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各地新冠疫情與武漢人口遷徙高度相關

研究:各地新冠疫情與武漢人口遷徙高度相關

2020年1月23日凌晨,漢口火車站,廣場上的旅客。圖/財新實習記者 張舒琳

  【財新網】(記者 杜偲偲)武漢封城前的人口遷徙,與各地疫情高度相關。中山大學、波士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合作的一份論文指出,全國不同省份及湖北省內不同城市的病例數,與武漢人口流出數量高度正相關,即病例數隨武漢人口流出量增加而增加。湖北省外的其他新冠病毒熱點地區的病例數相對較少,但其增長速率持續上升,應密切監測。

  該研究題為“新冠肺炎流行病的分佈及其與中國武漢人口遷移的關係”,於近日發表在論文預印版平臺medRxiv線上平臺。medRxiv於2019年6月創立,由美國的研究機構冷泉港實驗室(CHSL)、耶魯大學和一家全球健康知識提供商BMJ共同創辦,可以分享未經同行評議的研究。

  本次新冠疫情源發於湖北省武漢市。上述研究選取了截至1月30日的官方新冠肺炎數據,以及“百度遷徙”中的人口遷移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發現,國內病例數與湖北人口流出量的相關係數為0.821,湖北省外病例數與武漢人口流出量的相關係數高達0.8895,武漢人口流出量和湖北病例數相關係數最高,達0.9918。自武漢流入人員為各地疫情的主要誘因,而由於大部分武漢人員主要流向湖北省內其他地區,武漢與湖北省內疫情的相關度更高。

  相關係數能體現變量間的相關度,當相關係數為正值時,變量呈正相關、變化趨勢相同,反之為負相關。相關係數絕對值越接近1,變量的相關度越高。

  研究顯示,從2020年1月1日至23日,由武漢市和湖北省遷出的人口在穩步增長,分別於1月21日和22日達到峰值。截至1月23日武漢封城,武漢1400萬人中約有500萬人流出武漢,其中有74.22%流入了湖北省的其他地市,省外主要流入地則為湖南、河南,遷徙人群中存在大量未知的感染者,這為各地疫情防控帶來不小的壓力。

  從全國病例數據來看,1月16日之前,確診病例主要出現在湖北省。從1月17日開始,疫情蔓延至湖北以外多省,病例數迅速增加。基於2020年1月17日至1月30日的病例數據,研究發現,四川、雲南、貴州、海南、臺灣為疫情熱點地區,這些地區疫情風險隨時間增長的增幅較大。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重慶、湖南和廣西為次熱點區。疫情熱點區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而冷點區集中於東南部。

  該研究還描述了各地1月16日至1月30日的一般發病風險。研究稱,全國發病風險從1月20日開始穩步增加,直到1月30日仍保持上升趨勢,全國發病量仍處於上升階段。從各省來看,黑龍江、河北、北京、天津、新疆、寧夏、江蘇、湖南、臺灣、海南的確診病例增速高於全國總體趨勢;吉林、遼寧、山西、廣西、福建的確診病例增長較快;其他省份與全國總體趨勢持平或相對較低。

  此外研究還稱,雖然武漢市的新冠肺炎病例數居全國首位,但疫情隨時間增加的風險相對穩定,湖北省外的其他新冠病毒熱點地區的病例數相對較少,但其增長速率持續上升,應密切監測。而隨著假期結束,人們陸續離鄉返工,勞力輸出大省(市)如重慶的人口流出,有可能觸發新一波疫情。

  由於封城,2020年1月的人口遷徙高點比2019年提前了一週有餘,武漢與湖北省的人口外遷已被極大遏制,湖北省19個城市的陸續封鎖和全國範圍內的防控,使得各區域內部雖然暴發疫情,但確診病例數量並未呈指數級增長。然而截至1月30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SARS,研究者估算,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最終確診數可能會是SARS的2-3倍。

  然而截至2月13日24時,據國家衛健委通報,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已達63851例,現有疑似病例10109例,累計死亡病例1318例。確診數已超SARS感染人數(5327例)的十倍。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