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居民不出門,蔬菜送到家

伊川縣:居民不出門 蔬菜送到家

伊川縣:居民不出門,蔬菜送到家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黃紅立通訊員葛高遠 李德偉)

郭強是伊川縣某機關的工作人員,在下班途中看到一輛“抗疫蔬菜保障車”。他一招手,車輛在路邊停下,無需他動手,車主把50元雞蛋裝好,微信支付走人,方便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伊川縣以保民生為重點,採取多種措施,開闢綠色通道,確保城鄉居民菜籃子豐富充實。

昨日上午,在伊川縣鴉嶺鎮曹窯村的一家小超市裡,駐村第一書記徐延超和幾個黨員正在採購採購米麵油、蔬菜、果品等生活物品。“這些東西是為30餘戶村民準備的,把群眾日常所需的物品集中採購回去,不讓大家出戶,把疫病傳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徐延超說。

伊川縣:居民不出門,蔬菜送到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後,伊川縣大部分鄉鎮村莊都嚴密防控,實行了封村封路等最嚴措施,但為了不影響群眾日常生活,各個鄉鎮都開闢了便捷的“綠色通道”,通過便捷親情的通道,讓全縣每一名群眾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無獨有偶,和鴉嶺鎮曹窯村一樣,伊川縣呂店鎮黨委副書記楊益當“群主”建立了“呂店鎮生活物資配送群”,群裡拉進了三家合乎標準的超市,由各村黨支部書記任群管理、村委會主任和駐村第一書記一併為群成員。保證群眾不出門就能買到生活物資。 “群眾先通過村民群向報告所需物資,村幹部彙總後發至物資配送群;然後由三家超市對接上貨,由超市和村鎮志願者逐村逐戶進行分發,直接送到家門口;最後用戶收到物資後通過微信轉賬給超市負責人。”楊益介紹了配送流程。

在伊川縣江左鎮,鎮政府領導也成了“菜把式”,專門實地考察蔬菜種植基地和超市,瞭解當前的供求市場和物價情況,為生活必需品的穩定供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保證村民的正常生活,該鎮還要求液化氣商家送氣到村統一灌裝,採用分散式發放,電子支付方式,避免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既保證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又避免了村民扎堆現象,有效控制疫情傳播。

“非常時期,人員勿動。在家待著,年貨吃淨。不能趕集,菜成問題。今有菠菜,燃眉之急。不圖掙錢,也叫貢獻……。”從2月2日開始,伊川縣白元鎮常峪堡村村民白海欣在村裡的群聊中用“賣菜經”做起了廣告。常峪堡村群聊中就這樣每日更新著村民需要買菜的需求,白海欣叫賣的“無人菜攤”,是在村口路邊堆放著成兜的菠菜,附近的電線杆上則寫著“新鮮菠菜3斤5元一袋,掃碼拿走”的字樣,一旁無人看守。

“像為親人挑選一樣,用心分揀每一顆蔬菜。”為保障城區和鄉鎮居民吃上新鮮蔬菜,這場無聲的戰役中,伊川縣供銷合作總社買樂買電商平臺則啟動“到家新鮮菜場”業務。確保伊川縣域、鄉鎮都實現足不出戶、足不出村購買到新鮮菜品。短短几天,這個平臺在縣域鄉鎮配送1000餘單。銷售蔬菜10000餘斤,肉類300多斤。服務伊川縣城所有街道和社區,利用村級電商服務站目前已覆蓋到白元、葛寨、酒後、鴉嶺、水寨、呂店、江左、鳴皋8個鎮30餘個行政村。

伊川縣:居民不出門,蔬菜送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