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大煙”如命的禮部尚書,卻因館閣體而被慈禧青睞


嗜“大煙”如命的禮部尚書,卻因館閣體而被慈禧青睞

談及“館閣體”,喜歡它的人愛不釋手、稱讚有加,認為館閣體寫得端莊優雅,一絲不苟,是標準的“好字體”;而在一些追求“尚意”的書家看來,“館閣體”呆板無味、靈韻不足,是不可效法的書體。在科舉取士的年代,一手“館閣體”成為讀書人的標配,時代造就了館閣體的興盛,因此我們今人對待“館閣體”的態度上應是寬容一點。歷史的角度出發,再看“館閣體”的是與非。

嗜“大煙”如命的禮部尚書,卻因館閣體而被慈禧青睞

在故宮一些格柵窗上,有許多用館閣體抄錄的詩文,在空間上起到裝飾的效果。這些詩文,都是一些當時精於書法的大臣們書寫,他們有的是狀元及第,最次也是進士出身,經過科舉考試的長期訓練,一手規整的館閣體自然不在話下。

嗜“大煙”如命的禮部尚書,卻因館閣體而被慈禧青睞

這幾幅“館閣體”書法作品是光緒二年進士,江蘇太倉人陸寶忠題寫的。經過一百多年的時光,今天看來依然神采奕奕,點畫之間收放有度,法度之中透出書家的精氣神。他曾任“南書房行走”“禮部尚書”等職,大內收藏的精品字畫多有目睹,對於他的書法造詣大有裨益,慈禧太后也常讓陸寶忠為其代筆,故宮博物院仍有陸寶忠題跋的作品。然而陸寶忠有吸食鴉片積習,朝命嚴飭戒斷,光緒三十四年正月他戒菸成功,四月二十九日(5月28日)病卒,諡文慎。

嗜“大煙”如命的禮部尚書,卻因館閣體而被慈禧青睞

古代的讀書人敬惜紙張,對待讀書寫字都有一顆恭敬的心。一筆一劃是書家對於文字的尊重。館閣體,不僅是官方書寫規範字體的代名詞,而且也是讀書人對於文字敬畏的體現。書法無法只能是一堆爛泥而已。館閣體可以有書家的靈韻,也可以有血有肉。在不同書家筆下也可以寫出精彩。毋庸置疑,陸寶忠就有一顆對書法敬畏的心。

嗜“大煙”如命的禮部尚書,卻因館閣體而被慈禧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