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上一個一般的985或211,還是選一個一本的好專業?

伍爺71087701


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題主的問題,也是每年很多高考考生將要面臨的問題。到底是讀一個普通的985或者211,還是選擇一個一本好專業呢?

大家必須明確一點,985和211級別的大學實力都不是一般一本大學所能媲美!如果能去985大學,即使末流的985也要去,因為這類大學都是國家頂尖型大學,即使不能讀該校最好的專業,選擇特色專業或普通專業也是很不錯的,師資力量,科研能力,學校氛圍,基礎設施和就業等都會優於同專業的普通學校!


如果分數只夠選擇偏遠末流211的普通專業,可以填報,但切記不要選擇服從調劑!因為這樣有很大可能被調劑到冷門專業和不喜歡的專業,這個時候可以考慮一本大學的好專業:燕山大學的機械,材料,自動化等,東北電力大學電力類,自動化類專業,江西財經大學等學校的特色主打專業。

另外,如果在選擇相同專業條件下,必須選擇重點大學。即使該專業不是該校王牌,而且距離家較遠等其他原因,也要選擇重點大學!因為重點大學的教學設備,政府支持,項目資助,師資力量,學術氛圍,學生綜合素質,還有更重要的就業機會是遠遠超過普通學校!(過來人告訴您:大企業,知名企業招聘首要考慮985和211大學)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一個考研過來人


講道理,選一般985和211,和選一本的好專業,在目前這個時代,其實不是第一考慮要素。如今這個社會,上大學的第一考慮要素應該是:城市。

先有城市,後有大學!

正所謂:寧選一線211,別去十八線985!

在哪裡上大學真的很重要!無論是文化底蘊,經濟活力、政治視野、同學人脈、還是就業機會,大學四年絕對會影響你的一生。

第一、學校是分層級的,並且層級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國家搞出來985、211,省屬重點高校、普通高校、二本、三本院校、大專這些層級絕對不是胡搞(大家常說的政策性211這個比較複雜,我不敢置喙),這些分層次的東西一搞,就意味著國家、省對各層次高校的投入拉開到了一個很大的差距,錄取到各個層級的高校的高考生的差距也隨之拉開。

先以高考為例,高考雖然不完美,但是在現階段,絕對是一個公平的舞臺,這個舞臺上大家主要靠自己的本事了,高考就那麼兩三天,分數將決定你去哪個層級的學校。

你能到哪一層級的學校,請儘量去,因為層級越高,代表學校的實力越強,你接觸的東西越多、環境越好、同學們都是很優秀的人等等。

第二、學校是分地域的(頂級高校例外)。

大家知道,很多北方的學校在南方看來那就是個屁,南方的學校到北方很多都不知道,這就是地域性。地域性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北方的孩子上了一個南方的高校,那麼如果回到北方就業,今後將比較困難,反之亦然。

還有,很多省屬重點高校的水平是高於那些政策性211的,而這些的省屬重點高校的畢業生,特別是留在本省的畢業生很多是在本省內的許多的部門處於要害位置的。

第三、很多領域是有所謂的學校壟斷的。

這個重點解釋一下,所謂學校壟斷的意思是在我們的很多領域內,某些學校的畢業生佔據這個領域的絕對領導位置,從高管到中層、亦或關鍵位置的大拿,基本被某個學校的畢業生壟斷。

第四、在工作上,情商的作用是高於智商的。

能考上一本、或者二本的孩子們,或者再說的大一些,本科以上。不要和我談他們的智商,他們都非常聰明,就是努力的程度不同,亦或高考那幾天的發揮,導致進入了不同層級的大學。

到了工作崗位,誰能建立自己的人脈圈子,誰能更快的進入角色,誰能更好的溝通,誰就更容易成功,當然前提是本職工作必須做好。

第五、成功的定義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有多少多少錢?達到什麼級別的領導?這就成功了嗎?當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公務員就是失敗了?成功,我自己冒昧的看法,自己努力了,然後把自己的能力發揮了出來,那就是成功。


