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 對症下藥 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一切準備完畢,請問總指揮,現在是否可以點火?收到請回答!”2月12日晚8時零8分,四川雅安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復工執行指揮楊雅再次檢查所有設備情況,並經各部門相關負責人同意後,通過對講機向復工總指揮龔明提出復工申請。

“收到!收到!我現在宣佈,可以點火!”隨著一聲令下,機器頓時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待16個小時後迴轉窯溫度升到約1200攝氏度,就可投料,至13日下午3點左右,就可產出首批半成品。”龔明說。

據天全縣經科局信息顯示,截至2月13日,該縣33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復工復產14家;已有7家提出復工申請,並正在復工復產工作組指導下加快完善前期準備工作。

精准施策 对症下药 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在建項目設備安裝緊鑼密鼓

馬力全開 防疫生產兩不誤

“因加溫時間較長,今晚夜班只需20人,等投料後就可實現四班三倒,每班約40人。”簡短開工儀式後,楊雅開始巡查設備運行情況。

楊雅,天全縣城廂鎮人,因公司16名高管於2月8日返回後,正接受為期14天的居家醫學觀察,她臨危受命,擔任近期公司各項工作落實的總執行人。

與此同時,廠房一側員工宿舍裡,處於居家醫學觀察中的公司總經理龔明,正通過手機或電腦查看中控室畫面,實時瞭解生產車間設備運行情況,並通過對講機與各部門值班人員溝通交換意見,“公司在春節假期停工時存留的備貨,在13日具備出貨條件。”

為實現早日復工和儘快達到出貨條件,該公司早在1月29日,就在天全縣相關部門支持下,啟動了復產復工準備工作。提前準備消毒液、噴霧器、口罩等所需疫情防控物資,提前摸排收集運輸車輛、駕乘人員信息,通過企業版微信要求每名員工填寫健康申明卡等,每一項都做到了責任落實到人到位。

目前,疫情防控物資中,僅口罩已可滿足1個月使用(每人每天2片);運輸車輛和駕乘人信息,已於2月12日上報天全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並申請通行證;明確要求每位工人回廠、每位駕乘人員運貨出廠前,都必須在各自登記信息上簽字,並承擔起相應法律責任。

在天全縣始陽鎮,四川爾潤玄武岩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從當日晚8點起值夜班的砌爐班班長程志雄,也正在車間內履行自己消缺、維護設備的職責。

“作為核心設備的火爐,1年365天都不會熄火,一旦重新點火就會造成巨大損失。”為保證生產不停,公司在1月28日就派專車把程志雄從眉山接回,“2月10日重新回到崗位,因人手暫時緊缺,目前都是兩班倒,每班12個小時。”

目前,隨著更多工人相繼解除居家醫學觀察,該公司已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每天可生產玄武岩纖維1.5噸。

基於疫情防控、生產保障等實際,公司董事長吳旭東撤掉食堂所有餐桌,採取各平臺員工錯時、錯峰、分散就餐,全力保障每名工人生命健康安全。

精准施策 对症下药 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在建項目設備安裝緊鑼密鼓

馬不停蹄 爭取早日建成投運

2019年5月23日,天全縣與遼寧福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年產4萬噸鋰電池石墨負極生產線項目。

按原計劃,該公司首條2萬噸生產線將於去年底建成投用,但受持續多雨天氣,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投產時間再次調整至3月中旬。

為搶回失去的時間,該項目負責人徐福根以及30多人的施工團隊自新年第一天起就無人請假,全力奮戰在施工一線。

“不戴口罩罰款200元”“不戴口罩不上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力防控新冠肺炎”,12日下午4點,走入全封閉施工現場,幾條顯眼的橫幅由遠及近呈現。“上崗後也不能取下口罩,一旦發現也會被罰款!”徐福根說。

走進廠房,偌大空間裡,30名工人正在各自崗位緊張忙碌。

滕小川,遼寧省撫順市人,也是該項目銅鋁排焊接工人。隨著耀眼焊花閃現,數分鐘後,又一根實心鋁排完成焊接。“從1月24日到現在,我們班組已完成焊接任務的80%,剩餘部分也將在2月20日前完成。”撐起護目鏡,額頭上佈滿細密汗珠的滕小川說。

企業加班加點、馬力全開,天全縣各級各部門馬不停蹄,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高效保障服務。

按照《天全縣工業企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試行)》,實行“自查一家、申請一家、驗收一家、復工一家”的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流程,包括出臺“一個意見”,提供企業防控指南;製作“一套模板”,建立防控工作標準;落實“兩個制度”,把好進出流動關口;開展“三個檢查”,堵住人員管控漏洞;開展“多項服務”,強化復工復產保障等各項舉措,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天全縣經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圍繞“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這一核心,幫助更多工業企業早日、安全實現復工復產。

雅安日報/北緯網首席記者 孫振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