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大富翁》的你,怎麼理解“地產為王”到“現金為王”的轉變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一款遊戲,名為《大富翁》。

在遊戲的開始,每一位玩家都握著等同的大量現金,沒有購置地塊,而在遊戲裡持有現金是沒有任何收益的,因此把現金換成房地產是一件很划算的買賣。隨著遊戲的進行,玩家買入越來越多的房屋和酒店,當玩家停在其他玩家的地產上時,是房屋的多少而需要越來越多的現金來支付租金。到了遊戲的中後期,有的玩家被迫低價出售房地產來換取現金。因此,遊戲則從初期的“地產為王”,轉變為後期的“現金為王”。擅長玩這款遊戲的人都應該知道如何在遊戲過程中建立房地產和現金的最佳組合。

如果,遊戲中的銀行願意提供貸款,接收存款,《大富翁》又會怎樣發展呢?

這就意味著玩家可以從銀行裡借錢來購買房地產,而把閒置資金存入銀行以賺取利息,這樣一來,則使銀行可以對外放出更多的貸款。

如果,遊戲中的玩家可以通過信貸購買和出售房地產,承諾以後償還本息呢?

那麼《大富翁》這款遊戲就幾乎可以說是完美地複製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濟運行模式了。

在現實生活中,地產商向銀行或投資者舉債集資,用於購買和興建地產,籌集的資金不斷累積、迅速增加,籌集的資金是其自有資金的數倍。而在未來,越來越多購買了房產的債務人因要支付房貸而面臨現金緊缺的局面。因為存款人對現金的需求不斷增加,要從銀行裡取出現金,用於支付房貸,償還債務,銀行也將陷入困境,反過來導致越來越多的債務人則難以按時還款。如果在此極端的情況下,國家主體不採取干預措施,銀行和債務人都將破產,經濟將出現萎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經濟擴張和經濟萎縮循環反覆發生,為長期性債務大危機創造了條件。

在正常的情況下,良好的貸款會產生一個逐漸強化的上升運動,到頂峰後轉而向下,進行一個逐漸強化的下降運動,觸底後又逆轉向上。在上升過程裡,貸款支撐貸款方的支出和投資,進而推動全民的收入增加,各類資產價格上漲。收入增加和資產漲價會導致進一步借債,擴大在商品和金融資產上的支出規模,以企圖獲得更大的邊際收益。但當借貸將支出和收入提升至超出經濟生產力穩步增長所對應的水平時,也就是接近債務週期的頂峰時,人們預期以貸款維持的經濟已經超越實際經濟正常發展速度速度,最終達不到預期而導致支出部分不能預期收回盈利,繼而不能償還本息,導致經濟萎縮,出現債務危機。

而在現實中,一些經濟體的增長嚴重依賴借貸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這些經濟體尤其會受到大規模週期性波動的影響,因為那些長期資產的快速建設是不可持續的。如果國家需要改善住房,那麼住房建設的增量需求自然會隨著住房的建成而下降。隨著住房支出增速放緩,住房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會減小,也就是邊際收益逐漸下降。債務融資的房地產、固定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強勁增長,之後需求增速放緩,債務挑戰出現,從而導致經濟下行。這類週期常常出現在新興經濟體,因為新興經濟體存在大量的建設需求。

在泡沫階段,不計後果的貸款和不切實際的預期帶來大量無法償還的債務。在某個時間點,這種狀況會被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察覺,泡沫開始收縮。泡沫形成的一個典型表現是:越來越多的借款被用來還債,導致借款人債務負擔加劇。這意味著,債務人在借貸投資不能收回預期的盈利時,還不能借新債還舊債,借款人就無法履行對貸款人的償債義務,便出現一連串的債務危機。


玩過《大富翁》的你,怎麼理解“地產為王”到“現金為王”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