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不應該學醫?

心靈的陽光6


這個要認真考慮下,自己家庭能夠提供的優勢,資源等等,學醫是比較辛苦的,成才時間也是很長的,回報確是比較少的!

說下個人對學醫的看法做參考吧!

學醫的初衷:

都是受家裡人影響居多點吧

理由有4點

1.穩定

2.靠技術吃飯

3.醫生受人尊重

4.越老越值錢

後悔的有4點:

1.現在不僅不被尊重,連生命和人格都保證不了

2.賺錢是211.985高中同學中基本上是最少的,但卻永遠是最忙的

3.學歷我是最高的,職位卻是最低的

4.勞動力是最廉價的,一個掛號診費幾十元都能被詬病半天,診費都不如寵物診費,各種同學關係、七大姑八大姨、這鄰居那鄰居,把你當聖人,什麼忙也得棒,幫不了就是沒醫德

不後悔的有4點:

1.救人一命勝造七級佛屠,為自己積德

2.成功救治一名病人,成就感是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3.自己家人生病,自己可以醫治

4.即使下崗也餓不死,現在西醫轉中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高科技、高費用治病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承受的。只會加重矛盾!

祝願,把醫學知識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必考課,知識的不對等是醫患矛盾的根源!

無知的惡比魔鬼都可怕!





懶人醫考


經常給醫院打交道,所以希望孩子學醫。特意等他高考結束,讓他陪著去醫院檢查,然後又去其他醫院做手術,多去幾個醫院就是讓他去感受一下,當醫生是多麼的偉大,能給多少人解決痛苦,其實我是有點自私,而是想讓他能長期為我服務。等報志願的時候看醫學院看了一天,第二天突然改變主意了,說什麼都不學醫了,這個事情也不能強迫他,他喜歡啥就學啥吧。他的一個同學從上高中就有目標,當一名兒科醫生,人家如願以償了。我多希望他能學醫啊,現在只有把希望寄託在老二身上了。



中華8050


先不說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杏林春暖……。多數醫者沒有那麼高,大,上。

學醫的確前途一片光明。


舉幾個我身的小事例:我初二一個同學,輟學後,與父親學醫,中間去醫學院深造兩年,在我們鎮上開了家珍所,生意挺好。

高中的一位同學考上醫學院,畢業之後,在市裡開珍所,生意相當的火爆。房,車哪都是小菜一碟。

有一個遠方親戚考上了四川某個大學,八年畢業之後,是成都一個醫院的主任醫師,老公也挺優秀。

要不要你的孩子去學醫,自己掂量掂量吧,祝你們好運!


157518683


學醫?賺錢?前途一片光明?別扯淡了。本人醫學院畢業,家裡有祖傳醫學,本來以為一切都ok,04年畢業,08年搞手外月工資1萬,但光鮮背後是極大的精神壓力,遇到過很多醫療糾紛,看見很多堅持不下去的同僚轉行,更別說出了學校門就轉行的同學。學醫就是苦一輩子每年的學分要去掙,為了升級不停的學習之餘還要和同事競爭。真的很苦,幹醫越久對生老病死看的越淡,越來越後悔當初的選擇,在中國目前的醫患環境中,我勸大家還是別學醫,賺那麼多錢你有命花嗎?說不定哪天就被患者ko了。


耿耿不寐


父親從醫幾十年,到我兒子已經三代從醫了,經歷的艱辛與困難只有自己清楚。這些年來,全國各地的鬧醫事情愈演愈烈,讓我們心裡好擔憂,醫生用一顆仁慈的心去挽救每一個病人,而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證,真的讓人寒心。


秦安紅蘋果


可以肯定的是學醫的考生是掙著搶著去學醫。從醫學院錄取分數線就能看出醫學有多熱門。二本醫學院臨床醫學錄取分數線都超過一本線二三十分,更有甚者超過一本線四五十分,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錄取分數線超過前10名985大學錄取分數線。首都醫科大學作為一個非211大學,不但錄取分數線超過211大學錄取分數線。還超過了前10名985大學錄取分數線。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5+3)錄取分數線超過重慶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是非211非985大學,是一個雙非大學。而重慶大學不但是211大學,更是985大學,按道理講應當是 985大學重慶大學錄取分數線要高。但是結果恰恰相反。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錄取分數線比重慶大學要高很多。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錄取分數線比重點985大學錄取分數線都高,事實勝於雄辯,那些說學醫不好,是高危職業,這不是賊不打自招嗎。說明學醫都是尖子生,優秀學生搶著學醫嗎,要是沒有人學。沒有人報考。那分數線就自然而然下降了。分數線最能說明問題,試想一下,極端個例傷醫的報道確實有,那大家想一下。什麼職業沒有危險。最近這兩天就報道一個小學生打老師。河南一個學生記恨小時候老師打自己。把老師擋住扇老師耳光。照這樣的邏輯。那老師也是高危職業。是不是沒人當老師了,恰恰相反。每年報考公務員當老師的學生搶著當老師,公安局逮捕罪犯時。經常有罪犯襲警的,造成警察犧牲受傷的太多,那警察是高危職業。是不是沒有人當警察了,恰恰相反。想當警察的排隊進呢。——當消防員救火。經常有犧牲,受傷的。那大家都知道消防員最容易受傷。那消防員是高危職業,是不是沒人當消防員呢,恰恰相反。考進消防隊的人排隊進呢,