萌萌說早教


如果是我,我要上985或者211。原因是:

第一,985和211的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以及各種學校政策比普通學校要好很多,並且都有悠久的歷史。學習氛圍也不一樣。

第二,畢業後找工作,某些大企業或者好的單位直接標明要985或211的學子,一棍子打死一堆人。

第三,985或211的地理位置一般都在每個省的核心城市,城市的文化包容性更強更好,發展機會更多。

我以前的分數可以上985或者211,結果卻去了一個一般性大學,拿了四年專業成績第一,可我還是後悔了好長時間,填報志願的時候傻傻地分不清楚211和985的重要性。出來找工作的時候腸子都悔青了,卻也無可奈何。

綜上,能走985或211就儘量985或211吧,別浪費分數了。


一棵小菜


先看了看別人的觀點,別聽那些人胡說八道,沒有任何所謂城市、院校、專業是絕對的。

能夠進9/2,一定不進普通高校,這是常識。沒有任何一個9/2是白給的,一定是有大師,有積澱、傳承的。最近些年,新出了幾個大學,好像有南方科技大學(2011)、西湖大學(2016/18)等,儘管歷史短,不是9/2高校,但是他們有實力,拿來主義,再形成自己的特色,絕對是有大師的,更不缺大樓,值得關注。

在比較接近的情況下,你才要考慮降格。比如比較211的偏冷門專業與普通高校的熱門專業,(這與985基本上不挨邊,985基本上是副部級,難道放棄而去讀普通一本?)在這樣的情況下,才需要考慮城市等因素,不要簡單判斷。

10多年來,朋友詢問我關於孩子高考報名的事,我一直會提到城市的關聯性。自從張雪峰老師火了以後,許多人跟著喊城市城市,片面強調城市的影響,這不是張雪峰老師的本意,他說的很全面,別人只是一葉障目,斷章取義。忽略大學本身的內在,捨本求末,簡直是胡說八道,不負責任。



比如我說過,河北大學與河北工業大學的比較,河大排名靠前,非9/2,在保定市。河工大排名靠後,211,在天津市。毫無爭議,選工大。但是在河北大學與海走(已經更名了,所以可以隨便說)之間,我當然推薦河北大學。難道因為北京比保定更大更好,就推薦你去海走?玩笑。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列出了一個順序,請自己去檢索。


行學組


高考填報志願是很重要的事情,在選大學與專業上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為影響我們填報志願有諸多影響因素,對於一本大學其實也是有區別的,“985”一流名校全國也就三十九所,“211”國家重點大學一百多所,剩下的就是普通一本大學,在一般的985或者211與普通的一本之間,就有很多人徘徊不定,這徘徊不定的原因主要是學歷的因素,因為我們找工作的第一關就是學歷門檻,特別是那些大企業、一流公司對於學歷的要求都是很高的,甚至有的企業只去“985”名校招聘,那麼在你報考志願的時候,你需要考慮哪些實際原因呢?

第一點:地域因素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由於東西部發展的差異化,導致教育發展不平衡,東部經濟的優勢自然會促進教育的快速發展,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西部“211”國家重點大學實力比不了有些東部普通的一本大學,因為東部的高校有其地域的優勢與經濟的優勢,自然可以吸引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來東部求職,師資力量整體都會比較強,而且在東部沿海省份上大學,畢業後面臨的工作機會也很多,因此會出現東部有些普通一本大學實力進步很快,而且錄取分數線也水漲船高,使得西部“211”重點大學也為之遜色不少。

第二點:基本上沒有哪所985名校比一般的一本大學差,如果能夠上985,誰會去上普通的一本大學,即便你的分數不是很高,但是上個一般的985沒有問題,再不濟你也可以上一個不錯的211重點大學,越是好大學其分佈的國家重點專業自然會越多,選一個普通一本的好專業,要看你上的是什麼一本大學,要知道雙非大學中,特色專業的一本大學,其特色專業錄取分數線不一定就低於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甚至有的大學王牌專業超過985高校錄取分數線的也不在少數。

