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建蘭中學吳雙:長腳的夢

“‘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文來了!

致敬口罩後的面孔,致敬民族脊樑。

抗擊新冠肺炎的這段日子裡,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不斷記錄著我們身邊的平凡者——更是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們。

這些“‘疫’線面孔”烙在了我們的心底——每一張面孔都值得成為這場“戰疫”中,迎風飄揚的最鮮亮旗幟,鼓舞和引領著我們每個人,戰勝那隱秘又張牙舞爪的無情病毒,讓每一個人走向最自由和暖心的希望。他們的故事,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抑或讓你思考,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和精神,讓我們可以如此萬眾一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聯合杭城11位知名校長、老師,一起發起了中小學生“抗疫”新聞讀後感活動。

徵文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文圖、視頻、音頻、漫畫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這些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快加入進來吧!投稿截止2月29日。下面,來看看部分優秀徵文。

掃一掃,看“‘疫’線面孔”徵文大賽專題

“疫”线面孔读后感|杭州建兰中学吴双:长脚的梦

長腳的夢

杭州建蘭中學809班 吳雙

穿著三層的防護服,靠著牆,她就這麼睡著了,做了一個長腳的夢。

2020,如果說新型冠狀病毒是來勢洶洶破壞世界的入侵者,那麼她,就是死死用身軀抵抗的世界守護者。張琪還是個孩子,和護士長的女兒一樣大,沒有一個衝鋒陷陣的士兵那樣的經驗,沒有復聯英雄的超能力,她只是個孩子,不過是穿了和大家一樣的防護服,從此化身只有“護士幾號”名字的戰士。 每天都與死神爭搶生命,她太累了,穿著三層的防護服,靠著牆,就這麼睡著了,做了一個長腳的夢。 那是一個長長的夢,她睡的太熟了,沒有人忍心吵醒她。

夢跑著跑著,跑回了童年。現在沒日沒夜的工作雖說心甘情願。可每天被三層防護隔離服包裹著,採樣,輸液,量體溫,在隔離病房獨自面對著一個個掙扎著的感染者,安撫治癒他們,同時自己也成了感染高風險者。她好累。但她不會說出半點表示疲憊的抱怨,她想自己扛著,可是,真的需要一些關懷。夢裡,她跑回爸爸媽媽的懷裡,在兩個世界上最溫暖的懷抱裡,像個幼兒園放學的孩子在父母懷裡依偎。我猜,她一定特別想在這個沒有病痛的地方多待一會,哪怕只是一會,畢竟她是個孩子,終究需要父母的擁抱。

可是夢卻應了遠處隔離病房的呼喚聲,匆匆地,在一瞬之間就跑到了病房。她要一層一層套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護目鏡,套上頭盔。這裡,她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了,她清晰地認識到,現在她是護士中的一員,她要做就是守護患者的幸福。當她步履匆匆走進病房,床上的患者卻覺得是救世主降臨,她不知道在患者眼中自己不僅是一個不知姓名的護士x號,更是天使,一個無數次把墜入深淵的掙扎者從垂死的邊緣拯救回來的天使,一個永遠會帶來希望,全身都在發光的天使,一個每次給予被呼吸拋棄的病人重獲自由呼吸能力的天使。她是患者賴以生存的空氣,她是患者用一生感激不盡的拯救者,她是患者心中最亮,最聖潔的光。病床上的他們知道,有了她,就有了生的希望和勇氣。

也許,夢還跑到了未來。那一個沒有病痛的未來,她會看著自己的病人一個個掛著感激的微笑離開醫院,看著病房漸漸空無一人,看著疫情圖上的數據逐漸歸零。那時的她,一定會笑的很美。

夢之外,水蒸氣在護目鏡裡小小的空間裡蒸發,逐漸凝結成一層水霧。水滴凝望著這個女孩,她年輕的臉龐上佈滿了護目鏡,口罩的勒痕,更是爬滿了疲憊的痕跡。水滴也心疼了,它要變成一層薄薄的簾子,把外面的嘈雜擋住,它要讓這個女孩好好做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