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吃酒席,大家都不喝酒,有人把酒桌上的白酒和飲料都帶回去了,你怎麼看呢?

農夫也瘋狂


農村酒席上,一些不喝酒的人在酒席結束後把酒桌上的白酒和飲料都帶回去了,這種“順手牽羊”的的現象確實存在,也讓人無奈。

現在農村酒席因為大部分男的都外出務工,因而酒席上的女客特別是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婦女較多,她們中的個別人素質不高,卻是精打細算,斤斤計較,尤其愛佔小便宜。凡事絕不吃虧。吃酒席隨了份子錢,更是變本加利,“小禿兒長了臉邊胡——缺處有補”。所以,在酒席上吃吃喝喝還不算完,還要能拿就拿,能帶就帶,撈到啥拿啥,並且心安理得。因此,把酒和飲料揣進腰包,甚至連桌上的飯菜打包帶走。

還有一些人持觀望態度,一旦看到有人行動,心理就開始不平衡,羨慕嫉妒恨,所以也一哄而上,爭先恐後出手,不為最先,也不恥最後,還自我解嘲,說什麼不拿白不拿,拿了也也白拿,白拿誰不拿,你拿我也拿。

這些不喝酒的人之所以敢這樣做,大多出於僥倖心理,認為主家忙於送親送客,沒有時間來收拾飯桌,想當然認為主家不再乎這剩菜剩湯,剩煙剩酒,也就更明目張膽,若無其事。這些人可能還這樣想,萬一被主家看見,大不了說幾句玩話,編個瞎話把東西留下,搪塞過去,都是人熟臉花,不看僧面看佛面,主家也不會讓人下不來臺,收不了場。就算自認晦氣,討個沒趣,過個節氣。丟人又沒丟錢,不算破財。

所以。在農村酒席上這種不正之風,主家睜隻眼,閉隻眼。客人也見怪不怪,心知肚明,不去挑破。結果是隨了份子,很少去吃灑席,眼不見,心不煩。


農家少閒日


我是容姐,河北石家莊村裡人。因為年歲的關係,所以經常吃一些結婚喜宴,或是滿月酒之類的酒席,所以對題主所說的這事有了解,因為我們這裡也有一些這樣的人。


在我們這裡,吃酒席的時候,一般都是親人朋友坐在一起的。即便是不是親戚朋友,也都是很熟的人的。所以大家對於彼此的性格也都有一些的瞭解。

以前吃酒席的時候,剩菜剩飯的沒人要,大家都是吃好了就離開的。可是後來看到有人要剩菜剩飯,還說如果不要,剩下的也是都會成為垃圾的,所以要剩菜剩飯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要剩菜剩飯的原因,也是因為家中養了貓兒狗兒的,帶回去讓它們吃的。雖然我家有兩條狗狗,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要過剩菜剩飯,因此也就有人說我不會過日子。


因為我是女人,所以我們桌上一般都是上飲料的。可是現在人們,很多人都覺得飲料做的有問題,不如喝白開水,因此很多飲料基本都不動的。最後也都是有小孩子的人拿走的,因為小孩子對飲料有感情。

至於說白酒,我們這裡是沒有人帶回來的。即便是不喝,也是剩到最後,主人家收拾回去的。因為桌上有酒的都是男人的酒席,在我們這裡,男人一般都是很有風度的,讓他們帶酒菜回家,他們覺得丟人現眼,因此不會有帶就回家的事情發生的。


總而言之,現在發請柬的是越來越多,不管親戚朋友,還是不太熟的人都會有,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吃酒席的人覺得心理不平衡,所以也就會有吃不了,喝不了的帶回去的情況發生了。如果只請了自己很親近的人,是絕對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的。你們說是嗎?


