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網絡教育教學,家庭教育值得投資嗎,你如何看?

老馬敘財經


疫情期間,人們一方面關注疫情的防治情況,一方面關注即將開學的教育問題。對於北方地區,開校的時間晚一點,一般都到了二月下旬,而南方地區的中小學大都在2月10左右開學,至於大學生,也還有幾天時間了。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疫情複雜嚴重,現在的大部分的中小學生都已經開學上課了,大學生也在做開學返校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朋友們都非常關注孩子的教育情況,擔心老宅在家裡影響孩子的學業問題。針對這種現狀,教育部以及各省教育廳都提出了“延學不聽課”的建議,也就是提倡教師在家藉助網絡平臺授課,學生藉助手機、電腦終端進行學習。經過這些天的網課情況反應,有利也有弊,其實真實情況是弊大於利,情況如下:

一、網絡教育的好處。

1.上網可以開闊視野,可以及時瞭解時事新聞,獲取各種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對學生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通過網絡,學生可以瞭解課堂之外的許多信息,有助於開闊視野,增強信息獲取量。 2.上網可以充實頭腦,只要留心就可以學到許多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鼠標一點,大千世界便盡收眼底。有時,如果遇到問題,家長們不能幫助解答的話,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相關資料進行解答。 3.可以對外交流。學生的一個被人經常提及的缺點就是缺乏信心,不敢與外界對話、交流。現在有了網絡,他們可以徹底克服這個心理障礙,並且在對外交流的過程當中,又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網絡為教育資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僅老師,而且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各類教育網站獲取學習資訊。

二、網絡教育的弊端。

以上說的是網絡教育的好處,我們不能否認網絡發展給我們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快捷,但是我們會發現,對於中小學來說,最多的益處就是資料查詢,信息獲取,知識面的擴大。但是就本人的實際經驗認為網絡對中小學生造成的弊端大於益處,現舉幾例加以說明。

1. 先說小學生,正是各種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比如,閱讀、寫字、打球、跑步等,在沒有網絡的時代,孩子們除了上課就是看書,再者外出遊戲、打球,這樣,讀書積累了知識,經常練習寫字,書寫情況較好,既會學習,也會打球,既不耽誤學習,身體素質也好了。但是現實情況卻是這樣,每天上學,只有在課堂上才會看書,一回到家,寫完作業就是上網,什麼快手、抖音、遊戲,玩得團團轉,一提起書本,心生厭煩。而有些孩子人在課堂,心在網絡。至於寫字,除了作業,多一個字都不寫,至於書寫筆畫正確,書寫美觀,都是文字的描述。再說課外遊戲和打球,根本不會,也不喜歡,也就是說,現在的孩子,既不喜歡讀書學習,也不喜歡遊戲打球,理論知識薄弱,身體素質低下。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有些所謂的優秀的孩子,也只是在應試方面佔有優勢,根本談不上全面發展。

2. 再說說中學生。小學階段,孩子膽子還小,家長說話也還聽一些,就說上網,也是偷偷摸摸,不敢正大光明。但是到了中學,正好趕上青春期逆反,上網都是明目張膽,有時候家長管得嚴了,就以出走和跳樓要挾。因為現在這種現象比較多,每家也就一兩個孩子,所以,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悲劇和後悔,家長們也是寧肯養一個整天宅在家上網的“廢人”,也不願得罪這些張狂的孩子。所以,有些在小學階段比較優秀的孩子,到了中學,尤其是八年級,如果家校管理不嚴,或者引導疏漏的話,很容易走上歪路。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一個鄰居家的孩子,小學特別優秀,中學階段疏於管理和疏導,最後和社會上的不良少年繞到一起,最後連高中也沒考上。送到職高,也不想上,現在整天就宅在家上網,十幾歲的孩子,學會了抽菸喝酒。這麼一個孩子就這樣廢了。

3. 至於高中生,對網絡的迷戀就更嚴重了,操作起來也更是輕車熟路。所以說,那些能上二本線以上的孩子,都是自控力相對好一點的。到了高中,只要迷上網絡,對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更需要家長和老師密切聯繫,合理疏導。像今年的疫情,造成的全員宅家,對於那些網癮高中生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機會,可以不去學校,又可以藉著上網課的機會上網,家長總不能全天候“監視”吧。

所以,個人認為,社會的發展無可厚非,只是現在的網絡發展的過於快了,雖然代替了許多人工操作,但是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雖說凡事有利就有弊,但是對中小學生來說,造成的弊端大於益處。不利於家長過分投資,可以重視一下其他方面,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落下。

以上說法僅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請私聊。


米蘭君說教育


作為同步改革開放走過來的中年大叔,本人對教育的切身體驗很深刻!

