條深30—40釐米的水平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如無化肥、菜籽餅,也可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方法是:在距每株母竹筍基1米左右的上坡,挖一個深30釐米的土坑,施4%濃度的人糞尿。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均應選擇3—4年生的母竹施肥。施肥時如土壤乾燥,化肥澆施比干施好,深施比淺施好,有利於肥效的充分發揮



哆吖果樂


春筍筍前施肥,是補充筍用林地養分,保證春筍高產、穩產、優質的有效措施,其增產幅度在25%以上。

施肥時間

筍前肥一般掌握在出筍前1個月,即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各地可根據氣溫回升情況而定),此時施肥,能促使已萌動的筍芽健壯生長。

施肥種類

主要施用尿素、碳銨和氨水等化肥,也可施經過充分腐熟的菜籽餅。如能配合施用硅肥,則效果更好。竹葉、稻草、豬牛欄肥中含硅量較多,鈣鎂磷肥及過磷酸鈣能補充林地的含磷量,可根據情況適當施用。

施肥數量

應根據林地土壤肥瘦情況及竹筍產量目標而定。如果1畝林地以年產竹筍1500公斤為目標,則每年需施氮肥47公斤、磷肥21公斤、鉀肥20公斤。其中筍前肥施用量佔2/5。施肥時,如只用一種肥料,則尿素每畝用50—70公斤,氨水每畝用75—100公斤,菜籽餅每畝用50—75公斤,碳銨每株母竹用400—500克。

施肥方法

筍前肥以在竹蔸施為好,也可採用溝施。前後在離母竹筍基1—2米處,開25—40釐米深的圓狀或輻射狀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後者是每隔2米開一條深30—40釐米的水平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如無化肥、菜籽餅,也可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方法是:在距每株母竹筍基1米左右的上坡,挖一個深30釐米的土坑,施4%濃度的人糞尿。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均應選擇3—4年生的母竹施肥。施肥時如土壤乾燥,化肥澆施比干施好,深施比淺施好,有利利於肥效的充分發揮。


鄉村城故


春筍種植方法:

春筍筍前施肥,是補充筍用林地養分,

保證春筍高產、穩產、優質的有效措施,其增產幅度在25%以上。

施肥時間

筍前肥一般掌握在出筍前1個月,即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各地可根據氣溫回升情況而定),此時施肥,能促使已萌動的筍芽健壯生長。

施肥種類

主要施用尿素、碳銨和氨水等化肥,也可施經過充分腐熟的菜籽餅。如能配合施用硅肥,則效果更好。竹葉、稻草、豬牛欄肥中含硅量較多,鈣鎂磷肥及過磷酸鈣能補充林地的含磷量,可根據情況適當施用。

施肥數量

應根據林地土壤肥瘦情況及竹筍產量目標而定。如果1畝林地以年產竹筍1500公斤為目標,則每年需施氮肥47公斤、磷肥21公斤、

春筍破土

鉀肥20公斤。其中筍前肥施用量佔2/5。施肥時,如只用一種肥料,則尿素每畝用50—70公斤,氨水每畝用75—100公斤,菜籽餅每畝用50—75公斤,碳銨每株母竹用400—500克。

施肥方法

筍前肥以在竹蔸施為好,也可採用溝施。前後在離母竹筍基1—2米處,開25—40釐米深的圓狀或輻射狀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後者是每隔2米開一條深30—40釐米的水平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如無化肥、菜籽餅,也可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方法是:在距每株母竹筍基1米左右的上坡,挖一個深30釐米的土坑,施4%濃度的人糞尿。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均應選擇3—4年生的母竹施肥。施肥時如土壤乾燥,化肥澆施比干施好,深施比淺施好,有利於肥效的充分發揮。


沛縣小高


春筍筍前施肥,是補充筍用林地養分,

保證春筍高產、穩產、優質的有效措施,其增產幅度在25%以上。

施肥時間

筍前肥一般掌握在出筍前1個月,即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各地可根據氣溫回升情況而定),此時施肥,能促使已萌動的筍芽健壯生長。

施肥種類

主要施用尿素、碳銨和氨水等化肥,也可施經過充分腐熟的菜籽餅。如能配合施用硅肥,則效果更好。竹葉、稻草、豬牛欄肥中含硅量較多,鈣鎂磷肥及過磷酸鈣能補充林地的含磷量,可根據情況適當施用。

施肥數量

應根據林地土壤肥瘦情況及竹筍產量目標而定。如果1畝林地以年產竹筍1500公斤為目標,則每年需施氮肥47公斤、磷肥21公斤、

春筍破土

鉀肥20公斤。其中筍前肥施用量佔2/5。施肥時,如只用一種肥料,則尿素每畝用50—70公斤,氨水每畝用75—100公斤,菜籽餅每畝用50—75公斤,碳銨每株母竹用400—500克。

