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16歲整天就打遊戲,不愛學習怎麼辦?

湖南老趙


慢慢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家長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不要見女兒學習不好,就老實拿女兒和別人比較(人最不喜歡父母拿別人和自己比,人比人,氣死人)。

2.平時多輔導孩子功課,晚上多補習補習,慢慢來,以前沒學好的也可以複習。

3.肯定孩子的優勢和強項,任何孩子都有優點,比如會下棋等等。

4.鼓勵孩子,發展一兩個興趣愛好,比如唱歌,畫畫。

5.監督孩子少玩手機遊戲。

6.獎勵孩子的進步,哪怕倒數第一進步到倒數第二也是進步,及時獎勵。

7.關係孩子的生活,按時休息,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心裡需求。

8.家長要端正自己的位置和期望,不要操之過急,凡事慢慢來。


半夜挑燈讀論語


本人目前研二,我高中因為住校,和同學還出去過包夜,那時候非常喜歡玩英雄聯盟,回家也是瘋狂的打遊戲,沒日沒夜的打(其實不是上癮,真的只是單純的想發洩一下),父母本來是不怎麼反對我打遊戲的,畢竟一個月才回去一次,但因為打遊戲,叫我吃飯總得拖一會,家務也不做,也很少他們交流,所以經常爆發矛盾。

我的理由也是說在學校裡認真(居然一樣!!!),但我是真的在學校裡學的還可以,不能說認真,但成績一直維持在還可以,能被各方接受的水平上。我不像別人有高目標高要求,我有的是高底線,成績,行為,維持在底線之上就好。

我當時的渾噩,現在看來原因多數是視野太窄,接觸信息嚴重短缺且偏頗。

我接觸不到考上名校的人,親戚裡面的稍長一些的哥哥姐姐,考的最好的是一個不錯的211,可我隨便學學就能比他考的好,我不知道上名校和普通985的差距,也就沒有動力去努力,去拼。

而且我能接觸到的關於名校的信息,多出於媒體,而媒體所報的東西多半是負面的(正常的誰去報→_→)

再者就是,一些老師的前學生回來看望老師,也會過來給我們講講大學生活,不管是出於好意還是老師授意,他們多半會描述的大學很好云云,但我還是能看出多數人沒什麼長進,話都說不明白,講的東西一聽就覺得假,導致對大學的期望越來越低。(現在看看周圍同學,生活多半是上課吃飯睡覺打遊戲,不好社團不搞學習不讀書,有事沒事的逃課,想想這部分人回去給高中生講大學,哎)

帶孩子去旅遊開拓下視野。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題主,您兒子可能在學校是真的有學習,回家需要放鬆休息一下而已(猜測,這個真的太難說了),當然一週回次家打遊戲確實有些過了。而且,上大學真的是有用的,雖然很多大學生也是天天打遊戲,但如果自己想上進的話,大學裡還是有一片天地的。再者就是,您如果可以找一些上(過)好大學而且大學裡依舊上進的人,來和你兒子聊聊,把他對大學的熱情與憧憬重新找回來,應該會有幫助的。


CHINA第一坑貨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每個家庭都有多款智能設備,電腦、筆記本、平板和手機等,不僅僅是孩子喜歡整天打遊戲,很多大人也機不離手,甚至熬夜通宵。

遊戲裡比較容易獲得成就感、存在感或滿足感,特別是心智還不太成熟的孩子,如果在現實生活或學習當中,孩子缺少表揚或者認可,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越來越沒有信心,同時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是教育方式的簡單和缺乏技巧,都是造成孩子逃避現實,厭惡學習,從而沉迷遊戲的主要原因所在。

網絡(遊戲)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不可以簡單粗暴的戒斷,網絡成癮的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情緒、親子關係、人際關係等問題。

