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上漲,真的能改善農民收入嗎?

長江老農


糧價上漲,不會改善農民的收入,因為糧價上漲其它東西也跟著上漲,漲與不漲都是一樣,根本不會增加農民的收入


桐樹花兒


提高糧食價格肯定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但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人為地提高糧價是不可能的,它會受到國際糧食價格的影響,從萬里之外的美國進口糧食,除去運費及有關費用,還比國內糧食便宜,是什麼原因呢,是美國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所以,要真正的可行的增加農民收入,不能光喊口號,提高糧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因為這條路走不通。應從以下幾個面來增加農民收入。

1.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土地承包到戶,分散耕種實際是一種社會退步的表現,它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現在國家提倡糧食大戶承包,規模種植,實行起來,困難重重,耕地分散在各個農戶手中,國家的政策是要充分保護農民的自主權,是否願意流轉耕地,決定權在於各農戶,思想很難統一,儘管國家對大戶實行優惠的獎勵政策,但大戶難以堅持下去。不改變現在這種土地承包到戶制度,而講糧食種植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終究是一句空話,即使政府強力推進,也不會長久。

2.走多種經營道路,如果各農戶單純地種植幾畝水稻,能致富嗎?不但不能致富,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所以各個地區、各個農戶要根據市場需求情況,種植各種適銷對路的產品,增加農民收入。

3.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一家人守著幾畝地,無論如何也致不了富,只有到城市去打工,參加城市建設,獲得勞動報酬,使農民富起來。


夕陽紅155908541


單憑農民所產的糧食漲價,是不可能提高農民收入的!本人分析有以下幾點。

一,從九幾年開始,農民的糧食就一直穩定在原來的水平,還略有回落。

二,農資物品,從九幾年卻一直在漲價,就拿碳氨來說,九幾年毎百斤是30元,而到現在每百斤是100元,還有價無市。上漲了三倍多。

三,農副產品,就拿鮮豬肉來說,當時的價格是每斤7元斤,現在每斤在13元到15元之間,上漲了兩倍。

四,房子,九幾年在南京本人老婆的外婆,在卡子門附近分得一小套房子,老人家的小兒子以4萬元的價格賣出,第二年人家轉手賣了12萬元,到現在最少要80萬元到100萬元左右。是當時的20到25倍之多。

那麼問題來了,在農產品一直保持原價的基礎上,所有生產生活物資都以幾倍幾十倍的往上漲,如果這次作為弱勢群體的糧食漲價,造成了全民的生活費用都會相應地增加,勢必會造成所有的生產生活物資將再次大規模地漲價。

而人均不足一畝三分地的農民,就算糧食漲價了,就一畝三分地,能多收入多少呢?你能跑過農資物品的漲幅嗎?你能跑過生活物資的漲幅嗎?你能跑過GDp的漲幅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因為咱農民是弱勢群體,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所以說,單憑糧食漲價是不可能增加農民收入的!到頭來倒黴的還是農民!

本人觀點。





三農問題探討者


糧賤傷農,糧貴可富農嗎,這得從兩方面來說,如果總體物價平穩,特別是農資商品,比如化肥、農藥、種子、水費等價格平穩或略有下降,那麼,提高糧價,也就是糧食漲價,可提高農民收入。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政策保證,錢不能賺到中間人手中,也不能造成有價無市的局面。

如果糧食價格漲了,但社會物價全面上漲,那是通貨膨脹,不但農民收入不會得到增加,反而實際收入反而減少了。即便是社會物價不會全面上漲,糧食價格漲了,同時農資商品價格也提高了,農民的實際收入也不會得到提高。

那麼,糧食豐收是否能增加農民收入呢,這就涉及到了糧賤傷農的問題。曾看過葉聖陶的小說《多收了三五斗》,小說中所描述的場景就是,稻子豐收了,人們駕船載糧到市場上賣糧,但糧行掛出的牌子是,稻穀價格又下跌了。因而糧食豐收也不一定保證農民收入增加,只有在糧食價格平穩的情況下,糧食豐收了,才能提高農民收入。

那麼農民為什麼千百年來的夢想就是五穀豐登呢,這是因為過去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打下的糧食,主要是用於自已吃的,五穀豐登意味著餓不著肚子了。市場化的今天,糧食豐收並不意味著農民收入增加。

同樣,提高糧食價格,也就是糧食漲價也並不一定意味著農民收入增加。只有社會沒有通貨膨脹的情形下,提高糧食價格才能提高農民收入。



春日之虎


糧價上漲,真的能改善農民收入嗎?



