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怎麼樣?

長江故事


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

1.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全部支出由國家財政撥款,收入全部上繳國家財政的事業單位。例如:學校。

2.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補支出,不足部分由財政撥款其列入國家預算的僅僅是自身收支之間的差額數的事業單位。例如:醫院。

3.自收自支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支出由自己解決,收入由自己支配,收入不納入國家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預算管理單位也可以稱為企業化管理單位。例如:出版社。

四、事業單位的範圍

事業單位涉及許多行業,活動領域十分廣泛。按照機構編制部門的統計,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包括以下25種類別:教育事業單位;科學研究事業單位;勘察設計事業單位;勘探事業單位;文化事業單位;新聞出版事業單位;廣播影視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農林牧水事業單位;交通事業單位;氣象事業單位;地震事業單位;海洋事業單位環境保護事業單位;測繪事業單位;信息諮詢事業單位;標準計量、技術監督、質量檢測事業單位;知識產權事業單位;物資倉儲、供銷事業單位;房地產服務;城市公共事業單位;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經濟監督事業單位;機關後勤服務事業單位以及其他事業單位。其中教育事業單位;農林牧水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文化事業單位在數量上名列前茅;教育事業單位是我國事業單位的主體,其工作人員大約佔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規模的一半以上。


中公隊長


事業單位工資待遇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係)。所以,非編制人員的待遇不一定比編制人員差。目前多數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對新進的人員,包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審查檔案後,交給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國家也在積極推行事業單位人員僱傭制這將逐漸改變事業單位編與企業編的差距。

2016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方案,2016事業單位工資標準表一覽。近日,國務院批轉了國家發改委《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了39項年度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其中明確提出了"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等內容;同時,國務院對此改革給出了時間表: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

"需要注意的是,6月底不是機關事業單位調薪的啟動時間,而是全面落實到位的時間,部分地區已經先行。"5月21日,一接近人社部的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調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並非是孤立進行,而是為了配合已落地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構成:

一、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

二、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範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髒、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準和實施範圍。


喝酸奶不舔蓋823


你好!延邊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1、經費來源不同。(就是財政收入來源)

2、升遷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即工齡長薪級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就說你專業紮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

3、公務員升遷機會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頂。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

4、事業單位未必工資比公務員低,一是看哪個單位,比如菸草專賣就比公務員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職稱,副高相當於副處待遇,很不錯的。畢竟基層公務員一輩子混到副處的很少。當然我指的是基層。省市和國家的除外,省裡公務員起步就是處級。

事業編制開放分類: 社會、政治

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 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 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 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事業編制的分類】

1、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 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農技站等。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 部分景點等。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2、事業編制一般都是要考的,比如菸草局、海關、檢察院之類。

3、以前有經濟警察、現在的港口警察、鐵路警察等,他們是事業編制,現在不允許出現這樣的編制,現在警察中的公安就要求統一編制,即是公安即是公務員。

公務員編制的待遇最穩定。事業編制分三種:

1、全額撥款事業;

2、差額撥款事業;

3、自收自支事業

其中,以1為最穩定,但工資較少;2的待遇形式比較靈活,電臺、電視臺等都屬此類,雖然財政撥款只佔一部分,但每月拿錢卻很多;3不是財政撥款,退休時拿 的是和企業職工一樣的養老保險退休金。退休後,上述四種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補貼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務員、全額、差額、自收自支。

事業編制的和公務員待遇是不一樣的,事業編制比公務員待遇低。但是還是國家工作人員。從金碗到鐵碗,公務員似乎已經成為了時下年輕人最優的職業選擇,進了機關就如同嫁入豪門一樣,不管大家懷著怎樣的就業心態。然而大家只知道龐大的考公人員 大學生是主體,因為他們有著迫切的就業要求;還有一些是在職但工作不穩定的企業人員,主要想獲得一份安逸穩定的工作;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機關事業 編人員,他們在以公務員為主體的機關中,幹著與公務員一樣甚至更多更累的工作,拿著比公務員少的工資,承受著幾乎沒有晉升空間的職業壓抑感,忍受著從低級 到高級公務員們暗地裡的歧視,對外還要強顏歡笑的接受外界對機關幹部群體的羨慕,整日為職稱考試、外語考試、計算機考試辛苦備戰,還要被逼加入到千軍萬馬 中勇闖“考公”獨木橋。

人為的鴻溝:身份標籤

在機關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機關工作人員從身份上說可以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僱員。這幾大群體,不僅僅是名稱不同,而且待遇差別也很大,是人為貼上的以區別身份的標籤。