容姐花語


我是陝西愣娃,愛美食愛生活。

在農村吃酒席,大家都不喝酒,有人把酒桌上的白酒和飲料都帶回去了,你怎麼看?我原本以為這種現象只會在我們那兒發生,在問答上看到這個問題才知道,原來這種情況各地都有



現在的農村吃酒席雖然沒有前幾年那麼鋪張浪費,但是攀比的情況依然存在,就好比雖然這一桌都是婦女或者小孩,沒有人喝酒沒有人抽菸,但是為了顯示主人的熱情好客豐盛的招待,菸酒也是一樣的少不了。菸酒都上桌,但是沒有人用,所以也就剩下來了



而且農村酒席上的酒基本上沒有人動,除了酒的質量不太好以外,還有很多種原因。在我們那兒,一個餐桌上只會放一個喝酒的杯子,那就意味著,只要是這個桌子上喝酒的人,都要共用這一個杯子,所以有的人就心生膈應,基本上就不喝酒了。隨著生活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了私家車,出門赴宴也都是開車去的,現在酒駕入刑,所以基本上開車的人,也沒有人敢喝酒了。而且農村的酒席上,因為人數比較多,存在這種拼桌的情況。有可能跟你在同一個桌子上吃飯的人,你都不認識一個,再去喝酒怪沒意思的,如果有認識的還可以小酌兩杯

雖然沒有人喝酒但是這些套路環節都少不了,有的酒壓根就沒有拆封,有的喝了一半。像這種喝了一半的飲料或者酒,帶走還可以理解,因為留著主家也喝不了也是浪費。但是完全沒有拆封,還沒有拆開的酒或者是飲料帶走,就有點過分了,倒不是家裡真少這麼點東西,只是有那種貪圖小便宜的心思,愛佔小便宜就想著順手牽羊,反正人多沒有人會發現



現在在農村吃酒席,基本上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作為主家的人來說,這也沒有辦法阻攔,全憑客人自覺了。風氣比較好的地方,還都會幫著主家把沒有用完的飲料或者酒收起來擺放著,等著主家自己處理。風氣不好的地方,可能有的人連沒有拆封的整瓶都揣走了,恬不知恥不以為然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的開放,這種攀比的心理也是在逐漸的減少了。勤儉節約都成了大家的共識,成為了一種生活上的新風尚,不逞強不勸酒,有要喝的就喝,如果沒有人喝也不會勉強。這樣子既是給辦事的主家節省了不少的費用,也是能夠避免這種整瓶揣走又吃又拿情況反覆發生,惹人生厭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感謝您的觀看歡迎評論點贊記得關注我哦每天都有不同的美食和美食故事與您分享😗️😗️😘️😘️😘️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連小孩子都懂得這個道理了,因此現在吃酒席喝酒的人少了很多,而飲料如今也不是很受歡迎,畢竟整天聽專家說白開水才是最好的飲料,因此飲料也不太有喝。

往往宴席結束後,白酒啤酒紅酒,外加飲料剩下一大堆,那麼這些酒和飲料可以打包嗎?跟菜一樣,剩下的大夥打包帶回家好嗎?

答案是不好,這種做法無疑是土匪行為,它們和菜不一樣,菜是放不住的東西,吃不了就得浪費,而酒和飲料不怕啊,只要沒開瓶,那些壞不了。

而且在農村,酒席上置辦的酒水飲料都是直接從商店拉來的,當時沒結賬,提前說好,喝剩下的送回來,商店無條件退還,因此那些酒席上喝不了的酒和飲料是可以退給商店的,事主還能結算時少算幾個錢。

那麼有沒有人在酒席結束以後打包白酒和飲料的呢?答案是:有!我們村就有,我們村有個叫六子的男人,老婆是鄰村的,那年六子家嫁閨女,正值冬天寒冷時節,酒席之中,飲料酒水幾乎沒有人碰觸。


酒席結束後,六子媳婦孃家人開始瘋狂打包,瘋狂程度讓六子本家那些人趕緊退避三舍,把整個辦酒席的地方騰給他們打包,等他們打包結束後才收拾殘局,這夥六子媳婦孃家人想必是搶紅了眼,打完了菜,竟然去搶桌上的白酒和飲料,白酒是六子收藏了好多年的好酒,而飲料是從商店拿來的。