醫學專業,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高。受人尊重。所以優秀學生都是搶著學醫。在發達國家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都是尖子生的尖子生搶著學醫。掙著學醫


好醫生2792


我覺得首先要看孩子願不願意學醫。其次要看自己家庭條件如何。

我覺得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我們很多家長很愛孩子,可以給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質條件,但是並不尊重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想當律師,你卻強行要他當醫生,強行要他考醫學院,粗暴的干涉,強制他填報志願,這就是不尊重孩子。記住,孩子是獨立的個頭,並不是家長意志的延續體。

不過,如果你特別希望孩子當醫生,可以引導他,給他看一些不錯的醫療劇,比如《豪斯醫生》《仁醫》《實習醫生格蕾》之類的電視劇,可以增加他對醫學、醫生的興趣。

其次,要看家庭條件了。學醫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學醫本科五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到五年,之後還要輪轉,規培,這一段時間的收入是比較少的。比如碩士期間可能就1000左右月收入,基本上是要靠家長補貼的。更不用說買車買房了。您孩子成績優異,他的同級別同學如果學的是程序員,金融,可能年薪已經達到數十萬了。因此心理落差肯定會很大的。

但是,當醫生有很多好處:

1.正式成為醫生後,收入還是很高的,尤其是成為副主任醫生之後,收入很高。而且這個職業很難失業,有門手藝,餓不死的。

2.醫生受人尊敬。不要看網上喊打醫生喊殺醫生的傻逼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醫生的地位絕對是高的,絕對是受周圍人尊敬的。人脈也是很廣的。以我自己為例,三教九流,商人,政府,企業,教育的人都認識。在中小城市,醫生辦事還是很方便的。這些的確都是優勢。當然,首先你自己要有本事,醫術就是要好才行。一人當醫生,全家受益。


當然醫生有一些壞處

1.特別忙和累,尤其是外科醫生,經常需要熬夜。我,我的研究生老師,帶我的師傅,我們三個人都患有突發性耳聾,就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的耳聾。神經外科經常熬夜手術。

2.陪伴家人的時間比較少。當醫生頭五年,我估計沒有玩過一個完整的週末。星期六星期天即便不值班,但是早上都得去醫院查房,給手術完的病人換藥等。經常晚上一個電話就被叫過去處理問題。休假的時間很少。

反正醫生這個職業有利有弊,我挺喜歡的。

最後提醒你一點,如果您和您的孩子都非常想當醫生,而且家庭條件都還可以,切勿報考軍醫大學和一些醫學院免學費的定向醫學專業,雖然看上去省了一筆學費,但是實際上讀了這樣的學校,離醫生這個行業只會越來越遠 。如果家庭條件困難才考慮。如果一腔熱血要報國,請讀指揮類軍校。


人體探索者


我不會讓我孩子學醫。現在在很多人看來醫生依然是個好工作,鐵飯碗,高收入。所以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學醫。但是我不會讓孩子學醫,除非他自己喜歡。

第一,不自由,而且工作時間過長。



我國的醫療資源是十分匱乏的,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就是醫院裡的醫生護士玩了命加班。十幾個小時,二十幾個小時的不間斷工作,對一個人可以說是折磨。

第二,工作壓力大,精神常年處於緊張狀態。

因為醫生要負責的是病人的生死,所以很少有人可以輕鬆的看待,大部分都是常年精神壓力大,還要應付各種患者及其家屬的無理要求,可以說對精神是很大的折磨。

第三,家庭生活的不完整。



因為經常要加班,所以基本上對家庭可以說是忽略了很多。經常夜班也不能好好陪伴家人孩子,容易出現家庭矛盾。

第四,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證。

現在醫鬧太多了,動不動就打醫生,醫生被圍毆致死的事件也經常發生,所以,太危險。


午夜最娛樂


當年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自己還是一個不太成熟的學生,很想選設計類的專業,比如園林設計專業,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對。父親直接拍板讓我報了中醫學這個專業。

學醫是一條漫長而辛苦的道路,大學專科的話是讀三年,本科的話要讀五年。

但是專科畢業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的,進不了大醫院,可能只能去一些私立醫院。私立醫院良莠不齊,有很多都被老百姓黑成騙錢醫院。究竟真相如何沒去過得人也不能肯定。

本科也要讀五年,可是本科畢業後也不是就一定能找到個好工作。本科畢業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進一個縣醫院之類的。拿我們這裡說吧,只是個縣級市,可是縣人民醫院都不要本科生的,(家裡有關係,肯花幾十萬打點的除外),招聘時都是要研究生畢業,這還只是個縣醫院罷了。