糾正治療可以採取轉移治療方式:1.週末安排外出活動,比如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回岳父母家看望姥姥姥爺,時令季節去搞個採摘活動,天氣好去爬個山搞個遠足,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長的假期(寒暑假)安排夏令營等方式讓學生遠離電腦或智能設備;2.在家庭中,父母慎用電子產品。孩子沉迷網遊,多半有一些家庭影響,父母抱著手機不放,對孩子缺乏關心,等孩子沉迷上游戲,悔之莫及。家長要自律,方能換來孩子自律。3.發現孩子特長,進行興趣轉移培養。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籃球、足球、乒乓球,繪畫,舞蹈,那麼就多讓孩子去參加興趣相關的活動,多表揚,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找回存在感和認同。從而替代遊戲給孩子帶來的滿足感。

16歲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有了逆反心理。在家庭中,可以採取迂迴策略,拿出自己一項不良惡習,與孩子進行競賽,讓孩子監督父母。糾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父母要用耐心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


周豔磊697


玩遊戲上癮,不僅是孩子的事兒,大人也會如此。但是,一般情況下,大人對自我的約束和管理能力還是不錯的,不會讓遊戲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孩子就不同了,他們迷上游戲之後,不僅學習下降,就連精神都會變得恍惚。曾經有過幾個案例,幾個施暴的少年,就是把現實和遊戲混淆了才做出的糊塗事兒。

那麼,怎麼才能把孩子從遊戲上癮的漩渦中拽出來呢?以下的小建議,希望能夠對家長們有幫助。

一、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迷戀遊戲

每個孩子迷戀遊戲的原因都不會完全相同。有的喜歡那種刺激和新鮮感;有的則是為了討好朋友,玩遊戲只是想跟他們找到共同語言;有的則是為了釋放壓力;還有的,竟然是因為與父母賭氣。

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沉迷遊戲之後,千萬不要粗暴對待孩子,那樣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事情更惡化。家長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鼓勵他說出玩遊戲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會更好更快地讓孩子戒掉遊戲癮。

二、利用外在干擾,讓孩子遠離遊戲

遊戲確實能讓人上癮,尤其是那些自控力還不成熟的孩子。孩子不可能會一下子就戒斷,而是要一步一步來。

這個時候,家長要懂得藉助外力來干擾孩子的這個癮。首先,家長要將孩子從遊戲中暫時脫離出來,帶他去參加戶外活動。比如拓展CS活動之類的,讓孩子遠離虛擬時間,重回真實人間。如果方便的話,家長也應該一起參與進去,既可以加深親情關係,還可以讓孩子放下對你的戒備,不再把你當敵人。

對於孩子喜歡玩的遊戲,家長也不要談虎色變,而是要適當瞭解一下,找到與孩子之間的共同話題,然後一起交流。這樣,孩子對你的排斥心理會慢慢變淡,你再趁機介入一兩句勸導的話,他也就容易接受了。

我記得有一個家長是這樣做的,他沒有強迫孩子戒掉遊戲,而是跟孩子一起玩,期間他們還一直都有很好的交流。他跟孩子虛心學習,然後會對遊戲裡的某些規則提出質疑,很自然地告訴孩子現實是怎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陪玩之後,孩子竟然對遊戲不再感興趣了。

所以,在幫孩子戒除遊戲癮的時候,家長也一定注意,不要操之過急,太急,會重新引發孩子的警惕,讓孩子再次生出叛逆的心思。


南簫


這是個比較頭疼的問題,現在孩子玩遊戲上網成癮非常多。 作為家長不要有絕望的心裡,相信孩子的問題會解決好的,這是解決孩子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永遠也不要放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正確的方法。很多時候,孩子是無辜的,是受害者。 同時也不要迷信。不能只相信某一個人,而不相信其他志願者,懷疑志願者。戒除孩子網癮要靠全社會的力量,包括家長、老師、志願者和一切有社會責任感的有識之士。 更不要急功近利,要求馬上見到效果,馬上見到孩子脫離網癮。任何事情的解決都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孩子的網癮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作為家長,我們不要把孩子當作成年人去看待。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曲折,上網成癮僅僅是其中的一個而已。