糧食是各國強國之基,立國之本,這說明糧食價格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將影響到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比如說糧食價格下降影響到農民種糧的收入,也就是農民沒有種地的收。入,就會減少種糧食的面積,影響到社會糧食的供給;如果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將會影響到上層統治者的利益,也就是糧食價格上漲,會影響到上層統治階級因為生存的保障。所以任何國家,一旦糧食價格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將會進行宏觀調控,或者是儲存糧食,或者是開倉放糧。



從國家的利益方面來講,糧食絕對不會出現價格大幅度波動,畢竟關係到國計民生,如果糧食價格上漲,像經濟學專家說的會引起蝴蝶效應,也就是各個行業的價格都會出現上漲,尤其是工業行業的產品上漲的幅度更大,更影響到消費者的利益,尤其是農民的利益。畢竟農民的收入特別低,對於工業產品消費不起。

所以,從整個社會物品價格的上漲來說,工業產品的價格是由生產廠家決定的;對於農民生產的糧食的價格來說,農民沒有話語權,是由商販或者是加工企業決定的,當然也與國家的政策有關係,引導的農產品的價格上漲或下跌。還有能出量的儲備量多少,也影響到糧食的價格。



總之,糧食的價格上漲對絕大多數的農民,不影響到收入,畢竟現在農民平均人均一畝三分地種糧食的收入,一畝土地一年只有幾百元的收入,這必須前提條件是風調雨順,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會出現顆粒無收,虧得血本無歸。或者說糧食價格上漲,但幅度不會太大,畢竟關係到國計民生,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保障。因此糧食價格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所以對於農民的收入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也不能改善農民的生存狀況,當然不能改變農民的收入。除非是種植大戶,或者是涉農企業,大面積種植土地機械化集約化,規模化,科學化,或者是特殊農業種植模式。


宗元三農堂


糧價上漲,真的能改善農民的收入嗎?有個概念,要搞清楚,收入增加並不等於富裕,只有在物價相對穩定或不變的情況下。農民增加收入,才能真正讓農民富裕,生活得到改善。因此可以說,糧價上漲,農民收入肯定會增加,但伴隨社會物價的上升,農民增加的收入,不一定抵得上上升的物價,因此增加了收入,保持住目前的生活水平也就不錯了,別指望有什麼提高和改善。現實就極具說服力的是:,今年企退老人退休養老金提高了5%,而下半年剛剛補發,豬肉價翻了兩番達到200%,禽價漲了一倍達到100%,水果,蔬菜,糧油副食平均下來漲幅也在5%以上,你說企退老人生活質量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就是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明白。因此,別再以糧食漲價,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騙人,何況糧價也沒增加一分。個人之見,歡迎批評指正。


老兵4200


個人拙見,對農民來說,如果糧食能上漲,那絕對是福音,可以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農民種田收益,激發他們能夠種好田、多種田的積極性,杜絕和減少農業的耕地的拋荒,確保糧食穩產、高產和增收。

然而,事實的真像並不是如此,由於連續多年的糧食增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上市場糧食供給充足,同時,庫存糧食積壓過多,糧食轉化速度慢,去庫存難,為去庫存,鼓勵農民種植優質糧,國家也調控了糧食的最低保護收購價政策,對農民對農業的增收當然不利,不過,也由於農業的傾斜種植補貼政策,收益降低才不會很多。

其實,農村人真正獲得更多的經濟來源並不在農業,畢竟農村人每個家庭也就那麼幾畝地,想靠純農業的種植發家致富根本不可能,試想一想,每年就是糧食上漲每斤幾分錢,靠純種田依然擺脫不了貧困,農村人依然還要靠其他門路來掙更多的錢來維持家庭生活及未來需要用大筆的收入買房、買車和提高生活質量等。

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農業的規模化才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超勢,規模現代化的農業可以節約人力並能降低農業成本,而近兩、三年來的糧食的最低保護價的下調給農民給增收只不過是農業上的減收,而恰恰是對種田大戶經濟收入有影怕,因此,以我愚見,國家應實施優先對農業合作社、流轉承包大戶的扶持政策,增加他們的收入,才能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投入三農,三農才會更有大的希望和出路。





老農話三農


糧價上漲,真的能改善農民收入嗎?

