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孟村:傳承老區紅色基因 構築疫情防控鋼鐵長城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王亞瑋)孟村回族自治縣是津南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和渤海回民支隊成立地和所在地,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縣1萬餘名黨員幹部和23萬老區人民傳承革命先輩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構築起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鋼鐵長城。

發揮政治引領優勢,一線鍛鍊幹部

孟村回族自治縣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一段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時間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雙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楊雙橋身患腰間盤突出多年,帶病堅守崗位,一線指揮調度,對疫情防控大事要事親自把握,先後作出批示指示45次,聽取重要工作和敏感問題彙報28次,協調解決疫情防控物資保障、隔離點設置運轉、企業復工準備等一批實際問題。縣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春節期間取消休假,率隊分赴疫情防控基層工作一線,深入到全縣疫情防控各相關單位和城區各居民區、農村、醫院、商場和主要交通路口,實地督導全縣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實情況,現場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加強、再推進。縣委在縣直相關部門挑選精兵強將組成疫情防控辦,建立“臨時黨支部”,實行集中辦公制度,黨員幹部帶領工作人員不辭辛勞,日以繼夜,全力保障全縣疫情防控工作的統籌指導和組織推動。各縣直單位黨組織落實包聯責任,各鄉鎮和村(社區)黨組織分別落實屬地責任,全體黨員幹部全部包片駐點,在全縣形成了以126個村、10個社區“兩委”幹部和駐村幹部為主體,鄉鎮、縣直部門黨員幹部為骨幹,縣級黨政領導幹部帶隊督導的疫情防控網格化工作落實體系,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縣委組織部下撥黨費40.5萬元,專項支持基層黨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體組工幹部在保證完成疫情期間日常工作任務的同時,主動輪流駐守距離主城區偏遠、居民來源複雜、值守條件較差、防控任務較重的泓源小區,並自願繳納“特殊黨費”5600元,為小區內困難黨員、群眾捐贈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縣交通運輸局黨總支全體委員帶領下轄黨支部全體委員成立疫情交通查控隊,24小時駐守全縣9個主要交通路口查控點,對過往車輛進行嚴格查控,做到不讓一輛車輛漏查、漏檢,嚴密防範疫情通過交通渠道流入風險。縣人民醫院駐宋莊子鄉許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張寶國,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通過大喇叭、村民微信群等形式,宣傳疫情防控專業知識,並積極答疑解惑,消除村民恐慌心理,並聯合村醫對村內發熱人員進行初步排查診斷。

發揮組織紐帶優勢,彰顯硬核力量

哪裡有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哪裡就有共產黨人的奉獻。號令之下,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迅速行動,奮勇爭先,戰鬥在第一線、工作在最前沿。全縣各主要防控點共設立157個臨時黨支部,4824名無職黨員一線請纓,成立疫情防控突擊隊、先鋒隊和志願服務隊603個,按照“村(社區)不漏一戶、戶不漏一人”的工作標準,在疫情宣傳動員、全面登記排查、日常體溫檢測、群眾教育引導、人員流動控制、重點人群盯防、病例的識別和救治、防控信息上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他們還通過大喇叭、宣傳車、掛標語、貼公告、微信、短信等形式強化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發揮好第一道防線作用,弘揚社會正氣,把握輿論導向,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堅定必勝信心,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廣大黨員帶頭不離開本地、不串門、不組織和參加聚餐,除參加應急值守工作和購置日常生活必需品外,做到不出門、不出戶,搞好自我防護,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以堅決的黨性規範約束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公共衛生習慣,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屏障。疫情發生後,孟村鎮作為縣城主城區所在地,住宅和商戶密集、人員流動性強、外防內控難度大,這讓鎮黨委書記曹振輝總是放心不下,大年三十那天,他回家拿了件厚衣服,把年近九旬、癱瘓在床的母親交給妻兒照顧後,帶領全鎮機關黨員幹部職工一直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1月20日深夜,新縣鎮羅疃村黨支部書記李輝通過電話逐人做通本村10名武漢返鄉人員思想工作,讓他們在家隔離觀察,不得私自外出,並組織村“兩委”幹部、黨員連夜拉起隔離帶,對全村進行消毒,從那天起,他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詢問隔離人員的身體情況和生活需要,被隔離人員親切地稱為“後勤保障部書記”。牛進莊鄉東趙河村老黨員葛秀廷,年過七旬,主動請戰參與防控工作,每天早上7點準時到村內防控監測點報到,在寒風中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工作起來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村幹部不管怎麼勸說,明天他還會再來站崗。高寨鎮大文臺村黨員李學文,多年來從事汽修行業,看到村口防控監測點路障笨重,手動抬放杆很不方便,平時就愛鑽研電機、電路技術的他,花了2天時間,利用廢棄汽修零配件對原有路障進行改造升級,實現了電動操作,十分簡易方便。辛店鎮代林村黨支部各黨小組黨員分別組成政策宣傳、登記監測、消毒防護、垃圾清運、後勤保障五個工作突擊隊,全體黨員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共同為黨徽添光彩。

