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齊河:隔離的日子

法治週刊山東訊(郝立水 李誠)今天是張晨解除隔離觀察的第三天。隔離的日子裡有哪些人生體驗?帶著這個問題,我來到南北社區,敲開了張晨家的房門。


山東德州齊河:隔離的日子


張晨(化名),男,39歲,出生於齊河縣原南北鄉,在武漢上大學,畢業後在武漢工作,任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駐武漢區負責人,工作地為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妻子為湖北宜昌人。臘月二十二,張晨一家三口回到南北鄉,正月初二接到通知,居家隔離觀察至今。


山東德州齊河:隔離的日子


問:當你接到居家隔離的通知時,第一反映是什麼?

答:特別緊張。我離開武漢時,這座城還沒有封,對新冠肺炎疫情沒什麼瞭解。回家後,我特別高興,拜見長輩,走親訪友。接到隔離通知時,我頓時懵圈。如果我家三口真帶回新冠病毒,殃及最親最近的人,還有父老鄉親,我就成了村裡的罪人。當初,一想到這些就特別害怕。民警上門時,我如實交待了從武漢返程的過程,以及密切接觸過的哪些人。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問:剛開始隔離的時候,身邊的人怎麼看待你?

答:疫情沒來時,大家的關係非常好。疫情突然來襲,我們就成了另類人。大家先從距離上開始疏遠,後在情感上疏遠。這個我能理解,村裡人文化水平有限,認知能力有限,這個不能怪他們,這是病毒妖魔在作怪,這是恐慌心理在作怪。

問:解除隔離之後,你的心情有明顯變化嗎?

答:如釋重負!如釋重負!我們一家三口平安,意味著密切接觸的親友平平安安。懸在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了。在隔離的日子裡,一家三口每天兩次測量體溫,並且向上報告體溫數據。每一次測量得到正常範圍內的數據,既能緩解心中的壓力,也能增長我的自信心。居家隔離期間,我家三口生活作息特別注意,堅決預防感冒,以免給社會造成恐慌。現在隔離結束了,我們仍如籠之中鳥,甘願封閉在這80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內。究竟何時能夠解除?還遠遠看不到期限。

問:居家隔離,家人能習慣嗎?

答:沒辦法,不習慣也得適應,不能給父老鄉親添麻煩。妻子是湖北人,生性愛吃辣,與我們北方的飲食習慣區別很大,妻子至今還有些不適應。孩子活潑好動,她喜歡到廣袤的麥田中撒歡,喜歡看煙花,喜歡農村的一景一物,這次過年不能如她所願,難免有些遺憾!

問:這次隔離,對你今後的人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答:疫情考驗著人情,疫情也考驗著一個國家的體制。這次疫情的傳播,可能會適當拉開人與人的接觸距離,改變人們的衛生健康習慣。在隔離期間,社區幹部、民警、醫務人員每天兩次前來了解情況,補給生活物資,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在隔離的日子裡收穫了很多的感動,感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情。

問:隔離解除後,你想對身邊的朋友說些什麼?

答:我不想見到有人給我們打上湖北或武漢的特殊“標籤”,我們是一家人。一個人生病了,需要得到家人更多的溫暖和關懷。距離上可能疏遠些,感情上應該更近些。我想這才是我們今後交往的正確方式。

問:對今後的工作有什麼計劃?

答:疫情仍在持續,武漢仍在努力。公司的計劃被全部打亂,何時上班?仍是個迷團。春天來了,總給人希望。相信疫情就在不遠的將來結束。到那時,我們只能加倍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公司會好的,武漢會好的,中國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