其中公務員和參公事業編處於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科以下幹部只要不犯錯三年一小提已成了不成文的慣例。所有優勢政府資源都向這個群體靠攏,所有提拔條件也必然傾斜於這個群體;

其二就來說說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這個群體承擔著和公務員沒有任何差別的工作,而且由於近年來公務員進口太緊,凡是需要用人的單位就想方設法成立事業 單位,招考事業編人員,這也是考公失敗大學生們的次優選擇。所以這一群體年齡結構相對較輕、知識水平相對較高,大多數人還擁有技術職稱,部分能力強的事業 編年輕人往往被借調到政府最需要用人的部門,承擔著高於一般勞動強度和難度的工作。比如:拆遷部門、應急機構、建設一線以及文案工作複雜的辦公室等。

其三就是差額撥款事業編和自收自支事業編人員,這部分人在機關中非常少,多數集中在醫療衛生、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單位,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收入報酬機制;

其四就是工勤編、臨時工和政府僱員。工勤編主要是技術工人,有手藝,沒學歷,工資待遇比照事業編略低,但比社會上技術工人收入高很多。臨時工和政府僱員在 政府機關中沒有正式編制,只是臨時性的在政府工作,他們的工資待遇往往比較低,大約在1000元左右,基本享受不到各項福利補貼。

不公正的待遇:同工不同酬,低薪乾重活

這裡主要想談談公務員(包括參公)和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的差別。在政府中,這兩大群體承擔著別無二致的工作,甚至在基層政府中事業編多於公務員,但他 們卻享受著不同待遇。公務員工資改革早就結束了,以前的陽光補貼、考核獎和年終一次性獎金都平分到了各月,科員最低每月可拿3500元,逐級遞增。事業編 還在執行老的工資辦法,而且以前公務員每月500的考核獎被拿掉了,事業編科員最低每月2400多元,再加上節假日5000元的獎金。這樣算下來事業編平 均每月比公務員少拿600多元,這還不算公務員的電話補貼。這僅僅是經濟待遇不同等。

提拔標準的傾斜:看身份、看資歷,就是不看能力

提拔看身份。眾所周知,在機關中工作,提拔就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激勵措施,但在幹部使用和提拔上,事業編卻沒有多少空間。以黨委辦公室為例,這在各級政府 機構中都是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但就是這樣整天在書記、常委身邊工作的人員也有行政編和事業編之分。行政編二三年基本可以動一動,流動性比較強。事業編卻是 十幾年如一日,都是老面孔。工作任務繁重,行政編制一定,領導就擴充事業編,充實新鮮血液和生力軍,但提拔是事業編就得靠邊站。因為行政和事業就是無法逾 越的鴻溝,低級別的事業編永遠也不可能被提拔到高一級的行政崗位上去,因為提拔看的是身份,不是能力,提拔條件裡尤其是破格提拔的條件裡往往都會加上一 條:具有公務員身份。而事業單位領導崗位及其有限,再加上近幾年事業編人員不斷擴充,領導指數卻控制得很嚴,事業編人員就只能選擇考職稱這條提高工資待遇的道路。考職稱其路漫 漫啊,既要準備全國統一的專業考試,還要通過計算機和外語考試,所以年輕的事業編幹部大多都很愛學習,下班後不敢有什麼娛樂活動,只能悶在家裡鑽研專業知 識,背誦英文單詞。然而就是這樣一條路也被去年進行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控制的越來越難了,技術職稱崗位也定崗定編了,10個人按照1比3比6的比例,只能 有1個高級、3箇中級和6個初級,這還是在沒有管理崗位的前提下。試想哪個事業單位能沒有一把手、二把手等管理崗位呢,又特別是在基層政府中超過10個人 的部門幾乎沒有,所以技術職稱崗位現在也成了香餑餑,只要沒有崗,你考出職稱證來也無濟於事,只能等。於是就會出現畢業好幾年的大學生光幹活不提拔,只能 拿著助理職稱的工資,表面上看你還佔著一個初級崗,但事實上本科畢業生的工資待遇就等同與初級職稱。不甘落後的人就只能終日沉浸在考職稱、國考、省考等一 大堆考試中。

提拔不看能力。要說年輕的事業編幹部整年學這學那,考這考那,又幹著任務重難度大的一線工作,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應該很強了吧,提拔幹部不就是應該 提拔這樣的人嗎?對不起,不是。組織人事部門提拔不看能力和貢獻,一是看身份,擁有了公務員身份才會考察你的能力和貢獻;二是看資歷,你前面有年紀的的人 佔著崗就不能越級提拔你,你必須等大媽大叔們提拔了或者退休了,你才有出頭之日。大媽大叔也就是40多歲,55退休,那時其實你已經邁入中年,青春不在、 激情不復了!