第三點: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專業傾向,比如說你很想上某一個專業,如果你填報志願的時候還沒有考慮清楚上什麼專業,沒有什麼專業傾向的話,其實這個時候處理很簡單,能夠上985就不要上211,能夠上211就不要上普通一本,因為學歷的優勢你就要爭取一下。但是你要是有專業傾向,不在乎上什麼大學,你可以考慮選個本專業很好的一本大學,不想上個一般的985/211,讀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你也會很有動力,畢竟專業決定著你以後的職業,在填報專業的時候,也要看這個專業是否有發展前景,你要做好自己的規劃。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寧願上一個一般的985或211,還是選一個一本的好專業,無論是哪種選擇,都是出於對於你自己的認知與考慮,要知道很多企業家當初上大學的時候讀的也不是自己的喜歡的專業,比如百度的李彥宏本科的時候就不是讀計算機專業、京東的劉強東本科的時候也不是計算機專業,但是他們在本科階段為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付出了很多努力,所以說,高考填報志願是我們一次很重要的抉擇,無論是哪一種選擇,你上大學都要努力,也許專業並不是你喜歡的,也許大學也並非如你所願,但是我們不能改變外在環境,我們就更應該為自己去努力,大學不要荒廢了學業,要爭取做到術業有專攻,這樣你在大學畢業時候無論是工作還是考研都不會迷茫,不是嗎?


中國教育之家


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從就業層面一般而言,就讀985、211名校的機會肯定要大些,這是個社會現實問題,勿庸置疑。目前很多的企業招聘就直接要求是985或211名校畢業,更有甚者要求名校中的名校畢業生,而非一般的985或211,你說你會不會慌?

有招聘會現場反饋,會後非名校畢業生的應聘簡歷被灑落一地,就連進入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這種就業歧視已經愈演愈烈。昨天看到一個報道,泰禾集團董事長在會上說,他們公司只招錄985、211名校畢業生,引起輿論界一片譁然。

儘管這並不代表整個社會的就業招聘取向,但也從中可以看出端倪,愈來愈多的知名企業招聘都要求名校和高學歷的高層次人才,給社會上又喧囂塵上的讀書無用論予以有力的回擊。

當然這也並非社會就業面全部映射,專業適銷對路,供小於求也相當重要,一本的好專業同樣具有強大的競爭力,畢竟需求影響供給,需大於求的需缺性就導致你就業機會會大些。如果非得在二者間做出選擇,我認為在普通985或211中選一個好專業仍是上策,在就業伊始那是敲門磚,否則就寧願選擇一本的好專業也不妨是個上策。





管理觀察


到真是有這種情況,確實有幾個比較偏遠的985,比如蘭州大學等,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比較靠後,混雜在很多一般本科之中。

但是,凡是985,絕不一般,只不過其中有一般的專業罷了。但是,從理論上來講,即使是985的一般專業也要勝過一般本科的專業,但也有個例。

所以,能上985就不去一般本科,這絕對是成立的,況且還有一個“985”的名頭!

但是,要說一般的211,倒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要是強勢211,可比二擋和以下985,這些211絕對不能放棄。

但是對於一般或弱勢211就不一定了,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只能選該211弱勢專業,還真不如選擇實力差一些的一般本科的優勢專業。

但是要注意一點,就是你所選擇的一般本科的專業要在全國有排名,否則,放棄211這個名頭就不值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有所幫助!




