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距2月1日內科9位醫生為抗擊疫情支援發熱門診一線,已過去了10多天了。他們分別來自內科9個不同專業的亞科,年齡最大的43歲,最小的33歲。有共產黨員、有熱血青年、有參加過03年“非典”的資深醫生、更多的還是“非典”之後走出校門的70後和80後。他們有著不同的醫學背景,有著成為醫生的自豪和快樂,有著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美好憧憬,每個人一步一個腳印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為自己的追求而奮鬥。今天,在院黨委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集體領導下,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走到了一起。

每位醫生都不會有先見之明,能想到在今天這場疫情中不期而遇,成為同甘共苦、並肩作戰的戰友。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它擔當著人類生命與健康的責任;在面對形形色色奇怪的疾病,沒有望而卻步;在生與死的抉擇中,他們第一個想到的是病人。

面對傳染性疾病,特別是人人易感的呼吸道傳染病,每一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人人都是潛在的被感染者。來自內科的9位醫生,不能說在進入發熱門診之前沒有絲毫忐忑。可是在1月31日組織的全體人員培訓會上,大家異口同聲表示,聽從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安排,堅決完成好發熱門診的任務。在兩院區的發熱門診工作了十天,不管是條件的艱苦,還是診斷的困惑,都不再是聽別人講故事,這些支援發熱門診的醫生也有了自己的故事。下面就來聽聽他們的內心獨白。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呼吸科主任助理程洋(左一)醫生

程洋醫生來自呼吸科,剛剛從德國學習回來,有專業背景,被分配在這次發熱門診負責醫療工作。他說:“開始時候我認為對於這個疾病是瞭解的。但隨著工作的深入,在沒有放開核酸檢測確診實驗的情況下,它的不典型性,使我們的診療存在很大難度,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一方面及時和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溝通,另一方面密切關注官方診療方案的更新,希望更有助於臨床工作的實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從事發熱門診一線工作以後,我發現儘管呼吸科和發熱門診均接診呼吸道疾病,但在疾病譜方面還是存在很大區別,發熱門診單單一次門診的診療行為很難做到完全確診,正常的疾病診療需要一個觀察疾病變化、隨訪的過程。所以我一直在做發熱門診的診後隨訪工作,我打算擴大隨訪範圍,更全面瞭解那些流行病學史不明、發熱原因暫不明確、影像表現不典型的患者,積累更多的經驗。我有信心我們最終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心內科醫生鄭梅

鄭梅是心內科醫生,也是這批來發熱門診支援的內科醫生中年齡最大的。她說:“其實作為非感染,非呼吸專業的大夫,支援發熱門診一線最大的擔心是患者的診斷問題。對於嚴峻的疫情,每個發熱的病人來就診,都要檢查肺部CT。如何正確解讀肺CT是我最大的短板。不過,在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帶領下,成立了專家會診團隊,並在發熱門診一線配備手機。每天都有三位資深專家組成會診團隊,及時給予一線大夫診療方案,方便我們對每一位患者解疑答惑,也讓工作更流暢,更踏實。他們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幹部科範斌醫生

範斌醫生來自幹部科,是一名共產黨員,平素喜歡運動,還有健身跑步的習慣。他說:“來到發熱門診已經一週時間了,以前雖然也輪轉過發熱門診,但是這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強。發熱門診重新組建了一個團隊,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合作起來可以說是無縫對接。期待疫情早點結束,和兄弟們共同舉杯慶祝。”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腎內科王曉飛醫生

王曉飛是腎內科醫生,也是這9個醫生中唯一參加了2003年“非典”的醫生。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已經一週多,她有些感想:疾病隨著診療方案不斷完善,目前已經出到第五版,但是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如何認定是否存在有意義的流行病學史等,還好有專家組成員幫我們解答疑惑;發熱門診採用最高級別的防護措施,但是因為物資緊張,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感謝醫院排除困難給我們提供可口的飯菜和住宿條件,看著簇新的被褥、整潔的環境,一股暖流淌過心間。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內分泌科李偉醫生

李偉是內分泌科醫生,平時看似說話少,實際很愛動腦,也是男醫生裡年歲最大的。他說:“我本人曾經在發熱門診工作過,比別的新同事更有經驗,如果感染科的同事真是需要我們援助,我覺得自己更合適。我妻子有5個月的身孕,家裡還有一個十歲的兒子需要照料,但是當我大年三十與妻子商量時,同樣有醫學背景的她表示全力支持。這段經歷會為我留下寶貴的財富。”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血液科石磊醫生

石磊是血液科醫生,白白淨淨,身材魁梧,常常是同事們談天的話題。他說:“支援發熱門診已經一週有餘,大家能團結一致,親如一家,不辭辛勞地工作。新冠肺炎治療指南和相關知識要點更新速度飛快,我們隨時隨刻都在學習,並快速把知識要點應用到臨床工作中去。通過醫護人員的耐心解釋和安慰,患者緩解了焦慮的情緒。感謝我們可愛的專家組!你們是我們一線的堅強後盾和主心骨!”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消化科高巖醫生

高巖醫生來自消化科,長的高高大大,穿的鞋子應該是這些人裡最大的,需要特供。他說:“發熱門診工作忙、累、危險,都不算啥,有科學防護也不擔心自己會被傳染,非常時期,我們要結合實際給予患者優質的醫療服務和心理疏導,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神經科廖琴醫生

廖琴醫生是神經科醫生,安安靜靜,話語不多。她說:“加入阻擊新冠肺炎發熱門診大集體後,一直被這個集體表現出來的拼搏精神所感染。隨著防疫情勢的變化和對新型冠狀病毒認識的不斷增加,指南標準、送檢政策和科室任務細節一直在不斷修改,大集體裡總能在熱烈地討論思考後,迅速地調整診療思路、程序。身處這樣的學習型集體中,感覺非常地踏實。”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風溼免疫科臧強醫生

臧強醫生來自風溼免疫科,年歲最小,“非典”時期還是個中學生。他說:“想到2月1日上崗的第一天,真是‘驚心動魄’,現在我的擔憂已經轉化為一種責任感,希望我在這場戰役中譜寫出我的新篇章。”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支援醫生的內心獨白

急診科趙斌主任

作為這支團隊的臨時負責人,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大家沒有那麼多豪言壯語,在樸實的話語中我看到了戰鬥在一線醫生的真情、責任和擔當。我們不希望這樣的疫情出現,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醫生,可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在傳染病疫情肆虐的時候,他們沒有辜負作為醫生這個職業的使命和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