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是誰,在守候著永州這座城?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這個春節,永州古城正在成為我們從未見過的模樣。


冷水灘瀟湘大橋,沒有了往日的車水馬龍,一輛車可以暢通無阻。


零陵古城,柳子廟裡聽不見遊客的腳步聲,只有愚溪的水流聲嘩嘩作響。


浯溪碑林,《大唐中興頌》碑刻前看不見接踵而至的遊客,只有竹林裡呼呼的風聲。


九嶷山下,舜帝陵廣場變得空曠,只有蒼梧之野的山峰默默矗立。


勾藍瑤寨,舞榭歌臺,沒有了往日的瑤族歌舞,只有小橋流水點綴其間。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熱愛這座古城。無數的醫務工作者奮戰前線,披荊斬棘,保障著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這座古城熟悉又陌生,溫情又堅韌。


在這場全民戰“疫”中,也有千千萬萬一線工作者堅守崗位,守候著永州這座城。


這裡,城市有愛,內心有光。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逸雲社區書記歐陽仕在給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講解疫情防控有關要求。

時間:2020年2月10日9:45

地點:冷水灘區曲河街道逸雲社區

“請認真抓好排查,做好防控工作。”在逸雲社區永州1號小區門口,記者見到逸雲社區書記歐陽仕時,他正在給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講解疫情防控有關要求。


記者看到,小區門口張貼了社區疫情防控宣傳牌,擺放了體溫測量登記表,設置了外來人員勸返點。


“社區採取了全方位、多覆蓋的宣傳手段,轄區內每個小區、每個樓棟都張貼了《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我們加強了對‘三類’人員的摸排和管控工作,壓實了各小區的防控責任。”歐陽仕介紹道,社區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在一線,加強巡查,勸阻聚集性活動。


歐陽仕個子不高,但聲音有力。說完,他又奔赴到下一個小區。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名臣製衣廠工人正在製作防護服。

時間:2020年2月12日14:32

地點:冷水灘區鳳凰園向榮工業村名臣製衣廠

疫情防控期間,防疫物資短缺成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既然非常短缺,能不能自己做?”記者來到鳳凰園向榮工業村,見到了這位自己做防護服的名臣製衣廠總經理胡秋紅。


“疫情爆發以後,考慮到工廠以前做過幾年的防護服代加工,我決定自己生產防護服、隔離服、口罩等防疫物資,解決防疫物資短缺問題,為黨委政府分憂,為社會做些應有的貢獻。”胡秋紅說。


說幹就幹。胡秋紅立即到政府有關部門彙報自己的想法,市工信委等部門當即表態:“你真是雪中送炭!我們都要感謝你!”


市工信委將名臣製衣廠醫用防護服項目列為當前重點支持項目,各項政策措施在法律範圍內“應給盡給、一路綠燈”。公司立即成立了工作組,辦理醫用防護服生產許可證、聯繫生產設備、通知員工準備復工……各項工作在緊鑼密鼓展開。


“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速度很快,截至目前,部分生產設備已到永州,正準備進廠安裝調試。今天已做出醫用防護服檢測版成品,明天送長沙檢測。樣品檢測合格、生產許可證辦下來後即可大批量生產。”


“估計大概要多久?”記者問道。


“四五天左右吧。”胡秋紅信心滿滿,不僅生產醫用防護服,隔離服、口罩等防疫物資都在申請範圍。不久,我們將成為湖南省第二家有生產許可證、有生產能力的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


設計、畫板、製版、打樣……在生產車間裡,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著。


在公司展示室,廠長唐龍為記者展示了剛做好的醫用防護服樣品。“希望可以大大緩解防疫物資短缺問題。”胡秋紅說。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名臣製衣廠廠長唐龍為記者展示剛做好的醫用防護服樣品。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步步高超市工作人員正在整理蔬菜。

時間:2020年2月11日10:21

地點:冷水灘區步步高超市舜德摩爾店

疫情防控期間,我市生活物資供應怎麼樣?


記者來步步高超市舜德摩爾店看到,豬肉、禽肉、水產、熟食、蔬果等一應俱全。


店長李志英告訴記者,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加強生活物資供應,在涉及肉、米、油、鹽、蔬菜、水果等民生商品時,進行平價銷售。安排全員上崗,保障物資供應平穩有序。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們設立了體溫測量點,加強了地面、電梯、購物車、收銀臺等重點部位的消毒、清潔工作,為顧客提供安全、衛生的購物環境。”永州步步高公司經理李旭東介紹說。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郵政快遞小哥熊小華正在分揀快遞包裹。

