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有接觸冠狀病毒的人為什麼也能感染?

熙雍雄


我們中山就有這麼一家3口,長住中山城區,年前一家人開開心心出門去旅行,於1日22日至27日參加旅行團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旅遊,旅行結束回到家後相繼發病,3人分別於2月9日,10日及11日確診為新冠肺炎。反思整個發病前軌跡,無武漢疫區接觸史,無明確新冠肺炎患者接觸史,同團遊客及密切接觸暫未見新發病例。



他們是怎麼感染上的?傳染病能夠傳播需要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者三大因素,缺一不可,新冠肺炎所有人群易感,這一家三口全是易感人群,沒有疑問,那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那麼,傳染源在哪裡?通過什麼途徑傳染上?

1.傳染源在哪裡?

這一家人真真切切記得沒有接觸過新冠肺炎患者和可疑人員,但我們分析他們可能接觸了“隱形”患者或者故意隱瞞病情的患者。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與以往SARS病毒很大不同地方在於,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和無症狀感染者都可以成為傳染源,這些人群無任何症狀,沒有發燒,沒有被各種公眾場合測體溫篩查出來,不會被隔離。當然他自己也沒有察覺,在社會上自由活動,這就是隱形患者。用疾控專家王貴強的話說,如果在沒有防護情況下,“別說15秒,2秒就可以感染了”。滴嗒兩秒時間,也許是在熙熙攘攘大街上擦肩而過的剎那,也許是同時駐足菜攤時短暫的停留;也許從未謀面,只不過他打個噴嚏走後你來了,他擤了鼻涕後按電梯走了你來了……人世間,不經意的緣份造就了感染。


2.通過什麼途徑被“隱形”病人傳染上?

新冠肺炎傳染途徑主要有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2月8日上海疾控專家明確可空氣傳播即氣溶膠也可以傳播。2月13日鍾南山院士團隊宣佈在一例重症新冠肺炎糞便中分離出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存在消化道傳播。

那麼,我們模擬一下隱形患者怎麼通過上述途徑傳染給他人,我們給他取個名叫老趙吧,假設他是位老爺爺。老趙去醫院探望住院老友,在醫院環境中被感染了但沒發病。某日,老趙去買菜,蹲在菜攤前與菜販討價還價,旁邊有位老王,兩人都沒戴口罩,老趙說話時飛沫被老王吸入了,老王被感染了,這就是飛沫傳播。老趙買菜時還擤了一下鼻涕,不方便洗手只是擦了擦,然後用手拿起了一個蘿蔔,但老趙嫌蘿蔔貴放回去了,這時來了位老孫拿起了這個蘿蔔,老孫突然覺得眼睛癢,揉了揉眼睛,老孫被老趙留在蘿蔔上鼻涕感染了,這叫接觸感染。老趙買好菜回到小區,在電梯裡打了個噴嚏後走了,不久,老李進電梯,電梯裡沒人,老李把口罩取下透透氣,吸入了老趙剛才打噴嚏留在空氣的病毒,這叫空氣感染了,也叫氣溶膠感染。氣溶膠指病毒隨呼吸、說話、噴嚏、咳嗽等動作排出的飛沫混入空氣中,與空氣物質形成氣溶膠微小顆粒,可以長時間靜止在空氣中。還回到老趙,老趙回到家啃了一蘋果,啃到一半不想吃要丟掉,老伴覺得很可惜,接過來吃了,老趙殘留在蘋果上唾沫含有病毒,老伴如果因此感染了,就叫消化道感染。

3.怎麼防止被“隱形”病人傳染?

疫情發展至今,防護措施已經是老生常談了。首先,聽黨和國家號召,宅在家最安全,不聚集,休息同時也是為抗疫做貢獻。其次,出門必戴口罩,不管旁邊有無他人。再其次,勤洗手,千萬不要未洗手時揉眼睛、挖鼻孔等。最後,煮熟食物。
小結:根本未接觸過新冠肺炎病人也感染了,可能接觸了隱形病人,以及病人留下的含有病毒的東西而感染了。世界上有果必有因,沒有隔離傳染源,又沒做好防止傳播措施,中籤率自然就高高的。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中,最近其實有很多是沒有接觸過感染者的,其實這也是新冠病毒狡猾的一個結果,最開始獲取到的數據就是新冠病毒是人傳人的,後來經過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還會存在糞便中,因為有糞口傳播的傳染性,原本的飛沫傳播已經形成了病毒氣溶膠,並且因為下水道很多都是通著的,那麼家裡的地漏也有可能會傳上來病毒,這些都是感染的因素,因此才會出現即便沒有接觸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也會被感染的問題。