施肥方法

筍前肥以在竹蔸施為好,也可採用溝施。前後在離母竹筍基1—2米處,開25—40釐米深的圓狀或輻射狀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後者是每隔2米開一條深30—40釐米的水平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如無化肥、菜籽餅,也可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方法是:在距每株母竹筍基1米左右的上坡,挖一個深30釐米的土坑,施4%濃度的人糞尿。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均應選擇3—4年生的母竹施肥。施肥時如土壤乾燥,化肥澆施比干施好,深施比淺施好,有利於肥效的充分發揮。





爆笑的小丸子


春筍如何提高產量個人經驗如下分亨 一、育苗方法

要選擇一個好的母竹,母竹應該選擇“窄葉竹”,其特點是小竹葉,淺綠葉,枝節均勻,早出芽,竹筍長,產量高。母竹是兩年來最好的“羅花竹”。三歲以上的老竹不宜用作母竹。由於老竹筍芽較少,竹筍的能力較差,移植成活率較低。母竹直徑約3釐米,蒲頭淺,低枝,沒有害蟲或疾病,生長良好。

1、埋鞭幼苗:選1至2年的新竹取竹鞭。最好帶竹棍來掩埋鞭子幼苗。在竹竿上留下1至2個活枝,每畝3000至5000株,可產幼苗15,000 至200,000株。

2、種植育苗:種植每畝10至15公斤的苗木,可生產3萬至4萬株植物。關鍵是在幼苗期間一定要覆蓋幼苗,減少陽光直射,否則會導致幼苗死亡。並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

二、選地整地

無論埋苗還是種苗,土壤都應鬆散,呈淺黃色。土層厚度超過30釐米,但可以生長在粘稠的黃土和黃棕壤上都可以,並且在肥沃,鬆散,渾厚的微酸土壤上生長得更好。該場地的準備主要以類似於打洞的形式進行。地面準備規格為60×60×50釐米。使用主要是有機肥的糞肥。

三、合理種植

1、適當播種密度的選擇 種植密度主要取決於幼苗的類型。由於方竹屬於竹苗的混種一到兩年鞭竹不發達,鞭苗移植後慢。面竹幼苗芽大。移植後,每年可以走鞭超過1米。方竹林必須在5至8年內獲得更好的效益,並且植物密度植物每畝超過100株植物。  

2、播種時間,種子在每年時間成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是從2月下旬至3月中旬在每年早春破雪後。

3、種植方法由於木質化程度高,竹苗的根源太長,如果放置太久,會導致竹苗失水而影響成活率。因此,遠距離運輸並不容易。為保證成活率,從起苗到種植不超過72小時,在48小時內種植,成活率相對較高,最好遵循植物。幼苗後立即生根。如果需要長途運輸,根部應用30株捆成一捆。種植時,根據竹種苗的規模,不同的方法可用於苗木種植一到兩年內可以中心種植。對於兩年以上的幼苗或竹鞭,應切割竹竿。切割後,幼苗的高度約為60釐米。播種後,竹子幼苗降至坡底,與水平面成45°角。離地面的角度只有1到2節,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

科學施肥管理措施

1、有機肥施肥技術的基本要素

竹子生長的山坡上的土地通常需要較少的肥料,但以竹筍為主要作物的竹林需要大量的肥料。有必要及時補充竹子生長所需的營養素,以收穫更多優質竹子的竹筍。竹筍作為收穫的竹林通常每年施肥四次。每年5月至6月60-80公斤的生物有機肥。8月至9月的竹筍生物有機肥的使用量為100-150千克。11至12月,生物有機肥的使用量為300-400公斤。最後是次年4月的生物有機肥的使用量為80-100公斤。竹筍的頂部應用溝施,植物施用或追肥。沿著水平線挖溝,深度為15-20釐米,施肥后土壤覆蓋以減少損失,植物必須打開半月溝到30釐米的深度。

新種植的竹林也可以在春季和夏季用稀釋的糞便,排洩物或尿素澆在竹子植物附近,以促進根莖和竹筍和新鞭的發育。在秋季,結合除草和鬆散的土壤,傾倒糞便或堆肥,並將其翻進土壤。成林後,每年春天的竹筍收穫糞便和排洩物每畝約1000公斤,並通過竹筍留下的洞,應在其他部分是開穴施肥,所以整個森林的肥料分佈是均勻的。施用後用肥料覆蓋土壤。這種施肥主要是為了促進新竹的生長和新鞭子的發展,使母竹迅速恢復。在秋天,每畝施1000-1500公斤堆肥均勻地撒去,促進筍芽的生長。在冬季,應用到土壤表面施1000-1500公斤廄肥或堆肥或2500-5000公斤的河泥,這不僅供給營養物質,而且對鞭抱暖根部更好的成長。

2、施肥的其他時間和方法

從5月到6月,主要以素肥和有機肥為主。每英畝施用50千克尿素,約100噸分解糞肥,8到9月建議施用低濃度液體肥料,可噴灑1000公斤人畜尿液2~4倍,或施用50公斤複合肥。從11到12月,主要是有機肥和快速施肥,每畝施用約150噸尿素。在第二年2月之前,主要使用尿素或人體排洩物等速效氮肥,每畝施30公斤尿素或人尿和糞便,施肥方法通過施用溝施或及時施用有機肥料並結合土壤深埋,防止浮鞭。