劍膽香魂


又到了高考報志願的時間了,

每年都會有不少考生會面臨這個選擇。

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

但是雷哥根據自己從事高教多年的經驗

還是推薦上985和211。

況且,

985都是很強的高校,沒有一般之說。

211也都是條件不錯的,及時排名靠後一點的也差不到哪裡去。


雷哥說一下原因吧。

最重要的一點,未來的就業

雖然,考上985和211並不意味著未來就有好工作,

但是,很多企業招聘時的潛規則就是隻招聘985、211畢業生。

儘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許招聘單位搞歧視,

但是,聽聽畢業生的經歷你會發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因此,上985和211高校,是為自己未來的就業提供了一把鑰匙,

能夠為你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第二點,學習環境和氛圍不一樣

985和211的名氣也不是蓋的,

國家資金、資源的重點投入,

為學校積累了優質的硬件和軟件資源,

師資、設備、校舍都是一流的。

更重要的是你周圍都是學霸,

多數人的狀態都是積極向上,

大家都在考G考T,為了出國和保研拼命學習,

或者為了就業積累知識和經驗。

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自己不學習都感覺是在犯罪,

所以,好的環境和好的學習氛圍為你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如果自己的成績足夠高,

就該毫不猶豫地抓住你人生中第一個命運的機會,

選擇進入985、211學習。


以上都是自己的經驗,供參考!


雷哥觀教育


誠摯謝約:

這個問題,比較有趣。在科技領域高度飛躍發達的今天,知識是產生創新科技的先鋒。而對學校的選擇,必然是首選雙一流“985”,“211”類重點工程建設高校。正如同人看顏值,誰都喜歡青春靚麗,國色天香,比喻並不一定恰當,但它觸類旁通,異曲同工之處還是有相同相近之比。央企、大企、科研所、公司招工,首先必是“985”,“211”重點大學要求標配,普通本科學校幾乎是無人問津,當然不是絕對,可也是望洋興嘆,不受待見。比方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遼寧大學的畢業生,同在勞動市場大廳招工,顯然是擁有頭兩所大學學歷者廣受青睬,非它莫屬。而後一所大學則門前冷落車馬稀,倍受熬煎。一說是重點名牌,就象“金字招牌”,廣為人聘,求之若渴。提及普通本科,就不受重視,難上加難。因為學校是兩個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師資,不同的科研實力,不同的社會影響力,不同的國際名譽,不同的市場選擇分配,不同的學術名聲,不同的層級理念……太多太大的差距,就象是不在同一起跑線,註定了重點大學與普通大學的待遇與地位有了很大的落差,這是即定的事實存在,否認不了,儘管不平,也無可奈何!這也是真理,重點大學培養出眾多的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而普通大學則是廖廖無己,屈指可數。鮮花與小草,棟樑與樹幹。大河與小溪,大海與大洋。區分顯而易見,普通本科好專業的選擇在與眾點大學的品牌效應面前,是不是力不從心呢?





前緣31256998


這個從現在看,有人不贊成我的看法!我的始終看法,學校第一!寧可選一個名校,比較差的專業,學校一定要重視!舉個例子,我們現在說某某人都說他是北大、清華畢業的,難道北大清華就沒有差的專業和學生嗎?當然有了!可誰還會問:他是北大那個專業的,他的成績咋樣?哦,那個專業不怎麼樣吧?有人這樣問嗎?從來沒有!看見和聽說北大畢業,肅然起敬都來不及,還仔細問專業?再比如說,我們說哪個學校很差,還有人問他是哪個專業?!嗷,他那個專業很有名!有這種說法的基本都是年輕書生,書生氣,整天看個排名知道點,誰能以為差學校有好專業?差學校最主要的就是管理差,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大環境差的學校能產生好專業?做夢吧?最多不過是這個專業偶然出了幾個名人或者挖了幾個名人罷了,但依然不會長久!河南幾十年了,為什麼沒有985學校?這與中原地區環境有關!所以,母校,指的就是自己的本科學校,一定要重視這一點!他使你一輩子身背榮耀或者自卑!你選哪個?至於說專業!花無百日紅,今天的好專業,十年後未必紅!現在的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安全工程、材料工程、外語、管理、銷售等都曾紅火一時,但現在都有點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味道!所以不要去追蹤社會潮流,那是會變化的!而是要堅持自己喜歡的專業!再說,本科專業,就是打個專業基礎,許多人畢業後都放棄了!所以,學校第一、專業第二是我的看法!寧選一個一般的985、211,都不要去選有所謂好專業的一般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