父母受教育情況就不多說了(小學沒畢業),7歲從最基層的農村“村小”(村裡請的民辦老師、沒有幼兒園、只設一二年級、不到20個學生、同一個教室、一個老師左右分開教語文數學)、再一天奔襲6趟(天矇矇亮去早讀後回家吃早餐、後返回去上上午課、再放學吃午飯、再去上下午課、再放學回家、一趟快3公里)到大隊讀三四五年級(三年級班主任是曾教過我媽的語文老師,其中課本有頁選學內容“ABC”26個英文字母、老師大聲教我們大寫讀ABC...《英語讀法》、小寫讀一遍abc…《拼音讀書》、後五年級可以自帶飯菜在學校打地鋪)、再帶菜背米到十幾公里外的鎮上中學讀初中(初一開始學英語才知道ABCabc是同一種讀法、週六中午回家、週日下午再帶補充口糧返回)、後老師說你是讀書的料,將來要考大學的,考到100公里外的縣城重點高中,高二選了文科,再發現按我們當時最好的高考成績能考上本省的師範大學就算鳳毛麟角了,於是高三上學期果斷投筆從戎,在部隊受獎立功當骨幹想考軍校,但因幹部派系鬥爭影響非要我晚一年再考、一氣之下選擇了退伍進入社會,再結婚成家有女有兒,女兒現在就在疫情重點區武漢就讀某名校初二,兒子因當時戶籍政策原因選擇了在香港出生,目前就讀香港小學五年級。兩個孩子從同一個家庭出生,後因父母不同的教育觀念,走上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求學之路(有關我陪伴兒子上學的一些經歷在其他回答中有提及)。

之所以婆媽交代我們三代人的求學過程,以我本人的切身經歷,就是要告訴大家:無論社會如何進化,無論科技如何進步,真正的教育一定“春風化雨、耳提面命”,尤其對幼兒期孩子的智能開發、思維啟蒙、規則意識、習慣養成;或者說12-15歲前孩子人格素養三觀逐步建立、初升高比考大學還重要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苦口婆心”、“諄諄教誨”、“誨人不倦”的情感式直面交流教導,這些網絡教學能做到嗎?!本人以為網絡教學不是不可以用,但只對一些大齡段(比如9歲以上)的孩子自主學習做個學科內容方面的輔助補充,最多起個“旁敲側擊”、“查漏補缺”作用,對一些技法性模塊化程序化的知識點有用,對那些既定知識點外的“沒標準”思維、創意、藝術、內心感受、情感交流等完全不可能替代(本人相關觀點在“停課不停學”回答中也有提及)!

這也就很自然的延伸到了“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更多的是傳授知識、解惑答疑,孩子除了會學習外,還要會生活、會處事、會待人接物。而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幫孩子“強健體格、塑造品格、健全人格”,尤其對學齡前思維、習慣養成取決定性奠基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身教師,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根基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席將對孩子造成終身的遺憾。而這些與父母的思想境界、自身素養和日常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學校教師還有個教師證,還有考核監督機制,但大多父母都直接無證上崗,往往把孩子的學習問題推給學校,父母還沒意識到家庭教育的積極催化作用,而這也是目前國內學校難以涉及的地方,一個學期一次的家長會或微信群打卡作業式的溝通,根本承載不了孩子人生“主幹”的教育作用。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家庭教育比網絡教育更有社會意義,又因家長的意識問題,對大人的家庭教育又比對小孩的網絡教育更難推動,見效也慢,值不值得投資先要看大咖的商業回報目標了,家庭教育不能太商業化,否則家長很容易牴觸,但也會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家庭教育的作用,任重而道遠!

望批評指正,

商祺,順祝!