另外就是遺傳病毒的感染著,有些是無症狀的人,他們出入的場所,觸碰過的物品上都會留有病毒,如果同時接觸了這些,並且不小心碰到了眼睛或者鼻孔等,以及沒有徹底的吸收,這些都會造成病毒的感染,所以防護工作絕不僅僅是戴上口罩就可以了,平時還應該多注意其他的防護,比如,外出的時候儘量少接觸公共物品,減少在密封條件的場所停留的時間,如果可以的外出購買必需品的時候建議帶手套。

回家以後,要注意消毒,專家建議每天兩次通風,建議在疫情嚴重的地方,減少痛風的次數以及通風的時間,對於疫情不嚴重的地方可以正常,並且外出回來以後物品進行消毒,可以用開水燙過的就用開水燙過,比如帶皮吃的水果,如果不能的可以用酒精消毒。在家的時候注意地漏用水封上一層,或者用保鮮膜蓋住。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首先感染的原因是接觸的病毒,冠狀病毒的人只是病毒載體罷了。下來說說。
1,病毒能存活多久?

首先病毒不能獨立存活,所以需要寄生在身體上。需要人體細胞提供能量,提供生殖繁衍的場所。但是感染科咳嗽,打噴嚏都,病毒都會隨飛沫到空氣中。除此之外,被感染者摸過的物品也會有少量的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在乾燥的環境當中,它的存活時間只有48小時,在空氣當中2小時以後性會明顯降低,並且噴灑75%酒精,含氯消毒液,以及紫外燈,都有一定效果。

2,不接觸怎麼感染?

首先感染的原因是接觸了病毒呀,像打噴嚏飛沫最遠能達到8米,咳嗽最遠能達到6米。還有感染者碰過的物體。所以有可能傳染的地方有:

(1)電梯:

電梯是比較密閉的空間,要是感染者乘坐後,就可能有病毒飛沫在裡面,但是佩戴口罩,就能有效的解決。

(2)物體:

像上面電梯按鍵被觸摸,或者紙幣,以及門把手等。也可能帶有病毒,這時候後面的人觸摸,就可能被間接感染。電梯可以用鑰匙按按鍵,紙幣的話,手機支付即可。還有回家後立即洗手,用7步洗手法好好洗洗。

(3)手機:

手機是特別容易忽視的一個,因為戴口罩,洗手基本都能做到。但在手機就像人類器官的今天,總是時不時打開。你想出門後手機被摸了,要知道手機天天摸,上面有油脂,更容易粘上病毒,細菌。所以建議出門儘量別帶手機。或者出門購買物品,就只用一個手,保持一個手乾淨,付款的時候支付,等到家洗手後在用。

總的來說,只要接觸病毒就可能感染,並不一定要接觸人哦,所以出門戴口罩,回家洗手,注意手機乾淨。最好的還是一次多采購,少出門最好。


90後聊基因


沒有接觸過冠狀病毒的人為什麼也會被感染?這個一點也不奇怪。我來說說幾點。

1.第五版的新冠肺炎診治方案中已經明確了無症狀感染者也是傳染源。當一個無症狀感染者在你身邊,因為他沒有任何症狀,你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接觸了,如果你疏於防範,就有可能會被感染到。


2.接觸了處於潛伏期的感染者,鍾南山教授團隊研究新冠病毒平均潛伏期14天,最長24天,而現在有病例顯示可能時間更長,這類病例,同樣具有傳染性,隔離14天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潛在的傳染。

3.新冠病毒脫離人體以後,如果環境適合,在外界可以存活5天之久。比如扶手、電梯按鈕、公共座椅等,雖然你沒有直接接觸感染的患者,但可以通過沾染病毒的手觸摸眼睛、鼻腔、口腔後傳染,況且,現在已經證實人體的糞便中存在活的新冠病毒。所以,外出不光要帶好口罩,在人多密集場所最好還要戴手套,並且要注意手衛生,勤洗手、消毒。



4.新冠病毒,還在持續研究中,比如是否可能會通過氣溶膠傳播有待證實,還有沒有其他的傳播途徑不為人知。

為了您的健康,在現在的環境下,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是關鍵。


關注健康,關注香草小醫生!歡迎留言交流!