3、灌溉和排水

在南部,雨季和夏季和秋季都有颱風。下雨時,有必要進行排水工作,以避免水落在低地帶。在秋季乾旱的情況下,應及時灌溉,防止土壤乾涸,阻礙竹筍的形成和膨脹,影響竹筍的年產量。在雨水少的地區,注意灌溉很重要。重點是春季出筍或夏季的鞭時,冬季土壤凍結之前。

正確合理的種植是提高竹筍成活率的保證。請務必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種植竹筍。







鄉野豪哥


春筍筍前施肥,是補充筍用林地養分,保證春筍高產、穩產、優質的有效措施,其增產幅度在25%以上。

施肥時間 筍前肥一般掌握在出筍前1個月,即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各地可根據氣溫回升情況而定),此時施肥,能促使已萌動的筍芽健壯生長。

施肥種類 主要施用尿素、碳銨和氨水等化肥,也可施經過充分腐熟的菜籽餅。如能配合施用硅肥,則效果更好。竹葉、稻草、豬牛欄肥中含硅量較多,鈣鎂磷肥及過磷酸鈣能補充林地的含磷量,可根據情況適當施用。

施肥數量 應根據林地土壤肥瘦情況及竹筍產量目標而定。如果1畝林地以年產竹筍1500公斤為目標,則每年需施氮肥47公斤、磷肥21公斤、鉀肥20公斤。其中筍前肥施用量佔2/5。施肥時,如只用一種肥料,則尿素每畝用50—70公斤,氨水每畝用75—100公斤,菜籽餅每畝用50—75公斤,碳銨每株母竹用400—500克。

施肥方法 筍前肥以在竹蔸施為好,也可採用溝施。前後在離母竹筍基1—2米處,開25—40釐米深的圓狀或輻射狀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後者是每隔2米開一條深30—40釐米的水平溝,將肥施入後覆土。如無化肥、菜籽餅,也可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方法是:在距每株母竹筍基1米左右的上坡,挖一個深30釐米的土坑,施4%濃度的人糞尿。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均應選擇3—4年生的母竹施肥。施肥時如土壤乾燥,化肥澆施比干施好,深施比淺施好,有利於肥效的充分發揮。


村口那個小胖子


1選地整理:竹子在國內南方地區為主,竹筍的生長能力超強,竹筍在春天和夏天的時間會在竹林里長出,竹筍一般以穴狀狀態為主,種植竹筍的坑最好是在0.2米長0.2米寬0.4米深的坑中種植,栽種後要把土蓋好,然後澆一定的水,在家一些有機肥,這樣就能保證種植竹筍的正常生長啦。

2選種育苗:竹筍的品種比較的多,可是想增加竹筍的產量,和利潤的最大化人們在選擇母竹的時候就要注意啦,要選擇:窄葉竹為最佳,窄葉竹的特點是竹葉狹小,竹節比較平坦,出筍率高而且出筍時間比較長,主要是窄葉竹出竹筍的產量是最高的,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選1取1,要求1-2年的新竹可以做竹鞭,最好不要用3年以上的竹子來做母竹,3年以上的竹鞭芽頭少,出筍也少,種植成功率低。要選擇用1-2年左右的新竹帶杆埋鞭來進行育苗,主幹最好要帶1-2節活枝為最佳,這樣可以很高的提升成活率,正常每畝地要埋鞭4000-4500株左右。

3合理栽植:等大餓哦竹苗發育完成後就可以栽植了,栽植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選擇和方法的運用,栽植的最賤時間在2-3月份左右,這個時節的溫度比較有利於竹苗的正常生長,同樣栽植的成活率也是最高的。栽植時候要注意,竹苗的根系木質化比較高,如果起苗後不能馬上栽種的話,會導致竹苗根系的水分流失過多而影響竹苗的成活,竹苗的最佳栽種時間起苗後不能超過72小時,栽種時間最晚不能超過48小時,在栽植的時候要注意密度不要過大。

4後期管理,要保證竹筍的產量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能少水缺肥,一定要保證竹子的生長,這樣才能提高竹筍的產量和竹筍的優質,竹子的水和肥料要求要根據竹子的每個正常階段不同來調整,正常每年一般追肥3-4次左右,第一次要在5-6月份左右,第二次要在8-9月份左右,第三次要在11-12月份左右,在南方的很多地區雨水天氣比較多,要做好排水,防治竹根的腐爛。這樣可以很高的提升竹筍的產量。

在竹筍的產量提高的同事,也會為你帶來更好的利潤,竹筍的市場也比較的好,價格方面也比較好的保證,是人們選擇種植的好項目。

要用科學的辦法來種植不要盲目的跟隨他人來栽種,這樣也是對你自己的負責





漂流的阿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d00083166f23ba7d3\

心遙


春筍怎麼種植產量更高?

一,選擇沙性抗旱的土地。

二,秋季定植最重要。

三,保持通風陽光好。

四,秋季注意肥水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