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幹群攜手防控疫情

當新冠肺炎上了熱搜榜,當疫情防控成了流行語,當逆行值守變為常態化,一場全民戰“疫”就此拉開帷幕。而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成為了砥礪初心使命的檢閱場。

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幹群攜手防控疫情

黨員無私

“我在向海,隨時待命!”

“我在縣內,隨時返崗!”

“我在村裡值班,一直在崗!”

此時是1月25日,庚子新春,正月初一。

全鄉百餘名黨員幹部在接到返崗通知後,立即迴歸,無一掉隊!

病毒肆虐,疫情如火!在戰“疫”的號角吹響後,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人民政府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鄉長、人大主席帶頭,帶領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全鄉16個村、61個自然屯、200餘家商鋪開展地毯式走訪排查,並對疫情防控知識進行面對面宣傳。與此同時,條幅、標語、大喇叭輪番上陣,值守、登記、測體溫一個不少,用實際行動為全鄉人民築起防疫長城。

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幹群攜手防控疫情

軍人無畏

“戰‘疫’集結號已經吹響,號召廣大群眾加入到這場戰‘疫’中來!”

新春伊始,復興村的黨員周鵬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則倡議。未曾想,迅速擴散,並得到熱切回應——“若有戰,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衝鋒號!”……一條條回覆令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66歲的退役軍人馬樹成就是眾多請戰者中的一員。“不管我年齡多大,不管我是不是退伍了,我都是人民子弟兵!咱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站崗執勤我最在行,村口檢查必須算我一個!”

於是,在復興村後復興屯的路口,一個穿著棉襖、戴著口罩、天天叮囑大家做好防護的老馬頭上崗了。

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幹群攜手防控疫情

群眾無懼

縱然疫情肆虐,但向海鄉的村民卻不曾恐慌,大家都在琢磨自己能為家鄉做點什麼。於是,一個由500多名村民自發組成志願者團隊橫空出世,他們身著紅馬甲、別好紅袖標,在各個卡點穿梭,在每一個需要的地方出現。

最令人欣喜的是,500多名志願者中竟有五分之一的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堅守卡點的韓慶剛、劉文,每天給值班人員打開水的黃向軍,60歲依舊堅守在防控一線的馬佔祥……那些曾需要我們幫扶的人,現在成了幫助我們的人。

“飲水要思源,黨和政府給了我們這麼多好政策,幫助我們脫貧致富,現在也該輪到我們做貢獻了……”質樸的語言,暖心的舉動,為料峭春日注入了幾多溫情。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