傑視界


第一、玩手機不是一個獨立的表象,一定是被影響產生,如,家長平時愛看書嗎?還是家長平時也愛玩手機。

有的時候,因為家長,忙著自己的事情,用手機黑孩子玩是最好的讓孩子安靜的方式。

所以玩手機多半是家長自己給孩子養成的習慣。

所以,要改的家長,家庭薰陶最重要。

第二、孩子空餘時間的引導,如果家長沒有愛好或者,家長的愛好孩子不喜歡,那就要找到其他愛好,把孩子精力引開。

總之一句,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

要改孩子,先修改原件。


萬鼎企業大學奕天老師


最好找一所嚴格管理的私立學校就讀,嗎樣學生就沒有機會接觸手機了,時間長了,他也就沒有那麼想打遊戲了。只用語言和孩子談,講道理,很難行得通,因為遊戲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放棄談何容易?就是讓你從今天開始,不玩手機了,你又能做到嗎?孩子如果不能自我管控,那隻能“狠心”藉助外力進行管理,強行戒除孩子愛打遊戲的癮。如果現在不狠心管理,孩子一直沉迷遊戲,後果會是什麼呢?


筆尖說教育


16歲的孩子還打遊戲,的確讓家長頭疼。這個年齡階段又處於青春叛逆期,教育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我認為可以這樣做:

一、方法上正面引導。正面引導的作用是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家長在這方面要做出示範,用自身的行為品質去感染他。家長對工作的一絲不苟和執著追求以及堅決果斷的行事態度都會對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起到積極作用。打遊戲的孩子多半是在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而良好的品質就會幫助孩子消除畏難心裡,從而主動學習和鑽研。同時,還要引導孩子把興趣愛好轉移到學習上來。家長在瞭解孩子的學習時不妨改變一下方法,降低姿態,把檢查孩子的作業改成向孩子請教,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就感和快樂體驗,即便是孩子不知道的,家長可以打開孩子的課本和他一起去思考,這樣就可以把孩子打遊戲的時間擠兌出來了。堅持這樣做,讓孩子慢慢過濾掉遊戲的快樂。

家長們不妨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培養學生的特長。

二,教育手段也要恩威並施。一味地說教,孩子未必會當回事,一味地責備又會加劇孩子的叛逆,所以恩威並施還是有必要。


五零大叔


很多人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小孩處於這個階段,正是好玩好動而且有些叛逆的心理,要採取正確的方式處理。

1、限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

  孩子的天性都是愛玩,所以孩子喜歡玩遊戲,也是在所難免的,不過家長們要注意把握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只要把握好時間也沒事,比如每天玩40分鐘左右,時間不要太長,可以讓孩子多瀏覽新聞,或者是有益的資訊等等。

2、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對這件事產生了興趣,那麼他會專注於這件事上。所以除了在家讓他有時間觀念地上網之外,父母們要多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比如游泳、打籃球、手工製作、學習攝影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事。

3、做完作業學習後再玩遊戲

  父母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協議好,讓孩子先去學習,完成好老師佈置得作業,再讓他玩遊戲,嚴格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

4、電腦別放在孩子的臥室

  父母一定要注意的這點,電腦一定不要放在孩子的臥室,因為電腦輻射大,長期放在孩子的臥室,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並且孩子的自制能力差,他會趁你不注意偷偷玩遊戲到深夜不睡覺。

5、多和孩子互動一起聚會

  平時家長工作忙,生活事瑣碎,導致孩子沒人陪,沒人理,沉迷於網絡遊戲。每到週末,父母可以多陪陪孩子,舉行些家庭聚會,和孩子分享生活,分享他們的成長樂趣。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只要注意好把握好孩子上網玩遊戲的尺度,同時多聆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定會有個快樂的童年。


每天都過的很好


一個孩子的教育,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如果缺乏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健康的。對於孩子沉迷遊戲,16歲了,有自己的分辨是非能力了,也會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需要,所以不適宜一刀切式的否決他,先彼此敞開心扉去交流一下。

引導好,玩遊戲與學習相結合,什麼時候可以玩遊戲,什麼時候該學習,控制玩遊戲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