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出不去,種菜的農民該怎麼辦?

新大風歌


可以和附近的村子村長溝通聯繫,可以臨近銷售,可以每天送貨到個個村子,定點,定時提供送貨服務,可以最大化減少損失,這樣做互贏!


WOle


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蔓延下,在封城封村的情況下,為了保障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也為了我們的生命安全,國家開闢了綠色通道綠色通道,為城鄉居民提供了米、面、油和和瓜果蔬菜的供應。但是現在一些村莊都在封存的狀態下,菜販子進不去,菜農又出不來農民種的菜該怎麼辦?

小編了解到,在疫情不是很嚴重的地方,蔬菜種植戶可以讓村委會出具證明辦理綠色通行證,這樣就解決了部分菜農在運輸、銷售上的困難。也為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保障。在小編生活的縣城裡,防疫工作,也是非常嚴峻的,小編身邊的一位朋友就做了一名防疫志願者。他主要負責就是幫一名養植蘑菇的大棚戶,為了能保證大家在非常時期吃上新鮮的蘑菇,這位棚戶也是非常辛苦的。每天都要全身消毒,要到高溫的大棚裡去採摘蘑菇,然後等著菜販來收,也有一些小商販騎著電三輪拉十幾二十筐的,他們主要是在小區門口賣給不能隨時出來的人。有很多人說他是為了掙錢,但是在當下掙錢就是渺小的事情了。

但是,在疫情嚴重的村子情況就沒有這麼好了,連菜販都進不去,菜農也出不來,菜棚裡的蔬菜不能及時採摘,有的菜都爛掉了。村裡也根據實際問題,實際解決,有的菜農要自覺隔離在沒有出現症狀的情況下,再到大棚裡去,吃住都要在那裡平常也要注意日常消毒。需要採買日常用品的聯繫,村幹部和或志願者幫忙採購。小編的朋友又講了一個關於菜農的事情,有一個種植大棚的菜農,把剛採摘的青菜捐給了村兒裡的鄉親們。村裡的人都出不去,也買不到什麼新鮮的蔬菜,菜販一時又進不來,他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辛苦勞動變成爛菜葉。他就一捆兒一捆兒的紮好,然後騎著自家的三輪車和兩名村幹部挨家挨戶地送。先敲門把菜放在門口,然後再去下一家。有的村民很感謝他,也有的說賣不出去了才知道送,各中辛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這個非常時期,有許多樸實的菜農,他們捐款捐物。有個村莊一下就捐出了10萬斤的大蔥,他們的菜不是賣不出去,他們也不是為了出名,因為他們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他們只是想貢獻自己的力量。還有一名愛心菜農一下就捐出了3000斤蔬菜。他的蔬菜難道賣不出去嗎?在這物資緊缺的時期,他的菜可以賣一個好的價錢。雖然在這嚴峻的疫情下會對我們的菜農收入有影響,但是菜農的力量也是強大的,他們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敬佩嗎?

總結,根據目前的形勢,菜農也有很多的苦衷,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做好力所能及的銷售,在不能銷售的同時,也可以變通的採取其他的方式將蔬菜利用,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棒奔霸


受疫情的影響,許多地方都在封村封路,但是封的疫情,不是人們的出行,所以只要身體健康,檢查正常是可以通行的。對於農民來說,種點蔬菜很不容易,作為農民都知道,該收成的蔬菜要是不能及時處理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相當於幾個月的辛苦勞作白費了。蔬菜是生活的必需品,消費市場是很大的;特別是在城區,所以可以通過政府機關部門對接附近城區的農貿市場和超市,我們這邊就是這樣,由商務局在出面協調,各個農貿市場和超市目前很需要蔬菜、糧油等生活必須品。要是村口路不通,可以提前預定好,讓菜販子在村口等,自己把菜收好送到村口也是可以的哦。






Bing哥


我覺得這個時候種菜的菜販子應該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就是網絡直播,把自家優質,新鮮,無公害的蔬菜,利用直播推廣到全國各地,只要有健康的貨源,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的,網上有人下單,在通過快遞的方式郵寄到全國各地。這樣就解決賣不出去的困境了。但前提是一定是純綠色無公害的蔬菜,要不然人們是不會買漲的,畢竟現在健康的生活,飲食才是人們追求的目標!