六子媳婦看著一群強盜般的孃家人,也不好意思阻止,然而送客回來的六子看到了此情此景,他不樂意了,本來就不受他待見的這幫親戚簡直就是在欺負人,於是藉著酒勁六子衝著媳婦就喊:你她媽的痴死還是彪子,不知道飲料沒給商店錢啊,都被搶了你還在那裡瞪眼珠子看!我砸死你個傻貨。

說著拿起腳跟前一瓶價值一百多的白酒照著媳婦拋過去。媳婦偏了偏頭。那瓶酒擦著耳朵飛到了大舅子媳婦的腳邊,只聽哐噹的一聲,酒瓶子碎了,嚇得大舅子媳婦一個哆嗦,手裡的酒趕緊放回桌子上。於是六子那幾個舅子媳婦和大姨子小姨子悄悄走到院子裡,把書包裡的酒和飲料拿出來後,怏怏而回。


農村宴席,除了菜和米飯,別的東西千萬別打包,那是搶錢行為,也是欺負事主的行為,會因此得罪了親戚。可千萬別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得罪了親戚,這樣就不好了。


看農村說農事


農村宴席上,喝酒的人越來越少,是實情,越來越形式化,根本就沒了喝酒的氛圍。既然不喝,又花了錢,要把酒和飲料帶走,就像把沒吃的菜打包一樣,不算異常。認真理論起來,主要三大原因。


第一個,過去的傳統人情味兒被現在的經濟觀念沖淡。

有一個基本的倫理規律,人之間的感情只能在沒有功利條件下存在。一旦有功利成分介入,感情就會變質。很多現象可以證明這個規律,譬如直系血親的家庭成員之間,論親情再親密不過,但是一有了金錢關係,就不再那麼好了,所有的反目成仇都是因為它。

如今這樣的宴席,無非是隨了禮,送了錢,走個過場吃頓飯,沒什麼人情冷暖,只有送了多少錢,還在算計著怎麼找回來。

第二個,根本就不是喝酒的場合。

過去誰家婚喪嫁娶,有了事情,親朋好友,鄉里鄉親,都會到場幫個忙,搭不上手也去捧個人場。坐上酒席,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相互有話說。如今誰不認得誰,即便知道,平時也沒交往,沒話可說,哪還有心情喝酒。

第三個,如今都很忙,各有各的事。

能到場吃頓飯就是給了面子,哪還有功夫喝酒啊。再說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是車,開車不喝酒,沒有車又基本沒臉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還怎麼喝酒。所以,沒喝過的酒帶走算了。


普濟


現在酒席喝酒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其實這是個好現象,那是什麼原因大家喝酒減少了呢?

1、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對自身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喝酒傷身已經成為人們普遍認識。

2、現在人們車輛保有量很高,出門送禮一般有車的都開車,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是對親人、對朋友的最起碼尊重。現在交警查酒駕已經常態化,大家不敢喝,否則有被拘留的危險。

3、酒桌喝酒或者勸酒,有噴出事,大家都有連帶責任,都要擔責。

有人把白酒和飲料帶回家的現象,在各種場合的酒席都會出現。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不好的。


一般來說只有主人在收拾白酒或者飲料的時候才可以分配。

當然主人也會根據本桌的情況,要主動把飲料給帶走小孩的親戚朋友,或者親戚朋友家裡有小孩的,主人一般會主動給的,這也是種禮尚往來的禮節意識。

主人對待白酒,白酒一般價值比較高主人會把沒有喝完得白酒拿回家送給商家,這樣可以減少酒席花銷。也有的主人會把沒有喝完的白酒收集到一個瓶子㎏,然後會給很親的喝酒的親戚帶回家喝,這樣也不失禮。



