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何壩鎮:脫貧不忘感黨恩 老漢請願上“疫”線

“劉書記,黨的政策這麼好,讓我這個窮老漢過上了好日子,如今疫情這麼緊張,我要和你們一起抗擊疫情,以後監測點生火、掃地、提水就是我的,誰也不能和我搶。”這是西和縣何壩鎮劉集村一位六旬老漢戰“疫”請願書。他原是“有名”的貧困戶,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2019年底全家實現脫貧,過上了好日子。

西和何壩鎮:脫貧不忘感黨恩  老漢請願上“疫”線


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以來,何壩鎮劉集村疫情監測點每天都有一個頭發花白的老漢在忙碌著。他叫劉具具,因為他為人和藹,在村裡輩分高,大家都親切稱他為“具爺”。“具爺”一家四口人,是劉集村2019年脫貧的58戶貧困戶之一,正是國家扶貧政策的落實,讓這個夫妻有慢性疾病、兒子無一技之長、孫子還未成人的困難家庭提前過上了小康生活。和廣大黨員幹部一起,“具爺”每天在堅守疫情防控一線,不圖名、不為利,只為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報答黨和政府的恩情。

西和何壩鎮:脫貧不忘感黨恩  老漢請願上“疫”線


在何壩鎮劉集村疫情監測點,“具爺”每天早上生火添煤、打水燒水、打掃監測點內外的衛生、幫助志願者抬杆......“具爺”每天重複著這些簡單的工作,一干就是20多天。事無鉅細、堅持不易,但“具爺”做到了。“我不識字、身體雖然不太好,但幹些瑣碎的小事情,我還是綽綽有餘的”,“具爺”滿臉堆笑地說著。

西和何壩鎮:脫貧不忘感黨恩  老漢請願上“疫”線


抗擊疫情,政策宣傳是關鍵,如果各家各戶能自覺宅家、如果返鄉人員能自覺隔離、如果監測對象能主動配合,就能形成天然的疫情防護“屏障”。劉集村村大人多、居住較分散,大喇叭宣傳只能讓多半人聽到,於是劉集村組建了志願者宣傳隊,“具爺”毅然“搶到”了一個名額。他堅持每天“身挎小喇叭、手拿小銅鑼”,徒步奔波與楊線溝、雙壩裡、瓦窯溝三個偏僻的居住點之間,讓疫情防控知識、疫情防控政策走進每戶農家,真正做到了政策宣傳家喻戶曉。

“可能有人會嘲笑我,也可能有人背地裡罵我,但我不在乎,我只想用自己的雙手為村上做點事,黨和政府對我們家這麼好,我雖然沒有文化,但不能忘恩負義,我要牢記黨恩,只要我活著,我就會堅持這麼做”,“具爺”簡單的話語,卻飽含著歲朴樹的真情。

病毒無情人有情。在這場沒有硝煙戰“疫”中,還有很多像“具爺”一樣的群眾,不記得失,不畏困難,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他們做著最基礎、最瑣碎的“小事”,堅守著自己心中的信念,牢記著黨和政府的恩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著光散著熱。

西和何壩鎮:脫貧不忘感黨恩  老漢請願上“疫”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