時間:2020年2月11日14:36

地點:冷水灘區郵政速遞公司鳳凰路營業部

熊小華今年48歲,在冷水灘郵政速遞工作已有10餘年。疫情發生後,由於“不出門、少出門”的疫情防控需要,郵政快遞業務量大幅增長,熊小華比往常更忙碌了。


戴著手套和口罩,身著工作服,熊小華在鳳凰路營業部熟練地分揀快遞包裹。“現在是特殊時期,給我們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但我和同事們並沒有退縮,全員在崗,保證顧客的快遞及時送達。”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永州義工協會會長王宗清和副會長劉小芳看望鄧蘭英老人。

時間:2020年2月11日12:00

地點:冷水灘區活龍井社區沙石公司小區

“鄧阿姨,你開門,我們來看你了。你慢點,不著急。”


說話的是永州市義工協會會長王宗清。中午時分,他和副會長劉小芳買了一袋米、一包麵包、一些雞蛋、幾包麵條、幾兜大白菜送到鄧阿姨家裡。


鄧阿姨名叫鄧蘭英,今年73歲,祁陽潘市人。在她四個半月的時候,患上了小兒麻痺症,此後不能走路,只能坐在腳上,用雙手撐著“挪走”。


父母去世後,她的妹妹把她接到冷水灘來,讓她住在自己空置的房子裡,平常照看她。這一晃,已有18年。


今年春節前,她的妹妹一家去長沙,臨行前還給她準備了一些食物。原計劃妹妹準備大年二十九回來,可是卻被疫情無情地擋住了回家的腳步。


王宗清是三四年前開始幫助鄧蘭英老人的,他時刻關注著老人的狀況,隔三差五打電話給老人,給她送點生活物資。


“王會長,你又來看我了……世上好人多啊!”一聽到是王宗清的聲音,老人止不住抹眼淚。


“我們給你買了一些吃的。有什麼需要,你隨時給我打電話。”王宗清安慰她。


王宗清說,疫情防控期間,義工協會針對行動不便的困難群體開展送生活物資上門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冷水灘供電公司搶修小分隊正在搶修電力。

時間:2020年2月12日11:48

地點:冷水灘區鳳凰路藍天小區

“這個線路接頭壞了,需要重新換個。”在檢查電能表箱後,冷水灘供電公司搶修小分隊隊員雷新橋和隊友說。


這個四人一組的電力搶修小分隊搶修速度非常快,號稱“電力小飛俠”,平均年齡只有32歲。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用電量大幅增長,給保電工作帶來巨大壓力。”雷新橋說,有我們在,請大家放心用電。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環衛工人胡顯鋼在清掃路面。

時間:2020年2月11日11:12

地點:冷水灘區菱角山街道文昌路

今年53歲的胡顯鋼,是冷水灘區環衛局環衛工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文昌路清掃路面。


每天凌晨5點多,很多人還在睡夢中,胡顯鋼和他的同事們便忙活起來了。凌晨5點多到中午12點,下午1點到晚上9點多,每天要工作10多個小時,為的就是在特殊時期保持城市的乾淨、衛生。


每天和垃圾打交道,而且可能還是有病毒的垃圾。“國家有大災大難,我們環衛工人不能退縮。”胡顯鋼目光堅定。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永州水務公司搶修隊工人唐零祁、張鐵鉈正在搶修水管。

時間:2020年2月11日16:18

地點:冷水灘區河東商貿城小區

“來,搭把手,扶一下,把管子鋸掉。”永州水務公司搶修隊工人唐零祁對工友張鐵鉈說。


在接到居民自來水管搶修電話後,不到10分鐘,唐零祁和工友出現在搶修地點。


唐零祁從事自來水搶修工作已有10多年了,值班時間每天24小時待命,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跑。沒有晴天、雨天、雪天,只有服務每一天。


鏟子、鉗子、鋸子、扳手、閥門、手套、鐵鍬……唐零祁電動車上工具箱裡的設備一應俱全,他就帶著這些傢什,活躍在城區的每一個角落。


“好了,可以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唐零祁一邊收拾工具一邊說,保供水、供好水就是我們的服務目標,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更要做好服務,讓老百姓能及時用上水。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感天動地,卻能直抵人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面對嚴峻的疫情,基層社區黨員幹部、復工企業工人、生活物資供應工作者、快遞小哥、愛心志願者、電力維護工人、環衛工人、自來水搶修工人等一線工作者,堅守工作崗位,用責任和擔當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他們衝鋒在前,用愛護航。他們穩定後方,溫暖人心。他們堅守崗位,傳遞希望。他們無悔貢獻,只盼共渡難關,國泰民安。

他們是普通人,卻也是“平凡的天使”,是你,是我,是他。


永州戰疫 | 是誰?在守候著這座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