基於以上種種不公正的待遇,強烈呼籲事業單位改革能加快推行,不要自欺欺人的以身份劃分群體,這樣既是對人才的不尊重和浪費,也是對黨的事業不負責任。行 政編一定了,事業編不斷擴大,請問這就是機構精簡嗎?當政者做出某一項改革決策可能只要動動腦、動動筆、動動嘴,但這些不公平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時 就飽含著酸甜苦辣的情感。中央、省級機關中的事業編想方設法轉成了參照,對基層政府中的業務下級棄之不管。如此劣待事業編人員,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生、碩士 生,他們耗費的不僅是青春、激情,浪費的不僅是體力、智慧,更是對未來生活的失望啊!所以,幾行文字,幾句呼喊,想為機關事業編振臂一呼,為改變這種既不 公平也不明智的現狀略進綿薄之力。

在機關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機關工作人員從身份上說可以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僱員。

公務員最好,其次是參公的事業編,然後是工勤都是參公的。

全額事業編:還可以,工資比公務員低點

差額撥款:這個有點保障,至少財政給錢

自收自支:這個工資沒有保障了


小可愛中公


一、事業單位的含義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二、事業單位的特點

(一)提供公共服務

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二)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

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向社會提供諸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專業性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三)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

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四)經費來源的國產化

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日趨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在事業單位的經費中仍然占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

(五)事業單位範圍的廣泛性

事業單位的範圍涉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等行業部位和領域。其主體具有多元性,其規模具有宏大性。

三、事業單位的分類

(一)按照社會功能劃分

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1.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是指承擔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職能的事業單位。例如:社會科學聯合會、是指社會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計劃生育協會等。

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是指可以由市場配置資源不承擔職責的事業單位。例如:從事應用技術研究科研院、廣播電視臺、出版社、城市公用方面的市政管理、房產管理、園林設計等。

3.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是指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和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例如:養老院、大專院校、中小學、重要的醫療衛生單位、療養院、考試管理中心等。

(二)按照經費來源劃分

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

1.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全部支出由國家財政撥款,收入全部上繳國家財政的事業單位。例如:學校。

2.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補支出,不足部分由財政撥款其列入國家預算的僅僅是自身收支之間的差額數的事業單位。例如:醫院。

3.自收自支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支出由自己解決,收入由自己支配,收入不納入國家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預算管理單位也可以稱為企業化管理單位。例如:出版社。

四、事業單位的範圍

事業單位涉及許多行業,活動領域十分廣泛。按照機構編制部門的統計,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包括以下25種類別:教育事業單位;科學研究事業單位;勘察設計事業單位;勘探事業單位;文化事業單位;新聞出版事業單位;廣播影視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農林牧水事業單位;交通事業單位;氣象事業單位;地震事業單位;海洋事業單位環境保護事業單位;測繪事業單位;信息諮詢事業單位;標準計量、技術監督、質量檢測事業單位;知識產權事業單位;物資倉儲、供銷事業單位;房地產服務;城市公共事業單位;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經濟監督事業單位;機關後勤服務事業單位以及其他事業單位。其中教育事業單位;農林牧水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文化事業單位在數量上名列前茅;教育事業單位是我國事業單位的主體,其工作人員大約佔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規模的一半以上。


經圓


事業單位定義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分類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大體可以分為"全額撥款"、"參公(即參照公務員)"、"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2、“參公”事業單位

“參公(即參照公務員)”是一些涉及國家安全,對政策和經濟管理工作有明確輔助作用,以及明顯以社會公益性為屬性的事業單位。

3、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乾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4、自主事業單位

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事業單位編制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包括參公事業編(在省考裡招)和普通事業編)以及公益性崗位。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事業單位編制分類

事業編制可分為參公事業編、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①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農技站等;

②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③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另外,就事業單位的編制而言,很多部門都是既有行政編制,也有事業編制。例如銀行,銀行是具有企業性質的,但是銀行裡面的工作人員(除了臨時工),有相當部分是事業編制,而銀行的領導,從中央到地方,都是組織部門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編制。上述四種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補貼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務員、全額、差額、自收自支。


