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園街道防疫一線那些暖心的人和事

相信愛可以戰勝一切

病毒讓我們不能面對面,但無法阻止我們心連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許許多多默默堅守的無名戰士,用潤物無聲的愛給花果園帶來了溫暖和力量。

鄭世遠:老黨員退休不退志,關心疫情發餘熱

花果園街道防疫一線那些暖心的人和事

花果園73歲老黨員鄭世遠在卡點執勤

鄭世遠今年73歲,1973年7月入黨,是一名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看到好多黨員志願者都奔赴一線參與“抗疫”,他也強烈要求加入。在鄭世遠一再要求下,花果園街道辦事處松山南路居委會主任楊紅把他安排到了北京八中貴陽分校旁的黨員先鋒崗卡點做志願者。

到崗後,他慢慢的跟著學習如何測量體溫、核對信息、辦電子通行證,不懂的就問,讓自己儘快進去角色。他說,“現在正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期,作為共產黨員肯定衝在抗擊疫情前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盧芊: “疫”不容辭堅守一線的母親

花果園街道防疫一線那些暖心的人和事

盧芊正在進行數據篩查指導(左)

盧芊,是花果園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一名黨員,主要負責疫情防控總調度和各口數據篩查,即便每天回到家已是凌晨甚至更晚,但隔天依然是最早到辦公室的。她說:“花果園人口基數大,人口結構複雜,需要篩查的信息多,我們得鉚足勁兒和時間賽跑,才能更有效的控制住疫情”。

“媽媽,我今天練鼓的視頻你又忘記發給老師了,你是不是把我忘了......”聽到電話那頭孩子滿腹委屈的哭聲,盧芊眼眶紅紅的,哽咽著對孩子說:“媽媽知道我兒最懂事最堅強了,媽媽最近在幫助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打怪獸,所以你幫媽媽把自己照顧好,可以嗎?”孩子懂事的回答:“媽媽,我很乖的,放心吧,媽媽加油!”

作為一位母親,不能陪伴孩子,盧芊感到愧疚,但疫情當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堅守在防控工作一線。

劉顯威:蓬勃朝氣的愛心使者

花果園街道防疫一線那些暖心的人和事

劉顯威幫助居民採購蔬菜

搬運防護物資,開展入戶宣傳,替換卡點值守的同伴……每天早上8點多,西部計劃志願者劉顯威和同事們就忙活起來了。

今年24歲的劉顯威去年從貴州大學畢業,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來到花果園街道辦事處開展志願服務。考慮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劉顯威取消了休假,1月26日就提前返崗。

2月6日凌晨4點,正在花果園V區一棟入戶大廳巡邏的劉顯威,看到一個急匆匆的身影,立刻上前詢問。“我是這裡的居民,正在居家觀察,孩子發燒了,必須去醫院。”這位居民焦急地說。

劉顯威立刻向上級請示,並主動護送孩子到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直到確認孩子身體無大礙後,劉顯威才冒著小雨匆匆趕回值守點。

鄭萍:居民安全健康的守護者

花果園街道防疫一線那些暖心的人和事

鄭萍在疫情防禦檢測體溫點為出入居民檢測體溫並給居民消毒

鄭萍是花果園街道辦事處中山南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接到防控疫情工作通知後,在千門萬戶緊閉、眾人足不出戶之時,默默告別親人,取消休假,來到了抗疫一線。

天氣的寒冷阻擋不了鄭萍那顆溫暖的心,每日清晨,卡點上總能看到她的身影,給進出的居民們量體溫、消毒、做好出入記錄,提醒居民戴好口罩、手套......

鄭萍說:“社區工作者,是離居民最近的工作人員,我們熟悉居民們的情況,可以最先了解疫情防控的盲點、死角哪裡,所以我們必須站到最前面,去掃掉這些死角、盲點,為居民築牢安全防線”。

是呀,社區工作者是離居民最近的,風險相對也是較大的,他們是這場抗疫戰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也是小家庭裡的妻子丈夫、兒子女兒、爸爸媽媽,也有牽掛有不捨,可當居民安全受到威脅時,他們一定會選擇站出來,堅守在離居民最近的地方,給我們帶來了愛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