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白勇擔當,年逾古稀抗疫人


他個子不高,聲音卻鏗鏘有力;他年過古稀,做事卻風風火火。他叫羅聖柳,1945年出生的他,年紀雖大,卻古道衷腸,疫情當前,得知村裡在召集志願者,他二話不說就報了名,“人雖然老了,但身體還好,腦子還清晰,還能做點事”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抗疫“排頭兵”

為落實封閉式管理要求,遂川縣枚江鎮邵溪村在橫汾設置了卡口,要安排人員守卡,得知此事,羅聖柳主動請纓,要求到橫汾守卡。“橫汾路口是邵溪、園嶺、枚溪、中團幾個村的主要出入口,人流量大,你年紀大了,能吃的消嗎?”“能!”羅聖柳斬釘截鐵。

“你要去哪裡,要辦什麼事,下車到這裡來登記,拿好臨時通行證,出去戴好口罩,回來後通行證要收回”,每一位出行的人員,羅聖柳都仔細詢問,認真登記,提示大家注意出行安全。對於頻繁出行的人員,羅聖柳也不“客氣”,“每戶每兩到三天出去一次,你昨天出去了,今天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不得出行”,面對想要外出的肖某,羅聖柳說什麼也不放行,花了10幾分鐘對肖某進行了勸返。

“凌晨一點多,我聽到陸續有車子出行的聲音”住在橫汾路口的群眾反映,“肯定是沒有通行證的人員趁卡口無人看守外出”羅聖柳心裡盤算著,“不行,一定要24小時值守才行!”,顧不得多想,他立即撥通了村黨支部書記的電話,請求與其他村協調進行24小時值班,並要求第一個值守。


法律明白勇擔當,年逾古稀抗疫人

調解“熱心腸”

說起糾紛調解,羅聖柳頗有名氣,被大家稱為“閒事婆”、“和事佬”,他是枚江鎮邵溪村調解委員會的一員,也是2018年培養的法律明白人骨幹,2019年成立了以個人命名的“老羅調解工作室”。

說起糾紛調解,羅聖柳還真有自己的一套。“人民調解四心很重要,真心、公心、熱心和耐心一個不能少,還要腿勤、嘴勤、手勤、眼勤”、“村民要和他們講道理,但又不能講大道理,調解不成功,一定要引導他們走法律途徑”人民調解話匣子一開,羅聖柳很難收的住。

呂某與肖某因土地糾紛,雖是親戚卻常年不和,呂某在肖某主房後有一塊土地,為制衡呂某,肖某也在呂某主房後面置換了一塊土地,2019年因新農村建設需要,肖某置換土地要被徵用,呂某土地不在徵用範圍內,因雙方不和,肖某堅決不同意土地被徵用,為解開雙方多年來的心結,羅聖柳與村兩委幹部一同,多次對肖某和呂某進行調解,歷經半個多月重於達成了協議,雙方關係得到了緩和,新農村建設順利施工。

法律“宣講人”

羅聖柳有個綽號—“土律師”,沒有律師資格證,但對法律很是痴迷,經常在村裡宣講法律法規,還定期會在宣傳欄張貼一些實務案例。

“我志願加入法律明白人隊伍,我宣誓信仰法治,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在法律明白人宣誓儀式上,羅聖柳聲音洪亮,字字鏗鏘,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一名“法律明白人”,在抗疫戰場上,他始終不忘法治這一硬核保障。

“現在是抗疫關鍵時期,大家不要聚集,在家待著就是做貢獻,趕緊回去吧”,“請大家嚴格執行縣政府頒佈的疫情期間各項防控管理措施,不然可能受到治安處罰”,為避免群眾聚集,羅聖柳還抽空騎著電動車,帶著宣傳資料,看見有人聚集,立即進行疏散,宣講政策法規。

法律明白勇擔當,年逾古稀抗疫人

2月11日,無臨時出入證的群眾損壞封閉卡口,強行通過。“這種行為不能縱容,不然群眾會有樣學樣”,得到消息的羅聖柳,立即趕到現場,死死扭住衝卡人員不放,撥通110電話,直到警察把人帶走。

2020的開頭,異常艱難,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能感受到溫情和感動。在我們的身邊,還有無數羅聖柳這樣初心不改、餘熱不減、無悔付出的抗疫志願者,他們用實際行動默默詮釋愛的真諦!(遂川縣普法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