延邊公考小百科


事業單位是一個大的概念,廣義上說,具有公益屬性的機構基本就是事業單位。1.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一般市場化職能小一些,因此待遇和公務員差不多,走的是職稱路線,例如副高級別一般跟處級公務員差不多。特點就是穩定、工作重複性較高,社會地位比較好。http://jl.zgsydw.com/2.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一般可以市場化,因此待遇跟市場化走的怎麼樣相關,收入就有績效收入啦!這個差別就大了!收益好的收入高,收益低的自然低了!所以,不是說事業單位就平穩,沒有壓力,這種就有明顯的收入壓力了,自然收入也就高一些了!3.這裡要說明一點,中國事業單位很多很雜,其實區別挺大。國家級事業單位和地方事業單位區別很大,公益一類和二類區別很大,科研院所和高校區別很大,醫院和其他事業單位區別很大,同一個單位不同部門區別很大!所以,不要用名字來給單位一個固有的印象,要好好用心去體會。4.最後根據自己的瞭解,說幾點大家想了解的吧!(1)待遇相對穩定、有保障,工作壓力一般,事業發展平緩,失業壓力小!(2)單位關係較為複雜,要做事先做人,尤其是年輕人,學會尊重老同志是對的。(3)不太容易晉升!因為事業單位沒有機關的虛職,實職的領導崗位很少,所以要做好平庸的思想準備!(4)社會地位挺好!比較體面,可以讓有點虛榮心的人但能力又不足的人滿意!(5)事業單位正在改革,正在想市場化的方向改,以後政府購買服務應該會成為常態!(6)二三線事業單位比較吃香,一線大城市的事業單位收入壓力大,尤其是年輕人,壓力很大!


吉林中公事業部備考


雞肋的事業單位建議不考,有前途的事業單位崗位有哪些?

——————

什麼是雞肋的事業單位?

一天一杯茶、一張報的崗位越來越少了,如果現在你工作的事業單位很多人還是這樣的狀態,那你要小心了。可能你這樣的崗位會被取消,重則這樣的事業單位會被直接裁撤!

因為現在事業單位改革之風正盛行,控編減編力度很大,對不幹事的事業單位打擊力度也很大。

比如遼寧:5年收回15萬事業編制。怎麼做的呢?——

對於不幹事的事業單位,無正當理由,一年以上未開展業務活動的,都逐漸被取消。對超事業編制的人員,不辦理錄用、聘用(任)調任以及社會保險等手續,不發放工資。

好的事業單位也有雞肋崗位?

事業單位控編減編力度很大,但是有些事業單位業務很多。不得已,就聘來了勞動合同工、臨時工。這些人和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和聘用制人員的待遇是懸殊較大的,而且不太穩定。

所以說,遇到雞肋的事業單位崗位也需要慎重考慮。

哪些事業單位有前途?

根據事業單位改革消息,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將會列入行政編制,變為公務員,好處不必多說了吧。

而醫、教人才是社會急缺的,國家近期發文:要扶持醫、教人才,許多地方基層事業單位招聘醫教人才時,往往會給事業編制。中國的老人多、中國的二孩也慢慢多起來,這樣的人才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


事業單位信息彙總


您好,很多人會問事業單位怎麼樣?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事業單位工資怎麼樣?接下來就對事業單位的工資構成進行全面的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解決大家的疑問。一、基本工資: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二、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範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三、津貼補貼: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髒、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準和實施範圍。以上就是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事業單位工資怎麼樣?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春中公教育ok啦


事業單位定義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分類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大體可以分為"全額撥款"、"參公(即參照公務員)"、"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2、“參公”事業單位

“參公(即參照公務員)”是一些涉及國家安全,對政策和經濟管理工作有明確輔助作用,以及明顯以社會公益性為屬性的事業單位。

3、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乾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4、自主事業單位

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事業單位編制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包括參公事業編(在省考裡招)和普通事業編)以及公益性崗位。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事業單位編制分類

事業編制可分為參公事業編、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①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農技站等;

②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③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另外,就事業單位的編制而言,很多部門都是既有行政編制,也有事業編制。例如銀行,銀行是具有企業性質的,但是銀行裡面的工作人員(除了臨時工),有相當部分是事業編制,而銀行的領導,從中央到地方,都是組織部門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編制。上述四種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補貼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務員、全額、差額、自收自支。


吉林中公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好與不好其實都是相對的。事業單位的穩定不光是政策,還有事業單位存在的必要性和資金來源的穩定性(自收自支收入穩定甚至收入全市排名靠前,差額除了自己的營收國家還會補錢更是不會缺錢,全額撥款就更別說了),待遇相對一般私企好太多(所有假期嚴格執行國家法規規定),晉升空間不算狹窄(評職稱),工作不會像私企那種瘋狂的壓榨你的勞動力。當然事業單位相比五百強這類的牛企來說有優點也有缺點,但是畢竟這樣的企業能去任職的人數相比每年的畢業生來說永遠鳳毛麟角。所以去事業單位的確是非常棒的選擇,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去考那為數不多的事業編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