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20天更显诗与情,让心情先达拐点

武汉封城20天了,过了初一,也过了十五,更是来到了情人节。

人们期待的拐点还没出现,连最靠谱的钟南山院士也无法预测,一句“疫情拐点将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况决定”,心情是不是又变得沉重了?

回顾这20天,我们经历了最初的惊恐,也迎来了感动,温暖和诗情!

疫情何时能达拐点?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相信,有了硬核的感动,有了温情的诗意,我们的心情已经先达拐点!

封城20天更显诗与情,让心情先达拐点

见笑更见效的打油诗。

武汉封城,让全国上下都绷紧了神经,很快,各地乡民就用断路封村来自保,以支援全国抗击疫情的大局,还挂出了见笑更见效的打油诗横幅。

“偷吃野味,病床c位!”

“带病回村,不孝子孙。”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亲戚不走,明年还有;朋友不聚,明年再叙。”

“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

不愧是诗词的国度,连横幅都能写成打油诗。乡民们的打油诗一亮相就极为吸睛,上了热搜,幽默诙谐又颇多警示,见笑又见效,最早带给我们轻松和希望。

封城20天更显诗与情,让心情先达拐点

硬核口号,再揾英雄泪!

大武汉被封城后,还记得那些让人揪心的事吧!

每天都要面对不依不饶的新增病例。

流离失所在高速公路上无家可归的司机。

有班不能上的员工,有工不能复的企业。

还有像今天这样有情却不能约的情人节!

有没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滋味?

有人说每到危难时刻,中华民族都会爆发出骇人的力量。

也只有积蕴了5000年传统文化的国家才能如此迅速地凝聚起民心,众志成城驰援武汉!

还记得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离去吗?全民洒泪,只为英雄揾泪,哪怕只是平民英雄!

还记得一队队白衣天使奔赴武汉,面对更为凶残的病毒,像军人一样凛然决然,催泪国人吗?

耳边依稀可闻当年民族危亡图存时的歌声“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于是,全民一心呐喊出的那句硬核口号:

“武汉加油!“

多像“向我开炮”一样干脆利落。

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一份即是局外人又是奋战者最真挚的期许,鼓舞和动容。

封城20天更显诗与情,让心情先达拐点

一首古诗,暖了国人心!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就像此刻,我们的一句千年古诗被外国友人轻轻拾起,又被国人高高擎起,就像久违的火把突然被点亮,陌生而亲切。

一束并不宏大的光,却足以穿透重重毒霾下开始潮湿晦暗的心情,带给我们难得的亮色和温暖。

日本京都府舞鹤市驰援大连市抗疫物资贴在包装箱上一句古诗,正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与此前捐赠武汉物质时附赠的那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何其相似啊!

为援助辽宁,日本国集句《千字文》创作的拟古诗,美得更如富士山上的樱花。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待到辽河的冰雪融化了,富士山的樱花也就跟着开了。一衣带水,同气连枝的邻居,期待着一起走向春天。

虽然疯狂的病毒仍然深锁着神州大地,可我们还是走进了春天。这个春天我们不光拥有了决战疫情的热血,还有临邦送来的诗和远方相慰。

温润的诗词与硬核标语,在神州大地交相辉映,很美也很暖!

请记住这个春天的痛苦和感动!

请记住这个春天的愤怒和温暖!

请记住这个春天的特别!

请相信这个春天的伟大!

因为这个春天我们被诗心温暖过。

就算哭,也是笑着哭!

封城20天了,我们的心中还有诗,心情已经先达拐点,疫情的拐点还会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