致青春pangxie


這在當前疫情下,確實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我想很多菜農都發出了“讓這菜長慢些,甚至是不要長的無奈感慨”。看著自家蔬菜大棚裡面的黃瓜、辣椒、西紅柿長到要採收上市的時候了,就是賣不了,就更別說賣出去了。

你像我們村子是在西北甘肅的,大棚裡面現在種的可以採收的就是辣椒、黃瓜、西紅柿。村子裡面現在明令禁止不允許任何車輛出入。就連我們村長家的蔬菜大棚裡面的菜都是個問題,他還一天要忙防護疫情的工作,種菜這段時間是徹底顧不上了,前兩天他還把自家棚裡面的黃瓜摘了一大筐子給鎮上衛生院捐獻了呢。

1、現在農村裡面不讓進出村子,鄉鎮裡、縣城上菜店緊密,蔬菜批發市場更就別說了。就拿我們村子來說,到了春天這個時候,大棚裡面的蔬菜主要是往鎮子上和縣城裡面的蔬菜批發市場和飯店以及各大菜店裡面去賣的。

現在都“緊閉”,沒有“需求”,自然也就賣不出去了,這可是許許多多菜農們目前最為頭疼的問題。特別是距離市區偏遠的農村裡面,是供應不到市區蔬菜這個範疇裡面的,大家一想也就是如此了。

2、題目當中所說的,菜販子進不了村,菜農出不了村,我們村子往年這個時候還是有不少菜販子直接開著車到村子大棚跟前收菜的。所以是難上加難。

3、那麼在這裡有一個“困惑點”,現在縣城和市區裡面的居民買菜似乎也是一個問題,即使是買到了菜,但是這個價格嘛,總是讓人不舒服,有的地方貴的多一些,有的地方貴的少一些。

大家想,縣城和市區裡面菜的供應主要來自於旁邊郊區裡面的,一般按照地理區位條件來看,這個地段裡面對於蔬菜的種植面積和規模要比距離市區縣城遠的農村要大,供應也就更加直接,那麼遇到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是可以解決的,畢竟城裡面的供應蔬菜可不能斷頓了。

4、這就需要“專門化”了,當地有關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把農村裡面現在上市的蔬菜做一個統一時間節點的採收、收購,然後往城鎮裡面供應,不知道您那邊是否有這樣的相應措施,我老家村子裡面是沒有的。

5、我們村子裡面現在如果說是要買菜的話,有一個規定就,那就是必須以10天為一個節點,由村子裡面專人去往鎮子上買菜。開是村子裡面的西紅柿、辣椒、黃瓜又買不出去,其他的菜又沒有必須要買,還有米麵油等,確實也是比較頭疼的了。

總結

按照目前這樣的情況來說,農時可是不等人,您是期盼蔬菜長慢些,可是現在就是採收的時節,有的村民在網上賣菜,可是懂這行的農戶基本也少,我們村子就幾乎沒有,這怎麼往出賣呢,所以還是統一有序的採收供應,專人專做比較實際一些。


寧寧說的話


受疫情的影響,許多地方都在封村封路,但是封的疫情,不是人們的出行,所以只要身體健康,檢查正常是可以通行的。對於農民來說,種點蔬菜很不容易,作為農民都知道,該收成的蔬菜要是不能及時處理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相當於幾個月的辛苦勞作白費了。蔬菜是生活的必需品,消費市場是很大的;特別是在城區,所以可以通過政府機關部門對接附近城區的農貿市場和超市,我們這邊就是這樣,由商務局在出面協調,各個農貿市場和超市目前很需要蔬菜、糧油等生活必須品。要是村口路不通,可以提前預定好,讓菜販子在村口等,自己把菜收好送到村口也是可以的哦。






