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大學生和高中生對於網課的態度相差這麼大?

偉大的安格斯


這個我來回答一下吧。

我呢,今年大學剛剛畢業,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有一些發言權限的吧。在高中的時候呢,我就開始學專業課了,因為我是對口單招生江蘇省的。在高二暑假的時候在家裡面我們要自己學習,但是有很多不懂的東西,我沒有辦法找人教我,因為周圍的人都不屬於這個東西。那時候我就只能去網上面找一些視頻教程來看來學。那個時候我覺得看視頻教程的話效率很低,因為他講的很慢,很多知識點我都懂,然後他要一點一點一點一點講過去,我覺得很煩。

後來到了大學之後又開始學習新的東西的時候,感覺老師講完夾著書就走了,然後我什麼都不懂,我一點都不懂,一點基礎都沒有,那我只能去視頻網站上再去找,然後那個時候我才一點一點的能看得進去。

這時候我就明白了,大學和高中為什麼有兩個區別,首先高中的時候呢,老師慣的比較多,很多東西呢,老師已經告訴我了,現在我在用視頻網站去看我是很不習慣的,我是很難受的,因為我的注意力啊就是不集中的。而到了大學呢就不一樣了,老師講的很爛,還不如視頻網站上講的好,那時候呢,我就非常的集中的去聽視頻網站上的課。

說白了就是兩種學習方式,一種是灌輸式學習方式,另一種是自主式學習方式。








翰墨蘭幽茶道


這個問題好有時效性啊[呲牙]說說我的想法吧,希望能和大家討論。

首先,高中和大學目的性不同。高中為了考取理想的大學,不論是否願意,都因為強大的目標所強推著絕大多數的高中學子填鴨式,強化的灌輸著所需要記住的海量知識,是學習所需,也是時代現實情況。

高中和大學生的心態,價值觀不同。由高中到大學,不乏先例,很多大學生的性格,價值觀都發生了改變,人生目標有了更多自己的選擇和定位。對於授課形式的形式,更加傾向於實用性,對未來工作,經濟的聯繫緊密程度與否。對網絡授課時內容的質量提出了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難以以偏概全。

中肯的說,在拋開學生喜愛此種授課形式與否的問題外,畢竟第一次大範圍開展網絡教學工作,有很多待於改善的問題,同時也能看出社會的改變。

希望聽到更多朋友的看法。


飛個泡泡


大學生學習具有自主性,能考上大學的人,基本都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自律性,所以不管學習方式是線上還是線下,對他們的影響並不是太大。

高中生的學習靠自覺+監督,沒有了老師的引導和監督,學習的效果不一定滿意。再加上學習壓力較大,線上學習中疑惑的地方反而會加重他們的焦慮。

另外,也有部分高中生對網課排斥是因為懶[捂臉][捂臉]


怪老師說


因為高中和大學的學習方法不一樣。

高中,更注重的是老師教學,學生聽講,被動性更強,自制力,相對來說,比較弱,是老師逼著學生在學,如果是網課,老師不能實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容易讓學生放縱自我,學習容易中斷。

而大學生,相對來說,自主性學習更多一點,不需要老師逼著,而是主動學習,主動吸收。

相對於高中生大學生更傾向於自己找知識學習,自學,尤其是網上找資料學習,所以,對網課接受比較快,而大學,也經常有網上教學,因此,容易接受。

高中生,傾向於實體教學,而且需要大量的做題,看資料,考試,對實體教學要求較高,實體教學效果也更好,因此,不容易接受網課。


傲嬌書生


大學基本上都是自學,所以授課形式相對依賴度不高,除了實驗這種需要現場動手的內容,純知識的部分基本上只要有教學視頻和課件就可以解決了,有任何問題因為屏幕和書面內容都是可以共享的,所以提問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不過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教授和老師來說,遠程授課可能並不輕鬆,無法使用現場氣氛和效果來提高教學質量,準備課件也要花費一番功夫,導致教學效果出現下降。

還有一個問題是大學講課是教授把握節奏,能不能聽懂看個人悟性,高中老師還是會顧及下面學生的理解程度,從而控制講課節奏。


榻榻米的榻榻


大學課程管理相較於高中,自主性比較強,而高中的課程都是學校安排好的,有些課程即使不感興趣也要去學,學生可能會有牴觸心理


山色空濛宇


這還用問嗎?都上網課了,還要學校幹嘛?!折騰,添亂,亂作為,形式主義![吐][吐][吐]


木木奎木狼


那是,你和你爸也是不同,不可能一樣


信爾來吧


大學生沒有高考的壓力,考不好補考,高考卻是人生的轉折點。


用戶7239670475469


因為大學生沒有學習壓力,而高中生馬上面臨高考,必須要認真聽課,要不然錯過了成績就趕不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