發揮依靠群眾優勢,譜寫“小城大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廣大老區人民也紛紛行動起來,主動取消一切公眾聚集活動,不串門拜年、不訪親會友、不燃放煙花爆竹,全縣有20餘起白事速辦簡辦,不立賬房,謝絕弔唁;60餘對新人婚宴延期或簡辦。全縣各防控監測點附近商戶和住戶群眾,自發免費為防控監測點提供接電、供水、取暖等後勤保障,並都分文不收。全體企業主和商戶令行禁止、積極響應,堅決做到不私自提前復工、開業。農貿市場、商場、超市、藥店等食品經營和醫藥行業從業者嚴格落實日常清潔、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保證供應不漲價,保持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醫藥防護用品市場總體穩定,爭做有德商人。全縣社會各界人士和熱心群眾也紛紛伸出援手,主動向縣紅十字會、基層黨組織、執勤值守人員、醫護人員、環衛工人、貧困群眾捐贈防控物資,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築起了一道道靚麗的“愛心防線”。河北華洋、河北匯科、河北匯晟等企業,發揮行業優勢,克服疫情期間採購和物流困難,出動採購和運輸專班,從上海、石家莊、唐山等地專門採購醫用防護用品,累計捐助N95口罩2萬個、醫用防護服2000套、醫用乳膠手套5000副,醫用護目鏡550副、84消毒液和醫用酒精各5000公斤。縣愛心協會志願者為貧困群眾累計發放一次性口罩4000餘個,發放宣傳單1萬餘份,並堅持每天為縣城7個重要防控卡點工作人員免費送餐,堅持每天進醫院、進養老院對孤寡老人和行動不便者進行照顧和日常護理。縣伊斯蘭教宗教界人士為疫情防控工作自發捐款捐物合計30餘萬元,並向全縣信教群眾發出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守護好‘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的有力號召。宋莊子鄉九友蘑菇園種植專業戶於增民為縣集中醫學觀察站贈送平菇500公斤,並承諾疫情防控期間將會繼續免費供應。河北亞都集團為高寨鎮205國道交叉口及全鎮23個村防控監測點,送去價值2萬元熱水壺、水果、方便麵、純淨水、暖水瓶等生活物品。牛進莊鄉耿莊子村退伍軍人耿關林自發購買口罩、手電筒送給村“兩委”幹部、黨員志願者和環衛工人。河北聖天、河北海浩等企業通過縣紅十字會向社會捐助40餘萬元,用於採購疫情防控物資。2月8日,卜老橋清燉特色名吃飯店為辛店鎮各防控監測點100餘名值守人員送去清燉牛肉、饅頭、米飯、小米粥等愛心午餐,讓值守人員度過一個暖身又暖心的元宵佳節。牛進莊趙莊子村農民企業家趙金勝免費為村口防控監測點提供活動板房1套。辛店鎮王林村貧困戶楊中林脫貧不忘黨恩,剛剛脫貧的他帶頭捐款200元,村“兩委”幹部看他年邁多病、生活不太富裕,一起商量後把錢又給他送了回去,但他堅決不收,他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幫助我渡過了難關,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我也想盡一份力。”2月3日,兩個約10歲出頭的孩子騎著自行車來到宋莊子鄉閆莊子村口防控監測點,值守人員還沒來得及問詢,他倆放下了兩包一次性口罩和一張小紙條就迅速離開了,看著他倆羞澀的臉龐和小小的身影飛奔而去,值守人員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小孩,打開紙條一看,兩行歪歪扭扭的字跡寫著:封村、封路、不封情,封城、封道、不封心,您們為了人民辛苦了!”在場者無不動容,頓時熱淚盈眶……這樣的例子在全縣疫情防控期間數不勝數,讓這個“寒冬”有了別樣的溫暖。

經過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老區人民的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截至目前,孟村縣未發現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全縣疫情防控狙擊戰初戰告捷,整體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發展。

沧州孟村:传承老区红色基因 构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

縣委書記楊雙橋一線督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沧州孟村:传承老区红色基因 构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

孟村回族自治縣愛心協會志願者為防控卡點工作人員免費送餐。

沧州孟村:传承老区红色基因 构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

孟村回族自治縣愛心企業和熱心人士紛紛捐錢捐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