所以我的同學絕大多數都選擇了考研,有兩個本縣的同學研究生畢業選擇回了我們這裡的縣醫院上班。

還有很多都選擇去大城市大醫院參加規培,這又需要三年。還有的選擇繼續讀博士,也需要再來個三年。

由於醫生這個職業是服務行業,每個來醫院的患者都是帶著病痛來的。所以醫生都是全程微笑服務的,病人有一點不順心衝你說什麼難聽話的都有,你不但不能回一句嘴,還必須挺立著感覺他們抱怨,因為他們生病了,心情肯定不會好。

一會兒嫌收費高,一會兒嫌你服務不好,動不動就懷疑你多收了他的錢。醫患之間的信任非常的薄弱,病人來到醫院總覺得什麼都是貴的,總在懷疑醫生黑心騙了他們的錢。可是買衣服,下館子,他們都很捨得花錢的,只除了進醫院。

其實呢,病人根本就瞭解醫生一個月的工資究竟有多少。根本不高,好不好。哪裡有那麼多黑心醫生,可以隨意到處斂財呢。

現在像自媒體,互聯網,老師,個體戶,哪個都沒有比醫生賺的少。

男孩的話,如果真的喜歡醫學這個專業,喜歡醫院的消毒水氛圍,那就勇敢的往前衝吧!

女孩的話,除非真心很喜歡醫學,否則真的是不建議選這一行。這一行的辛苦,根本不是外行人紙上談兵能夠體會到的。

每一行都很不容易,可是醫生護士真的很苦,而且是啞巴吃黃連有苦無處訴的那種苦。

因為醫護人員面對的是病人,他們是上帝,需要被高高供起。你不能說一句重話,也不能帶一點自己的喜怒。人都有七情六慾,可是醫護人員不能有,每天都要笑。院長每次開會都會強調服務,最好的服務。

有時跟周圍不是同行的熟人聊天,我才發現他們對於醫護人員的看法。他們認為自己來到了醫院,自己是付了錢的,付錢的就是上帝,理所應當被捧著。治好了他們的病是醫護人員的本分,若是治不好你就是騙子,黑心,騙了他們的錢。

有哪個醫生能夠治癒這世界上所有的病痛呢,要不要治病前都像某某醫院一樣籤個包治協議呢。(這樣的協議,我從患者手中見過一次。協議內容就是,交足多少錢,某醫院就包治好某種病。)

偉大的職業,勇於犧牲和奉獻的精神。入了這一行從來都不只是身體的累,心靈的折磨和永遠無法放鬆才是最致命的。

見過了太多的醫鬧,醫院肯出面的還好。醫院要是不管,全讓責任醫生自己陪,那真是傾家蕩產啊!我們醫院自從陪過幾次錢後,院長就明確說了,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哪個醫生的病人哪個醫生就自己陪,醫院是不會再管的。

所以啊,醫生哪個不是每天高度緊張,繃緊了神經,幹個不停。

無休止的夜班,永遠沒有公休假期和星期天。

沒有強壯的體魄和強大的內心,是堅持不下去的。

不要覺得做了醫生就一定可以賺到大錢,真的不是這樣的。

醫生給病人開檢查單前都需要徵求病人的同意,要一項一項不厭其煩的解釋為什麼要做這樣檢查,解釋不清楚病人是不會做的。醫生可不是想開多少單子就能開多少單子的,患者才是上帝啊!上帝都是付了錢的,怎麼折磨你都不算過分的。

做不做醫生,還是讓孩子瞭解一下醫生的大概情況後,自己選擇吧!

只是現代社會越來越金錢至上,患者認為付了錢就是大爺,有感恩之心的人越來越少了,可是難道醫生選擇醫生這個專業只是為了錢嗎?

在這個社會做什麼一個月賺不了那幾千塊錢,非要做醫生嗎才能賺錢嗎?

選擇醫生這個行業更多的是一種救死扶傷的使命感,不要把那種付錢了就是大爺的心裡加諸於醫護人員身上。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沒人願意再做醫生護士。生病了也找不到醫生看病,找不到護士扎針。


湪湪漪漪88888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看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尊重他的選擇權,如今我們的家長總是希望為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專業,為孩子做長遠打算,如果孩子喜歡這個專業,那就沒問題,如果不喜歡這個專業,建議慎重考慮哦!畢竟專業涉及到以後工作的方向和待遇,發展的平臺等等。



第二,需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條件,如今學醫的時間長,專科4年,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2-3年,並且國家出臺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要求畢業後要進行規培,其中本科畢業後規培3年,臨床型碩士在讀研究生期間規培3年,科研型碩士在畢業後規培2年,博士要求規培1年。學醫的投入多,時間長,本科畢業後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碩士也是一樣,尤其是中醫專業更是找工作難。



第三,如今我們問了很多當醫生的家長,都態度堅決說之後不讓孩子繼續學醫,因為當醫生超級辛苦,風險又大,如今醫患矛盾尖銳,並且沒有關係和人脈,以後很難進入一個好的醫院,這個發展平臺也很重要。

因此,孩子選專業,一定要慎重,畢竟這關係到後半輩子的工作,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