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財季淨虧261億日元,日產汽車中了戈恩“魔咒”?

“我們的經營業績惡化的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2月13日,日產汽車正式發佈了2019年財年第三財季以及前三財季(2019年4-12月)的財務業績報告,頹勢也隨之展露在公眾視野。

財報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5073億日元,同比下滑12.5%;經營利潤為543億日元,同比降幅82.7%;淨利潤393億日元,同比下降87.6%。其中第三財季(10-12月)淨虧損260.9億日元,上年同期則盈利704億日元。

這是自雷曼危機以來,日產汽車時隔11年再次在該季度出現虧損。

日產,面臨破產?

“日產將在2年內破產。”

前日產CEO卡洛斯•戈恩的預言似乎要一語成讖。

第三財季淨虧261億日元,日產汽車中了戈恩“魔咒”?

作為日系車企的生力軍,日產曾經一度叱吒於車市。但如今,內外壓力之下,它早已不復往日。在此次財務報表中,日產在全球整體市場銷量疲軟,是下滑主因。

扉旅汽車查閱數據顯示,2019年日產汽車全球銷量為517.62萬輛,同比下滑8.4%,而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日產汽車在全球範圍內僅銷售369.7萬輛汽車。

從銷量的分佈來看,2019年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美國市場、歐洲市場以及日本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幅度分別為1.1%、9.9%、17.2%、7.8%。

日產汽車新任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表示:“儘管我們設法保住了在中國的銷量,但是美國和歐洲的銷售下降影響巨大。”而日產此前也曾表示,若歐盟關係發生改變,日產或將退出歐洲市場。

而中國市場作為日產汽車的第一大市場,2019年銷量為154萬輛,雖然1.1%的下滑幅度並不大,但仍低於160萬臺的銷量目標。

銷量的下滑,伴隨著利潤的走低。

一直以來,日產以銷量為導向,追求大幅折扣,其利潤率一直不容樂觀。

日產預計,2019財年淨銷售額將同比下跌12%,至10.2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73%,至850億日元;淨利潤同比下降80%,至650億日元。

此次,日產再次下調了全年利潤預期,將此前預估的1500億日元下調至850億日元,跌幅近50%,這將是11年來日產最低的利潤目標。要知道,這一數字最初為2300億日元。

同時,日產還在財報中下調了2019年度銷售預期,預計整個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全球售出新車505萬輛,比此前預期數字下滑3.6%。

這與競爭對手豐田和本田的樂觀預期,形成了鮮明對照。

第三財季淨虧261億日元,日產汽車中了戈恩“魔咒”?

內田誠表示,“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銷量一直疲軟,這需要我們比原計劃做更多的重組工作”。

為了扭轉頹勢,日產決定繼續裁員、關閉工廠並削減車型供應。去年7月,日產宣佈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同時壓縮工廠產能。如今,“日產又要計劃裁員至少4300個白領工作,並關閉兩個生產基地”。 該公司預計在2023年前,削減10%產能,用以控制成本。

在裁員超過15000人、關閉兩家工廠並砍掉14家工廠生產線的同時,日產曾寄希望於銷量穩定的中國市場。

不過,受到疫情影響,日產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以及日產本土的九州工廠均已暫停生產。

據扉旅汽車查閱最新銷量顯示,日產汽車在華1月份銷量僅為11.81萬輛,同比下跌11.8%。 中國區的下滑,或將成為壓垮日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聯盟,沒有未來?

除了“2年內破產”的“魔咒”,戈恩還曾說過:“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已沒有未來。”

雷諾-日產聯盟組建於1999年。2016年,在戈恩的主導下,日產汽車收購三菱汽車34%股權,獲得控股地位。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由此誕生。

但受戈恩被捕事件等因素影響,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聯盟發展遭遇考驗,聯盟因內部股權和話語權等問題陷入長期焦灼的博弈之中。

第三財季淨虧261億日元,日產汽車中了戈恩“魔咒”?

扉旅汽車查閱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雷諾汽車集團持有日產汽車44%的股份,且對日產汽車內部事務擁有投票權,但日產汽車卻僅持有雷諾汽車集團15%的股份,且對雷諾汽車集團內部事務沒有投票權。

有報道指出,日產汽車方面部分高層人士認為,這一現狀使日產汽車獨立性受到考驗,其想要擺脫這一局面。由此,聯盟之間嫌隙漸生,並一度曾傳出雷諾汽車集團及日產汽車將考慮解散三角聯盟的傳聞。

但很快,這一傳聞被澄清。

“聯盟是競爭力的源泉。為了保持持久利益的增長,將努力追求能夠凸顯各公司優勢的合作方式。且聯盟每個月都在開會併發揮著作用,展示出日產願意繼續保持合作關係的姿態。”日產方面如此說道。

雷諾也表示了力挺。雷諾董事長讓·多米尼克·塞納德表示,該聯盟“穩固、穩健,一切都有可能,就是不會終結”。

第三財季淨虧261億日元,日產汽車中了戈恩“魔咒”?

這個曾經穩固的鐵三角關係雖不似當年牢固,但如今正試圖做出改變。

2月1日,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宣佈達成全新框架協議,並表示將採取措施促進更有效的資源共享,幫助三家成員公司增強競爭力,提高業績。

該聯盟表示:新框架協議將利用各自優勢為成員公司創造更多價值,並形成戰略互補。此外,三家公司“再次重申了聯盟在各自戰略及競爭力加強上的重要意義”。

根據規劃,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將對全球市場進行地域劃分,確立“標杆公司”。其中,日產汽車為三角聯盟在中國市場的標杆公司;雷諾集團、三菱汽車則分別是聯盟在歐洲市場、東南亞市場的標杆公司。

三家成員公司的中期戰略計劃將於2020年5月左右同時公佈。

在如今汽車市場下滑的背景下,此時抱團取暖、加強合作或許是三家成員公司解決彼此之間問題的最好方法。

畢竟,挽救聯盟頹勢是三家車企的終極目標。

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全球範圍內交付新車1020萬輛,同比下降5.6%;低於大眾集團和豐田汽車的1090萬輛、1070萬輛,已由全球第二跌至第三。

如今,戈恩的“魔咒”是否靈驗,答案還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日產還是聯盟,都會經歷一段很長的陣痛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