醉鄉村的希望


今天是2月12日本次疫情已經持續20多天了,由於“新冠病毒”的特殊性及傳播特點,不得不進行減少人員流動管控舉措,我們隊本次疫情有充足的信心將之攻克,當然“病毒無情”本次疫情的確給各行業帶來了許多影響,比如在年前很多種菜大戶想著趁過年期間蔬菜上市,趕個好時機好行情賺些錢,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們發了愁,農村封村農民買菜出不去,源頭、流通和消費之間的關係如何通常,這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疫情改變了供應鏈條,改變了消費者們的購買場景。如何打通此鏈條,我家也有蔬菜基地,我覺得菜農應該這麼做,可以改善。

一、組織“搶收隊”搶收

蔬菜長在地裡或者大棚一旦到了出菜時間絕不能多等,多等一天成本增加一倍,還有不可預測的天氣因素,因此我認為這些菜農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組織本村或者親戚們形成“蔬菜突擊隊”、“蔬菜搶收隊”,把剩餘需快速出去蔬菜進行採收、搶收。

二、迅速儲存在冷庫

有經驗的菜農往往會有災備措施,比如自建冷庫或尋找冷庫資源,既然銷售口暫時受限,那就把搶收的蔬菜入冷庫,延長蔬菜的保鮮時間。經過這次疫情,相信很多菜農在蔬菜災備方面一定會牢牢記住的。2002年夏季我家種植了30畝西紅柿,那年夏季一直下雨,很多地方都遭受洪澇,市場流通受限,我家的西紅柿全軍覆沒,可謂損失慘重。也通過那次洪澇這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給我父親上了重重的一課,後來逐漸就有了經驗。

三、構建產銷平臺

1、商超對接

尋求本地供銷社,針對分管所在的商超採購負責人聯繫方式公開化,或者根據需與求建群,通過建群就近、快速解決供需關係。

2、和農貿市場及農貿公司互通

疫情期間,農貿市場及各大農貿公司基本停業,但是他們手裡的需求資源量大,可以和農貿市場和農貿公司合作,他們只做中間商,菜農和需求方直接對接,雙方解決運輸問題,爭取搞好“通行證”,使菜品及時送達 。

3、移動互聯網及電商平臺對接

拓寬銷售渠道,完全可以通過蔬菜電商、社區微商,菜籃子+小區線下、平臺模式,幫助菜農快速銷售。這種零售模式雖然慢、量小,但是仍有一部分利潤可有,這種解決需求菜品人群更直接有效。

4、尋求工會駐城市“農民工服務站”幫扶

現在很多城市都有本地工會所在城市的農民工服務站,通過聯繫服務站的對接,拓寬需求資源,通過工會聯繫到需求方,這也是一種好方法,沒試過的話可以嘗試下。

總結:養菜“千日”,買菜太難,在疫情的困難時期的確帶來了許多不便,但是困難總沒辦法多,只要我們團結一心,會調動資源,思路多,這些困難不足畏懼,相信接下來的日子大家一定能渡過難關,撥雲見日。


三農記事本


現在在大城市裡面很多的菜市場依然是關門的,所以很多的市民買菜都非常的困難,而在農村地區,農民出去買菜同樣也比較難,不過在我們村相對來說會比較好一點,因為有人專門送菜上門。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在農村,農民都種了很多的菜,每天都有吃不完的菜,不用擔心沒有菜吃,但是其實絕大多數的農民平時都在外地打工,所以種地種菜的人非常的少,只有絕少部分的人留在老家種地,所以絕大多數的人每天還是需要買菜吃的。


聽說有很多村現在是封路了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也出不來,在這種情況之下農民需要購買生活用品就非常的困難,基本上是買不到的,不過有一些村還是比較明智的。他們村裡面會專門派一個人送菜到村莊裡面去賣,當然有些村莊可能種菜的人特別的少,因此最簡單的蔬菜也買不到。所以這些人會專門去周邊的種菜基地收購蔬菜,然後賣到村莊裡面,這樣農民就不愁買不到菜了,而且價格也相對比較便宜。