新資優教育CEO吳新


我是公考達人大斌哥,專注於回答公考、考研、考博和大學生就業等問題。

對於在線教育投資與發展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疫情為在線教育帶來新的風口。確實,突如其來的疫情在教育領域猝不及防,在線教育在一夜之間被樹為王牌,簡直火的一塌糊塗。

為什麼?

因為在線教育有自己的優勢。比如不需要見面,不限制時間地點等。完美迎合疫情需求。

於是,這段時間成了在線教育最活躍的時間。一些成熟的在線教育平臺紛紛推出免費課吸引學員。一些學校紛紛開設在線課應對疫情。一些平臺紛紛推出在線課想分一杯羹。

就這樣,在線教育的蛋糕看似做的越來越大。

第二,要警惕在線教育的虛假繁榮。說實話,從這幾天在線教育的反饋看,口碑並不怎麼樣。一方面,成熟在線機構不可能把核心課程免費,畢竟它也需要盈利,需要養家餬口,需要給投資人交待;另一方面,學校推出的在線課不繫統、不成熟,一些平臺也比較低級,臨時上馬的課程質量口碑撲街。

總而言之,貌似經過前幾天的眾望所歸之後,在線教育變成了人人喊打。

第三,在線教育的未來出路在哪裡?說實話,我也從事過在線教育。它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我當時一節直播課可以同時面向全國幾百個學生,東南西北各個地區的都有。

因為我主要從事公務員考試行業,就主要以這個行業為主去談吧。

公務員在線教育目前是三種局面:

第一,主要從事在線教育的粉筆公考。文人相傾,自古宜然。粉筆平臺搭建的不錯,直播課程效果也很好。老師一般。雖然他們一直包裝老師和教研,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是虛假繁榮。課時很多,真正實用的課並不多。

第二,中公、華圖的在線課程,基本上都是在模仿粉筆模式,半斤八兩。

第三,各大機構和個人的在線課程。在部分地區還是有影響力的。主打的是名師。

簡而言之,公考行業的在線課程並未飽和,還沒有哪個龍頭企業可以佔據絕對優勢。

那麼,在線教育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呢?

兩個字:盈利。

在我國,在線約等於便宜。在線教育的課程無論多麼好,都很難賣上價格。最終只能有低價多量的模式。盈利效果不佳。

隨著獲課成本越來越高,利潤率越來越低。

無法盈利就沒辦法吸引投資。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教育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教育本身,好老師和好課程是關鍵。

老師是吸引學生和保證教學質量的核心和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教授單槍匹馬就可以創造幾千萬的課程銷量。

但是目前所有教育機構都在弱化老師,尤其是名師效應,想打造量化老師,可以無限替代,這就導致口碑下降。

說實話,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培訓師。

最後,湖北加油!


公考達人大斌哥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我認為家庭教育,無須為了孩子的網絡學習而進行刻意的投資。

第一,疫情蔓延時間不可能很長。當年的非典疫情,四個月就無影無蹤,現在新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時間也不可能太久。

第二,網絡教育教學,對自制力強的學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對於自制力相對弱一些的中小學生而言,恐怕會起反作用。據我所知,由於父母對孩子的管制力不強,很多中小學生沉湎於網絡而不能自拔,以至於耽誤學習,走入“特殊學生”行列。

第三,中小學生長期以來,都是以班級授課為主,脫離學校讓學生在家裡進行網絡學習,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疫情結束,對於中小學生一定還是班級授課,這樣會是,不等學生適應,就會扔下不用了。

第四,網絡學習需要大的投資,雖然在今天,一句為了孩子,家長會捨得投資,但對於很多農村家庭說來,也是一項大的開支,恐怕難以應付。

因此我不主張,家庭教育為了孩子網絡學習進行投資!


