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區:退役軍人新戰場 小區門口來站崗

近日,沈北新區正良街道仁和佳苑小區門口多了兩位身姿筆挺的年輕人,他們在小區卡口點位上,負責監測值守工作。一打聽,原來他們都是退役軍人,是來小區堅守防疫陣地的。

在沈北新區蒲昌路的繁華地段,藏著一個不起眼的居民小區——仁和佳苑,這是一個2004年交付使用的老舊棄管小區,住在這裡的360戶居民有一半是外來租房戶,人們早已經習慣了在隨便出入的“敞口”小區裡生活。

沈北新區:退役軍人新戰場 小區門口來站崗


1月31日清早,小區居民王大姐穿好外套、戴好口罩從家裡出來到附近的超市買菜,出了門發現小區大門口多了兩位年輕人,他們的身前擺了一張用置物架改造的臨時辦公桌,桌上立著一個“小區防控測溫點”的牌子,旁邊的小喇叭正在播放疫情防控宣傳語音,桌前放著一個通告板,旁邊還有一個廢棄口罩垃圾箱。王大姐心頭一熱:咱這老舊小區也有人站崗了。她熱情地上前與站崗的年輕人聊天,原來兩位年輕人是沈北新區退役軍人服務局招募回來的退役軍人,怪不得這麼精神呢,原來是當過兵的!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沈北新區按照省市區關於“對老舊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並設立登記處、安排人員值守”的要求,補充區內11名退役軍人到各老舊棄管小區卡口點位上,負責監測值守工作。連日來,堅守在正良街道的退役軍人們用軍人的作風和品格在老舊小區門口堅守陣地,默默奉獻。他們每天早晨6點到崗,午夜12點撤崗,為進出小區的人員測量體溫、宣講防疫知識、檢查外來車輛、登記外來人員信息,為老舊小區的居民守護著平安和健康。2月6日,他們還為仁和佳苑小區安裝了一扇天藍色的小木門,這回小區真的封閉了。小區的居民們每次進出都感到無比的幸福,他們每次回家都自覺到監測崗前測量體溫,報告自家的門牌號和自己的出行軌跡。

值守在仁和佳苑的退役軍人周航和孫旭東說:“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們就是‘戰場’上的士兵,我們不衝鋒陷陣誰來防控疫情,誰來為群眾安全護航呢?”軍人的擔當和品格溢於言表。

當下戰疫仍在繼續,正良街道將始終保持高度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在區指揮部的正確領導下,在區直部門的鼎立支持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堅持戰鬥,直到奪取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