不過對於種植面積比較大的菜農來說,由於各個地方現在交通管制比較嚴格,所以上門收購蔬菜的人少了很多,因此如果蔬菜已經成熟不能及時賣出去,最後可能只能爛在地裡,由於這一次疫情我們誰也不知道還會蔓延到什麼時候,所以菜地裡面的蔬菜如果不能及時賣出去,對於菜農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損失。現在除了菜農以外,其實有很多種植水果的果農也同樣遇到如此的問題,因為沒有人上門收購水果,只能爛在家裡面,最後一文不值,甚至只能拿來餵豬。

如果僅僅光靠村裡面派的人到周邊的菜地裡面去收購蔬菜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他們所消耗的量畢竟有限,對於菜農來說現在非常時期也沒有辦法,畢竟為了村裡麵人的安全,外面的人確實是沒有辦法進來的,所以只能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也是希望這一次一起能夠快點的過去,這樣對於菜農和果農來說才能夠迎來美好的春天,大家認為呢?


農村泉水有點甜


感謝大家對農民們的關心,前幾天我們確實恐慌過,擔心蔬菜吃完了怎麼辦,畢竟農村沒有城市裡方便,缺了什麼東西到超市購買就可以,我們這裡要想買菜的話,需要出村到最近的鎮上購買。

而且我們還知道距離我們村大概二十里地之外有農村種植大棚蔬菜,目前他們面臨的困難是蔬菜無法賣出去,於是出現了問答中菜販子進不來村,農民無處購買蔬菜,最大的受害者菜農該怎麼辦這個問題。

大家不用擔心,不是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嘛,我們村從前天開始,已經很好的在解決這個事情了,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只要手中有一塊智能手機,還有什麼能夠難倒我們的事情啊。

前天村裡有人在群裡發了一個二維碼,她告訴村民們,大家想要採購東西的話,可以掃二維碼進群,群裡每天會有工作人員發一些物品以及價格消息,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採購,到時候有專門人員送到村頭,我們出去拿就行了。

於是很多村民加了群,我進群之後看到的第一則消息是:各位群友,在我群購買物品,每天下午四點鐘以前會有專門人員送往各村。我再看了看大家購買物品品種:蔬菜,雞蛋,豬肉。這三種最多,蔬菜排居第一,然後是雞蛋,就連貴到離譜的豬肉也有不少人購買。

估計很多人這是準備打長期戰,不然的話農民們正月裡很少有人買雞蛋和豬肉,不是因為貴,而是家中年前備下的蛋和肉還沒有吃完,農民們有儲備東西的習慣,只要一聽到風吹草動,必定是第一時間搞儲備,更何況面對這樣嚴重的疫情。

本村還有一個村民也在昨晚開始建群,並瘋狂拉人,他還在村微信群告知大家:為了解決廣大村民們當前面臨的採購困難,我準備出去到菜農那裡拉菜,以保證大家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大家可以把需要的菜在群裡告訴我,準備好零錢,或者微信支付,紅包轉賬,到時候我把菜送到你家門口。

看吧,問題是不是都在解決?假如所有村莊都這樣購買東西,又或者菜農親自送菜到村口,中間只是少了菜販子這個環節,農民們依然有菜吃,而菜農的菜也不會滯留在地裡,豈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最後我慎重保證:農村這塊,大家的防控意識很強,目前我們村沒有出現視頻裡那些不讓出村,對工作人員又打又罵的行為。我們會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堅決服從命令,在疫情期不給國家添麻煩!




悠然見東山


【菜販子進不了村,農民出天種菜的農民怎麼辦?】

國家會保持這個運輸通暢的。其實國家農業部對各個省市已經下發了,關於抗擊武漢肺炎農村部署。大概意思就是,有什麼困難你就找當地政府或你的村子裡基層幹部。在運輸方面,國家也給出了政策,就是這種運輸的車,你不能無故的阻攔,這都是有條例的。

所以說你可以聯繫你村子裡的基層幹部。,然後在當地政府,因為現在還有互聯網。國家規定了,只要你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幹活,避免人員聚集,所以他們就不得無故阻攔這個農民正常的農事活動。所以你的菜,賣不出去,你可以想當對政府反映一下。在抗擊武漢肺炎中,國家也會把人們的菜籃子提供便利的,因為這關係著民生。困難只是暫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