香草小醫生


根本沒有接觸冠狀病毒的人為什麼也能感染?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有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但最近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病例,這些病例都沒有與感染者接觸的經歷,卻感染上了肺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傳染病主要是由三個重要的因素所構成,傳染源、傳播途徑以及易感的人群,新型的冠狀病毒肺炎最為主要的傳染源其實就是被感染的人,可是現在確診的患者之中有一小部分卻是沒有接觸過患者,那麼這到底是怎麼被感染的呢?

新型的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接觸來進行傳播,如果你接觸的物品上面沾染了病毒,也很有可能會被傳染。新型的冠狀病毒是一種傳播能力相對比較強的病毒,離開宿主之後可以在外界存活一段時間之後,公共場所一些經常會被人接觸的按鈕、把手上面如果被患者觸碰過、或者是飛沫沾染上了,健康的人再去觸碰,又用帶有病毒的手去揉眼、口、鼻,就很有可能會通過接觸傳播被感染。

所以專家反覆強調了洗手的這一重要性。出門回家之後第一件事其實就是用肥皂或洗手液認真的洗手。

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的可能性也會存在

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其實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之後,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核酸檢測的結果卻是陽性,即體內是帶有新冠病毒的,只是沒有表現出症狀,這部分人很難被發現。

這期間如果你和這類患者接觸了,也會有被感染的可能性,只是這種傳染性相對於有症狀的患者要弱得多。

所以防護工作絕對不僅僅是戴上口罩也就可以了,平時的時候還應該多注意其他的防護。比如:外出的時候儘量要少接觸公共物品,減少在密封條件的場所停留的時間,如果可以的外出購買必需品的時候還是建議戴上手套。

回家了以後,一定要特別注意消毒,建議房間每天通風兩次,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減少通風的次數以及通風的時間,並且外出回來了以後相關的物品需要進行消毒,用70%的酒精噴灑消毒,或放進沸水裡煮一會,包括鞋子、帽子等都要消毒到位。

另外帶皮吃的水果一定要洗乾淨,最好削皮吃。在家如廁的時候,注意蓋上馬桶蓋後再衝水。只要做好防護,就能減少被感染的概率,也就不會出現莫名其妙被感染的情況了。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沒接觸過冠狀病毒被感染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根本沒有接觸冠狀病毒的人為什麼也能感染?估計是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問題,答案就是病毒才是感染人的傳染源,人只是病毒的宿主之一。

新冠病毒肺炎與其它傳染病流行一樣要有三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1、病毒才是傳染源,人與動物只是病毒的宿主。


有人就感到很奇怪?根本沒有接觸冠狀病毒的人為什麼也能感染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人也好、動物也好,它只是冠狀病毒的宿主,真正的傳染源是有活性的冠狀病毒本身,而目前除感染並已產生抗體的人以外,其餘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所以,只要這些人有任何途徑接觸有活性病毒的話,就會被傳染。

2、離開宿主的病毒,存活時間有限。


目前有活性的冠狀病毒離開宿主生存期最長不超過5天,但在有宿主時能生存多長時間未見有文獻報到。但目前已經明確的是冠狀病毒在人體一般潛伏期是1-14天,多數為3-7天。最長也不超過24天。所以,我們只要對對新冠狀病毒的人進行隔離治療;對與新冠狀病毒有密切接觸的人隔離14天,對易感人群進行限制外出活動。這樣就讓我們沒有可能接觸到有宿主的活性病毒與野外尚未死亡的病毒。

3、防止感染的關鍵是不接觸有活性的病毒這一傳染源。


除了特別實驗條件外,病毒只有在宿主身體才能大量複製並生存。所以,可能說每一個新冠狀病毒感染者或病毒攜帶者都是一支支有強大生命力的病毒大部隊,而由新冠狀病毒感染者或病毒攜帶者排到體外的病毒都是一支支殘兵遊勇,生命力並不強大,並且生存期有限。由些大家就知道了,隔離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者或病毒攜帶者就把病毒大部隊阻斷了,只要我們再通過不主動去接觸病毒大部隊,並且戴口罩+勤洗手,基本上可以做到防止被感染的可能。

總之,只有不接觸有活性的病毒才是防止感染的關鍵。


普外科李家大夫


專家說了的就不重複了,除此之外:

老年搔癢,蚊叮蟲咬,過敏等,皮膚有創口,手不乾淨時無意中去抓撓,病毒感染;