而對於那些沒有在主人容許的情況下私自拿回家的白酒和飲料,這種行為是不可理喻的,這種行為主人都會記在心裡,當場不好說你,總有一天會拿出來說的。


三六五平凡之路


別提白酒和飲料了,沒有把盤子給你帶回家就算給主人面子了。

一開始,在農村坐席,吃的是祝賀和喜慶,現在的確是變味了。以前有的流水席吃不完,會剩下很多菜,主人看著也著急,吃也吃不完,就會讓吃客帶回家。

這樣的開始,農村人是淳樸的也是傳統守舊的,主人讓拿回家就拿唄。有人拿,就有人看到,也有人拿不到,就會覺得吃虧。

再後來,人們吃完流水席就會自帶塑料袋,給主人說,這些吃不完浪費,就拿回去餵狗餵豬喂貓,其實大多數都是自己回家熱熱繼續吃。

再後來,這種情況就習以為常了,幾乎每桌都有那麼幾個人帶塑料袋,甚至一開始吃了一會,就開始裝袋子,害怕自己搶不到。

很久之前農村人是相當淳樸的,紅白喜事流水席,都是相互敬酒,不會拿起筷子搶菜,也很謙恭。後來,也就一窩蜂搶菜吃了,有時一筷子下去,想要再來一筷子,已經沒了。

蘇魯豫皖地區,把這種流水席上的菜帶回家,叫做“折菜”,就是吃席後把剩下的吃不完的菜打包帶回家。其實,這是一種民風的倒退!

那麼問題就很容易理解了,能把菜帶回家,酒就能帶回家。這種情況一度被人指指點點,相互笑話,其實是五十步笑百步。

所以這個問題,不是飲食的問題,人性本來就是如此,在道德約束之下,薄如胭脂,向前一步是佛,退後一步就是魔鬼。


大家都知道,現在隨份子錢很多,吃是吃不回來的,白酒,在流水席的場合,喝的越來越少,遇到貴的白酒可以拿回來,把本兒賺回來一點,心裡頭也會平衡一點。

其實現在的農村流水席,早就變了味道,吃也吃不爽,喝也喝不爽,純粹的農村風俗和鄉情的維繫,其實現在也差不多走到了頭。時代一直向城鎮化發展,鄉土逐漸失落,把酒水帶回家,反過來說也是給主人面子,不吃完不喝完,就是認為主人辦酒席質量不行,吃完喝完就是主人的尊敬。打包回家,也省了主人過後收拾的煩惱!

(完)


樓蘭餐廳老王


在農村辦酒席,如果酒席比較大,每個桌子都會準備一壺酒和若干飲料,這樣不管客人坐哪桌,如果有喝酒的,主人家不需要每一桌都去探查,免得照顧不周,喝酒的喝酒,不喝酒的喝飲料,如果不夠喝,就去隔壁桌拿。

為什麼有的人把酒桌上的白酒和飲料帶回去呢?

在我們家鄉帶白酒回去的沒見過,但是帶飲料回去的就經常能見到,首先是生活在農村的,每家每戶都會釀/存一點酒,除了自己喝,等有客人的時候,家裡也有酒喝,而一壺酒又不值幾個錢,帶回去沒必要,關鍵是桌子上的酒是用酒壺來裝的,也帶不回去呀?除非喝的是啤酒,貌似農村辦酒席,喝啤酒的很少,普遍都是喝白酒。

至於飲料之所以會帶回去,一般都是小孩子帶,大人不會帶,小孩子比較喜歡喝甜的東西,當吃完飯,如果發現還有未喝完的飲料就會帶回去,雖然飲料不值錢,主人家也用不到了,所以小孩把未喝完的飲料帶走並沒問題,另外就是一場酒席下來,也剩不了多少飲料,就算不被帶走,飯後主人家也會將已開瓶的飲料給倒掉。