瑞豐131


今天是2月6日,如果你的孩子是畢業班(九年級或者高中三年級),有的地方每年畢業班學生提前開學補課,那麼這次疫情確實影響孩子正常開學,如果課程沒有結束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性價比較高的網絡教育在家認真學習,以便後期複習 ,課程緊張,複習量大,高考中考關係到一生的前途命運,確實需要高效率的複習,網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幫助孩子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所有課程已經結束,進入複習階段,按照老師安排在認真複習,有問題可以通過網絡或者微信等取得幫助,應該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如果孩子在非畢業班,按照國家教育部的文件,絕大多數省份還沒有到開學的時間,家長不必過於慌張,利用這段時間在家輔導孩子保質保量完成寒假作業,鍛鍊身體,閱讀一些課外書籍,不比為孩子聯繫大量的的網絡教育課堂,目前來看如果3月1日開學,時間只推遲5天,這是不影響課程的完成的,所以幫孩子做好開學準備,疏導好孩子情緒,不必急於尋求於網絡教育,這次各種網絡教育以疫情為背景鋪天蓋地掛免費招牌,以示格局大、境界高……開學尚遠,就急於宣傳下學期課程,所以其中不乏炒作宣傳的成分,所以建議聽從國家教育部安排,輔導好孩子的寒假作業,安撫好孩子的情緒,鍛鍊身體,提高閱讀量和閱讀水平(包括漢語和外語),做好開學準備。


新遠課堂


首先,我們需要判斷疫情所持續的時間。保守估計一個月到三個月(個別嚴重地區)如果之前就是從事網絡教育,此時可以加足馬力,無論是推廣品牌還是快速獲客。但如果之前一直做線下,此事真沒必要跟風。

其次,任何行業都有一個深耕過程。沒有深耕就不會有豐富的收穫。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獲得成功,除非您是馬雲或者俞敏洪這樣的大佬,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他們是可以做出快速反應的,實在不行可以直接收購。而且疫情過後,一切歸於平靜,必定有很多行業出現產能過剩。

最後,我要聲明一點,移動互聯網是大趨勢,在線教育大有可為!但我們還是要冷靜,立足產品,做好規劃,不要指望靠這次突發事件改變發展結構,練好內功,沒有疫情,一樣可以通過在線教育大展宏圖。



青芒之夏


如果你是家長,不建議投資。

第一,現在網絡教育魚龍混雜,你不瞭解對面跟你學習的老師是不是名師,這個很難說,再者也很難找到學生自己的薄弱點,現在網絡教育一種是錄播課,一種是直播課,直播課又分為一對一和多對一,一對一的比較貴,並且不一定是名師,多對一的有可能是名師,遇到不會問題怎麼辦?老師會一一解答嗎?

第二,網絡老師不知學生是否能夠聽懂。因為錄播課就不說了,全靠學生自己悟。網絡老師的課是否能切中本地的學習重點。中考有地域差異性,有的學生可能學得挺好,但是回到學校根本用不著,成績不會提高。

第三,現在本地學校正在陸續推出免費的網絡課程,你可以耐心等待,這些課程都是老師自己寫的,都是下學期的主要知識點,學生又可以在網上直接答疑。實在不行就用微信直接聯繫老師進行答疑,這樣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第四,浪費錢。網絡教育很貴的,尤其是名師的,但是有免費的,你非得要花錢,那我也沒啥可說的了。


看看初等數學的魅力


大家好!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的觀點是絕對值得投資!

這次的疫情爆發,是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在線教育以絕對的優勢崛起,眾多在線教育股更是連續上漲。在注重教育的今天,每個家長都唯恐自己孩子落後,不惜花重金報各種補習班。在線教育的好處不受自然的限制,一臺電腦甚至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學習極大的方便了學習環境的建設。

未來,在線教育註定是一個常青樹,人的求知慾促使著教育的進步和發展。



歡喜視界


千里之外的遙遠信息可集於手中五寸屏中,為什麼不可以智能信息投資呢?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家長成年人必須要正確引導!施行嚴格管控!現在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時代不同於以往,現在的奶嬰幼兒少年兒童也不同於以往,想要完全絕對控制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最大化理智對待!


空觀道人12345


值得投資,目前疫情還在擴散,居家隔離還會持續,我們應該做好更長久的打算。尤其是孩子們的學業不能耽誤。科技發展到今天,網絡教學、遠程教學是目前最佳的途徑,也是必然的趨勢。我們必須更好的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儘快開發、優化更利於遠程課堂的“互動教學”“全員在線監控”的教學軟件。更人性化的服務於目前非常時期的教育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