鞋、褲腿腳部離地太近,塵埃密集,有的鞋面用透氣網孔面料製作,病毒直達腳氣潰瘍處;

對策:無十分必要堅決不出門,不得不出門時穿高筒膠靴,無高筒靴時穿雨鞋,襪子裡(或外)套塑料袋,腿部褲口用塑料膜、塑料袋、綁腿等防護,回家後丟棄或消毒。穿拖鞋、高跟鞋外出甚為不妥。

出門帶手套,以隔斷直接觸摸公共場所物件。

穿大號舊衣服外出,回家後可以消毒;

選擇大雨時或雨剛過時出門,不要趟水。雪後就更好了,天干起塵時出門最不好。


上路淘金有法無天


這個問題的提出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這違背了自然界的基本規律——物質守恆定律。所以,韓一聲認為“根本沒有接觸冠狀病毒的人也能感染”這個說法一定是錯誤的。

根據國家衛建委出臺的最新《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目前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兩種主要方式,且可能通過氣溶膠和消化道傳播。但是無論是哪種傳播途徑,一定是要通過某種媒介接觸到病毒才會感染,這種媒介可能是呼吸道的飛沫(俗稱唾沫星子)、接觸到的物品、氣溶膠(空氣中的微粒)和消化道分泌物與排洩物(例如糞便)。因為要想被傳染病毒,必須要接觸到病毒,這是一個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

另外,目前臨床上所見的傳染源主要是已經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有些人已經發病,出現了發熱或者呼吸道症狀(例如干咳等);有些人還沒有發病,屬於無症狀的感染者。這兩種感染者都能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所以,我想,根本沒有接觸冠狀病毒的人是不能被感染的,題主應該是想說“沒有直接接觸冠狀病毒的人”,那麼這個傳播和感染就說得通了。


韓一聲醫學博士


這裡所說的接觸過冠狀病毒,應該是說已經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如果接觸過這類患者,沒有做好自我防護,就有可能會被感染。而有些人根本就沒有接觸過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但是還是被傳染了,那麼他們是怎麼被傳染的呢?

據目前對病毒的瞭解來看,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有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這兩點是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最近又有爆料是病毒有可能通過糞便和空氣中的氣溶膠傳播。也就是說病毒離開人體後不能馬上死亡,而是附著在飛沫或者是其他物品上,當健康的人沒有佩戴口罩,或者口罩沒有帶好,吸入了帶有病毒的飛沫;或者是這些飛沫汙染了公共物品,健康的人用手接觸了這些公共物品,然後沒有清洗雙手就接觸了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也有可能將病毒傳播給自己。這也是專家們強調一定要勤洗手、戴口罩的原因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期,也就是接觸到病毒後並不是發生發病,在感染病毒後的1-14天之內都有可能發病,這叫做病毒的潛伏期,同一個病毒,潛伏期是相同的。也有些人接觸到了病毒,但是並不會發病,這跟自身的免疫力高低有關係。沒有發病的人被稱為病毒攜帶者,他們可以將病毒攜帶到更遠的地方,而不被察覺,這就是病毒的狡猾之處。也就是專家們提出不要外出、不要串門、不要聚會的原因,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攜帶病毒,所以所有人都需要佩戴口罩,打噴嚏的時候都需要掩住口鼻,不管是否健康。潛伏期內都有可能傳播病毒,這也是所謂的隔離14天的來由。

所以說,即使沒有接觸過患者,也有可能患病,這也跟自身的抵抗力有關係。所以,在家隔離期間,大家一定要勤洗手、多通風,出門戴口罩,還有一定最重要的就是增強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中藥師說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如果你接觸的物品上沾染了病毒,也有可能被傳染。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傳播能力比較強的病毒,離開宿主後能在外界存活一段時間,公共場所一些經常被人接觸的按鈕、把手上面如果被患者觸碰過、或者飛沫沾染上了,健康人再去碰,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專家反覆強調了洗手的重要性。出門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用肥皂水認真洗手。



氣溶膠也能傳播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氣溶膠是一種直徑小於5微米的小顆粒,可以在空氣中懸浮,特別是在一些密閉空間中能存在很長時間,比如電梯,現在復工潮來臨,最好錯峰出行。



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的可能性也存在

所謂無症狀感染者就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就自愈了,這部分人很難被發現。這期間如果和他接觸了,也會有被感染的可能,只是這種傳染性相對於有症狀的患者要弱很多。

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