酒席上帶飲料回去很正常,反而帶菜回家才叫稀奇

在農村酒席流行著一個“帶”文化,一個紅包,把全家老小“帶”過來,吃完酒席,把吃不完的菜“帶”回去。

有的地方可能是民俗的原因,傳菜師傅把菜送到桌子上,就會引發哄搶模式,搶不贏的就用手抓,用手抓太慢,直接將碗端走,或許這樣才叫熱鬧,而有的地方,酒席上的一些人會將吃不完的飯菜用袋子裝走,這才叫過分,或許這就是當地的習俗吧。


老梁話三農


在我們老家吃酒席的風俗習慣中,好像從來沒有人把白酒帶回去的習俗,即使是在飯店中擺酒席,白酒也會還給主人家,沒喝完的。飲料的話倒是無所謂,基本上有小孩子或者是有人帶走,也沒有人講話。另外就是酒席上的煙一般在桌子上給散完了,或者是有抽菸的人帶走。

如果是在家中擺酒席的話。,不管是飲料,白酒還是香菸,基本上剩下的都會還給主人。在農村,酒席上消耗量最大的就是白酒,香菸。如果是在飯店中,白酒的量還要少一點,畢竟很多人開車或者是騎車,現在酒駕也查的嚴,自身安全也會更重視。

從我個人的觀點來講,將白酒帶回去,好像有一點過了。可能是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但是從我們當地來說,如果這樣帶走的話會被人鄙視的。現在的經濟條件比較好,家裡也不缺一瓶兩瓶。一般也沒有人願意主動去幹這種事情,除非是說主人發話,免費送給一些客人的話,那是另算。

當然,如果真的有人拿了,一般情況下,主人也不會說什麼。畢竟辦酒席這種事情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開開心心就好,也不會太在乎。可是背地裡會有人說閒話的。

不知道您當地有沒有這樣將白酒和帶走的習俗。歡迎在下面留言,說一說您的觀點,感謝您的閱讀。


止茶


現在農村舉辦酒席比以前都比較“正規”了,看上去挺上檔次的。首先現在大部分的農村酒席中,桌子都是用紅的塑料布覆蓋,然後在擺上菜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方面收拾桌子,省去了洗桌子的麻煩,而且現在的酒席菜餚也更加豐富,可以說大部分主人家在農村舉辦酒席都希望盡最大能力做得更好,以此受到人們的誇獎,這樣主人家也有面子。



對於題主所說的,一些不喝酒的酒席桌,人們吃完飯以後就把桌子上的白酒和飲料都帶回家的這種現象。個人認為沒有什麼不脫的,本來現在辦酒席,桌上的飯菜和菸酒這一類就是為前來參加酒席的鄉親準備的。在我們南方,一般農村酒席中,一桌子菜主要有12個菜或者十個菜,寓意“十全十美”,基本都是雙數,這也是圖個吉利,而且除了菜餚之外,每桌還會有兩瓶白酒+兩包煙+兩瓶飲料+十個雞蛋。如果是結婚酒席的話,那麼每桌還會有10個小包喜糖。



一般來說在鄉親們前來吃完以後就會打包剩下的飯菜,讓後各自回家,那麼一天的吃酒活動就基本結束了。對於鄉親們把沒有喝的白酒或者飲料拿回家的現象,個人覺得並沒有什麼不拖的,本來一桌子上的飯菜和菸酒就是為了前來的村民準備的,而且現在基本上每一位前來參加酒席的村民都是要上禮金的。對於剩下的白酒飲料客人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拿回家的,這個並不會被別人說三道四。



我們這邊的習俗是這樣的,其實對於這些東西而言並不會太在意,雖然很多村民經濟並不富裕,但是大家並不會貪圖小便宜,而對於主人來說,他們更願意客人把這些東西都帶有,省得後續打理,特別是飯菜如果沒有鄉親打包回家的話,主人家又吃不了這麼多,最終也只能倒掉,這樣會更加的浪費。

因此對於酒席飯菜打包、帶菸酒回家的行為,個人覺得更應該值得發揚。當然了,對於一些喝酒的桌席而言,大家也不會打包,而是留著一起慢慢邊喝邊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