對於咱們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糧食價格一直是咱們最關心的一件事。每到賣糧的時候,農民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在醒來的時候聽到糧食漲價的消息

那麼糧食價格上漲,真的能改善農民的收入嗎?

糧食價格提高,對於農民來說,是好事,但又不是好事。

說是好事是因為,如果糧食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並且不會影響國民的生活水平的話,那提高糧食的價格對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是這也恰好能說明一點:就算糧食價格提高,也不能提高多少。

因為一旦糧食價格大幅上升,首先來說,會激發人們種地的慾望,那也就是說人們不願意將自己的土裡流轉出去了,更願意自己種地掙錢,這也就造成了我國農業繼續朝著小農經濟而不是朝著農業規模化發展,這不符合當前農業發展的趨勢

再者來說,糧食價格提高會直接形成一個蝴蝶效應,影響多個產業價格的提高,而且其價格提高的幅度遠遠不是糧食價格提高的幅度所能比的,這一點對所有人都是不想看到的結果

最後一點,糧食是人們生存的根本,糧食安全是國家的戰略問題,國家會盡最大的能力保障所有人生存的基礎,所以對於糧食的價格自然會進行宏觀調控,不會任其大幅波動。

不過雖然說糧食不能大幅上漲,但在可控的範圍漲價的話,對農民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駿景——殷


駿景農業


您好,我是三農領域的優質作者,如果有任何關於三農、農村和農村生活趣事方面的問題,歡迎和我多多交流。

糧價上漲,真的能改善農民收入。

我覺得糧食漲價,最受益的還是農民啊,現在一畝地的純收入也就在1000元左右,現在的糧食價格是1.2元左右一斤,如果能漲錢肯定是給農民帶來收入的啊。

雖然糧食價格增長,也會帶來其他方面的消費,有可能肥料錢漲錢,也有可能農藥漲錢,或者種子漲錢,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如糧食漲價的效果更好,現在也有很多農民都選擇吧地包出去了,不選擇則種地了,這就是每年糧食價格走低的原因,種地一直看不到希望。

不如拋棄土地出去打工呢,打工最起碼一年也能賺3萬塊錢,這如果是在家種地,就很難了,起碼要種10畝地以上。

糧價上漲,也會帶來每天吃飯的主食上漲,但是我覺得受益最大的還是農民,所以我認為糧價上漲,真的能改善農民收入!


以上是我對於農村這一問題的回答,歡迎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哦~


農村土豆妹


糧價上漲,真的會改善農民收入嗎?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認為你肯定不瞭解農民,如來我說糧價下跌可以改善農民收入,你是不是認為很正確?

糧價對於農民來說是什麼?糧價就是決定農民收入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同等產出的基礎上,糧價高就收入高,糧價低就收入低。這也和工人一樣,工人生產的產品價格下跌了,廠裡效益不好,老闆要給工人降工資,工人不顧意降,你能提出工資上漲,真的會改善工人收入嗎?

有人以為,糧食收入在農民的總收人上所佔比例很少,可以忽略不計,這只是一種情況。還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家中有病人,或有年老父母,或者是打工沒人用)不能打工,糧食收入就是他的全部收入,也可以說是主要收入,糧價下跌幾毛錢,他的主要收入就沒有了,怎麼可以忽略不計?

有人認為,糧價大幅度上漲,必然加重人民生活負擔,特別是低收入人群,糧價上漲會讓他們更加貧困。可是糧價並不會也不能大幅度上漲,一般都在幾毛錢之內波動。如果一斤糧食漲了0.4元,低收入人群按每人每天消費2斤糧食計算,一天不過增加了0.8元,0.8元就可以讓低入人群更加貧困,這也太危言聳聽了吧?

讓農村貧困人口富起來,想他們所想,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這是政府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一定要認真瞭解農民,瞭解農村。深入瞭解了農村農民,再發議論才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