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何?上市禽企如是說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家禽業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作為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受到了哪些影響?它們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肉種雞企業益生股份2月4日公告稱,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穩定,未受到疫情重大影響。其解釋道,因公司畜禽場區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春節前沒有集中放假,生產場區不存在節後人員返場受阻等情況,目前場區人員充足。

同時,益生飼料由下屬的飼料廠直接供應,公司根據各地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物資採購和飼料生產,確保場區飼料、 物資供應正常。運輸方面,其也依據相關政策同各級政府聯繫,確保了公司生產和雞苗銷售運輸通暢。

1月份,益生股份銷售雞苗約3516萬隻,銷售收入1.31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22.93%、-22.08%,環比亦分別變動17.94%、-27.89%,顯示其當月售價出現大跌,公司則認為是受春節假期屠宰場放假等因素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何?上市禽企如是說

一體化白羽肉雞企業聖農發展在一週後的2月11日亦公佈了疫情對其生產經營的影響。據其稱,一體化產業鏈的封閉循環不僅確保了產品供應的穩定性及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也為防疫防控工作提供天然屏障。尤其是該公司種、肉雞環節在養殖過程中均實行“全進全出”的封閉式管理模式,春節期間亦按照既定的生產計劃,養殖人員均在崗作業,生產穩定。

與此同時,該公司對銷售策略進行調整,加大了商超渠道與線上渠道的銷售力度。“目前通過該部分渠道的銷售量較先前已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長,公司亦將抓住此次契機加快銷售渠道的進一步優化。”聖農發展稱。

對於物流運輸,聖農亦積極對接各級政府部門,並與公司實際控制人旗下的福建恆冰物流有限公司配合組織運輸資源,確保了公司雞肉運輸的暢通。

由於春節假期使得開工時間減少,2020年1月,聖農發展銷售雞肉5.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1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29.69%、-24.01%,環比變動分別為-33.02%、-29.33%。

隨著2月份公司按正常的生產計劃開工,聖農預計其本月肉雞產量同比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完成既定生產計劃可能有小幅影響。

黃羽肉雞方面,作為絕對“老大”的溫氏股份稱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採取的封城、封市、封縣、封村等措施給公司禽類產品銷售帶來一定影響,而影響主要體現在湖北疫區。

由於春節前的肉禽行情處於低迷的狀態,售價下滑明顯,溫氏在1月初成立了應急小組,以暢通銷售渠道,儘量使產品在節前銷售出去。“正常年份,公司在年後也會減少禽類銷量,所以今年春節後銷量會有所下降。”該公司稱。

公開數據顯示,溫氏2020年1月銷售肉雞約7588萬隻(含毛雞、鮮品和熟食),收入15.19億元,毛雞銷售均價10.13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19.55%、-35.33%、-21.90%,同比變動分別為6.04%、-14.71%、-19.48%。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何?上市禽企如是說

溫氏股份還稱,目前公司主要採取以下四種措施來應對本次疫情的影響:(1)通過當地農村市場等各種渠道盡量銷售;(2)屠宰廠加大屠宰量,併入庫冷凍儲備;(3)稍放緩投苗節奏。(4)積極與各級政府部門溝通,保障雞豬和飼料運輸及銷售的通暢。

溫氏強調,公司一直在探索轉型為鮮雞的銷售方式。近年公司加快屠宰廠建設,加大屠宰後銷售力度,能適當降低銷售困難的影響,且目前處於盈利狀態。

據瞭解,溫氏去年銷售鮮雞1億多隻,公司鮮雞或熟食雞的產能還在不斷擴大,每年大概可增加50%以上的產量。

若論屠宰,憑藉每年約7億隻白羽肉禽(雞+鴨)屠宰量的新希望六和多年來一直處於行業第一位。該公司屠宰廠預計2月10日前已悉數開工。雖然種禽價格較為低迷,但公司商品代雞苗銷售正常,鴨苗則主要通過內部一體化配套消化解決。

據介紹,新希望六和1月份禽肉銷量同比下降約10%,但公司預計一季度整體銷量將保持正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